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向朝陽(4)勇者追日:工程機械湘軍執著於研發核心技術

全球最大的工程機械企業卡特彼勒有個經營理念:經濟有波峰波谷很正常,但下一波經濟週期時,企業的佔位一定要比上一次好。憑什麼可以佔據好的位置,創新是第一動力。核心技術靠化緣是要不來的,只有自力更生。工程機械湘軍這二十多年,就像追日的夸父,執著於研發核心技術,一次次登頂前方的山峰。

每天早上6點多,何清華就出門上班。沒人會想到,這輛普通國產汽車的主人,是山河智能董事長。

72歲的何清華,走路帶風。只要不出差,他每天會出現在車間裡。

山河智能董事長 何清華:每天我走一萬多步從哪來?我們這個車間隨便走一下,一萬步就差不多了。

1999年,在中南大學任教的何清華已經53歲,此時的何清華,萌發了把手裡的研究成果,變成實在產品的念頭。他借款50萬元,在租來的舊廠房上寫下“修身治業、興企強國”幾個大字,創辦起山河智能。

山河智能董事長 何清華:剛創辦公司的時候,新產品又剛剛出來,難免要出問題,客戶機器壞了以後,他不管你教授不教授,那就是你趕快幫我修好,那很多很重的幾十公斤重的零件,我就直接拎上火車。

早在何清華走出大學實驗室的四年前,1995年,液壓專家易小剛,從北京自動化研究所來到長沙。

三一集團總工程師 易小剛:那個時候我們都住在工棚裡面,我們也不能穿皮鞋的,我們都是穿雨鞋,因為整個工業園裡面,還只有一個廠房,還沒有道路,道路都是泥濘的道路。

那時的三一,剛剛從漣源縣城移師長沙,剛剛涉足工程機械領域。但易小剛一來,就給研發人員定了規矩,有兩句話是絕不能說的,一句是“國外是這麼做的,我們也這麼做”,另一句是“國外沒有這麼做過,我們也不能這麼做”。

三一集團總工程師 易小剛:約束我們的不是技術,而是一種膽量,是一種恐懼的心理,就感覺到這一個東西,可能有的國外都還沒研究出來,我們研究得出來嗎?

2001年初,何清華決定,研發挖掘機。但此時的國內市場,在外資品牌的衝擊下,本土品牌挖掘機市場佔有率,從95%降至不足5%,國產挖掘機幾乎全軍覆沒。

山河智能董事長 何清華:挖掘機它是我們行業的排頭兵、硬骨頭,我們山河在2001年,還是在租賃的廠房裡面開始做,顯示了我們這個覺醒,因為中國不是個小國,是個大國,裝備製造是立國之本。

何清華信奉技術為王、創新為本,他的辦公室一直設在研發中心。現在的山河智能,每9個員工中,就有一個研發工程師。

易小剛的到來,讓三一在混凝土泵車臂架研製方面,頻頻創造世界紀錄,2007年66米,2008年72米。

但要製造86米超長泵車臂架,鋼材強度要達到1800兆帕。每平方釐米承受18噸的壓力,相當於只用一根手指頂起一頭成年非洲象。這種鋼,國外拒絕大量出口。

三一重工泵送研究院副院長 陳添明:其實非常感謝他們當年的不賣之恩,如果他們繼續賣我們鋼材,我們可能就一直買下去。不賣,就逼著我們自己幹。

三年的夜以繼日,三一研究出這種只有瑞典、美國、日本才有的高強鋼。

2011年9月19日,86米超長臂架“泵車之王”下線,三一再度刷新這一領域的世界紀錄。

三一集團總工程師 易小剛:這些產品都像我的親生兒子一樣,分佈在世界各地,有時候出國的時候,在世界的每個角落,有時還看到我的產品的時候,真的感覺很自豪,也很開心。

經過無數次實驗對比,研發人員找到了挖掘機的最佳運行曲線,通過節能裝置回收能量,可降低能耗20%至30%。山河智能的液壓混合動力挖掘機成為世界上最省油的挖掘機。如今,山河智能的工程機械,在歐洲保有量超過10000臺。

山河智能董事長 何清華:不能是簡單地跟著別人模仿,我們必須要有自己的東西,這個就是我的夢想,這個東西要做到這一點,真正對世界價值有貢獻。

現在,湖南工程機械產業有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 5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4家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1個企業院士工作站。創新決勝未來,在工程機械湘軍的國際化之路上,整合全球技術資源為我所用,佈局全球化的研發體系,幾乎是各家企業的頭號戰略。

湖南工程機械協會常務副會長 何建國:傳統產業通過高新技術的提升,再加上智能化,那麼我們這個工程機械產業,肯定還會有比較大的發展市場。

歷史總是在變換中前行。今天,中聯重科的起重機,成功吊裝全球最重核電穹頂;三一重工的拖泵,將混凝土送上了世界第一高樓迪拜塔頂端;鐵建重工的掘進機,打通世界地質條件最複雜的隧洞。湖南工程機械用一個個“世界之最”,來詮釋他們產業報國的初心,一步步充實中國經濟競爭力的基石。

三一集團董事 梁林河:我覺得就是跟湖南人的性格有關係,不怕苦、不怕累,能承受委屈,在本土把自己的品牌做起來了,把自己的市場收回來了,同時我們還走出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