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慢性淺表性胃炎,上腹天天不舒服,這是怎麼回事?

溫和200311017


上腹不適就是慢性淺表性胃炎的症狀表現。

慢性淺表性胃炎致病因素及症狀

慢性淺表性胃炎多是吸菸喝酒、吃飯不規律等不良的飲食習慣,長期使用非甾體類藥物例如阿司匹林等,感染幽門螺桿菌等導致的。在這些致病因素下,腸胃蠕動功能異常,胃酸分泌將增加、幽門括約肌舒張,導致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到胃部造成胃粘膜損傷。

除了上腹不適,患者還會出現疼痛、飽脹、燒心、反酸等症狀,少數嚴重的患者還會出現嘔血、黑便等嚴重的症狀。

患者要注意拒絕菸酒,按時吃飯,注意不要飽一頓飢一頓。食物的攝入要合理搭配,不要吃太多油膩和高脂肪的食物,以免加重腸胃負擔。胃反酸的時候不要吃酸性的水果,可以喝牛奶,吃全麥的麵包等中和胃酸。如果患者檢查發現有幽門螺桿菌感染,則推薦使用奧美拉唑和克拉黴素、阿莫西林根除。長期使用阿司匹林等非甾體類藥物的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減少或停止使用。

如有其它疑問,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健康之初消化一科


其實這個病,我們都被一個假象所迷惑。只盯到一個淺表性的胃炎,這個病不一定會引起上腹部的疼痛或不適。就象一個燈不亮了,是燈泡壞了還是開關沒打開,還是停電了等等。所以說上腹部的疼痛或腹脹,根據本人多年的臨床經驗,絕大多數和胸背腰部有關。


3311185985414


慢性淺表性胃炎伴有上腹部的不適主要原因是由於有些慢性淺表性胃炎的患者長期的不健康飲食和不健康的生活規律有關。

其實慢性淺表性胃炎在生活中是很常見的,雖然淺表性胃炎很常見,但是它也是最為輕微的胃部疾病,就算是正常人去做胃鏡檢查,也會得到一個淺表性胃炎的診斷結果。

慢性淺表性胃炎的造成和不健康的生活和飲食習慣離不開關係,因為像抽菸、飲酒、辛辣刺激飲食、粗糙食物、不易消化食物、暴飲暴食等等,都會造成胃黏膜淺表的炎症發生,當這些因素長期、持久的存在時,就會造成胃部的病變逐步加重,症狀反覆出現的情況。

對於這樣的情況,首要的肯定是要改正哪些不良的飲食和生活習慣,然後再相應的進行一些治療。

淺表性胃炎患者一定要做到的是規律飲食、切忌過於辛辣、不易消化的食物的攝入,戒菸戒酒,對一些止痛藥物也儘量的做到避免,定期對自己的餐具進行消毒處理,不要和他人共用餐具、碗筷等。

只要做到以上正確的生活、飲食習慣,才會改善慢性淺表性胃炎,對於淺表性胃炎伴有腹脹、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狀的患者,可以適當的服用一些促進消化和胃腸蠕動的藥物,比如摩羅丹、隴馬陸胃藥片、胃必治、太田胃散、附子理中丸等等的中成藥物即可,症狀改善後即可停藥。

總是對於無論怎樣輕微的疾病,一定不能忽視,因為淺表性胃炎很常見,其臨床表現也會很輕微,很多患者不重視,就會導致病情的加重,到後期會發展為萎縮性胃炎、胃潰瘍等。

以上就是小克的觀點,歡迎各位提問和補充,關注小克,瞭解更多健康知識。


小克醫學


慢性淺表性胃炎是指胃黏膜呈慢性淺表性炎症,約佔慢性胃炎的80%。慢性淺表性胃炎的發病原因不一,可因嗜酒、喝濃茶,或因膽汁返流,或因幽門螺桿菌感染,或因免疫因素等引起。

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症狀,臨床以以慢性上腹部疼痛為特點,可伴噯氣、噁心、泛酸,腹脹,偶有嘔吐,一般症狀輕微,有的甚至無明顯症狀,可在胃鏡檢查時發現。

如不積極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容易形成潰瘍,有的可以發展成萎縮性胃炎,但一般不會發生癌變。

應遵循“脾以運為補,胃以通為補,肝以散為補”這一原則。以補虛為主,少佐辛散之品。陽氣虛者當溫陽益氣,胃津不足者當養陰益胃。痛久絡傷出血,則益氣攝血,夾瘀需益氣活血同用。實證,視其病邪性質分別論治:如屬痰溼者宜燥溼運脾,夾瘀者和營通絡,夾滯者多消補兼施,氣滯則辛香配伍疏導。鬱熱者清之佐以潤養,寒凝者當散寒行氣。此外,由於胃痛多兼氣滯,所以常用辛香理氣藥,但應中病即止,不宜過劑,更不可長服,以免耗氣傷陰。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健康有價



老華69532939


我有驗方可治慢性淺表性胃炎


黎明的曙光174603881


淺表性胃炎特點就是胃脹難受要戒囗,不能吃甜,辣椒一定要戒口,每天早上空腹喝一杯蜂密水,每天三次按摩足三里


夏季150123802


我的胃潰瘍吃什藥。


鄒如水


胃炎應儘快實施標準四聯殺菌為妥。


梁生6497


看我的帖就知。

半桶水或假內行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