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軍隊的隊伍裡,致敬這些人才!

題記

德才兼備,方堪重任。用人以公,方得賢才。

——習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1

人民軍隊的隊伍裡,致敬這些人才!

“我這輩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核試驗,我很滿意。”

這句話出自上圖這位已故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之口。

在生命的最後3天中,他在戴著氧氣罩、插著各種醫療管線的情況下,仍然堅持坐在病房裡的辦公桌前整理資料、批改論文,召集課題組成員交待後續科研任務,與死神展開爭分奪秒的賽跑。這令人動容的一幕,凝成了他最後的衝鋒姿態。

人民軍隊的隊伍裡,致敬這些人才!

數十年藏身大漠獻身國防,生命最後3天的奮起拼搏,支撐這位科學家創造一個個科研和生命奇蹟的,是一顆金子般的赤子之心——作為一名核科學家,他深深瞭解大漠上這一次次核試驗,對於共和國贏得和平發展機遇的重要意義。

在鑄造大國和平之盾中立下大功的他,最大的欣慰就是看著祖國在和平陽光下飛速發展。他說,“我是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培養成長的,我要對得起他們。”

他叫林俊德,參加了我國幾乎全部核試驗任務,是國防科技戰線的傑出代表,猶如一朵永不凋謝的馬蘭花,用52載大漠戈壁的軍旅生涯,詮釋了什麼叫對黨忠誠奉獻終生。

2

2017年7月28日,一襲白色海軍服的馬偉明教授第二個走上領獎臺,習主席親手為他佩掛“八一勳章”,頒發證書。

他34歲就晉升為教授,38歲成為博士生導師,41歲成為中國工程院最年輕的院士,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紀錄。

打開世界科學發展史冊,從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發現電動機的基本原理,到德國韋納四兄弟大辦工廠、研發電機並廣泛推廣應用,西方國家在電機領域一直領跑世界,其重大關鍵技術至少比我國先進幾十年。

魯迅曾說,“什麼是路?就是從沒路的地方踐踏出來的,從只有荊棘的地方開闢出來的。”馬偉明正是用自己的行動深刻詮釋了這句話。

艦船綜合電力系統,是艦船由機械推進向電力推進轉變的一次技術性革命。十多年前,在外國普遍採用中壓交流的技術路線的情況下,馬偉明經過反覆研判,提出中壓直流技術路線,當時遭到幾乎國內所有頂尖專家的否定。但他擲地有聲,“要做就做最前沿的!”十年攻關付出,十年艱辛探索,最終換來的是成功攻克這一世界公認的核心重大技術難題。

除綜合電力系統外,電磁彈射器、無軸泵噴推進技術也都出自他和他的團隊之手。

人民軍隊的隊伍裡,致敬這些人才!

魚群理論說,當整個魚群都往同一個方向遊的時候,作為後來者沒有任何優勢,但假如你往相反的方向遊,你就是第一名。正是源於其獨具慧眼力排眾議,走了一條別人沒走過的路,等到國外同行反應過來宣佈轉向的時候,我們國家在這些核心關鍵技術領域已經從努力追趕完成了換道超越,實現了從跟跑者到並跑者再到領跑者的華麗蛻變。

他用自己幾十年如一日的忘我鑽研,用國之重器核心關鍵技術的重大突破,為強軍路上的大國軍隊邁向深藍走向遠洋注入了技術之魂,詮釋了什麼才是“心繫強軍、銳意創新的科研先鋒”。

3

人民軍隊的隊伍裡,致敬這些人才!

上面這張圖,左邊是王忠心,右邊是王繼才。前者是傳說中的“兵王”,後者是普通的民兵哨所所長。

在30多年從門外漢進階為導彈兵王的道路上,當年只有初中學歷的王忠心曾說,“今天不努力,明天就要被部隊淘汰;今天不學習,明天就要被專業拋棄。”正是由於懷揣強軍興軍的樸素情懷,時刻保持“號手就位”的戰鬥姿態,所以在3次軍隊建設跨越式發展和部隊武器裝備2次換型中,他能夠憑藉自己紮紮實實的努力勤奮,練就一手為導彈排除技術故障的絕活,熟練操作3種型號東風導彈,精通19個導彈測控崗位。

在先後參與排除技術故障200多起、參加導彈實裝操作1500多次的過程中,他沒有下錯一個口令、做錯一個動作、連錯一根電纜、報錯一個信號、記錯一個數據、按錯一個按鈕。“兵王”傳奇的背後,是他“當好一輩子兵、一輩子當精兵”的執著與堅守。

人民軍隊的隊伍裡,致敬這些人才!

距離連雲港市20海里的開山島位置孤絕、環境惡劣。從1986年起,王繼才和他的妻子以海島為家、與艱苦為伴,堅守黃海前哨,直至2018年7月27日,他在執勤時突發疾病,獻出了年僅58歲的生命,將守島衛島的生涯定格在了32個春秋。而他留給妻子最後的話是,“我走了,島以後交給你了!”作為一名普通民兵,他就這樣把畢生精力獻給了祖國海防事業,用實際行動交出了一份愛國奉獻的忠誠答卷。

王忠心和王繼才,他們是普通一兵的傑出代表,在各自的平凡崗位上,數十年如一日,把使命舉過頭頂,把責任扛在肩上,把事業裝進胸膛,在改革強軍路上貢獻著屬於一顆螺絲釘的智慧和力量。

4

新時代強軍興軍的征程中,人才永遠是第一資源。前天,習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體學習上強調,“要打開視野、不拘一格,把幹部隊伍和各方面人才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在我們的隊伍裡,什麼是人才?

人民軍隊的隊伍裡,致敬這些人才!

全身22處負傷,戰鬥結束後昏迷7天7夜,被譽為“視死如歸、血戰到底的戰鬥英雄”韋昌進是;參與破獲販毒案件3234起,抓獲犯罪嫌疑人4246名,被譽為“獨具虎膽、出生入死的緝毒英雄”印春榮是;在4.4秒生死考驗的人生抉擇中,為努力保住戰機喪失最佳跳傘機會,被追授“逐夢海天的強軍先鋒”張超是。他們如林俊德一樣鐵心向黨犧牲奉獻,用一個“德”字彰顯了什麼才是真正的政治過硬。

畢生致力於激光陀螺研發,使我國躋身世界上極少數能夠獨立研製激光陀螺國家的“掃地僧”高伯龍是;三次隨神舟進入太空,“矢志報國、逐夢太空的英雄航天員”景海鵬是;先後經歷空中特大險情5次、重大險情15次,被譽為“挑戰極限、勇爭第一的試飛英雄”李中華是。他們如馬偉明一樣矢志強軍不辱使命,一個“才”字彰顯了什麼才是真正的精英國士。

先後4次暈倒,壯烈犧牲在大堤上的抗洪烈士李向群是;關鍵時刻把潛水裝置讓給被救乘客的“最帥”潛水員官東是;讓“死亡地帶”變成和平之地的“掃雷英雄”杜富國是。他們如王忠心王繼才一樣用時間檢驗忠誠、用守責詮釋堅守,彰顯了什麼才是真正的人民子弟兵。

改革開放40年,人民軍隊之所以能夠歷經6次改革整編,實現體制、結構、格局和麵貌的煥然一新,在中國特色強軍之路上邁出堅實步伐,其中的關鍵就在於我們的隊伍中有這些甘於奉獻接續奮鬥的一茬茬人。

5

人民軍隊的隊伍裡,致敬這些人才!

德才兼備,方堪重任。在前天的集體學習上,習主席還強調,必須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嚴把德才標準,堅持公正用人,拓寬用人視野,激勵幹部積極性,努力造就一支忠誠乾淨擔當的高素質幹部隊伍。

這是歷史的回聲,更是時代的召喚!

所以,滿廣志、華明、蔣佳冀等一批想打仗、謀打仗、 能打仗的幹部亮劍沙場、建功戰位……新時代“勝戰者重用”的鮮明導向就是對統帥的響亮作答!

回望過去,駐足當下,展望未來,40年改革開放的實踐告訴我們,在改革強軍這條路上,不論是那些曾為國防事業做出過傑出貢獻甚至獻出生命的老兵們,那些正在為改革重塑做出表率的戰友們,還是那些已經做好準備即將為踏上新徵程躊躇滿志的新兵們——

確認過眼神,你們都是對的人。

(鈞正平工作室·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