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真滿萬不可敵”是一個笑話嗎?

dingyongkang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要看是什麼時候的女真!

其實女真的兵力遠遠不止萬人。

遊牧民族,準確說遊牧漁獵民族,肯定是比農耕民族有戰鬥力。

為什麼?

第一,遊牧民族平時的生活方式,和作戰差不多。

他們需要騎馬放牧,騎術是從小就練就的,馬背上的民族。

俄羅斯曾經發掘過一些蒙古的古墓穴,發現這些人的腿骨都有輕微變形。說通俗點,就是羅圈腿。為什麼會這樣,不是天生就羅圈腿,而是因為終生騎馬過多。

西方人說,蒙古女人能在馬背上生孩子,這當然是誇張。但至少他們在馬車裡面生孩子是沒問題的。

除了騎術以外,還有弓箭。

對於遊牧民族來說,不會射箭你就沒有生存的價值,因為你不能保護自己。

不能保護自己的人,在草原和大漠上,分秒就被人殺死成為一堆白骨。

所以,哪怕只有十三四歲的牧民,他的騎術和騎射能力,遠遠超過農耕民族。

這樣,他們就很容易編組非常強大的騎兵。

在火槍出現之前,這個世界是騎兵的世界。只要有一支騎兵軍團,可進可退可攻可守,誰都會怕你三分。

第二,遊牧民族時刻在作戰

這些地區和中原不同,都是弱肉強食,你死我活。

打個比方,成吉思汗的老婆,知道哪裡來的?

就是他從別的部落搶來的,但還沒懷孕又被蔑兒乞部搶走,又奪回來的時候還懷孕了,擺明了就被強姦了。

秦始皇曾經說過:長城外面就是危機四伏的地獄。

事實也是如此。

每個遊牧部落其實和大海差不多,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

你弱就活該你倒黴,打不過別人自己會被殺死,老婆被搶走,孩子世世代代淪為奴隸。

所以,遊牧民族的人一生只有兩個狀態:打仗和準備打仗。

不會有比他們更尚武的民族了,因為他們不尚武就連性命都沒了。

這樣的民族即便很小,也是很強悍的。

第三,爛命一條,橫豎死了也無牽無掛。

所謂光腳不怕穿鞋的。

自古以來的農民起義,最初一批人都是流氓無產者。

為啥?沒吃沒喝沒財產沒老婆孩子,橫豎爛命一條。

就算死了,也沒什麼大不了。

如果僥倖不死,打仗打贏了,生活說不定還會好一些。

所以遊牧民族的戰鬥意志很強,多不怕死。

以上扯了那麼多,這就是女真囂張的原因。

當然,曾幾何時,被女真滅掉的契丹人也很囂張。搞笑的是,女真迅速腐化以後,又被同樣囂張的蒙古人消滅。

至於女真滿萬不能敵,不說是他們超過1萬人就打不過了。

只是說,女真軍隊很厲害,數量一旦比較多就很難對付。

不過,女真人並不像大家理解的那麼少,他們數量並不少。

以薩爾滸之戰為例,當時明軍只有8萬多人,還有不可靠的助戰部隊女真葉赫部和朝鮮兵。

那麼,野豬皮有多少人?有6萬精兵。

大家都知道,那時候已經是明朝末年,明軍內部腐敗,軍官無能,戰鬥力不強。

以區區8萬人對女真的6萬人,明軍其實是毫無勝算的,完全是對戰局判斷失誤。

不過女真人也沒什麼了不起。

其實不用打他們,將他們放入中原過上二三十年,腐化的比漢族快百倍。

金軍以前多麼牛逼,打的宋軍根本無招架之力。

而才二三十年,完顏亮率領60萬大軍攻打南宋,海軍陸軍都被宋軍打的崩潰,完顏亮都被部下內訌殺了。


薩沙


遼太祖阿保機是說過“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這句話。

然而此女真和彼女真是有不同。。。。

建立金朝的完顏氏女真和建立後金的建州女真並不是一個民族。後者只是發跡的前期依附性地借用了完顏氏的族名和國號。他倆族群服飾、文字、語言都不相同。建立金朝的“女真人”真是東北的原住民,而建立清朝的“滿洲人”來自通古斯地區,而後以女真自居,這叫抱大腿以壯聲威。當政權建立做大坐穩後又馬上改國號為清,恢復滿洲的族名,這叫不忘本。

皇太極詔書:“我國原有滿洲、哈達、烏喇、葉赫、輝發等名,曏者無知之人往往:稱為諸申(女真)。夫諸申之號,乃席北超墨爾根之裔,實與我國無涉。我國建號滿洲,統緒綿遠,相傳奕世。自今以後,一切人等稱我國滿洲原名,不得仍前妄稱。”

後金借用了女真的族名,又接下來把遼金時期的“女真滿萬不可敵”的稱號硬安在自己身上,堪稱古典山寨文化。

其實任何民族、政權在最鼎盛的時候都很厲害,當年的匈奴、突厥、契丹、吐蕃、蒙古等都是如此。尤其是草原民族在惡劣的自然條件下,練就了一身強悍的體魄,同時為了生存,內部高度團結,經常建立起軍事化的社會組織,一旦戰鬥力爆發將是十分可怕的。所以自金朝到清朝為止對草原民族的減丁政策(定期屠殺草原上的原住民,主要是針對蒙古族)都是保證北疆安定的重點策略之一。

完顏女真起兵不足三千人,出河店大捷女真人用不到4000人的兵力戰勝10萬遼軍,護步答岡之戰金軍2萬人擊破遼軍70萬人。這在世界軍事史都可以留下濃重一筆的,完顏氏女真用實力證明了自己滿萬不可敵。然而後金的戰鬥力絕對配不上這個稱號,如果我們回顧歷史就會發現清軍前期和明軍作戰並沒有取得很優異的戰績,如果不是李自成攻下北京和吳三桂放滿人入關,最後還不知道鹿死誰手呢。

清朝建立又過300年後,又有類似的口號誕生“日本是華夏的正統繼承者”、“大日本武士是不可戰勝的”。。。


百曉生說歷史


放在明末清初的話當然不是

但如果放在歷史長河裡縱觀

就是個笑話了!為什麼?

船伕帶大家來分析一下

大家都熟悉週期吧

隨著時間推移

有波峰自然就有波谷,如下圖:

在北方寒冷的草原也是如此

青草牛羊養育了一批又一批

遊牧民族,如最早的匈奴、契丹

再到後來的蒙古,和問題中所說的女真族

雖然同樣是遊牧民族

但他們的戰鬥力可是不一樣的

所要面對的對手實力也不一樣

比如匈奴人最然強悍

但對手是同樣血性十足的漢朝

結果被打的四分五裂逃到了歐洲

契丹就比匈奴幸運多了

不僅自身實力強

對手宋朝自從趙匡胤訓練出來的

十幾萬禁軍精銳死光後

就再沒拿得出手的軍隊與契丹抗衡

造成一直花保護費買和平的尷尬

但最幸運的還是北宋末年河明末的後金政權

——女真族

因為當時所面臨的對手不但軍隊實力被腐化不堪

戰鬥力(除了個別幾支軍隊)不忍直視

一強一弱,一升一降

才造成北宋末年和明朝末年對女真族的懼怕!

但如果時間轉換,來到尚武的漢唐

女真早就被打趴下了

【所以按船伕說:“生的早不如生的巧!”】


瓦爾登的船伕


一個幾十萬人的民族滅了遼這個打的大宋進貢的國家,是笑話的話,宋遼連笑話都不如,一個幾十萬人的民族滅了北宋,把北宋除了趙構的所有皇室成員抓到東北當奴隸的民族,如果是笑話,那北宋一國人真是連笑話也不如,一個幾十萬人的民族打的南宋稱臣,如果他們是笑話,整個南宋有一個算一個包括子孫後代都是連笑話都不如的玩意


頭像說明明粉是什麼


史載:金之先,出靺鞨氏,靺鞨本號勿吉。勿吉,古肅慎地也——女真族是中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最早可追溯到堯舜時期,當時叫肅慎(《金史·世紀》)。

女真族興於白山黑水之間,生存環境惡劣,沒有土地,族人以漁獵、採集為生。長時間攀巖走壁及射獵猛獸的生活習慣,使女真人體格健壯,性格堅韌。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繼位後,女真族再度完成統一。女真人在獨立之前,飽受遼國欺壓,與契丹人(遼)苦大仇深。所以

完顏阿骨打繼位後不久,就率領金軍打下了黃龍府。遼金護步達岡之戰中,完顏阿骨打率領金軍2萬人大破遼軍15萬(實際數字,當時遼軍對外號稱70萬),遼天祚帝僅率殘部30餘騎逃亡。宋金聯盟滅遼後,女真人將侵略的矛頭對準了美麗富饒的宋朝。


靖康之恥期間,宋人稱金軍“人如龍,馬如虎,上山如猿,入水如獺”——不吹不黑,女真人善戰之名,實非子虛烏有。


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胸懷大志的女真人卻因種種原因(自然災害、統治階級腐敗、蒙古人興盛),僅享國120年,就迅速滅亡了!

回看本題:

“女真滿萬不可敵”——個人認為,這句話是對女真士兵戰鬥力的肯定及讚許,而非吹噓女真人天下無敵。《孫子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戰勝對手的前提是要充分了解並重視對手,這樣才能百戰百勝!如果非要從言語中分勝負,未免太小家子氣了!

我是“才子八怪”,期待您的關注!


才子八怪


女真滿萬天下無敵,我有一個例子,不是完顏阿骨打時代,而是明清時代。這個例子關乎明末清初中國局勢,我雖然不喜歡滿清支持大清,但是八旗軍是軍人,和政見無關,所以還是很欽佩女真八旗軍。

時間是崇禎和崇德兩個皇帝去世,同時喀爾喀蒙古林丹汗也已經過世。吳三桂已經開門迎接了清軍,揚州十日已經發生,多鐸在南京看著南京政府大官跪贏八旗軍。就在這個時間之後。

在清蒙邊境,發生了一起“騰吉斯叛逃”事件。騰吉斯是喀爾喀蒙古人,當時歸降大清,是大清“滿蒙一家”的支持者,他為什麼叛逃?

因為多爾袞的新政。中國人看書大部分記住了“圈地剃髮易服”,卻不知道多爾袞新政包含很多,比如有一條:做皮毛馬匹生意,只能和大清人,包括滿族人和科爾沁蒙古人,因為滿蒙一家此時對象,主要是科爾沁蒙古。這個政策還有很多配套,比如漢人只能買一匹馬,那些不提。

此時對這個政策影響最大的,漢人是大同總兵姜鑲,蒙古是喀爾喀蒙古。因為厄魯特蒙古太遠,其實清朝管不了。其他有回疆人。

蒙古人生意不多,漢地圈地這種“好事”騰吉斯是輪不到的,僅剩的毛皮馬匹又被多爾袞禁止了,騰吉斯部很生氣,返回喀爾喀蒙古是可以預見的。

騰吉斯逃回本部,清軍會追擊也是可以遇見的。可是騰吉斯返回時,喀爾喀蒙古有15萬大軍迎接,怕是大清沒想到的吧?

當時清軍八旗,一支主力在四川,豪格以平定張獻忠的名義,大殺四方。一支在江南,博洛在平叛,因為江陰八十一日就是這個時期。一旦喀爾喀蒙古擊破這支追擊的八旗軍,喀爾喀蒙古就可以攻入遼東,大清本部,不但為林丹汗“報仇”,也可能帶動漢人反撲清軍的勢力,因為不到一年就是姜鑲在大同領導的大同反正,全國配合,史稱第一次抗清高潮。

所以這個計策非常詭異,不太像蒙古人的計策,更像是姜鑲的計策,因為多爾袞禁止生意,姜鑲也很受傷。從後來表現來看,姜鑲手下有騎兵,不讓馬匹生意,和要姜鑲命差不多。

但是姜鑲也有不知道的,第一是八旗能力,第二是率領追擊部隊的是多鐸。寧錦之戰,山海關之戰,潼關之戰,揚州十日,攻克南京都是多鐸,如果這都看不出多鐸能力,那麼接下來的“騰吉斯平叛”展現了他的能力。

喀爾喀蒙古15萬大軍,由車臣汗、土謝圖汗等多人率領,最後被大清擊退,而且清軍不是主力,因為主力在南方。清軍人數蒙古記載2-3萬,清朝記載更少,就是1萬出頭,更多是科爾沁蒙古配合軍隊,但是符合“女真滿萬”記載。

但是也是有代價的,清朝記載多鐸得病了,是天花,後來死於姜鑲反正期間。怎麼看都是力竭而死。

此戰結束,多方震驚。

首先就是喀爾喀蒙古,他們不再正面抵抗清軍,而是趁著順治尊藏傳佛教為國教的時候,迎回了土謝圖汗在西藏學習的兒子,尊為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在大清,活佛和皇后地位一樣,喀爾喀蒙古算是和平歸屬。

其次是厄魯特蒙古。厄魯特蒙古本在西疆,林丹汗死後他的首領巴圖爾琿臺吉就在大同以北的烏蘭察布開始烏蘭察布會盟,訂立。但是此時俄羅斯入侵,面對順治的和親詔書,還有大玉兒皇太后身份,再看到八旗軍戰力,巴圖爾琿臺吉順利歸降也能說的過去。若不是後來篡位的噶爾丹,其實厄魯特蒙古此時臣服意義更大,因為當時的厄魯特蒙古的土爾扈特部已經到了伏爾加河。土爾扈特部是參加了烏蘭察布會盟的。最後姜鑲反正,有記載就是等巴圖爾琿臺吉的援軍,可是巴圖爾琿臺吉沒來。

還有吳三桂。吳三桂當時在漢中,與夔東十三家對峙。夔東十三家是李自成李過高一攻部,在山地作戰,清軍很苦惱。此時陝西還有一個勢力,力推圈地的孟喬芳原本以“剿匪”的名義殘害陝西百姓。可是姜鑲反正傳來,三家都面臨一個女真無敵的稱號。姜鑲反正就是漢人和大清八旗對峙的軍隊。若是八旗勝利,吳三桂和孟喬芳共同打擊夔東十三家,若是姜鑲勝利,吳三桂和夔東十三家共同對付孟喬芳。吳三桂打的好算盤。夔東十三家在女真無敵的聲望下,也不敢不管吳三桂單獨對付孟喬芳。所以在姜鑲反正時,陝西反而很安靜。

最後是多爾袞。多鐸去世,多爾袞必須參戰。姜鑲反正大概多爾袞猜出來了,所以四川江南的八旗軍都調回,多爾袞親自和姜鑲在大同城下死戰,為此還殺了豪格。最後大同雖然城破,配合姜鑲的李成棟金聲桓也死去。但是多爾袞不到一年也離世了。若是多鐸還在,可能多爾袞不至於如此早去世。因為多爾袞過世,順治開始是不信的。多爾袞可能死於勞累,也可能死於暗殺,因為大同姜鑲餘部抗爭了十年。最有可能是死於二者結合,到絕不可能死於天花。多爾袞的死不可惜,因為他的政策很反動,不僅是圈地,還有販賣馬匹皮毛政策。

此戰證明,女真滿萬,天下無敵的提法,還是有些依據的。


童琪雅


要不是明朝降將大炮,滿十萬女真會被七千白杆軍消滅。。。。


無相38726621


各位不知道想過沒有!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就和英軍四千人打爆清軍幾十萬一樣,都是誤會。英軍不止幾千人,那幾千人是英國本土部隊。還有兩萬多印度軍隊沒算。女真也是一樣。女真崛起以後征服了渤海國。渤海國在強盛的時候有幾十萬人口十萬軍隊。女真征服渤海國以後收編了渤海國至少幾萬人。很多人只是注意到了幾千人的女真本部人馬。把幾萬人渤海國軍隊給忽視了。


唐朝的豬


完顏阿骨打起兵的時候就3700騎兵。而當時,遼兵有10萬大軍。完顏阿骨打是主動進攻的,因為,兵力太少了。一個凌晨,騎兵夜襲,就打敗了10萬遼兵。那可是冷兵器時代啊。之後,遼朝人說:女真不滿萬,無邊無垠:女真滿萬,天下無敵。這句話是從這來的。


祁特理阿克頓


女真從來都是有數十萬人的,強大的時候多少年?

在遼帝國時代,女真就是遼帝國治下的原始部落,阿骨打家族一邊是女真的首領,一方面是遼帝國地方官,沒看到他們多強大啊,之後元、明的400多年裡,也沒看到他們多強大啊,

曾經的匈奴、突厥、吐蕃、契丹、蒙古,哪個民族沒有強大過?哪個又沒有衰退過?

這個話就是個笑話,無知者言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