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下”的幹部達1623名 優者上、庸者下、劣者汰良性用人環境

今天上午,北京市“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系列論壇舉行第三場,這也是該系列論壇的最後一場。來自北京市紀律檢查委員會、北京市監察委員會,北京市委組織部,北京市委宣傳部和北京市委政法委員會的四部門負責人在現場分享了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的發展經驗和未來規劃,並與觀看網上直播的網友現場互動,答疑解惑。

3095人違反八項規定被查處

市紀委副書記、市監委副主任楊逸錚今天在回應網友提問時表示,十八大以來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3095人,給予黨紀和政務處分2458人,對典型案例點名道姓通報曝光,釋放了越往後執紀越嚴的信號。特別是十九大以來,運用大數據手段開展監督,實時發現和處理公車私用、私車公養等問題,讓監督插上科技的翅膀。

北京“下”的幹部達1623名 優者上、庸者下、劣者汰良性用人環境

在回答關於網友反映的“為官不為”、“為官亂為”問題時,楊逸錚表示,市紀委監委每年都結合新情況新問題,提出治理重點。今年對昌平區“六合成”農業園違建大棚房問題的問責就是一個典型案例,此事件共追究了5個黨組織、20名黨員幹部的責任,其中局級幹部2名,處級幹部11名。通過問責,倒逼了責任落實。目前,全市完成了21.5萬棟設施大棚的驗收,全部實現了信息化管控。

“街鄉吹哨、部門報到”要在全市推開

在回答網友提出的有關市級機構改革的問題時,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張彤軍透露,北京市公務員局和北京市人才工作局兩機構目前已經掛牌並對外正式開展工作,兩個機構的具體職能以及內設機構設置等情況未來還將進一步明確。在幹部管理方面,張彤軍透露,自2015年以來,按照中央推進領導幹部能上能下規定和我市實施辦法,全市“下”的幹部達到1623名,在全市形成了“優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導向和從政環境。關於北京開展的“街鄉吹哨、部門報到”改革,張彤軍表示目前在全市16個區、169個街鄉進行了試點,下一步要在全市全面推開,建立服務群眾的響應機制,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目前已騰退老舊廠房約240個

關於城市副中心文化設施建設方面,市委副秘書長、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餘俊生表示,本市在“十三五”全國文化中心建設規劃中提出了40個重點文化項目,其中7個都與通州有關,主要包括優化佈局一批新的文化基礎設施,如博物館、劇院、電影院等;建設北京國際文化藝術交流中心、臺湖演藝小鎮、設計小鎮,吸引更多文化企業入駐。在即將出臺的大運河文化帶傳承發展規劃中也部署了不少重點文化項目,如建設好路城遺址公園、保護開發張家灣古鎮、保護通州古城核心區、推動八里橋保護修復、建設大運河特色文化主題公園等。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設發展必將帶動新的一批公共文化設施落地,造福通州區居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