迴天新材股權將由國資產業基金接手

11月23日,迴天新材發佈重大事項進展公告,可能涉及公司控股權變更的股權轉讓有了更加具體信息。公告顯示,公司已與漢江控股和長江證券達成一致,由漢江控股和長江證券共同成立國資產業基金,受讓公司控股股東所持有的部分質押股份及特定股東長江證券-興業銀行-長江證券超越理財寶9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所持有的股份。

減持引發股價大挫

兩次事項進展公告現微妙變化

《證券日報》記者查閱公告發現,此次股權轉讓進展公告與11月2日的公告有些許不同,公司11月2日發佈股權轉讓公告顯示,公司控股股東與襄陽市國資委下屬的漢江控股簽署了《股權轉讓框架協議》,稱漢江控股有意收購16.44%的股份;11月23日的公告卻變為,由漢江控股和長江證券共同成立的國資產業基金,受讓公司控股股東所持有的部分質押股份及長江證券超越理財寶9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所持有的股份。

漢江控股是襄陽市人民政府設立的市屬國有控股公司,是集金融、經濟服務於一體的綜合性國有金融控股集團,是市政府運作資本,支持產業轉型發展的公共投融資平臺。

事實上,11月23日的公告中並沒有披露受讓的股份比例,從而無法知曉會不會涉及控股權的變更,而公告中顯示的特定股東長江證券超越理財寶9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則是剛剛引起了踩踏事件的資管計劃。

就在不久前,一紙公告引起了公司股價的大幅下跌。10月19日,超越理財寶9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公告,表示將清倉減持所持所有1994萬股公司股份,並將在六個月內清空,減持原因為自身資金需求。此消息一出,立即引起市場極度恐慌,此後的5個交易日累計下跌超過20%。10月23日,迴天新材發佈股票異常波動公告,而緊接著10月26日公司公告正在籌劃可能涉及公司控股權變更的重大事項,宣佈停牌。

為何此次清倉減持會引起軒然大波?記者注意到,此次減持股份來源於公司2014年非公開發行取得的股份,記者查閱公告顯示,正是公司控股股東的一致行動人及部分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以自有資金或自籌資金通過長江證券超越理財寶9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間接參與認購的2014年非公開發行股份。清倉公告實際上就是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變相減持。

對於兩次公告的細微變化,迴天新材董事會秘書章宏建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公司經營情況是不錯的,外界對減持也有一些誤讀,現在主要是大股東質押造成的還款壓力,加之外部環境影響,不得不採取一些緩解短期資金壓力的方式,目前控股權變更還沒落地,國資進來還需要走有一些程序,基本做法就是和長江證券成立基金解決大股東質押等問題,涉及基金經營範圍還要申辦相應手續向監管部門審批,目前政府委託盡調情況已經出來了,律師事務所盡調情況近幾天也出會出報告,股權轉讓的事項會按照原計劃在推進。

控股股東質押流動性風險顯現

政府出手擬化解風險

此外,實際控制人質押的股票遭遇流動性風險,有可能接近平倉線。據公司公告,10月26日,當公司股價跌至6.72元時,章鋒及其一致行動人紛紛補充質押,董事長章鋒補充質押了478萬股;而10月31日股票停牌期間,章鋒再次補充質押165萬股。截至11月3日公告披露日,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章鋒等人共質押7419萬股,質押率為64.44%,而三季報顯示章鋒個人質押數為3986萬股,加上補充的643萬股,合計質押4629萬股,佔其持股數61%

其實,迴天新材的業績並不差。據迴天新材2018年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3.33億元,同比增長20.43%;歸屬於上市公司淨利潤1.1億元,同比增長21.88%,公司方面表示,公司三季度延續上半年增長的態勢,重點新產品的研發和市場佈局逐步顯現,為公司帶來了新的增長點。然而在這種情況下,迴天新材的實際控制人簽訂可能涉及控制權變更的《股權轉讓框架協議》,引起了市場強烈的關注。然而,襄陽市國資委紓解上市公司困難的頻頻動作似乎也證實了控股股東質押引起的流動性風險。

據漢江控股官網顯示,10月30日,漢江控股負責人隨襄陽市政府金融辦負責人到深圳證券交易所、深圳市金融監督管理局學習深圳市政府基金紓解上市公司股票質押流動性風險經驗和做法,擬借鑑深圳經驗,研究解決襄陽市本土上市公司股票質押流動性風險的實施方案。

11月15日,漢江控股就發佈招標文件,名為《證券行業支持民企發展系列之長江資管迴天新材集合資產管理計劃託管銀行徵集公告》,面向社會公開徵集資管計劃的託管銀行。該項目資金為2.2億元。

而對於前述兩次公告前後發生的細微變化,對於控股權是否會發生變更,投資者也存在一定的疑慮。業內分析人士指出:“迴天新材此前在股價大跌之時推出《股權轉讓框架》協議,而後又發生了微妙變化,究竟控股權是否會發生變更,公司以何種方式來引入國資戰略投資者,有待觀察。”

本文源自證券日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