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車騙貸、二次抵押,風控老司機分享貸後的風控祕訣!


騙車騙貸、二次抵押,風控老司機分享貸後的風控秘訣!


汽車金融業務就三類:押證、押車、以租代購

“業務中都存在哪些風險?甚至說說存在的“潛規則”,用潛規則來披露當中的風險或許不準確,因為若是“潛規則”就說明有內鬼存在、內鬼在做梗?如汽車金融公司的業務員幫客戶隱瞞真實信息,降低徵信門檻,為客戶做高車價等等。但這只是“汽車金融”業中極小或極大的事態,是大是小還是取決於車貸企業自身的管理制度。

所以說不能以“潛規則”來代替業務中的風險。在這三種汽車金融業務中又存在哪些風險?

這些風險又是如何做到未雨綢繆防控在先的?一旦有漏網之魚我們又是如何找車找人抓住他的?

直說吧:業務的貸後風險共四種:1,騙貸;2,逾期不準時還款;3,無力還貸而斷供;4,意外重特大事件所致的交通事故,刑事犯罪。

首先是業務當中最大的風險是騙貸,因為騙貸是人為的一種欺騙行為,因此呢,他是精心設計讓你防不勝防,在騙貸過程中,往往是隱瞞自己的一些真實的信息,像個人身份信息、居住信息、工作信息和生活習性,甚至有時候給車輛造假,或者是用一些假證等等來掩飾,但這些詐騙行為,對於一個嚴格審查的車貸公司來說,在管理體制和審單驗單的過程中就能夠發現一些。

在車貸的風險監控當中呢,實際上每一家的審單和驗單的制度是很重要的,像對人的身份信息的真實審核,現在都能通過身份證的驗證、網上的人臉識別,通過活體人臉的識別,這些信息都很容易查得到。車的這個信息呢,也比較容易查到。車子的來路正不正常、車的身份有沒有毛病等等這些也能查得到。但是有些人,由於在一些流動人口比較大的地區,他沒有固定房產、還沒有穩定的工作,地址,如果有騙貸行為,那一定是虛假的信息,或隨便寫上來的。

那這些GPS能做到什麼呢?當他放款成功以後,車從這離開,我們的風控監管員就會在平臺上對他的軌跡進行嚴密的跟蹤。什麼目的呢?是要把他借款時填寫的個人信息資料拿過來核對,例如他晚上車回到哪裡過夜,停放;白天從早晨上班、還是下班到每天的工作環節,工作時間是否都有規律。

所以這是對車輛的信息審核的一個關鍵,通過GPS的監控手段,放款以後前十天就要對車輛進行詳細的跟蹤來斷定它在借款時跟我們的風控員談的、信息寫的是否一致。因為通過這樣手段判斷出真假是很容易的,對詐騙行為的控制就起到了未雨綢繆。如果他信息不對,一定追車回來還清貸款,那這種情況一般很少。大概也就是連百分之一的量也達不到吧,那麼貸款當中史上最大的還有一種風險呢,叫逾期。

在監控平臺上看到車輛在正常的使用和監控當中,基本上這樣的客戶是百分之百都能夠準時如期還款的。如果說他資金確實很困難,還不上款,如果客戶會還錢,絕大多數客戶是接電話的,只有真正還不上了或者想拖延的,他可能不接電話,公司也會根據客戶的具體情況會有一套判斷的辦法。

然後請借款人來公司當面處理。如果確實是資金困難的情況下就要協商提前結清,款項就不能夠再往下續了,就是屬逾期的情況發生了很多,但絕大多數都是交一點違約金、滯納金的,還不會出現嚴重的風險。所以這種情況,問題還不大。那第三種就是已經是無力償還,已經接近斷供的狀態了,像這種風險就提高了,斷供就是無力償還了。

那就說十天八天,公司地點長時間車輛也不在,而且每天去處也比較奇怪,因在這樣的衛星監控平臺,在大數據的下面會做一些敏感的或者是危險的區域作為預警點。車輛靠近這些預警點,超過一定時間。舉例就是在我們這做了押證,他現在嚴重缺錢,他又想把車抵押給另一家公司,那麼到那去辦理手續也好,或者諮詢也好。在這些敏感地點停放或者一些賭場啊,或者不健康地方的出入,我們會提前預警。

那麼真正他已經無力償還,這個時候就逼著他動腦子想歪點,就是說知道裝GPS他就要去拆除GPS。把車隱藏或者去外地,做一些什麼的偽裝,偽裝就是跟別人換車或者怎樣去逃避我們的追蹤。可能他會拆除GPS、破壞GPS,一旦他非法動GPS以後,平臺上的拆機警報會馬上預警的。

GPS怎樣在車上使用監控呢,雖然不能做到百分之百。因為這個東西有矛就有盾,你會裝GPS,那也有懂GPS的可以把它拆卸拆下來啊,找一個沒有信號、屏蔽的地下。像地下車庫或者用信號屏蔽器,作為手段來拆除GPS。那麼這樣的客戶呢,集中反映在平臺上出現他失蹤了,就是他的軌跡斷了,這個有線的GPS已經不在或者禁止了,還有更狡猾的就是把自己車上的GPS拆下來裝在另一個與我們還款無關的其他車,看著GPS還在跑,但是軌跡已經發生了變化,還是因為每個人生活習慣等軌跡不同。是完全可以判得通過這些行動軌跡的。

還一種情況就比較棘手了,有些人自己的車借款,結果做一些犯罪行為,比如說運毒或者是做了一些其他的犯罪行為,結果車被作為一種犯罪工具,被司法查扣了,人也被抓。那麼這樣子扣了以後,他也可能沒有償還能力了,當然這種風險的比詐騙行為還要少之又少,但是在行業中的是有的。甚至車輛無法追回或者追回要拖延很長時間,這種損失一般是符合我們渠道的墊付能力和准許壞賬的這一部分裡面。同時平臺上也會有這樣的一個小小的空間。這事屬於正常的壞賬範圍內,能收回來的殘值還是儘可能的去收,對於收不回來的壞帳,只有控制在我們渠道和平臺上允許的我們自擔的一個責任了。我們絕不會拖欠投資人的錢,更不會讓投資人承擔。

當然了,光講稿內容不一定能夠解決朋友們一直以來的疑慮,朋友們在聽課中產生新的問題都很正常,所以我們也設置了答疑環節,由大家盡情提問。


騙車騙貸、二次抵押,風控老司機分享貸後的風控秘訣!


我們挑選整理出一個真實案例:

群友:

剛才車貸業務也說到押車押證了,大家可能還是聽的比較多,那我就想問下,以租代購方面的風險有什麼實例可以分享一下嗎?

尚總:

我在這裡講一個案例,在今年的七月初曾經有一個客戶做了一個以租代購的業務。車是臺豐田卡羅拉,價值並不高十幾萬。可是他在以租代購手續辦完了以後。車開出去第七天,客戶就把有線的GPS給拆除了,那麼我們數據平臺立馬就收到了拆機的報警。我們對車輛的追蹤也就終止在他所拆GPS的地方,車輛很快就消失了。但是他不知道我們的車內還裝有兩套無線監控的GPS,第二天的時候無線GPS發來定位信息顯示車輛已經在湖南長沙了。

我們風控人員火速趕到長沙,等待定位的信息一到就查到車在長沙一家汽車修理廠。以租代購的車到社會上不能再二次抵押,因為以租代購車輛是登記在公名下,所以客戶也不能做抵押。我們風控在長沙報警,警方查實了車輛信息及全部手續證件,警方認可車輛我們是可以開走的。但是修理廠拿出送車人寫下借條“車出了交通事故,送來的車主把車押在修理廠借了一萬五千塊錢。”及還需要支付修車費用6000多元。

那麼這種情況,大家都知道,這已經明顯的就是詐騙了。但也要講究證據。警方也沒有更多的證據去判斷。那我們只能如實的墊付了兩萬多塊錢給修理廠,然後把車開回來了。這個風險控制成本暫時不算。後來我們通過其他的技術手段,只在第四十八天,我們就在四川找到了這個借款人。要不就直接報警告借款人詐騙,要不就先把借款還上,罰款費用及各種費用都要算在他頭上,不然就是按詐騙直接交警方了。

所以呢,任何一種詐騙手段只要是人所做的。人在社會,在大數據時代,只要人不死,就不會從地球上消失,你跑到天涯海角也能找到你,只是時間問題,而且我們還有更好的一些技術手段,不怕你跑,所以以租代購實際也是很安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