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溪湖隧道不設非機動車道 南昌規劃部門詳細解釋原因

11月28日,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根據規劃,南昌艾溪湖隧道不設非機動車道,南昌規劃部門詳細解釋了原因。

據瞭解,10月南昌市規劃局就《艾溪湖隧道工程交通詳細規劃》進行了公示。根據該規劃,艾溪湖隧道工程擬西起京東大道,東至創新一路,通道定位為城市主幹道,主線西連火炬大街,東接艾溪湖二路,隧道標準段寬29米,雙向六車道。

規劃公示期間,有市民提出,這條隧道確實可方便艾溪湖兩岸交通聯繫,但規劃中沒有設非機動車道,騎電動車者與步行者從京東大道到創新一路,還是要繞行。

記者從南昌規劃部門瞭解到,根據公示方案,確實未在隧道內設置非機動車道,主要原因是目前南昌艾溪湖周邊慢行以遊覽性慢行交通為主,且艾溪湖沿湖均設置慢行綠道系統。經專家分析,橫跨艾溪湖隧道總體慢行需求量不大,該通道定位城市主幹路,是城市重要的公交客流廊道,不宜鼓勵其作為長距離慢行出行通道。

另外,根據《城市道路工程設計規範》,對長度大於1000米機動車隧道,嚴禁在同一孔設置非機動車道或人行道。艾溪湖隧道全長1.5公里,故不能在機動車隧道內同孔增設。如分倉設置非機動車隧道,由於對通風、照明、消防等要求明顯高於機動車隧道,且將增大湖中段整體隧道斷面尺寸,大大增加施工難度,工程造價也會大幅上升,整體工程經濟性差。因此,從全國範圍來看,極少出現大型跨江機動車通道同時設置非機動車道的案例。

“因此,結合實際情況和相關城市經驗,艾溪湖隧道不設置非機動車道。”南昌市規劃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行人跨湖交通可通過進一步加強隧道兩端公共交通予以解決。 (記者洪懷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