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小學教師按教齡晉升職稱,你願意嗎?

潛規則為王


當然願意!

首先,我不用在天命之年還在辛辛苦苦地做班主任工作了。

其實,在我申報高級職稱時,早就完成了班主任的工作年限,但是,我是後來到廣東工作的,在廣東申報高級職稱,我覺得最好還是應該在廣東的工作經歷中滿足關於班主任工作年限的要求,剛好,學校提出讓我擔任高三的班主任,我也就沒有推辭。這一干就是好幾年。人都是有上進心的,一旦擔任高三班主任,就會一心想著怎麼完成高考指標,怎麼獲得流動紅旗和文明班級稱號,不必多說,對於一個年已半百的人來說,班主任工作,怎一個“累”字了得!如果按教齡晉升職稱,我還用得著這麼難為自己嗎?

其次,我也不用厚著臉皮去找領導爭取先進了。

申報高級職稱,必須有縣區級以上的先進,在家鄉工作時是由縣區級先進的,但是,大家都知道,近幾年獲得縣區級先進就更有說服性。那一年,我所帶的班級超額完成高考指標,班級獲得的周評流動紅旗、月評文明班級次數在全校70多個班級中排名第一,居然沒有被評上縣區級先進,我隱忍不發,繼續在高三擔任班主任,第二年,又超額完成高考指標,班級獲得的周評流動紅旗、月評文明班級次數又在全校70多個班級中排名第一,於是我大膽走進校長辦公室,陳述了去年與今年的班主任工作成績,直率地說,我要申報高級職稱,我要縣區級先進。領導很理解我,我如願以償,當然,以後幾年,我也連續幾年獲得了先進。如果按教齡晉升職稱,我還用得著這麼鬥智鬥勇地去爭取先進嗎?

還有,我也不用辛辛苦苦撰寫論文了。

為了撰寫國家級獲獎論文,那一年,我參加“聖陶杯”全國優秀教學論文評比。要求論文字數不低於兩千字,我寫了8000多字,要求兩個月內截止,我兩週內就發送論文了。夯實理論依據,找實際教學中的範例,收集數據,分析結論,總結解決方法,推敲詞句,潤色語言,反覆校對,還好,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獲得了一等獎。如果按教齡晉升職稱,我還用得著這麼辛苦嗎?

還有,帶“徒弟”,指導青年教師;開設第二課堂;申請課題研究;參與編寫校本教材;指導學生參加競賽;公開課;說課;微課;不一而足。

不說了,說多都是淚。

但願以後中小學教師都能按教齡晉升職稱,不用像現在申報職稱那麼辛苦。


王老師教育新視界


作為一名教師,你問我,“如果中小學教師按教齡晉升職稱”,我可以毫無疑問地告訴你,“我願意”!



我想按教齡晉升職稱,不僅僅是我一個普通教書匠的個人意願和想法。就目前而言,這是千千萬萬個教師,特別是廣大一線教師期待已久的“夢”。1986年,為激勵廣大教師終身從教,國家實施了教師職稱評定製度。32年過去了,教師職稱制度凸顯各種弊端,暴露了諸多問題,職稱評價標準的不公,評定過程的不平,確實讓教師很受傷。既然初衷就是鼓勵教師一生獻身教育事業,教齡實質就是最好的證明。何樂而不為呢?


當下,無論是社會輿論還是國家層面,抑或法律法規要求,總是拿教師與公務員比照,無非就是彰顯教師的地位和對教育的重視。公務員已經實施了職務與職級並行機制,極大的調動了公務員的工作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是教育振興的關鍵所在,而恰是教師職稱晉升中的有失公允,令教師職業倦怠油然而生。教齡代表著教師的辛勤耕耘和執著堅守,假如施行教齡和職稱晉升緊密掛鉤並軌雙行機制,無疑是廣大教師的福音。

時下,許多人無端指責教師,教師又極度痛恨職稱評定的不公正。那麼沒有更公平的職稱評定標準的前提下,無疑按教齡晉升職稱,讓質疑教師的人,教師對職稱評定有異議的人都會啞口無言。當然,教師中不乏個別敗類,整天混日子,無所事事。特別極個別教師做出有悖師德的行為,諸如打罵學生,有償補課,收受紅包……確實讓整個教師隊伍蒙羞。但絕不能因為個別教師的行為否定了教師隊伍的愛崗敬業和無私奉獻。

如今,許多老教師三、四十年默默耕耘,無怨無悔,始終為職稱而糾結,有的甚至退休還沒有如願以償,留下深深地遺憾。難道我們還能無動於衷嗎?


俺油菜


我也非常願意,有三點:

1.按年齡晉升,不是老師沒壓力,事實是,老師們如果平常不盡力,教學成績就不會好,就根本混不下去!只要能教好多年的,一般情況下能力和人品都沒問題。老師們辛苦有了希望。

2.按年齡晉升,老師們不必再胡思亂想,請客送禮,削尖腦袋去阿諛逢迎上級領導,可以一門心思用在教學上,迴歸自然。

3.領導們沒必要在頤指氣揚,指手畫腳了,讓那些不會低三下四巴結領導的老師有了生存下去的空間和希望。

4.讓普天下只會勤勤懇懇工作的老師靜心工作,看到些希望!讓那些投機取巧的老師原形畢現!讓那些官僚主義的人不再作威作福!


小豌豆小豌豆


資料提示:縣以下基層公務員改革從2015年開始,實行職級並行。意思是職務沒有上升,年限達到了,一樣可以享受相同職務的工資待遇。具體為,辦事員滿8年→晉升科員滿12年→副科級15年→正科級,以此類推,也就是說,一個公務員即使不提升,退休也可以享受正科級待遇,其實,公務員提升空間和比例要比教師大很多。


套用一句時髦話“想法很天真,現實很骨感”,有這樣的好事誰都想,誰都願意,關鍵你說了不算,只是一廂情願的事情。

由於教師隊伍龐大,人數眾多,中高級職稱指標少,競爭激烈,部分教師工作幾十年,還不能晉升職稱,特別是高級教師職稱。由於職稱制度評定以來,矛盾突出,議論紛紛:指標太少,評價不公,弄虛作假,基層人為因素限制條件,被廣大教師所吐槽。

高層應該有所瞭解,其目的是想提高教師工作熱情與積極性,顯然是沒有到達。不管是評上和沒有評上高級教師的人員,由於考核機制終身制的問題,評上的拿著高工資,乾和不幹一樣多;沒有評上的反正沒希望,就那樣,沒了積極性;說穿了就是錢惹的禍。

現在部分省市已經制定“鄉村高級教師”辦法,有望落實;福建開展25年教齡參加直聘高級教師對象審批工作的試點。也有網上消息說(不是官方),2020年將取消職稱制度也不是沒有可能的。社會的是發展的,制度需要完善,只有朝著有利於社會進步才是好制度。

我們大家期待這一天,與公務員一樣可以自然晉升職稱。


張開笑臉o


建議取消職稱制度,按教齡正常增資。同時政府將每年晉職多支付經費設為年度獎金,獎勵年度優秀教師。既不給政府增加負擔,又激勵一線教師努力提高教學質量,還避免晉升高一級職稱的教師不幹活。


大吵吵289


我是名退休二十二年的中一教師,師專物理科畢業,教齡三十五年,歷年在全縣十五所縣管中學中排名在四、五名。長期教初中兩個年級四個班的物理。在評職稱時,一個十來年教齡的領導(副校長,中師畢業,函授拿到一個本科文憑。)在未公開的前況下,上報了“中高”職稱,在多次補充材料後評為“中高”。而有三十多年教齡的我, 可悲了。雖然我再沒有評職稱的可能,但我仍然要求按教齡晉升職稱,這樣合理、公平許多!


老榮


中小學教師按教齡晉升職稱,你願意嗎?我的回答是贊成,問題的根源在於工資待遇與職稱掛鉤,而且差距巨大,結果導致了已經上職稱的可以在職養老,造成錢多少乾的現象;同時還出現了為職稱,也是為了錢而加倍努力想上職稱又上不去,造成多幹錢少的現象。通俗點說就是乾的多的拿錢少,拿錢多的,不想幹,也不幹了,就因為職稱到頭了,這是不公平的。這完全違背了教師職稱的初衷。職稱制度工資制度應該本著鼓勵教師促進教育為目的,所以本人認為職稱,職稱工資,教師的教齡和教齡工資不但需要改,而且必須改革,這是中國教育的需要。


樹根145008287


這是四川省某鄉鎮學校自己搞的內部章程,沒有經過教代會評議的,關於評職稱時內部評比計分的規定。教齡每任教一年最多加2分!加分比重最重的就是教學質量獎和科研,最高可以達到20分和35分一次,相當於,得一次質量獎或是掙一次科研課題獎勝過普通教師教十幾年書!領導就算不上課也能獲管理獎,由學校上報到教育局作為分管領導政績,加分按長科算,也就是20分,相當於10個教師一年的教齡加分總和!




飛天舞028


按照教齡晉升職稱乃大勢所趨!也是廣大一線教師的呼聲!

現行職稱評定製度,最大弊端就是限額。直接導致許多老師從教一輩子,卻無法晉升高級職稱。只能遺憾退休!

尤其是廣大鄉村教師,在農村堅守了一輩子。每年拿著微薄的工資,將生活要求降到最低,毫無生活質量可言。然而,最終卻無法評高級教師,退休後工資還要暴跌一半。這就使他們非常的委屈,為國家的教育事業奉獻了一輩子。最終都沒能得到照顧。

這樣的職稱評定製度,又如何激勵人們終身從教呢?

這樣的職稱評定製度,又如何激勵更多優秀人才的加入呢?

這樣的職稱評定製度,又如何激勵教師愛崗敬業呢?

所以,職稱改革便成了必然選擇。

其中的一條呼聲最高!就是隨教齡的增加自然晉級。

這樣的條款才是真正能激勵教師終身從教的!

因為這樣,能讓教師看到希望!當老教師得到善待時,年輕教師便看到了自己的未來!這樣才能穩定人心,留住人才,甚至吸引優秀人才的加盟!

這樣實實在在的改革,遠比教師節亮燈、發從教三十年證書來的直接!也有效的多!


姑蘇講堂


如果中小學教師按教齡晉升職稱,我當然樂意。因為如此做法,似乎減輕了老師們評職稱時不必要的麻煩和負擔,也似乎讓"評職稱"變得更公平公正。

但我還得說:按教齡晉升職稱,既沒有意義,也不見得就更公平公正

首先,如按教齡晉升,職稱也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

教師職稱是對教師“榮譽”和“待遇”上的激勵,如果按“教齡”晉升,也就不需要“評審”了,只要年齡或教齡到了,無論個人資歷、水平、業績這樣,人人可以獲得,當然也就與“榮譽”無關啦。比如,教師30年教齡自然晉升“高級教師”,這個“高級教師”的稱謂,實際上就是“老年教師”。

既然教師職稱與“榮譽”無關,無非就是“待遇”這個經濟利益了。既然就是經濟利益,還“晉升”什麼“職稱”?只要國家實行“教齡工資”就行了,每增加一年教齡,加一級工資,多麼簡單的事情啊。

其次,按教齡晉升職稱,是否真的“公平公正”?

現在很多教師,在吐槽教師職稱制度,其中,重要一個理由就是:高職稱的教師,拿著高工資待遇,幹著最輕鬆活最少的工作

那麼,按教齡晉升職稱,是不是這種情況就不存在了呢?事實上,按教齡晉升職稱,恰恰這種“拿著高工資待遇,幹著最輕鬆活最少的工作”的現象,變得跟普遍,跟正常化!因為教育教學工作,是一件很特殊的工作,它不僅需要教師要具備專業的知識和技能,更需要教師要具備充沛的體力和精力。但是,隨著年齡的增大,任何教師這兩方面的條件是必然會越來越差。因此,教齡大了,工作高了,工作卻不如年輕人了。那麼,年輕人又會專業吐槽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