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到了5月份有些養殖小龍蝦的蝦農會懼怕和擔憂?

壹號菠菜


五月,龍蝦銷售旺季,到處都是吃龍蝦,喝啤酒,談人生的。可是進入五月,氣溫漸高,水溫大多25度以上,且晝夜溫差較大,很多因素又影響著龍蝦的生存環境,導致龍蝦大量意外死亡。所以說對於蝦農來說,五月又是最難熬的一個月……

首先氣溫高則水溫高,水溫高則水中溶氧量低,溶氧量低則不利於此時的龍蝦成長。

其次水溫高,水中多餘泡發的餌料、蝦便及腐爛的水草易被塘口菌類、水生動物、微生物、病毒分解,不光耗氧進而產生有毒害物質,直接感染侵害龍蝦。

對於“黑色五月”,不要害怕,平時只要做到塘口及時消毒解毒、過多的水草及時短頭清理、調節好水質,同時處理好存蝦密度,相信大家都能很好地度過。

“黑色五月”,痛並快樂著……


農人老黃


“五月蝦瘟”、“五月蝦瘟”、“五月蝦瘟”!我所認識的養殖小龍蝦的蝦農,沒有不懼怕的,因為略微一大意,就會導致整塘的蝦全死光,再強調一遍,是“整塘蝦都死光”!

那麼,“五月蝦瘟”是怎麼產生的呢?瘟神到底來自哪裡?大致原因有以下幾點:

1.春天,那些蟄伏的小病病、小菌菌開始出來活動了。

2.微生物、水生植物、不生動物,都在春天裡瘋狂地生長,喔拷,大家都這麼活躍,水裡的氧氣不夠用的了,水裡的氨氮濃了——這就像人類的大氣汙染、水體汙染,環境差了,體質也就弱了、各種“癌症”也來了。

面對這狂妄的“五月蝦瘟”,難道我們這些小龍蝦的養殖戶只能做軟蛋了嗎?有什麼藥可治嗎?有什麼解決方法嗎?

不瞞大家說,對這個“五月蝦瘟”,我們目前還真沒有什麼有效的救治方法,最容易出現的情況是:一隻蝦生病,這隻蝦被其他蝦吃了,其他蝦被傳染,然後……都死了。

大家不要急,我們也不是坐吃等死的貨,我們在多年的養殖中也形成了一套應付“五月蝦瘟的”對策,今天就來分享給大家:

大前提:預防為主

預防為主,一旦發生疫情,基本是沒救了。春天到了,水溫超過了16℃,就要把神經給我繃緊了,測溶氧,個人覺得3mg/L已經很低了,不能比這個再低了,再低不要出事了。水不能太渾,30cm的能見度,不能再低了。氨氮比例要控制,稍高,要就換水,即使不高,經常換水也是好辦法,只要有好水換,基本可以控制不讓“五月蝦瘟”發生。

應急法:趕盡殺絕

一旦發生有蝦死亡,只要每畝超10只/天,那必要要重視,而且心要狠,要果斷。要立即多布地籠,把蝦捉淨,上市銷售,放水、殺毒、新上水,重購蝦苗。

新常態:友好環境

“五月蝦瘟”的主要原因是環境不好,沒有好水喝、沒有好空氣呼吸,如果是人類,也會體弱生病的,新常態,即:

1.草:30%-40%~50%的密度即可。

2.渾:找準原因,殺魚殺蟲,之後改底,解毒。

3.密:龍蝦密度厚的塘口,儘量將大蝦打來賣掉,降低蝦密度。

4.天:經常注意天氣預報,出現雷陣雨天氣,提前打開增氧機,沒增氧機的塘口,提前過水,一邊進一邊出,進排水不方便的,提前灑原子氧,為塘口增氧。

5.肥:培藻培菌,保持水體穩定,天氣變化不容易出現倒藻,而導致缺氧。

小龍蝦與我們人是一樣的,12個人住在學生宿舍裡,半年不洗一次澡,至少會有皮膚病的——小龍蝦也是,沒事洗洗澡(換水),把12人換成4人住,是不是爽歪歪。


龍蝦餐謀


為何到了5月份有些養殖小龍蝦的蝦農會懼怕和擔憂?那是因為在5月份,小龍蝦爆發的疾病比較多,有″黑色五月"或″五月魔咒”之稱,使許多人有龍蝦五月恐懼症,下面小編整理了一下五月小龍蝦發病的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隨著溫度的升高,水中的細菌越來越活躍,淤泥中的有機質如水草、蝦糞和倘未完全腐爛的稻草,加速腐爛,嚴重影響水體健康。隨著水溫的升高,伊樂藻的活力越來越差,嚴重的甚至開花、死亡,導致水中溶氧越來越低。另外,五月也是弧菌爆發高發期,再加上水淺,小龍蝦覓食造成翻底,小龍蝦相互交叉感染,最後造成全塘感染。



處理方法:①達到上市規格的蝦全部出售,減少蝦塘的飼養密度。

②在進入高溫季節前,要將蝦塘中能清理的雜物,清除乾淨。並潑灑降解類水產製劑,對淤泥中的有毒有害物質進行進一步分解。

③在進入高溫前,要管理好水草,特別是伊樂藻要及時打頭、打茬,防止其老化、死亡、開花,進而汙染水質。

④認真消毒,特別是針對弧菌類病毒,要重點進行滅殺。

⑤適當加深水位,減少因小龍蝦翻底帶來的水質惡化。

總之,我們只要嚴格管理好水和草,並減少養殖密度,做好消毒管理,還是可以安然的渡過這個讓人″談虎變色"的恐懼五月。

本文集合了許多養殖大佬的經驗和心得,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大家對這個問題還有什麼要補充的,請在下方留言、評論。


壞男人2576


為何到了5月份有些養殖小龍蝦的蝦農會懼怕和擔憂

這是一個普遍現象,每年的5月份就是蝦農最擔心受怕的時候,所以就有一個“五月魔咒”的說法。

為何蝦農對5月份特別的擔心害怕呢?

因為從4月進入5月,氣溫逐漸的升高,水溫同時也在升高。在前期養殖小龍蝦的過程中,蝦農都會投放餌料,這其中就會有一部分餌料沒有被吃完而泡化在水裡面,有些沉入水底,並被微生物分解,還有大量的小龍蝦排洩物進入水體中,這樣水體中會有大量的有機質。另外,池塘裡面水溫的升高,水體中的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等繁殖速度會比低溫時更快。

在池塘底部微生物分解有機質會要消耗大量的溶氧,這就很容易造成池塘底部缺氧問題,進而讓厭氧菌快速繁殖而成為優勢群體,它們在分解有機質的時候還會釋放硫化氫、氨氣等有毒氣體,這個時候水體中的氨氮、亞鹽濃度很容易就超過小龍蝦養殖池塘的正常標準。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的小龍蝦長時間受到有毒物質的侵襲,機體的抵抗能力也就隨之下降,如果池塘裡面病菌稍微一多小龍蝦就染病死亡。

針對5月魔咒,我們還是要做好平常的池塘消毒殺菌、換水、底改等工作,同時充分利用好增氧機避免池塘缺氧,這樣可以最大努力的維持池塘的正常生態環境。另外,在4月份的時候就要開始捕撈成蝦出售,以降低養殖密度,合理的規避養殖風險。

很高興在這裡跟大家結交為朋友。如果你喜歡,請大家關注我。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如果侵權請聯繫刪除。

洞庭清水塘


在小龍蝦養殖中,5月被稱作“黑色五月”,主要是此階段小龍蝦損傷格外嚴重,很多人認為小龍蝦死亡原因是病害,其實不然,病害一般呈現死亡率少,持續時間長等特點,而池塘絕大損傷來自於間斷性大量損傷,每一次大量損傷的節點都在天氣異常的時候,如下圖,紅色方框標記的都是小龍蝦大量損傷的時間,我們可以看出雨後天晴或是連續高溫天是損傷突然增多的主要原因

隨著小龍蝦養殖面積的發展,近幾年期間,每到5月份就會出現小龍蝦大面積死亡現象,暫時無藥可救。只能採取提前預防措施,建議養殖戶做好下列工作

第1,及時把達到上市規格的成品蝦與多餘的蝦苗捕撈出售,以減少蝦塘蝦的密度

第2,進行適時增氧,加高水位,適時改底,防止底熱、底臭、底層缺氧

第3,水草生長過快而殘留的腐爛葉要及時清除,以免影響水質,蝦飼料在下午5點左右投餵,少量餵食以免影響水質

第4,在小龍蝦蛻殼期間使用離子鈣按0.5%添加量拌料餵食,或使用含有鈣磷等營養元素的生物製劑直接潑灑水體,在這期間不要使用任何刺激性藥物

第5,在4月中旬時,水位加深至80cm左右,適時潑灑Vc等抗應激產品,以減少龍蝦應激反應

第6,發病期間快來臨,要增加巡塘次數,注意小龍蝦白天與晚上的活動情況,發現問題能及時解決




苦逼的淘寶賣家


氣溫太高,氣溫升高人都不舒服,何況是小龍蝦,那麼大太陽照射在水裡,水溫也升高,小龍蝦肯定會感到不適,氣溫升高水體的細菌繁殖的也快,氣溫升高小龍蝦攝食也會減少,攝食少體質就會降低,加上小龍蝦又會脫殼,脫殼的小龍蝦體質非常低,很容易被細菌攻擊,小龍蝦一旦生病,大多數都會傳染,而且小龍蝦生病都無藥可救,只能控制和預防,個人認為小龍蝦生病什麼藥都沒有灑石灰好,小李在囉嗦下,小龍蝦的病只能預防,不要一生病了,就買這個藥又去買那個藥,都是浪費錢的!所以養殖戶都怕5月,簡稱為黑色五月!


養蝦小李


1.5月份,氣溫開始回升,養殖池內如果未及時清理,換水等,池內枯草雜物開始腐敗滋生細菌,導致蝦易感染生病2.氣溫回升,蝦的進食量增多,養殖戶就會增加餵食量,吃的多排洩的也多,代謝廢物沒及時清理,也會致部分蝦生病3.還有可能養殖戶為了加速蝦的生長,餵了一些激素類的東西,所以蝦容易生病吧。以上僅是我自己的幾點想法。


村姑小美


因為五月份的時候,是小龍蝦生長最快的時候,也是蛻殼最頻繁的時候,更是最容易感染病毒或者細菌的時候,還是小龍蝦養殖田裡的環境受到氣溫上升影響,非常容易惡化的時候,也是小龍蝦價格最低的時候,


項清


5月份,天氣慢慢變熱,隨著氣溫的升高,池塘內投放的餌料會對水質也會有相應的變化,要觀察氣溫變高給塘內水質帶來的汙染,水質差會給小龍蝦帶來多種疾病,龍蝦在5月份活動頻率比較頻煩,蝦體成長會比較快,投餌量要充足,不能過量,投餌量不足也會造成小龍蝦之間互相殘殺


小靈羊話三農


因5月傷氣溫慢慢升高龍蝦空易發病,又是洪水高發區容易漲水龍蝦跑掉所以蝦龍擔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