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河縣:貧困村變成“鄉村都市”

映象網南陽訊 (記者 周永生)勠力同心,建設宜居宜業環境;聚焦民生,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唐河在脫貧攻堅戰役中,正打響村容村貌、戶容戶貌“兩貌”改善攻堅戰,打造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生活富裕的新家園!

唐河縣有人口148萬,轄22個鄉鎮街道、525個行政村和社區,是典型的農業大縣、人口大縣。全縣90個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5萬多戶3萬多人。

去年以來,唐河縣委、縣政府將村容村貌和戶容戶貌改善工作納入全縣脫貧攻堅整體規劃,擺上突出位置,以項目建設夯基礎,以“三項行動”強提升,以長效機制促管理,全縣村容村貌、貧困戶戶容戶貌和精神面貌發生了明顯改觀。

基礎設施硬起來:項目建設夯基礎

改善農村兩貌,搞好基礎設施建設是根本。

狠抓貧困村基礎設施提升。自2015年以來,縣財政每年拿出4000萬元用於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特別是今年,全省首家爭取PPP整村推進扶貧項目,在國開行融資5億元,縣自籌1.3億元,總投資6.3億元,對全縣90個貧困村實施基礎設施整村推進,每村平均投入500-700萬元。在制定貧困村整村推進規劃時,充分考慮村容村貌改善因素,要求每個村必須規劃建設汙水處理、垃圾處理設施和坑塘治理、綠化亮化項目,優化村級整體環境,從根本上解決以往村容村貌較差問題。此項目到9月底前全部完成。

狠抓脫貧村基礎設施提升。對2014、2015年脫貧的27個村,由縣脫貧攻堅基礎設施建設和整村推進專班牽頭,相關單位負責,對照貧困村退出標準,制定專項方案,全面查漏補缺,補齊短板,實施了綠化亮化淨化美化工程。今年9月底前,全縣27個2014、2015年脫貧村基礎設施可全部達到退出標準,村容村貌得到全面改善。

狠抓非貧困村基礎設施提升。根據全省關於統籌推進非貧困縣和非貧困村的有關意見,研究出臺了《關於落實統籌推進非貧困縣和非貧困村脫貧攻堅工作的實施意見》,統籌整合財政涉農資金,計劃對全縣95個貧困戶30戶以上的重點非貧困村,以道路、飲水、衛生室、文化服務中心等為重點,全面提升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改善非貧困村環境面貌。

集中行動快起來:“三項行動”促提升

改善農村兩貌,開展有針對性的集中行動是關鍵。

深入開展村容村貌集中整治行動。制定《推進農村環境整治實施方案》,引導各村利用貧困戶公益崗位,調動黨員、村組幹部、貧困戶的積極性,對村內的環境衛生開展“三清一淨”。城郊鄉圍繞四個入城口對28個行政村每年組織三次為期一個月的垃圾清零行動,黑龍鎮在兩貌改善上拉高標杆、爭先進位,在村莊衛生管護上採取定人定崗定路段的措施,確保垃圾日產日清。張店鎮以全面改善農村環境面貌為統領,深入推進垃圾清零、全域收集、常態保潔,與南陽輝博環保發展有限公司合作實行鎮域垃圾全域化購買服務收集模式,開創了全縣垃圾購買服務新局面。畢店鎮兩貌改善以整鄉推進為主導,以項目整合為抓手,科學規劃、精心組織,鄉鎮籌資200萬元新建日處理2噸無害化垃圾焚燒處理廠,建成後將實現鎮域垃圾資源化無害化處理。

深入開展農村垃圾治理達標行動。今年5月份以來,在全縣開展了農村垃圾治理達標行動,引導各村結合實際,按照人口數量,每村建設2—3個垃圾收集點,配備可移動垃圾箱或垃圾運輸車,運送至鄉鎮垃圾處理點,由鄉鎮負責統一處理。目前,全縣三個鄉鎮51個行政村已完成達標驗收。

紮實推進“七改四有一樹”行動。“七改”即改院、改水、改廁、改廚、改電路、改門窗、改牆地面;“四有”即有必須的日常用品,有簡單傢俱,有乾淨衣被,有整潔庭院;“一樹”即倡樹文明新風。目前,全縣共實施“七改四有”12000餘戶,基本實現對所有貧困戶的全覆蓋。在資金投入上,按照每戶5000—8000元標準,縣、鄉按6:4比例投入。目前,縣財政已預撥“七改四有”專項資金3000餘萬元。

長效機制建起來:精細管理有保障

改善農村兩貌,建立健全機制是保障。

建立專業保潔隊伍。縣級開發貧困戶公益性崗位2305個,鄉級開發公益崗位372個,全部從事衛生保潔、垃圾清運、道路維護等工作,加之鄉村日常的衛生保潔隊伍,各村的專業保潔人員平均達到7人。

制定完善常態化管理機制。有了隊伍,管理是關鍵。縣裡統一要求,各村明確一名“兩委”成員專職負責“兩貌”提升工作,村組幹部黨員、公益性崗位成員、貧困戶組成環衛隊,統一負責村級環衛工作;建立村組分包責任制,由村“兩委”成員劃分衛生責任區,負責衛生責任區內所有衛生;成立由包組村幹部任組長的環衛督導組,各督導組每週進行一次自查,發現向題,立即整改;縣裡出臺《唐河縣關於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公益性崗位管理辦法》,由人社局牽頭,對公益性崗位發揮作用情況進行監管。

開展環境衛生評比活動。各村每月進行一次環境衛生評比,評選出“最美家庭”和“文明衛生戶”,分別獎勵相應的積分,農戶可以用積分在“同心超市”兌換生產生活用品,激發農戶養成衛生習慣,改善戶容戶貌和精神面貌。通過長效管理機制的不斷完善,全縣各村委“兩貌”提升工作逐步走向了制度化、規範化道路。

徹底改善村容村貌和戶容戶貌,是農民群眾的熱切期盼,是黨和政府的民心工程,是各級幹部的政治擔當。唐河縣將按照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生活富裕的總要求,以實現農村宜居環境建設目標,站在縮小城鄉差距、推進協調發展和共享發展的政治高度,持續抓好兩貌改善工作,朝著全面小康的方向,開拓進取、砥礪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