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艘有何用?多行不義必自斃,舊日本海軍航母艦隊覆滅記!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顫抖的聲音從收音機裡飄出來:“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世界一片歡騰,正義終將邪惡打敗,戰爭結束了!

日本海軍聯合艦隊末代司令官小澤治三郎站在窗邊,望著遠處海港裡殘破不全的戰艦沉默良久,長長嘆了口氣:“聯合艦隊再也不存在了!”

咚咚咚~敲門聲響起,抓捕他的盟軍到了。

25艘有何用?多行不義必自斃,舊日本海軍航母艦隊覆滅記!

日本是個島國,物質從海上進出,所以歷來重視海軍。1872年,日本海軍省在東京成立,在之後的75年裡,舊日本海軍從輝煌走向覆滅。

甲午海戰,日俄海戰的勝利,讓日本膨脹起來,海軍將未來的對手指向了美國太平洋艦隊。他們積極擴張,建造大艦巨炮,經過40年的積攢,到1941年,日本終於擁有了一支實力強勁的聯合艦隊。

25艘有何用?多行不義必自斃,舊日本海軍航母艦隊覆滅記!

這支艦隊包含戰列艦10艘,航母10艘,輕重巡洋艦38艘,驅逐艦120艘,還有大量潛艇及其它艦隻,總噸位200多萬!在廣袤的太平洋上,日本聯合艦隊力壓英美,成為獨霸一方的NO.1。

對於新艦種——航空母艦,日本也相當重視。1922年,世界上第一艘標準航空母艦“鳳翔號” 在日本下水,此後陸續建造了25艘,其中標準航母11艘,改裝航母14艘。

25艘有何用?多行不義必自斃,舊日本海軍航母艦隊覆滅記!

“鳳翔號”

日本入侵中國後,龐大的軍隊消耗鉅額資源。可日本是個不毛之地,石油、鋼鐵、橡膠等大部分資源依賴進口,1939年時,日本的石油、鋼鐵、工具母機有70%從美國進口。

自己沒有又想要,那就只能搶。北上戰略被蘇聯暴打後,日本選擇調頭南下,目標直指東南亞,這裡資源豐富,石油、橡膠、錫鋁礦啥都不缺,還有優質的農業。

25艘有何用?多行不義必自斃,舊日本海軍航母艦隊覆滅記!

只是東南亞曾是英美、荷蘭的殖民地,日本的到來就像搶食的惡狗。為了利益,雙方的矛盾迅速尖銳起來。1941年7月,美國凍結日本資產,實施石油、鋼鐵禁運,英國、荷蘭紛紛跟進。對日本來說是這是當頭棒喝,致命一擊。

“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1941年12月7日,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派出6艘航母、400多架飛機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了!戰爭伊始,日本打的順風順水,很快佔領了大半個太平洋。

25艘有何用?多行不義必自斃,舊日本海軍航母艦隊覆滅記!

到戰爭中期,日本的弊端顯現出來。因為資源匱乏,日本設計師只能投機取巧,妄圖以精巧的設計取得優勢。武器防護性能大多很差,坦克是薄皮的“豆丁”,戰機是薄皮的“零式火雞”,軍艦也不例外。

日本航母速度快,載機多,代價就是脆。除正規航母“大鳳”號防護還算可以,其他航母防護差強人意。飛行甲板用木板拼接而成,航空炸彈可輕易穿透。機庫封閉,通風不好,油管密佈,一旦起火幾乎無可挽回。

25艘有何用?多行不義必自斃,舊日本海軍航母艦隊覆滅記!

俗話說:一力降百巧。再精巧的設計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也是白搭,美國戰爭機器全力開動,航母、戰列艦就像下餃子般入水。特別是“埃塞克斯”級航母,讓美軍航空兵力暴漲。戰爭期間,美國建造主力航母17艘,輕型航母、護航航母100多艘。相比之下,日軍長期積攢的家當雖然盛極一時,但一損失就很難彌補。和風漫談原創,禁止抄襲。

1942年5月,珊瑚海海戰,“祥鳳”號輕型航母沉沒。1942年6月,中途島海戰,日本聯合艦隊遭受重大損失,主力航母“赤城”、“加賀”、“蒼龍”、“飛龍”沉沒。1944年6月,馬里亞納海戰,“翔鶴”、“大鳳”、“飛鷹”號航母沉沒。

25艘有何用?多行不義必自斃,舊日本海軍航母艦隊覆滅記!

更要命的是,戰前培養的精英飛行員已經死得差不多了。日本缺乏良好的培訓體系,後繼無人,此後的飛行員都是新手,訓練幾小時就升空作戰。再加上零式戰機在美軍F6F"地獄貓"和F4U"海盜"面前優勢盡失,以至於馬里亞納海戰上空成了“獵火雞”的賽場。

喪失了制空權的日本聯合艦隊成了美軍航空兵的靶子。1944年10月萊特灣海戰,再無力補充艦載機和飛行員的日軍航母群只能充當誘餌,“瑞鶴”、“瑞鳳”、“千歲”、“千代田”號航母在9小時內全部沉沒。

25艘有何用?多行不義必自斃,舊日本海軍航母艦隊覆滅記!

至此,曾經稱霸太平洋的日本海軍聯合艦隊航母群灰飛煙滅,僅剩“鳳翔”、“隼鷹”、“天城”、“龍鳳”、“葛城”號幾艘輕型航母於二戰後悲慘的拆除。

日本投降後,海軍省解體變成“第二復員省”,處理海外軍艦和人員事務,一眾戰犯接受正義的審判。1947年,日本軍隊解散,舊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從此灰飛煙滅,再無半點渣渣!這就是侵略者的下場,多行不義必自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