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有一幅書法中堂,請專家學者鑑定是否為郭沫若書法真跡?

泉聲出樹間


提主所附作品明顯不是真正的作品,疑為高仿作品。最簡單就是印章明顯不對,篆刻水平非常一般。

中堂作品最突出的一個問題就是,作品中有一個非常嚴重的違反書法大忌的情況。至少有四五處的點畫線條出現了行與行之間的針鋒相對的情況,這種沒有迎讓避就的處理,在書法作品中是大忌,也不符合傳統書法的最基本的審美原則和國學傳統文化內涵。這種情況在郭沫若的其他作品中根本看不到,即便在字中出現了較長的橫畫或撇捺,郭沫若都處理的非常巧妙,和而不同,犯而不違,迎讓避就,和諧相處,沒有這種劍拔弩張,針鋒相對的處理方式。從翰墨書道所附圖作品看郭沫若的書法墨色氣韻也高明許多。還有落款問題,題主所附作品落款“解放軍畫報社”有些突兀和不倫不類,也不符合常規的落款方式。


在看對聯作品也不對,這兩附作品郭沫若都還有類似的作品,明顯要比題主所附作品優秀的許多。從細節上看對聯,如“民”字的“戈”鉤題主所附作品明顯細且弱許多。

再者,就書寫水平看題主所附作品,用筆謹小慎微,用筆一絲不苟,似乎有羈絆在握。而郭沫若的其他作品就要流暢自然許多墨色變化極其豐富,特別是線條的變化更加豐富。



上圖為翰墨書道附作品。以下兩圖是題主所附作品

我們在和郭沫若的其他作品來比較一下,真偽對比更加清晰明瞭。










翰墨書道


【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

圖上中堂為:“藝苑東風二十春,百花齊放四時新。鶯歌燕語流天籟,嶽峙淵渟絕滓塵。服務人民增喜樂,發揚馬列倍精神。放諸四海而皆準,傳至千秋也是真。”對聯為:“國有干城扶赤幟,民之喉舌發黃鍾。”

這是一幅模仿郭沫若的書法作品,不是郭老手跡。為什麼這麼說呢?

第一,雖然行質上有六七成相似,但神采不似。古人論書說:“書之妙道,神采為上,行質次之,兼之者方可韶與古人。”首先看章法佈局,大部分之處是屬於“布如算子”的格局,還有很多筆畫雷同、重複,作為書法大家來說,一般不會犯這種錯誤。


第二,看單個的字,很明顯有幾個字的草法不夠準確,如“喜樂”,不僅長橫佈局雷同,而且“喜”字的寫法明顯有誤;再如“精神”的“精”字,右邊寫法錯誤;再看最後一行第三個字“真”字草書,寫成了“志”字或“吉”字,這些都是低級錯誤!


第三,再來看筆畫,優秀書法作品的筆畫講究線條質量,即使筆畫重合之處都能看出運筆之妙。看這幅對聯的“扶”字右邊筆畫、“赤”字四點、“民”字的戈鉤,筆畫都像是“填墨”,毫無自然書寫的筆跡和遒勁味道。


最後,看一下中堂的落款,“解放軍畫報社”這幾個字就令人費解了——詩名乎?題贈乎?創作地點乎?不倫不類!


從以上判斷,此作為模仿郭沫若的書法作品無疑。


更多書法技巧與精彩內容,請關注【麓風軒】

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


麓風軒


這幅所謂的郭沫若的書法作品,經認真仔細的辨別,我可以果斷地告訴題主,它是一幅仿品無疑!

(上圖為題主收藏的郭沫若書法仿品)

在這幅郭沫若書法仿品中,雖也流露著郭沫若書法的少許影子,但書者的道行較淺,可以說才入道,還不具備出道的條件。仿者的愚蠢之處,主要表現在章法佈局上,比如:“天”與“春”兩個字的字距就沒處理好,“天”最後一筆,也是主筆的捺畫,與“春”字的第三筆撇畫已接近碰撞,聰明老道的書者是不會這樣處理的,因為他知道在書法創作時,點畫的合理避讓。還有“眾”字、“人”字與相鄰字的字距處理,都存在一定的問題。整幅仿品中,只有字眼“海”字書得比較精彩。還有就是墨法變化不自然,整幅仿品的上部用墨較濃,書寫中每個墨段都出現在作品的上部,使整幅作品“頭重腳輕”,有一種站立不穩、飄浮不定的感覺,顯得極不協調。

關於印章,與下圖郭沫若書法作品真跡中的印章一比,即可辨明真偽。


(上圖為郭沫若書法作品真跡)

(上圖為郭沫若書法作品真跡)

關於郭沫若的書法作品,無須專家學者鑑定,大凡有點道行的書法家只要用法眼一辨,便知真偽。

(上圖為郭沫若書法作品真跡)

以上為個人觀點,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中州耕牛堂主


說一點個人的看法,由於沒有看到原作,很難說百分之一百的正確。

題主展示的郭沫若的書法作品如下圖:



題主的這幅作品咋一看上去還真有一點郭沫若的意思,尤其是落款處,但是這幅作品從整體上看和郭沫若先生的原作氣息上差的太多了,大概意思就像一個是買家秀,一個是賣家秀。

1、首先第一點的不同,一眼就可以看出來的差距是這幅作品整體寫的太正了,都是單字獨立的,寫的很平正,作品的整體氣息不強,字和字之間的關係也比較弱。沒有郭沫若先生的那種自由的伸展,隨意的擺動,自由自在的書寫的感覺。

尤其是中間的部分,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字的排列感非常強,這是寫行書的大忌,這樣的作品不會出現在郭沫若這樣的大才子手裡的。


2、第二點就是這幅作品上用的印章實在太差了,很普通的一方印章,像郭沫若這樣的地位,用的印章都是當時的篆刻大師刻的,這種印章太小兒科了,是入不了郭的眼的。

3、也有網友從網上扒出了郭沫若對聯的原作,內容是一樣的,但是水平比這個要高多了。

如下圖,

是不是比上面的這幅作品有精神氣質啊。

根據上面這些,我覺得這幅作品並非真跡,如果題主有疑問,可以再找一些書法專業鑑定機構看一下,畢竟看原作更直觀。


不二齋


本人幾十年前臨習過郭沫若的書法及用大理石刻制過郭老題寫的中學校名。這幾幅字略有郭老的形、卻無郭老的神!中堂應為臨摹、烤貝之物,對聯應為拼接之品。另郭老解放後所書之作品喜用公曆落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