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利好來襲!蘇州+上海大都市圈,空間協同規劃正在編制

點擊上方【蘇州樓市】即可訂閱/關注我們

重大利好!

《上海大都市圈空間協同規劃》來了

蘇州在覆蓋範圍內,期待更好發展的蘇州!

近日,澎湃新聞從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現場獲悉,上海市正連同江蘇、浙江兩省醞釀出臺《上海大都市圈空間協同規劃》,方案初步擬定將覆蓋上海+蘇州、無錫、南通、嘉興、寧波、舟山、湖州等“1+7”市,陸域面積4.9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6500萬人。

重大利好來襲!蘇州+上海大都市圈,空間協同規劃正在編制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長三角是中國經濟最發達、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區域。2020年將形成世界級城市群框架,未來將成為全球資源配置的亞太門戶。

重大利好來襲!蘇州+上海大都市圈,空間協同規劃正在編制

上海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戰略協調區圖

上海市規劃和自然管理局總規處處長熊健在年會分論壇表示,該局當前正會同江浙兩省規劃主管部門以及周邊各市相關政府編制《上海大都市圈空間協同規劃》,目前編制工作方案基本穩定,規劃擬提出交通一體化、生態環境共保共治、市政基礎設施統籌、綠色網絡、藍網縱橫、文化魅力域旅遊提升、產業協調發展、合作機制保障與創新等八大系統行動。

熊健還透露,此次上海大都市圈空間協同規劃將從實施國家戰略的高度,把握住各城市空間結構優化的機遇,從區域層面構建開放協調的空間格局。尤為重要的是要發揮該空間協同規劃的引領作用,對區域內各城市總體規劃起到一定的指引作用,從而加強在功能、交通、環境、設施方面的銜接,促進區域空間協同和一體化發展

重大利好來襲!蘇州+上海大都市圈,空間協同規劃正在編制

上海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綜合交通協調圖

重要程度超出你的想象

重大利好來襲!蘇州+上海大都市圈,空間協同規劃正在編制

如果你覺得這又是一個空頭支票,那你可能還沒有意識到這個規劃的性質,其實高層在多次的會議中都有提到這個事情:

在2017年國務院對上海2035年總體規劃的批覆裡,也有這樣一段話:從長江三角洲區域整體協調發展的角度,充分發揮上海中心城市作用,加強與周邊城市的分工協作,構建上海大都市圈,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級城市群。

今年在上海舉辦的首屆進博會,高層11月5日在會上的表態:

為了更好發揮上海等地區在對外開放中的重要作用,我們決定:

  • 一是將增設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新片區,鼓勵和支持上海在推進投資和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方面大膽創新探索,為全國積累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經驗。
  • 二是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支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不斷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
  • 三是將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並上升為國家戰略
    ,著力落實新發展理念,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推進更高起點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層次的對外開放,同“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相互配合,完善中國改革開放空間佈局。

可以重點看第三條:“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並上升為國家戰略”,其目的是“更好發揮上海等地區在對外開放中的重要作用”。

蘇州提出建設環太湖世界級湖區

重大利好來襲!蘇州+上海大都市圈,空間協同規劃正在編制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理事長孫安軍致辭

上海周邊各城市在新一輪面向2035年的城市總體規劃編制過程中,也紛紛提出相關區域發展設想,如無錫、蘇州強調環太湖地區協同發展,無錫提出“太湖長江發展軸和沿湖生態發展環”,蘇州提出“建設環太湖世界級湖區”;南通提出建設上海“北大門”、“北翼門戶城市”;嘉興提出“建設全面對接上海示範區。共謀大灣區,共建大廊道”;寧波也強調“謀劃大灣區,強化與上海一體化同城化建設”。

過去幾年,上海結合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的編制和實施在推進跨界地區規劃協同方面進行了探索。所謂“跨界地區規劃協同”主要指城市群層面、都市圈層面以及跨界城鎮圈層面。

重大利好來襲!蘇州+上海大都市圈,空間協同規劃正在編制

《上海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已經提出要以城鎮圈促進城鄉統籌,在主城區以外,共劃分了24個城鎮圈,其中三個為跨省界城鎮圈,分別為:東平-海永-啟隆城鎮圈(涉及上海、南通)安亭-花橋-白鶴城鎮圈(涉及上海、蘇州崑山)楓涇-新浜-嘉善-新埭城鎮圈(涉及上海、嘉興嘉善)。“這三個跨省界城鎮圈可以作為跨界區域規劃協同的最小空間單元。”

部分內容來源:澎湃新聞、上海市人民政府網站

蘇州樓市專注樓市研究,提供真實市場數據,分析行業動態,傳遞最新樓市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