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樣板戲一直被稱之為現代京劇,實際上,他們能算是京劇嗎?

gzye


都是京劇,但有不同,總體差異在"現代 "和"傳統 "上。具體如:1、服飾、化妝:現代戲多求實,傳統戲多寫意,靠、旗,翎、髯,臉譜、盔袍、頭飾、高底靴等,現代戲一般都用不上。(郭建光帶髯須、楊子榮背四面旗,李勇奇來個臉譜)?2、臺步:傳統生角四方步,旦角小碎步,現代臺步接近話劇。(少劍波不能走四方步、阿慶嫂也不可走小碎步) 。3、韻白:古裝戲七分唸白三分唱,唸白難,現代戲容易很多,但不能亂套。(李勇奇:爾等到底是哪家的官府,到這深山老林做什來了?少劍波:這位大哥聽了-一,豈不成笑料)。4、唱腔、音樂大同小異,武場(打擊樂)差不多,文場(器樂)現代戲則要比傳統戲豐富,音樂境界提昇了很多。因時制宜吧,花開兩朶, 都是好花。


塞外失馬翁


八部樣板戲實事求是的說是旗手江青說的,但這是在六七年初期說的。這八部樣板戲用發展的眼光看僅僅是指文革初期推出的第一批樣板戲,京劇五部,舞劇兩部和交響樂一部,不久在形式上還創新了一部鋼琴伴唱。所以,第一批有9部,分別是京劇智取威虎山、紅燈記、沙家浜、海港、奇襲白虎團,舞劇紅色娘子軍、白毛女,交響樂沙家浜和鋼琴伴唱紅燈記。而後陸續出臺的樣板戲還有京劇龍江頌、杜鵑山、紅色娘子軍(京劇)、磐石灣(南海長城)、審椅子、平原作戰(平原游擊隊)、紅雲崗(紅嫂),舞劇有沂蒙頌(紅嫂)、草原兒女(草原英雄小姐妹),文革十年江青主抓的戲劇大概就是這些作品吧!它們源於文革前夕京劇匯演的優秀劇目並在此基礎上進行的二次創作。在兩報一刊上發表劇本的還要少一點。有些限於戲劇形式,如交響樂、舞劇(舞劇發表舞臺劇本的僅有紅色娘子軍),有些還不那麼成熟。最後製成電影上映的是76年春節發行的《磐石灣》和七一發行的《審椅子》,分別由智取威虎山劇組和龍江頌劇組排演的。


YINANRENSHI


八個樣板戲是文革的產物,當時可謂是家喻戶曉,人人會唱,即使是上了的年紀老人也會哼上一段。京劇歷史上是宮廷戲,專門為帝王將相表演才子佳人男歡女愛,普通百姓是很難看到的,無論是劇目和演職人員都是精品中的極品,所以才被稱為國粹。即便是到了八十年代京劇名角在京演出的票價,也是不低於四五百元(當時平均月工資只有五六十元)。八個樣板戲的出現是京劇歷史上的一次大的革命,徹底改變了京劇為誰服務的問題,從題材上,選用了貼近群眾的革命題材,表演上傳承了京劇的精華但使用了百姓能聽得懂的普通話,這是一次成功的突破和進步!使國粹走進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中,從而讓這個國寶得以存活,發展和普及。當初一箇中小學,一個工廠,一個團級部隊都能完整的演出一部樣板戲。加上當時幾部戲的主要演員都是國內第一流的精英,劇本也是集中了國內頂級大師精雕細刻,更重要的是中央領導親自到一線指導指揮(不管江青是什麼人作為中央領導能親自抓是難人可貴的)!所以每部戲都很精典。不要把樣板戲與某個人掛鉤而否定,不能因為否定文革也同時否定樣板戲,樣板戲即使現在到了西方發迖國家演出同樣也會得到追捧和喝彩,足以證明藝術無國界,樣板戲有生命力!所以中國現代京劇


手機用戶坭瓦匠


且不談政治問題,對於現代京劇,江青女士在這方面的貢獻絕對是不能抹殺的,從燈光背影到音樂合成都是一個突破,所以才能流傳下來,京劇之所從成為國淬,也是一代一代藝術家不斷改良突破才有今天的榮耀,如果一成不變,也可以稱之為古董了吧。很有價值的,呵呵呵。我覺得就是京劇,可以看作是不同的流派吧。


再放鬆點


這個事說起來就複雜啦,當年文革錢前,中央搞過全國現代戲匯演,當時不叫樣板戲,六四年搞的全國現代京劇匯演,其它單位不清楚,中國京劇院搞了不少現代戲,有革命自由後來人(紅燈記前身),柯山紅日,林海雪原(後來的智取威虎山)京劇白毛女等等一大批現代戲,後來上級從戰略角度出發,雖然有些戲,各地各團都在演,但最後把幾個有代表性的作品分配到各地劇團,有的將戲名改名,向沙家浜,當時叫蘆蕩火種,主席給改成沙家浜了等等。所以說現代戲跟樣板戲是有著本質區別的,就說當年李玉和的打扮就是個翻毛外套,楊子榮的打扮比土匪還土匪,如果沒有樣板戲的精雕細刻,這些現代戲早就沉默在汪洋大海里拉。


小城市下水道1


八個樣板戲一直被稱之為現代京劇,實際上,他們能算是京劇嗎?

對這個問題。我可以認真負責地說。樣板戲是地地道道的京劇。這點毋庸置疑。因為樣板戲更加優美動聽。這是一種時代的進步。時代的變革。難道我們非要回到過去的之乎者也八股文時候才好嗎?那是一種倒退。是一種復古。難道非要退回到不穿衣服的茹毛飲血的原始社會才好嗎?再說說和京劇有關的事吧。比如河南的豫劇。就分了許多幫派,有豫東調,豫西調,南陽調,等許多派別。但它們統稱豫劇。這難道有什麼不妥嗎?所以我們應該站在變革的立場上看待一切事物。而不是死板的一成不變的看問題。那樣豈不是成了前朝的遺老遺少的老學究了。孫中山先生說過,革命洪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異之者亡。一成不變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也不能存在。







順其自然65491946


我是一退休職工,經歷了上個世代六,七十年代,江青搞的那幾個革命樣板京劇還真是找不出幾個缺點來。俺只知道好聽好唱,唱起來振奮精神!現在真找不到這樣的人材了!!!


你的一塊


如果中國京劇這個國粹,永遠是五彩繽紛臉譜,不與現代接軌,拒絕改革的話,只有死路一條。

改革三十年,京劇仍然是梅蘭芳、周信芳等前輩的作品,無現代知名作品,即便是京劇老前輩也會被氣醒:後代人太笨了,一部新作品都沒有!

樣板戲撇開政治因素而論,不得不承認:確實是京劇界最成功的改革,是最優秀的京劇作品!

除了前輩作品外,你還能找到比樣板戲更成功的作品嗎?

別老是躺在古人的棺材裡,走出來看看世界!


暴君155004965


樣板戲是江青搞的。很幼稚。臉譜化。一出來就知道好人壞人。脫離生活,政治宣傳工具。毫無價值。只有文藝倒退。江青根本不懂藝術。不瞭解藝術規律,違法世界藝術法則。


藍色大衛


現代京劇當然是京劇!是傳統京劇的進步和提高。現代京劇一出現在舞臺上就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和喜愛,男女老少幾乎人人都能哼出幾段,使京劇從來沒有過如此深厚的群眾基礎。可惜後來由於種種原因,京劇現代化的步伐又慢了下來甚至停止了,帝王將相、才子佳人又重新統治了舞臺,再也見不到現代人的身影,這也許就是京劇不景氣的原因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