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榮祥與《綏遠通志稿》

「文苑」榮祥與《綏遠通志稿》

2007年,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大型地方誌圖書《綏遠通志稿》,全書洋洋四百萬言,有省域、要隘、各縣局及盟旗等二十二幅輿圖。上起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際,下訖公元1935年(民國二十四年)止,記載了綏遠這片土地上2242年的風雲際會和歷史沿革。共一百卷的史書,編撰長達七十餘年之久,歷幾代人之手,數次遭遇兵火離亂,在內蒙古自治區成立六十週年之際付梓前,有過一段歷盡波劫的傳奇經歷,榮祥就是這段經歷的見證人和伴隨者。

名列塞北三大文豪

民國初年,一些文稿中稱白映星、榮祥、陳志仁為“塞北三大文豪”,“塞北”指寧夏、甘肅、察哈爾、綏遠四省。

榮祥字耀宸,蒙古族,雲碩布氏,土右旗美岱召村人,生於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其父都格爾扎布,曾任土默特右翼六甲參領, 是世居土默特美岱召村的名門望族。榮祥是都格爾扎布第四子,自幼聰穎好學,喜愛誦讀四書五經、唐詩宋詞。

「文苑」榮祥與《綏遠通志稿》

榮祥

榮祥是從土默川走出來的近代蒙古族傑出的文化領軍人物,他雖身居塞外,卻對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有著非常深刻的理解和認識,他早期寫的許多格律詩,無論是用典之廣博、準確和用律之嚴謹、構思之奇巧都令當時許多文人雅士歎為觀止,連清末許多翰林名宿亦紛紛與之為伍,推敲文章詩詞。其文章行文流暢,用詞極富文采,章節建構自然,神韻不在常人所思之列。他二十五歲那年曾參加了全國高等法官考試的頭場國文甄錄試,與七千多名全國各地應試者一較文才高下。在高手雲集的試場中,他小試牛刀,文章一氣呵成,交頭卷而返。因五弟病危尚在醫院,他並無受錄之意,僅是不願違背五弟和文友的好意。七千人發榜錄用五百人,而榮祥名列第五。由此足見其文學功力之深。

榮祥先生在學校讀書期間,便常以詩文見諸報端,十八歲那年在《歸綏日報》刊發連載小說《天國革命記》,以浪漫主義創作手法頌揚辛亥革命。榮祥雖然一生從政,但對優秀傳統文化的汲取和領悟一絲都沒有放鬆。無論是總管辦公室還是家中書房,甚至在抗戰前線都能看到他手不釋卷的身姿。他的書房中擺放著各種各類書籍,這裡的四庫全書是綏遠省僅有的幾部之一,同僚們戲稱之為榮氏圖書館。先生一生愛書、一生讀書、一生寫書,是一位嚴謹治學的學者和詩人。

「文苑」榮祥與《綏遠通志稿》

榮祥在年輕時,不畏強勢,受綏遠父老代表段履莊和卜兆瑞之託,上書北洋政府執政段祺瑞,彈劾綏遠都統蔣雁行縱容強匪、盤剝地方,歷經五個月,終於不辱使命。1946年,榮祥帶綏遠蒙古自治請願團到南京向蔣介石提出蒙古自治要求時,不得答覆便在南京據理力爭達七個多月,南京政府提名榮祥為立法委員和監察委員,榮祥親筆上書陳果夫,堅決推辭,並說:自治不能成功已無顏見江東父老,何敢“先獵一官以自娛”。

新中國成立後,榮祥歷任綏遠軍政委員會委員、綏遠省政府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土默特旗旗長、綏遠省文史研究館館長、呼和浩特市副市長等職。可在這眾多的職務和頭銜中,榮祥最喜愛的還是文史研究館館長的職務。

半生嘔瀝編寫通志

「文苑」榮祥與《綏遠通志稿》
「文苑」榮祥與《綏遠通志稿》

《綏遠通志稿》的編撰始於1931年,當時的綏遠省政府主席李培基決定編撰一部綏遠史書。當他向當地名流郭象伋詢問誰堪擔此重任時。郭象伋毫不猶豫地推薦了榮祥。其時,榮祥正以土默特旗代表的身份在南京召開國民代表大會。民國政府要人看重榮祥才華,希望榮祥能留在南京發展。而接到好友郭象伋和主席李培基邀請後,榮祥當即決定出任《綏遠通志》編撰主任。

歷時六年的辛勤工作,《綏遠通志稿》於1937年完成初稿。共一百二十卷,四百餘萬字。當時已任綏遠省政府主席的傅作義特派榮祥攜稿到北平請社會名士傅增湘先生進行審修訂稿。不久,抗戰爆發,沒來得及帶回的史稿留在了傅增湘住所的“藏園”。

「文苑」榮祥與《綏遠通志稿》

1938年,日軍攻佔綏遠後, 得知《綏遠通志稿》的撰修情況,即派人威逼傅增湘,令其儘快修編出版。日軍看到書稿成形,喜不自勝,隨即將全稿運往東京,並由東亞文化研究所影印出版。剛印完出版的書稿還未來得及讓人們欣賞,便在1945年的東京轟炸中,悉數毀於戰火。

抗戰勝利後,綏遠省政府十分關心《綏遠通志稿》下落,於1946年1月,將原存放於傅增湘先生藏園的“藍格繕清本”志稿運回歸綏。但書稿中的七捲包括地圖、金石拓片等已散失。後幾經輾轉,倖存的書稿移交內蒙古圖書館收藏。

新中國成立後,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有感於《綏遠通志稿》對地區經濟、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遂由內蒙古圖書館聯合內蒙古語文歷史研究所、內蒙古文史館等部門重新修訂出版《綏遠通志稿》。時任內蒙古文史館館長的榮祥等人對書稿進行了逐卷校閱。

「文苑」榮祥與《綏遠通志稿》

1965年夏天,《綏遠通志稿》再次謄清告竣。1970年,榮祥等人再次對書稿進行修補,將全稿合為一百卷準備複印未果。

歷經劫難的《綏遠通志稿》最終也沒有在榮祥有生之年編撰出版。此後又幾經波折,由內蒙古文史館員劉映元、王學愚等人對《綏遠通志稿》進行了修訂,但還是沒有編印成書。2004年,在慶祝自治區成立六十週年前夕,《綏遠通志稿》出版一事再次被提上日程。在有關領導的支持下,組織專家組再次對書稿進行恢復和補缺。

2007年,《綏遠通志稿》終於由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全書分編裝訂為十二冊,翔實記述了土默川大地,綏遠古城兩千年來的歷史變遷。

但是榮祥先生沒有等到《綏遠通志稿》的出版,他1978年逝世,享年84歲。1997年,榮祥骨灰安葬在風景秀麗的寶豐山下。

「文苑」榮祥與《綏遠通志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