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將犯人定在秋後問斬和午時三刻行刑,有著這樣的說法

在任何刑罰中最重的刑罰莫過於死刑。因為人死後便一切都成空了,而不論是殘忍的折磨而死,還是直接被斬首都屬於死刑,我們今天研討的話題是為什麼古代人斬首的時候要定在秋後和午時三刻。

古代將犯人定在秋後問斬和午時三刻行刑,有著這樣的說法

關於這樣的說法有很多種,有的說是對應五行,有的說是對應天道。

我們先了解一下古代的刑罰對死刑的判定。死刑既然是最大的刑罰,那自然不是隨隨便便的就給判定了,需要非常複雜的一個過程,而如果最後確定了要判死刑,也不會立刻執行,需要等到秋後,當然排除謀反的大罪。而這些死刑犯如果運氣好,遇上皇帝大赦天下還是可以逃過一死的。

而且每個人都是一份勞動力,隨隨便便的便被處以死刑,這是對一個國家的不負責,而且隨著古代法律制度的完善,對於死刑這樣的重罪更是控制的非常嚴格,而定在秋後的話,有這樣的好處,這些人如果是冤枉的,那麼家屬可以在這段時間中收集證據進行翻案。

古代將犯人定在秋後問斬和午時三刻行刑,有著這樣的說法

我們開始進入正題,為什麼要等到秋後,一年有著四個節氣,春天代表萬物複數,而秋後,則萬物凋零,這與天的運行也剛好符合,古人可是非常注重這些的,而且為什麼要斬首示眾呢?自然就是為了殺雞敬候,平日裡百姓還需要忙活著田裡的作物,而秋後也就都閒下來,所以這個時候可以說是合適的,而定在午時三刻當然也是有著一定的說法,很少有晚間行刑的吧,曾經看過一個故事,說有一人就是晚間行刑的,但是他口中噙著一口水,然後在斬首的時候默唸了三句咒語,在行刑的人走後,他的屍體和頭便又重新連接在了一起,復活了過來。而午時三刻的時候是太陽正烈的時候,這個時候一切鬼怪都無處遁形,上面也說了,古人對這些事情是非常敬畏的,所以午時三刻是最恰當的時間。

古人在玄學天文的方面的這些造詣可以說比我們現在的人要強的多,而且他們對於天道的這種敬畏也影響著他們,都有著一定的考究,所以也就造成了他們在做一些大事的時候需要對應天道,順應天道的變化。

古代將犯人定在秋後問斬和午時三刻行刑,有著這樣的說法

我們看到的一些自然奇觀在我們來說都是科學可以解釋的,但在古人看來就是天道的運行,而且擅長去尋找規律,而我們只是抱著欣賞的態度。而將死刑犯定在秋後和午時三刻也就是古人對天道觀察而得出的結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