虧損嚴重河道減水斷流,四川省綿陽市涪城區龍西堰三門洞電站關閉


虧損嚴重河道減水斷流,四川省綿陽市涪城區龍西堰三門洞電站關閉


去年,涪城區龍西堰三門洞電站是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對象,要求有效解決因水電站導致的河道減水或斷流問題。那麼,現在整改落實情況如何?11月24日,記者在現場採訪時瞭解到,該水電站已經關閉,並依法註銷了工商登記。

昨日,記者在涪城區龍門鎮香社村看到,龍西堰三門洞電站原有的水輪機、發電機、配電屏等設施全部拆除,只剩一間空屋。據瞭解,龍西堰三門洞電站原為利用渠道水頭興建的大米、磨面加工坊。1985年春,根據當時國家水利產業政策,龍西管理所與供電部門合資改建為龍西堰三門洞電站,利用渠道溪水和上段比降,攔渠抬高水位,形成4米水頭,裝機容量160千瓦時,出力每小時75千瓦時。

去年,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指出,我省已建成的4871水電站大多采用引水式開發,由於下洩流量工程措施和監控設施不到位,生態流量下洩監管困難,導致部分河段出現河道減水和斷流。其中,涪城區龍西堰三門洞電站被列入整改對象,要求有效解決因水電站導致的河道減水或斷流問題。

接到反饋意見後,市區兩級政府高度重視,涪城區立即制定了整改實施方案,明確了牽頭領導、牽頭單位、責任單位,整改時限和整改要求,確保整改工作落到實處。“我們在調查中瞭解到,其渠道引水量下降,機組出力為每小時40千萬時,該電站處於虧損嚴重,無任何經濟效益。”涪城區水務局副局長羅永全表示,根據整改實施方案,實行“一站一策”分類處理,並制定生態流量控制方案,建設相應的生態流量洩水設施和在線監測,建立工作長效監管制度,確保按標準下洩生態流量。2018年6月,涪城區水務局對龍西堰三門洞電站進行了關閉;同年8月,涪城區食品藥品和工商質監管理局註銷了其水電站的工商登記。

“涪城區將以此次‘回頭看’為契機,把生態環保工作做得更紮實、更細緻、更有成效。”涪城區有關負責人表示,繼續對已整改的問題開展檢查和排查,進一步完善制度,優化措施,嚴防問題反彈,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全面提升區域生態文明建設水平,使全市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