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每年新增40萬大腸癌患者!

人體的腸道是吸收營養以及排出廢棄物與毒素的重要器官。我國70%的人存在不同程度胃腸不適,每年新增大腸癌患者達40萬人次。

我國每年新增40萬大腸癌患者!

腸道與健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

1

我們的“腸道交通”很堵

腸道就像人體的“加油站”和“下水道”,

主要負責體內的髒活累活。

我們所吃進去的各種食物的營養

在這裡分解、吸收,

剩下的殘渣也從這裡被排出體外。

然而,我們的腸道卻常常遭遇“堵車”

我國每年新增40萬大腸癌患者!

調查顯示,每10箇中國人中就有1人受便秘影響。如果腸道堵塞,大便長期滯留腸道內,毒素會被再次吸收,讓人沒精神、臉上長痘、膚色暗沉,毒素刺激腸壁,還會直接導致腫瘤發病率的增高

大腸癌在我國所有腫瘤的發病率中排名第五,且上升趨勢明顯。目前,在我國平均發病年齡為58歲,比歐美國家提前12―18年。

2

腸道也有喜怒哀樂

其實,腸道的職責遠不止消化、吸收、排洩這麼簡單,它還是身體裡最大的免疫器官。在我們的腸道里,生活著大約100兆個細菌,共有400多種菌群。一個人從呱呱墜地起,腸道里就打響了細菌之間的戰爭。

我國每年新增40萬大腸癌患者!

細菌戰鬥中,存在著三種力量,分別為有益菌(以雙歧桿菌和乳酸菌為代表)、有害菌,以及在一定條件下會致病的中性菌。如果飲食不規律,人體抵抗力下降,體內的有益菌與有害菌的平衡遭到破壞,就會引起腹瀉等疾病。

正因為如此,腸道會像大腦一樣鬧情緒,時刻傳達它的喜怒哀樂。比如有些人們外出旅遊,吃了很多胃腸不習慣的陌生食物,這時儘管心情很舒暢,但胃腸就不一定樂意了,它會通過疼痛、脹氣、腹瀉、便秘等表達“不滿”。 生活中,如果你的身體有以下表現,可能就是腸道在給你提意見。

3

便 秘

這個聽上去不登大雅之堂的毛病,已成為很多人的“難言之隱”。在任何時刻,人體內都有2—3公斤的“存貨”,腸道每隔18—24小時就需“清倉”一次。實際上,大便是“來自於腸道的一封書信”。

世界微生態學會主席、日本著名腸內細菌專家光岡知足發明了一套用香蕉來衡量糞便的方法:長約15釐米,像香蕉一樣粗的大便,大約有100克。每天排洩1—2根是最佳的,多的人則是3根左右。

我國每年新增40萬大腸癌患者!

理想的大便顏色最好像嬰兒排出的金黃色、黃土色;大便最好是半沉半浮,表示含有較多的纖維質;栗子狀是典型的直腸型便秘,泥狀、水狀的大便可能由消化不良、腹部受涼導致。

4

糞 便 臭

飲食中的蛋白質,尤其是含有較多含硫氨基酸的蛋白質,如雞蛋、肉類等攝入量過多,容易產生惡臭。

大便臭也有很多微妙的差異:比如有一股刺鼻的酸味並伴有腹瀉,可能是發酵性消化不良引起;如果大便有一股燒焦味,可能是小腸機能變差所引起的消化不良;帶有腥味的焦油狀大便,表示消化系統有出血的情況,而且出血量還比較多。

5

脹 氣

正常人的腸道里每天都會產生大約7—10升的氣體,脹氣則是腸道出現了多餘的氣體。

造成脹氣的原因很多,如吃東西的速度太快,或是邊吃飯邊說話。某些食物本身就易引起脹氣,如豆類、蘋果、桃子、洋蔥、甘藍、穀類,以及紅薯、馬鈴薯等。

我國每年新增40萬大腸癌患者!

此外,某些腸胃方面的疾病如腸燥症、膽囊疾病(可能是脂肪消化不良)同樣可導致脹氣。

6

腹 瀉

急性腹瀉多因腸道細菌感染、細菌毒素損傷腸黏膜造成。腸易激綜合徵是典型的慢性腹瀉,學生每逢大考時心理負擔加重,財務人員月底算賬時工作壓力增加,或者是家庭關係不和諧等,都會引發腹瀉症狀。

7

食慾不振

我國每年新增40萬大腸癌患者!

這可能是由於腸道的消化、吸收或運動功能發生障礙造成的。不過,引起食慾下降的原因很多,除了胃腸道疾病外,也可能由精神因素、藥物反應或其他臟器疾病造成。

此外,長痘痘、膚色暗沉、心情煩躁等都可能是腸道疾病的表現,如果問題再嚴重,會誘發痛經、長肚腩、失眠、記憶力下降,甚至心血管等多種疾病,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