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為什麼只有西安出名,其他的市都特別貧困也毫無存在感?

丶對影成三人


誰說只有西安有名?

革命聖地-延安不有名嗎?

紅軍長征後在陝北落腳,黨中央毛主席等領導人在延安戰鬥和生活過十三個春秋。

延安精神,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延安文藝座談會,南泥灣精神 自力更生,艱苦奮鬥;論持久戰等;

滾滾延河水,巍巍寶塔山。

陝北民歌一首也沒聽過?

咸陽:秦都咸陽,千年古都,渭城朝雨浥輕塵。車轔轔,馬蕭蕭…,塵埃不見咸陽橋。

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咸陽古道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千秋萬古功名骨,化作咸陽原上塵。

寶雞:鳳鳴岐山,西鳳酒,姜太公垂釣於渭水之畔,周公廟,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後改名為寶雞)

渭南:華山、潼關,史聖司馬遷,字聖倉頡造字,酒聖杜康;

銅川:照金香山陝甘邊革命根據地;藥王山,藥王孫思邈;

漢中:漢中開漢業,劉邦曾被封為漢中王,以漢中為基,建立漢朝,漢朝漢族名稱都來源於此;

安康:有朱䴉、羚牛、大熊貓、雲豹、大鯢等珍稀動物。漢調二黃和紫陽民歌,富硒茶;

商洛:商鞅的封地,商山四皓(曾勸劉邦不要換太子)

榆林:有駝城、塞上明珠之稱,榆林的媒、油氣煤礦產豐富。東有山海關、西有嘉峪關、中有鎮北臺;電影東邪西毒是在榆林取景的,塞上風光;

陝西人比較木訥內斂,不善宣傳,對外宣傳做的不夠,出現率不高,所以默默無聞。

現在一切看經濟,經濟好就一切都好,所謂一俊遮百醜。

有名無名不重要,能安居樂業,生活幸福感強就好。

貧困縣鎮,有客觀的因素,但更多的還是自身主觀因素,更需要解放思想向前看,集中力量辦大事。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國家正在大力攻堅脫貧,頭條也在扶持三農,助農民增收!需要大家獻計獻策,多些務實,少些空談。


平頭哥西北


陝西其他市都特別貧困?毫無存在感!我想這個問題肯定又是出自某個地域黑專家!首先你提這個問題我不知道你現在處在什麼地方,但是我想問你,即使你所處的地方很富有,和你有什麼太大的直接關係?



接下來說說你問題中所謂的貧困的陝西省。陝西省按照所處的自然環境地貌不同分為陝北、關中、陝南包含西安、寶雞、咸陽、渭南、銅川、榆林、延安、漢中、安康、商洛和國家級楊凌農業高新技術開發區!從經濟發展和基礎來看,三大區域關中相比較發展較好,其次陝北因為發現了豐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氣等資源發展也較為迅速。



目前衡量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主要考核就是GDP數據,從上面表格來看,的確是西安在陝西省內獨佔鰲頭,GDP總量領先省內其他城市。但是這個似乎沒有考慮到人口的分佈。下面再來看一下陝西省內各地的人口分佈圖。





上面表格時間雖然有點老,目前西安戶籍人口增長較快。但是也能從以上兩表中可以看出,省會西安在陝西省內的人口占比約為百分之二十五。佔據整個全省人口的四分之一。而GDP佔比約為全省的三分之一。但是這個數據忽略了人均數量,從人均來分析榆林市超越了西安的人均GDP排全省第一位。



當然看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不能單一的去用GDP衡量,還要從城市產業,城市規模,人口分佈,城市化佔比等多方面去看。從這些來看,陝西除了西安,寶雞,榆林,漢中,咸陽等城市發展也不差。總之陝西省經濟發展和東部沿海相比較還有,差距,但我們不妄自菲薄。埋頭髮展自己就行!近年來陝西的經濟發展也證明,陝北,陝南,關中齊頭並進,陝西經濟在超越中!


周秦漢唐


1.在幾十年以前,陝西省的第二城是寶雞市,因為那時候“三線建設”的一些項目落戶在寶雞市,這個直接促使了寶雞市的重工業發展,比如陝汽重卡等知名企業,西鳳酒、太白酒、金絲猴香菸、漢斯啤酒等都是產自於寶雞市。但是寶雞市在陝西省內的知名度還可以,但是放在全國的話,就基本上沒有知名度了,畢竟寶雞市的那點兒GDP在全國來說並不顯眼。

2.陝西省GDP第二城榆林市,在發現其地下豐富的石油、天然氣、煤炭資源之前,那裡基本上是老少邊地區,條件很艱苦,社會發展緩慢,當然知名度不行。知道近十幾年,榆林市豐富的自然資源的開發才使得其經濟突飛猛進的發展,知名度才漸漸的提高。

3.陝西的GDP第三城咸陽市,以前是從西安分出去的,城市建設起步較晚,其下屬的一些縣,有的處於山區,有的雖然處於平原但是基本以農業為主,導致整個咸陽市經濟發展緩慢。直到近幾年西安咸陽一體化進程的推進,咸陽市的經濟才慢慢的發展起來,GDP成功的超越寶雞成了陝西的第三城。

4.延安市的知名度比較高,但是在發現油氣資源以前,延安的經濟並不突出;直到如今,延安市下屬的區縣,有資源和沒資源的發展程度差別還是很大的。

5.渭南市經濟主要以農業為主,導致出現很多貧困人口。

6.至於陝南的漢中、安康、商洛,由於地理限制,土地貧瘠,貧困人口很多。


1927年的古董先生


陝西除了西安,其他的城市也很有名,而且也不貧困,有的城市的富裕你可能都想象不到。

除了西安,陝西還有寶雞、咸陽、銅川、渭南、榆林、延安、漢中、安康、商洛,此外還有楊淩示範區、西鹹新區和省級計劃單列市韓城市。

其中,寶雞市是西北工業重鎮,有一大批國家的大型企業,像寶雞橋樑廠、寶雞石油鋼管廠、長嶺、烽火等國企過去都是很牛的。寶雞靠近秦嶺、臨近渭河,環境優美,是陝西最早入選國家園林城市的。寶雞的旅遊資源也很豐富,太白山、法門寺在全國都很有名,而且寶雞還是炎帝故里。

咸陽也是一很有名的城市。只不過和西安距離太近,一直籠罩在西安的光環之下而已。秦國從雍都搬遷到咸陽後,建成咸陽城。咸陽有一個區叫渭城區,“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唐時的渭城就是現在的咸陽,是西出送別的地方。

榆林市有“中國科威特”之稱,境內發現煤田、氣田、油田、鹽田等,資源豐富。

延安是革命聖地,紅色搖籃。它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就不用多說了吧。

銅川是陝西比較小的地級市,但是這裡過去也是煤炭資源豐富。現在環境治理的不錯,成了養生天堂。藥王孫思邈的家鄉呀。

渭南也不錯呀。物產豐富,人傑地靈。華山就坐落在境內。

至於陝南三市各有千秋。漢中是劉邦入川時經過的地方,境內有武侯祠。安康和商洛環境沒得說,礦產資源豐富。

楊淩示範區在中國農業上擔負重要職能。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也是農業領域的985、211大學。每年的農高會被譽為中國四大展會之一,其他好像有廣交會、深高會等。

還有一個省級計劃單列市一韓城市,太史公司馬遷的故里,靠近黃河邊,有個地方叫禹門口,傳說鯉魚在此躍龍門可成精。

這麼多的地方,好吃的好玩的好景好山好風光,來玩玩就知道了。


長安那片月


作為陝西人和西安人,我說說自己的看法吧。

陝西總人口約3800多萬,2017年總產值21899億,西安市有總人口約900萬,2017年總產值為7469億。

從數據可以看出,西安市人口占全省近四分之一,而GDP佔去了全省的三分之一還多,在全省中的優勢和地位非常巨大,可以說遙遙領先其它地市,說西安市在陝西省一家獨大並不為過。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兩點。

其一,跟前些年的行政、產業、資源等方面的調整和整合有很大關係。目的是為了舉全省之力建設和發展省會西安。

陝西臨潼境內因有兵馬俑和華清池兩個著名景點,原屬於渭南市管轄,在上世紀50年代,臨潼一會兒劃歸渭南市管轄,一會兒劃歸西安市管轄,到1983年,正式跟渭南市分道揚鑣,劃歸為西安市,從此,再沒有變過。

戶縣(現稱鄠邑區)工業基礎雄厚,也是在1983年從咸陽市分離出來,劃歸到了西安市。

周至縣因有樓觀臺等著名景點,是在1984年從咸陽地區分離出來,而成為西安市的一員。

高陵縣(今高陵區)在歷史上,同樣在咸陽和西安之間分分合合,最終,成為西安市的一員。

可以說,若沒有兄弟城市對西安市的支援和照顧,西安目前不會發展的這麼迅猛。

其二,西安本身基礎雄厚,地位在全國範圍內也比較高,享受到了不少好政策。

歷史上,西安是13朝都城,積澱了豐厚的歷史資源和文化資源,尤其那些古蹟遺存,在全國絕為僅有,是西安旅遊的好招牌,全世界很多人都想踏入西安一睹風采。

從民國到解放初,西安是全國12箇中央直轄市之一,具有省級待遇和地位,能享受到好多優惠政策,繼而全力發展。

省內一座城市在各方面都遙遙領先,其它地市卻名不見經傳,甚至還比較窮,存在感不強,如陝西的安康、商洛、銅川、漢中等地就是這樣,如果把省會變成直轄市,這個省立馬會一窮二白,在國內毫無影響力。這種情況在國內也不算少,比如,成都和四川,武漢和湖北,長沙和湖南,烏魯木齊和新疆等,都屬於這種情況。

西安的發展雖然比省內其它地市要好得多,但西安本身的發展也不夠均衡。有旅遊資源,工業優勢,文教優勢的區縣,如雁塔區、碑林區、蓮湖區等地,比藍田縣、周至縣、灞橋區、鄠邑區等地方,要發展更好一些。

藍田縣、周至縣、灞橋區、鄠邑區這些地方,要麼靠近山區,比較偏僻,交通區位不明顯,要麼是缺乏資源優勢和工業優勢,第一產業在總產值中的佔比太小。像西安第一區縣——雁塔區,2017年GDP1521億,第一產業農業產值才13億多,佔比不到10%,雁塔區的工業、旅遊、教育等行業,為本地區貢獻了絕大部分產值。


鴻鵠迎罡


首先你提出的這個問題實在欠妥,西安是很有名,但陝西其他城市並不貧困,更別說特別了,至於無存在感就更是無稽之談了。下面本人對你的問題予以回應——

陝西省共有西安、咸陽、寶雞、渭南、銅川、榆林、延安、漢中、安康、商洛和楊凌區11個地級以上城市、地區,除省會西安外,它們都各有特色、享有其名。

西安

陝西省省會、副省級市、關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中國西部地區重要的國家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工業基地,西北地區最大城市。西安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聯合國科教文組織1981年確定的“世界歷史名城”,美媒評選的世界十大古都之一。

寶雞


古稱陳倉、雍城,是關中平原城市群重要節點城市、關中——天水經濟區副中心城市 。地處關中平原西部,下轄3區9縣,總面積1.82萬平方公里。2016年末常住人口377.50萬,其中城市戶籍人口102萬,位居全省第二位,是陝西兩大百萬人口城市之一。寶雞有色金屬、青銅器、法門寺、臊子面享譽中外。

咸陽

陝西省地級市,東鄰省會西安,西接國家級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西北與甘肅接壤。咸陽是中國甲級對外開放城市、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中國魅力城市、中國地熱城、全國十佳宜居城市、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先進市及中華養生文化名城。咸陽輕工業、乾陵、茂陵有名。

銅川

是陝西省地級市,地處陝西省中部、關中盆地和陝北高原的接交地帶,與延安、渭南、咸陽3個地市毗鄰。銅川市先後獲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全國綠化模範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第二批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範市、2017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銅川耀州瓷器、煤炭業著名。

渭南


為陝西省地級市,地處陝西關中渭河平原東部,是陝西省的“東大門”,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稱。是中原地區通往陝西乃至大西北的咽喉要道,又是新歐亞大陸橋的重要地段,是絲綢之路經濟帶起點段的關鍵組成部分,還是西北唯一一個擁有三大國家級經濟區疊加政策(“關天經濟區”,“陝甘寧革命老區”、“晉陝豫黃河金三角”)的地級市。渭南華山、下吉三傑、渭化廠有名。

延安

陝西地級市,古稱膚施、延州,是天下第一陵——中華民族始祖黃帝陵寢黃帝陵所在地,是民族聖地、中國革命聖地,國務院首批公佈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塞上咽喉”、“軍事重鎮”之稱,被譽為“三秦鎖鑰,五路襟喉”。延安的石油天然氣、煤化工業全國享有盛名。

榆林

陝西省地級市,古稱“上郡”,有“南塔北臺中古城,六樓騎街天下名”的美譽。東臨黃河與山西省隔河相望,西連寧夏、甘肅,南接延安,北與鄂爾多斯相連,系陝、甘、寧、蒙、晉五省區交界地,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我國能源礦產資源富集二地,被譽為“中國的科威特”。有世界七大煤田之一的神府煤田,有中國陸上探明的最大整裝氣田——陝甘寧氣田。

漢中


陝西省地級市,簡稱“漢”,被評為中國最美十大城鎮之一,被譽為“漢人老家”。漢中是長江第一大支流漢水的源頭,陝南地區最大城市,是關中-天水經濟區和成渝經濟區的重要連接樞紐,也是兩漢三國文化的主要發祥地,素有“漢家發祥地,中華聚寶盆”的美譽。自古就被讚譽為“天府之國”和“魚米之鄉”,因境內生存有“世界珍禽”—朱䴉,故又被稱為“朱䴉之鄉”。

安康

陝西地級市,位於陝西省東南部,北依秦嶺,南靠巴山,漢水橫貫東西。是陝西省及西北地區最主要的茶葉、蠶繭、油桐、生漆主產區。因境內土壤含硒元素豐富,又被譽為“中國硒谷”。安康是中國十大宜居小城、國家森林城市、中國十大節慶城市、全國發展改革試點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

商洛

陝西省地級市,位於陝西省東南部,東臨河南省,東南臨湖北省,北、西北、西南分別與陝西省渭南市、西安市、安康市接壤。商洛始名於漢朝,指上雒(縣)和商(縣)的地域合稱。因地處秦嶺山地,因境內有商山洛水而得名。歷史上商洛道(亦稱商於古道)為秦馳道的主幹道之一,為“秦楚咽喉”,是長安通往東南諸地和其他中原地區的交通要道。

楊凌
全稱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隸屬陝西省,位於陝西關中平原中部,總面積135平方公里,城市規劃區35平方公里,是中國第一個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

附2017年陝西省各市區GDP

No.1 西安 7469.85億 元名義增速 15.99% 人均 79028元

No.2 榆林 3318.39億元 名義增速 19.53% 人均 98119 元

No.3 咸陽 2340.66億元 名義增速 -2.60% 人均 53604元

No.4 寶雞 2179.81億 名義增速 11.70% 人均 57743 元

No.5 渭南 1656.62億 元 名義增速 10.37% 人均 30840元

No.6 漢中 1333.30億 元名義增速 14.56% 人均 38688元

No.7 延安 1266.39億元 名義增速 16.66% 人均 56214 元

No.8 安康 974.66億元 名義增速 14.24% 人均 36697元

No.9 商洛 800.76億 元名義增速 14.34% 人均 33763元

No.10 銅川 348.59億 元名義增速 11.67% 人均 41146 元

No.11 楊凌 141.27億元 名義增速 16.64% 人均 68946元(數據來自網絡)


笑看秋風


我甘肅人,我來談談我的看法!首先,我不認為陝西除了西安再無知名度高的城市,相反,陝西的城市知名度在全國很高。西安自然就不用說了,在世界都有一定知名度。再說說延安,革命聖地,試問有哪位不知道延安?其次咸陽,漢中,寶雞哪個不是響噹噹?


漢東一把手沙瑞金


我在西安生活了4年,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說西安,是一座很古老,很繁華的城市,毫無違和感,很真切,也很國際範。教育科技十分前沿,是中國著名的四大古都之一,13朝古都。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世界第八大奇蹟——秦始皇陵兵馬俑,是享譽世界的景區。說不完的歷史,道不盡的情懷,西安只有在這個地待過才知道那種美。所以歷史留給西安的厚重然這座城市本身九十分耀眼。

再說說陝西整體,北側處於黃土高坡的位置是——陝北;西安所處——關中平原;秦嶺南側——陝南。

陝北受地形交通因素,整體感覺是落後的,但是陝北因為有煤礦,所以還是分化的嚴重,窮的的也沒多窮,富的就超級富。

關中平原以西安為中心,可以說周邊的資源都供給了西安,但是並不是西安周邊窮,只是古樸,並不窮的。因為西安地形相對封閉,所以就跟外界溝通交流比較少,保留著傳統的風土人情而已,看上去“土”但是並不窮!

陝南,像漢中、安康等就更不用說了 秦嶺的南側,又歸陝西直屬,就很難發展了,地形不好,交通不便,也就是發展個旅遊,或者有的市有個礦山,僅此而已,很難發展,所以陝南要比較窮一些,但是,陝西對陝南的扶持力度還是比較大的。

總體來說吧,你認為的陝西——窮。其實是一個偽概念,並不窮,只是“土”而已!

當然了,而今的西安正在加緊發展,因為新時代了麼,腰桿硬了,後臺也硬。陝西將打造以西安為中心的大城市群,那牛的不是一星半點的


生活之啟示錄


不是這樣吧。

去年剛剛去過陝西的靖邊,城市雖小,但是發展得很不錯,而且旅遊資源也非常豐富,絕對不是可以用“貧困”兩個字來形容的。

後來上網查了一下,靖邊的GDP可是不容小覷的,而且有可以和美國撥浪鼓媲美的靖邊丹霞谷和波浪谷,景區內部開發得還是比較好的,外部設施有些勉強,但整個景區是免費的!

這就看出來,靖邊還是不缺這點兒錢的,而且也比較注重旅遊業,正在慢慢完善和發展這塊相關的內容。

上幾張當時拍的圖片吧,靖邊波浪谷,非常漂亮,非常震撼!

這些照片都是我拍的,因為當天在下雨,所以非常油潤。

但也正因為下雨,所以一線天沒去成,成為此次靖邊之行的莫大遺憾。

將來要是有機會,一定會再去一次的!

所以,陝西絕對不是除了西安之外,都是貧窮落後的,這種觀念是不對的。


放飛九月


首先,一個城市的出名與否,和貧困不貧困關聯不是很強。

題主說的陝西只有西安出名,其他城市特別貧困,這未免太主觀了。不知道這種認識來自題主的直接考察,還是來自官方數據?

我公佈一組官方數據吧。2016年西安人均GDP大約是70845元,而陝西榆林人均GDP達到81994元。你覺得榆林貧困嗎?

至於城市名氣。如果你只知道西安而當其他城市不存在,我只能不客氣地說:在下孤陋寡聞了。

隨意列舉幾個吧。

延安:紅色革命聖地。沒有存在感?

咸陽:千年帝都。沒有存在感?

寶雞:周文化發源地,有秦嶺主峰太白山、法門寺,沒有存在感?

漢中:漢文化發源地,三國文化。沒有存在感?

至於榆林、渭南、銅川、安康、商洛,也都有一定特色。

歡迎來陝西多走一走,看一看,相信你會愛上陝西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