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世界名人语言艺术的故事

三个世界名人语言艺术的故事

第一个是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故事。

丘吉尔某次公开演讲时,台下有个不以为然的听众,听到一半就突然走上前,突兀地打断演讲,,把一张字条交给丘吉尔之后,就转身离开了。丘吉尔打开字条一看,上面写着大大的两个字—“笨蛋”。很显然地,是反对丘吉尔言论的反对派人士。这时的丘吉尔可以暴跳如雷地冲上前去跟对方理论;或者完全不理会,假装没这回事,但心中生着闷气,继续往下演讲。但丘吉尔采取了另一种方式来应对,他转了一个漂亮的场。

丘吉尔把字条上的“笨蛋”秀给台下的观众看,当观众还在为眼前的场面感到尴尬时,丘吉尔说:“哎呀,这位观众来去匆匆的,丢下字条就走了,很显然有急事要忙,但他只写下自己的名字,却忘了写内容。”丘吉尔临机应变,幽默地把骂自己的内容,“笨蛋”,巧妙地变成对方的名字。

台下的观众听了,瞬间哄堂大笑,尴尬立刻化解,原本落居下风的丘吉尔立刻占了上风。丘吉尔一个漂亮的转场,完成了两件事。一、把笨蛋之名,还给了对方。二、赢得在场所有人的掌声和敬佩。千万不要小看这个故事,它最厉害的地方是让丘吉尔名传千古,甚至比他带领英国战胜德国,以及作品《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些重要的伟大事迹,流传得更久远。

三个世界名人语言艺术的故事

第二个故事是英国首相威尔逊的故事。

他在某次演讲时,台下有人捣乱,高声打断他的话,并且大叫“狗屎、垃圾”。这时,威尔逊如果原封不动,直接复制丘吉尔的幽默,就会变成:“这位狗屎先生,你想表达的是什么?”

乍听之下,这样的回应很爆笑,但你很可能会因此而激化冲突,让场面因你的一句话而失控。不要一对一去挑衅他(他就是不甩你,才会当面呛你),而是适度地转移焦点,利用多对一(也就是群众的力量)去压制他。

当时,威尔逊是这样回应的,他不慌不忙地说:“这位先生,少安毋躁,关于你提到的环保问题,我们等一下就会讲到。”

非常不卫生的脏话,“狗屎、垃圾”,居然被威尔逊轻轻一转,变成了非常卫生的环保问题。全场观众听了,都为威尔逊的机智鼓掌,这时骂威尔逊的人,也因为自讨无趣,再加上无力对抗所有的人而闭嘴了。

三个世界名人语言艺术的故事

第三个故事,我们都非常的熟悉了,就是苹果的乔布斯先生。

当时苹果公司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而百事可乐是全球性的跨国企业,乔布斯当时想招募百事可乐的副总裁约翰·斯卡利,如果在中国的话,相当于现在特来电的总经理去招募中石油的副总裁,完全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乔布斯见面后随便聊了下,就说了一句让现在天下都感到震惊的话:

“你是想卖一辈子糖水,还是改变整个世界?”

喔喔,如果你是约翰·斯卡利,你会怎么想?你本来还以为乔布斯会跟你谈钱,但没想到他跟你谈的居然是“改变世界”。就像琴弦一样,约翰·斯卡利的心被乔布斯的话撩拨了。乔布斯的超级极短篇放射出无比巨大的力场,完完全全把约翰·斯卡利震慑住了,最后他被乔布斯说服了,答应去苹果公司出任CEO。

百事可乐=糖水?苹果公司=改变世界?好像有那么一点道理,但从现实的角度来看,这两件事都不是事实。事实只有一个,乔布斯成功了。

这三个故事给我们的启迪是,你的语言代表了你的性格,如何利用这些语言更好的展现你的性格,得到对方的认可,则需要一些机智和套路。而这些好东西我们不妨立刻学起来,因为随时可能用得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