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紅中柱根腐、枯萎、黃萎、青枯病的發病原因及綜合防治措施

草莓味道鮮美,市場價格也較高,因此種植草莓的農戶也越來越多。隨著種植結構的不斷調整,草莓病蟲害也越來越嚴重,尤其死棵現象讓許多種植戶頭疼。導致草莓死棵的主要病害有根腐病、枯萎病、黃萎病、青枯病這四大病害。

一、病害診斷

1、紅中柱根腐病

發病初期草莓根系的中心株呈紅色或淡紅色,以後變為黑褐色,腐爛,地上部基部葉的邊緣先變成紅褐色,然後逐漸向上凋萎死亡。地溫在20度以下時,從草莓的根部侵染,地溫在10度左右且溼度大時發病重,地溫超過25度,土壤水分多,也較少發病。因此,春秋兩季低溫多雨容易發病。

草莓紅中柱根腐、枯萎、黃萎、青枯病的發病原因及綜合防治措施

2、枯萎病

多在苗期或開花至收穫期發病。初期僅心葉變黃綠或黃色,有的捲縮或呈波狀產生畸形葉,致病株葉片失去光澤,植株生長衰弱,在3片小葉中往往有1-2片畸形或變狹小硬化,且多發生在一側。老葉呈紫紅色萎蔫,後葉片枯黃,最後全株枯死。受害輕的病株症狀有時會消失,而被害株的根冠部、葉柄、果梗維管束都變成褐色至黑褐色。根部變褐後縱剖鏡檢可見長的菌絲。輕病株結果減少,果實不能正常膨大,品質變劣和減產,匍匐莖明顯減少。枯萎與黃萎近似,但枯萎心葉黃化,捲縮或畸形,且主要發生在高溫期。

草莓紅中柱根腐、枯萎、黃萎、青枯病的發病原因及綜合防治措施

3、黃萎病

主要侵染草莓莖、葉,發病初期,葉柄出現黑褐色條形長斑,外圍葉葉緣變為黃褐色,病情加劇後,整片葉下垂,變為深褐色,植株矮化,最後枯萎而死,此時切斷根冠與葉柄,可見維管束部位呈波線狀或環型褐變,發病初期根部五任何異常,當地上部枯萎時,根量減少,細根全部變黑腐敗。

草莓紅中柱根腐、枯萎、黃萎、青枯病的發病原因及綜合防治措施

4、青枯病

多見於夏季高溫時的育苗圃及栽植初期。發病初期,草莓植株下位葉1-2片凋萎脫落,葉柄變為紫紅色,植株發育不良,隨著病情加重,部分葉片突然失水,綠色未變而萎蔫,葉片下垂似燙傷狀。起初2~3天植株中午萎蔫,夜間或雨天尚能恢復,4-5天后夜間也萎蔫,並逐漸枯萎死亡。將病株由根莖部橫切,導管變褐,溼度高時可擠出乳白色菌液。嚴重時根部變色腐敗

草莓紅中柱根腐、枯萎、黃萎、青枯病的發病原因及綜合防治措施

二、原因分析

1、土壤問題。

(1)土壤中存在大量病原菌。草莓死棵大部分是土傳病害的侵害,根源在於土,由於多年連續種植,重茬障礙,土壤中積累的毒不斷增多,使得病菌更容易侵染草莓的根部或者維管束部位,再加上環境適宜,病菌大量繁殖,傳統上使用大量藥物或者生石灰處理土壤,把有益微生物也同時殺死了,不適宜根系的生長。

(2)土壤板結,氮磷鉀元素肥料大量施入,中微量元素不足,土壤表層中有機質含量低,影響微生物的活性,破壞土壤結構,從而影響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致使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及通透性降低,造成土壤板結,處於這種狀態的植株根系會因缺氧而導致活力下降,根系不易下扎。土壤中本來含有某些元素,但是因為土壤板結、土壤酸鹼度不適宜等問題使土壤內各種養分離子的相互作用機制,物質吸收和運輸等生理作用失調而造成的,從而出現缺素症狀。為了追求高產、節省人工,大量噴灑農藥和除草劑,殺死土壤中的大量有益菌,導致土壤酸鹼平衡失調,土壤有害菌滋生。

(3)土壤溫度低,溼度大,地溫10℃時根腐病等病害易於發生,造成死棵。

2、外界環境

(1)栽植環境不適宜,處於低窪地,雨後排水不良,造成根系腐爛,產生傷口,病菌大肆侵染。

(2)光照不足,低溫高溼,尤其是連續陰雨天氣,會加快病菌的繁殖。

3、人為操作

(1)栽植前沒有做好消毒工作,病株、種子、土壤中存在大量的病菌;管理過程中沒有及時摘除病葉、殘葉、老葉,造成同分不良。

(2)、存在傷口,施入未腐熟的有機肥,造成傷根;農事操作不到位,如澆水方式大水傷根,培土開溝的過程中傷根,蟲害等造成傷口。

(3)、緩苗後的管理不到位,緩苗後應澆一次緩苗促秧水,此時可隨水衝入青枯立克、沃豐素、地力旺,起到養根、修復傷口、營養復壯、傳導殺菌的作用。

預防死棵的前提是根系健壯生長,因此在移栽後,可以中草藥製劑套餐灌根或噴霧,調理土壤結構,增加土壤保肥保水能力,改善重茬障礙,使有益菌成功佔位,避免有害菌的侵染,補充營養,傳導殺菌,修復傷口,促進根系的良性循環。減少草莓種植區多年連作根腐病等土傳病害發生,改善土壤酸鹼化、鹽漬化、板結情況,減少草莓死棵現象。

三、綜合防治措施

1、農業防治措施:

選擇平坦地區栽植;種植前徹底清除田間前茬病殘體;高溫悶棚;減少氮肥、磷肥的使用,增施中微量元素,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深翻土壤,增加透氣性;高壟栽培,覆蓋地膜,降低溼度,提高地溫;雨後及時排水,做到膜下澆水並小水勤澆,有條件的最好採取滴灌方式。

2、化學防治措施:

對於草莓根腐病、枯萎病、黃萎病、青枯病造成的死棵,可以使用如下藥物進行控制。

預防方案:

1、定植前:青枯立克150倍液稀釋進行蘸根。

2、緩苗期:用青枯立克+地力旺+沃豐素灌根1次。

3、苗期:用青枯立克+地力旺+沃豐素灌根或噴霧1-2次。

4、坐果期:使用青枯立克+沃豐素+有機硅噴霧2-4次,間隔7-14天,病害高發期復配大蒜油或其它化學藥。

控制方案:

使用青枯立克+大蒜油+有機硅同時進行灌根(1遍)和噴霧(2-3遍)。病情嚴重時可同時復配其它化學藥劑;重點噴一下莖基部位。

備註:新棚區發現死棵,重點灌得病行和臨近得病行的4-6行。老棚區因重茬嚴重,病原菌多,建議灌根2次。文章提供者:濰坊奧豐辛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