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農村人的年齡都是按虛歲來算,而城市人的年齡卻按週歲來算?你怎麼看?

帝國之後


這個問題我認為,這就是中國文化的根基所在,在東西方文化沒有交流之前,我國都是農曆來計算歲數的,並且,行成了一整套中國文化,在古代我們的農耕文化社會中,人就是大自然的產物,就和農民種地一樣,以播下種子那天開始,就是植物的生長生命的壽命開始,同樣人的生命也是從母胎受孕開始到出生,這是一個完滿的週期歲數,所以,農民都認為人一出生他就是一歲。

但是,由於社會的發展,西方文化開始傳播到中國,我們祖先叫他陽曆,西方人他們不認為沒有出生的生命,不能算歲數,應按出生後算起,而城市人接受西方文化強,覺得西方文化對,而農村人老是堅守著中國農曆文化,所以,現在就出現了虛歲和週歲的兩種中西方黃曆的存在,以上觀點純屬個人觀點。


老頭156934080


老一輩子的農民講到年齡時,都是按照虛歲說的。比如說80大壽,其實剛剛79週歲,又是80歲的開始。大概以往生活條件比較差,人的壽命短,說虛歲也是對人生的期望吧。

就象是農村老人按農曆計算時間,各鄉村的集市都是按農曆說的。

而城市的人們,以及年輕一代大都是按週歲說的,不到生日就退一歲。因為填表呀、上學呀等等都是按週歲說的。

(純手工桑蠶絲棉被!生活水平提高的標誌)






雄關漫道A


問:為什麼有些農村人的年齡都是按虛歲來算,而城市人的年齡卻按週歲來算?你怎麼看?

這一題問不太確切,應該是為什麼大部分上年紀的人說年齡都是按虛歲來算,而大部分年輕人說年齡卻按週歲來算。

因為現在城市的老人們還是大都按虛歲算,而農村的年輕人也大都按週歲算。這個區劃應該是中國的老輩人和年輕人,不應是農村人和城市人。農村的年輕一輩人的意識認知也不落後。


中國幾千年都是按虛歲算年齡,這個習慣一直傳承到今天,估計在一定的人群裡還會傳承下去。

中國的歷朝歷代的官方包括中華民國的大陸時期都是按虛年紀年,虛歲紀歲的,一直到一九四九年後改用公曆,才有了週年,民間才有了週歲。

比如一九一二年中華民國誕生,就叫做民國元年,一九一三年就叫做民國二年。


一九四九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就沒說是元年,到一九五O年才說是一週年。

官方都是如此紀年,民間能不如此紀歲嗎?

解放後官方改用公曆紀年,所有在政府機關學校工廠工作的人開始用週歲來紀年齡,這些機構都是文化層次高而集中的部門,他們改用週歲,必然帶動大批的青年一代,因為中國這些年是普及教育的,他們全都不同程度的掌握了文化知識,而且都將要供職於各自的工作部門和崗位,而所有的單位都是以週歲紀年齡的氛圍,處在這個氛圍裡,就要習慣和遵從這約定俗成的規矩。所以大部分的年輕人就習慣和改用了用週歲算年齡的方式。


而老一輩的人是習慣了中國自古以來的用虛歲紀年齡的方式,這在他們的意識中是根深蒂固的。

年輕人給自己和下一輩都是說週歲,但回到老人身邊也大都還是用虛歲說話的。

過去的人按虛歲說年齡,還有另一原因,就是過去的人均壽命都很低,有"人活七十古來稀"之說,八十歲以上的更是鮮見。按虛歲說年齡就提高一歲或兩歲,因為人們都是以長壽為榮耀的。

過去民間人活五十九不到六十的,都寫為享年,活到六十才被寫為享壽,所以為得一個"壽″字就要報虛歲,有的人只五十八,還要加兩歲寫六十的。


過去民間有錢人人到虛歲六十五就要迎六十六舉辦壽席,那是怕到不了七十。現在辦壽都是迎八十,都是在虛歲七十九舉辦了,是因為八十很好攀登。還有迎九十的。

還有給小孩報虛歲說成是懷胎十月算一歲,不過持這種說法的比較少,但也有這麼認為的。

現在農村的年輕人早已溶入整個社會中,和全國的年輕人一樣統稱為"年輕人″,沒有農村人與城市人之分了,只有像我們這些年紀老一些的人才有農村人和城市人之分。再提問題不要這麼偏執了。


金蘋果老楊


農村城市都有人按虛歲算歲數,也都有人按週歲(實歲)算歲數。

農村很多事保留了中國的民俗,象老人六十大壽也是按虛歲,生孩子那天到第三天也稱生孩子三日了,六天了,九天了。有人問:你小孩多大了,也是回答如:三個生日四歲了。給逝者過祭日也是從逝去之曰起算起,比如:三日圓墳,頭七祭墳,五七墳,十年墳九年上等,都是按虛日,就算是很多偉人的誕生日雖然是大家都按公曆紀念,但他們的老家人還是按農曆(舊曆)來給他們過祭祀日的。

就是城市人很多事按實歲(日)算,但他們要回農村老家給逝者過清明,也改變不了按虛日(年)和農村人一樣來活動吧!

我想古代歷史人物生於哪年,卒於哪年肯定是按農曆記載的!如:唐朝詩人李白生於701年卒於762年,現代按公曆算實歲61歲,可當時的舊曆肯定是為62歲之說。

所以說城市人多為上班族,從入單位到退休都需實打實的歲數,農村人好說這麼大歲數了還能勞動,身子板真好,所以被誇者往往以歲高為榮

所以說不光農村按虛歲說話,城市人在某些事上也有按虛歲(日)之說。


老刺蝟14


農村人的生日是按古歷計算,古歷就是陰曆或農曆,參照物是月亮。城市人的生日是按陽曆計算,陽曆就是公元日曆,參照物是太陽。其實按虛歲計算我認為符合

科學性。他解決了1至12月的歲“數”為一的問題,而按實歲計算,那1至12月的歲“數”為零,不吉利又不科學。建議國家統一標準,借鑑建築業的圖紙層數為好,樓層是按正負零為一層合理又有“數”,確實有意義!


大王19966


其實大部分人都用什麼時候生,因為中國有陰陽日曆,用生肖來計算是用陰曆時日為準,


股票284207966


新中國是按公曆算的。農曆是歷史上的計算。


堂先生64



三農小峰


農村的老人都是按照以前上一輩的說法傳承下來!已經是一種習慣!


花花170029


農村人,肯定按著農曆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