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龍,應龍,蛟龍,夔龍,原來《山海經》中收錄了這麼多種龍

燭龍,應龍,蛟龍,夔龍,原來《山海經》中收錄了這麼多種龍

應龍,背上生有雙翼,傳說曾經輔助軒轅黃帝斬殺蚩尤,並且幫助大禹治水,用自己的尾巴畫地成江河使得水流入大海。是一種瑞獸,能給大旱之地帶來大雨。《山海經·大荒東經》:“應龍處南極,殺蚩尤夸父,不得覆上。故下數旱,旱而為應龍之狀,乃得大雨”。

燭龍,應龍,蛟龍,夔龍,原來《山海經》中收錄了這麼多種龍

燭龍,另外一個名字叫做燭九陰,傳說此龍乃是鐘山之神。傳說燭九陰人身蛇面,法力無邊,他睜開眼就是白晝,他閉上眼就是黑夜,他吸氣就是冬天,呼氣就是夏天,他可以不眠不休,也不用吃飯睡覺。《山海經.大荒經》:“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風雨是謁。是燭九陰,是謂燭龍。”

燭龍,應龍,蛟龍,夔龍,原來《山海經》中收錄了這麼多種龍

鳴蛇,身體和蛇一樣大,背上生有四翼,發磐磐之音。推測可能為快要化龍得道的蛟蛇。《山海經·中次二經》說:“鮮山多金玉,無草木,鮮水出焉,而北流注於伊水。其中多鳴蛇,其狀如蛇而四翼,其音如磬,見則其邑大旱”。

燭龍,應龍,蛟龍,夔龍,原來《山海經》中收錄了這麼多種龍

夔龍,傳說中海上的一種神龍,形狀如同牛一般,他出現的地方必然有風雨,黃帝得到此龍,用他的皮做成戰鼓,鼓聲如雷,震懾三軍,因此得以打敗蚩尤。《山海經 大荒東經》:“東海中有流坡山,入海七千裡。其上有獸,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有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黃帝得之,以其皮為鼓,橛以雷獸之骨,聲聞五百里,以威天下。”

燭龍,應龍,蛟龍,夔龍,原來《山海經》中收錄了這麼多種龍

蛟龍,蛟龍別名黃龍,傳說是鯀死後的肉體孕育所化,三歲的時候破體而出,化為蛟龍。《山海經·海內經》:“鯀死,三歲入腐,剖之以吳刀,化為黃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