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植物“五爪金龍”有什麼作用和功效?

海濤日化7-2-403


“五爪金龍”這麼霸氣的植物名字,乍一聽似乎很名貴,但不要被它的這個名字所鎮住,它就是我們田野裡最常見的“拉拉秧”,它還俗稱“降龍草”、“鋸子草”,較為正式、文雅的名稱則是“葎草”。葎草是桑科的多年生草本攀援植物,是田間的一種有害雜草。

小時候去野外“割豬草”,這種五爪金龍就是主要目標之一,因為它清翠多汁、營養豐富是牲口優質的青飼料。五爪金龍分佈廣泛,田間地頭、房前屋後都有它的蹤影,不一會就能割滿一籮筐。但其藤莖及葉片上佈滿了細小柔軟的刺,稍不注意就會將皮膚剌出一根鮮紅的血道子。

五爪金龍還是一味中草藥,它的藥用價值最初記載於《唐本草》中,並強調其功效:“止水痢、虛熱口渴”。五爪金龍性味甘、苦、寒,具有利尿、通淋、止痢、清熱、解毒的功效。不僅治痢疾對肺熱、熱毒瘡瘍、痔瘡等也有效果。

在民間治療小兒痢疾的驗方很簡單,用其莖葉煎水後,洗腳即可。除此之外,五爪金龍的止痢效果也可以應用於養豬業中,對於大腸桿菌引起的仔豬腹瀉,五爪金龍跟環丙沙星的治療效果相當。

您小時候割過“拉拉秧”嗎?

【大鄉】,專注科普三農領域的“冷知識”、“趣知識”,快來關注、點贊吧!

大鄉


農村植物“五爪金龍”有什麼作用和功效?五爪金龍也叫五葉藤,是一種分佈於我國南方的一種纏繞型植物,葉子很明顯的分為五瓣,葉柄往上左右兩枚葉片,稍稍往上又是左右兩枚葉子,在頂端卻是一片尖而碩大的葉子,五片葉子的形狀非常像龍的爪子,在過去野外非常的多見,很多時候也是被當做豬草使用,五葉藤無毒無害,是家畜非常喜愛食用的一種野生植物,但隨著五葉藤的藥用價值開發,現在野外的五葉藤也逐漸減少。


五爪金龍學名叫做烏蘞莓,是旋花科番薯屬植物,因為過去是一種優良的豬草,豬特別喜愛食用,在農村也有叫它母豬藤,作為纏繞型植物,五爪金龍植株繁密、碩大,長的久之後,根部會出現莖塊,莖塊如珍珠項鍊般疙疙瘩瘩細長狀,是可以作為藥材使用,五爪金龍全株皆可入藥,有很好的治療疾病的功能。

五爪金龍的根莖和枝葉藥性:味甘,性寒,具有清熱解毒,利水通淋、抗病毒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肺熱咳嗽,小便不利,淋病,水腫,癰腫疔毒等等諸多疾病。這也是為什麼豬喜愛食用五爪金龍,而且長期吃五葉藤的豬很少得病的原因,就是因為五葉藤含有很多對於健康有很好療效的藥效,這種藥效也被用來治病,發揮著很大的作用。



五葉藤經常出現在田間野外,山坡之上,由於喜光的習性,在野外陽光充足的地帶經常可以發現五葉藤,隨著環境的改變,雖然還有一些地區有大面積的存在,但整體來講五葉藤已經沒有過去多見了,關於五葉藤的作用還有很多,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謝謝。


棒奔霸


五爪金龍這個名字好霸氣,我們小時候經常去地裡拔這種植物餵豬,現在沒有養豬,經常用這種植物餵雞跟鵝。家禽們非常愛吃的,呵呵。五爪金龍開的花非常漂亮,有紫紅色,紫色或淡紅色。



五爪金龍又叫掌葉牽牛,五爪龍,臺灣牽牛花等,多年生纏繞草本,莖細長,說蒴果蒴蒴果近球形,種子是黑色的。我改金龍,喜歡陽光充足的環境,並且還需要溫暖溼潤的氣候。土壤的要求也有點嚴格,需要疏鬆肥沃的土壤。現在主要分佈在福建,廣東,廣西等地。我們通常在圍牆邊,屋簷下,平地上,山地路旁等都可以看到五爪金龍的身影。



五爪金龍的塊根可以入藥,如果外敷的話,可以用來治療毒瘡,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但是在有些地方,也用五爪金龍的葉子來治癰瘡,用它的果實來治跌打損傷,效果也非常不錯。

五爪金龍也可以用來接骨生肌,治骨折,閉經,還能用來壯筋骨,消腫止痛或燙傷,咳嗽,咳血,水腫,小便不利等。



用五爪金龍的塊根或或者全株來泡酒的話,浸泡,泡酒七天之後,服用 ,可以用來治療風溼性關節炎,跌打損傷。五爪金龍的功效還有很多,朋友們可以補充一下。


幽默梅花


這個五爪金龍名稱的植物有兩種,在中國均生於南方,都為葡萄科。一種學名,烏蘞莓。另一種分佈地窄些學名,狹葉崖爬藤。

我把兩種分別介紹一下


1,烏蘞莓,草質藤本,莖方紫,葉綠色,鳥足形狀複葉,小葉橢圓或狹卵狀,聚傘花序腋生,或假腋生,花瓣,雄蕊均4,對生。漿果球形,紫色,5至9月開花。生長在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山坡,路旁,曠野草叢中。

這個中醫學功能效用(藥用全草),辛,苦,涼。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可用於治療尿血,急性胃腸炎,腎炎,淋巴結炎,白帶,乳腺炎,咽喉腫痛,癰腫疔毒,帶狀皰疹,關節痛,跌打損傷等。

作用,本植物一年內發展巨快,根部可伸入泥土岩層,可作新墾陡坡護土防水土流失。可作畜禽青飼料和幹飼料。


2,狹葉崖爬藤,攀援藤本,莖藤褐色圓柱狀,卷鬚上部分枝,烏葉狀複葉,小葉狹卵形,傘房狀聚傘花序,花瓣4,柱頭4裂,槳果球形紅色,春季開花。在中國主要分佈雲南,四川,福建等省份。生於山坡溪溝邊或灌木叢中。

這個在中醫藥上功能效用(全草,根),苦,澀,溫。祛風活絡,活血止痛。用於治療閉經,無名腫毒,燒傷,皮膚糜爛,跌打損傷,骨折,風溼痛等。根可專業泡酒,葉莖曬乾研未調敷。

可作栽盆栽培作盆景使用,也可公園,坡溝綠化使用。


老艾葉


五爪金龍可見於《雲南中草藥》。又名崖爬藤、燈籠草、五爪龍、紅葡萄、小五爪龍、木本小五爪龍。為葡萄科植物狹葉崖爬藤Tetrastigma hypoglauc-um planch.的全株或根。多為常綠或常綠藤本,長一3米,小枝有毛,葉具長柄,掌狀複葉,小葉五枚,葉片柄很短,小葉片呈長橢圓形,中間一片較大,2一3釐米,寬0.8一1.2釐米,葉緣有圓齒,葉柄及葉背常為紅色。卷鬚4一5條,與葉片對生,傘形花序腋生,具長柄,花四數,漿果球形。本草味苦、澀,性平。有活祛風,消腫止痛之效用。常用於治療①治風溼性關節炎,跌打損傷,閉經。內服:煎湯,15~30克;或浸酒服。②治無名腫毒。搗敷。孕婦忌服。




春華秋實141335758


五爪金龍有涼血活,壯筋骨之功效,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風溼骨痛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