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城市群裡合肥與蘇州、杭州一個檔次,你怎麼看?

gb上帝是個女孩


安徽人,畢業後去了北方城市發展,普通程序員,感覺IT行業還是南方機會多,於是回到合肥找工作,同時也去杭州面試了幾家。杭州的工資能高出一萬,準備留下工作,未來所謂直接領導找我談話,問我安徽人和浙江人的區別是什麼,南方為什麼比北方發達。我正想怎麼回答才妥當。結果他直接說,因為浙江人勤勞,安徽人懶惰。所以他們的企業要求所有員工必須都是996作息。我當時就無語了。這種骨子裡的趾高氣昂,讓我又匆匆回到了合肥。我覺得,城市是所有中國人的城市,上海也好,北京也好,只要你有能力,就可以留下。過去的20多年,安徽人遍佈全國,為所在的城市貢獻力量,因為家鄉落後,很多安徽年輕人,背井離鄉,付出了別發達地域的人多得多的辛勞,現在他們也都成了上海人,杭州人,蘇州人,還有合肥人。有房有車有戶口,那麼,地域歧視還有意義麼?


碼農秋浦


如果你要是簡單的拿經濟對比,那是毫無意義的,因為合肥根本不是蘇州杭州的對手。但即使如此,合肥仍然不亞於蘇州杭州的。這三個城市我都去過並呆過一段時間,我就說一下我自己的看法。

首先是合肥。合肥經濟上雖然不如蘇州杭州,可它畢竟是省會城市、科技之城、汽車之城,在全國的影響力還是蠻大的。它又是長三角城市群的入口,地處平原,是中原崛起首當其衝的城市。所以,他有實力、潛力和蘇杭並列的。


其次是蘇州。前夜最喜歡的城市也是蘇州,既有文人氣息又有商賈雲集,既有小橋流水又有太湖波濤,一座本該安逸的城池確擺脫了安逸的命運。大愛蘇州,是因為生活環境的宜居,是因為發展前途廣闊,是因為房價高的同時工資也高。只可惜,前夜不是蘇州人。


再次是杭州。杭州經濟實力強,宜居又是省會。彷彿合肥有的杭州都有,合肥沒有的杭州也有,但是為什麼合肥還能和杭州一個檔次呢?前夜認為,浙江個體經濟發達,嘉興寧波等這類經濟強的城市太多了,分散了杭州的競爭力。就好比蘇錫常和南京的關係一樣一樣的。

總之,前夜認為,合肥和蘇州杭州可以算一個檔次的。


有車時光


這個暑期帶了小朋友去了合肥和杭州,我說說自己的感受。首先說一下合肥。家裡到合肥高鐵4個小時吧,安頓好後和合肥的同學一起吃晚飯,差不多晚上九點多一點,街上居然已經沒有太多的人了,什麼情況?第二天去了萬達樂園,大門秒進,小朋友把喜歡最喜歡玩的項目玩了兩遍以上,幾個小朋友玩瘋了。我記得前年在杭州樂園大門排隊就排了50多分鐘,趕大早進去小朋友能玩三、四個項目就非常了不起了。合肥海底世界也是,小朋友早早的就走到外面了。在合肥呆了三天,天氣太熱只能在博物館和科技館跑跑,其它地方太熱不敢去。然後坐了慢悠悠的火車到了杭州。在杭州呆了兩天,小朋友去了西湖邊逛了逛。天氣特別熱,看見的只有人頭啊,買水的小店排上十幾分鍾,買包子的小店排了20好幾分鐘。反正半天了都走不了好遠,更不敢讓小朋友走開太遠。後來乾脆放開讓他們睡,不敢出去了都。晚上到市場買點東西,我去比白天的人還多。我們一行大大小小一共15人。對兩個地方直觀感受就是人氣差別太大了。小朋友是這麼說的,暑期合肥動車站的人還沒有麗水動車站的人多。三個城市就不要比什麼經濟了,哪個地方經濟好都和你沒有關係,除非你要去那裡工作。玩的話就去合肥。人少自己玩的開心,杭州人太多,儘量不要去。


小田伯


說起來合肥是嚴重被低估的一個城市,或許是因為名字不好聽吧。

但從經濟方面上看,杭州和蘇州甩了合肥幾條街。杭州開了峰會全世界知名,加上馬雲等等一大串企業在撐著,這幾年真是非同小可。

蘇州抱著上海,加上底下的一大幫全國百強縣幫忙。蘇州的經濟也是江蘇第一全國前十。

可是這並不妨礙合肥未來發展, 擁有極大的發展前景和上升空間。國家還是在大力發展電子信息產業,而合肥這個方面有中國科大在撐著。

國家預計將長三角城市群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級城市,於是合肥直接被提檔到了可以和杭州南京比肩的城市,甚至可能做上海的接班人。

即使做不了接班人,上海也絕對不會虧待它。


環球帶你去旅遊



從國家定位來看,合肥是和杭州,蘇州一樣定位為長三角中心城市。合肥的經濟實力目前還是比不上杭州和蘇州的。但是未來合肥會追上並很有可能趕超杭州和蘇州。

杭州和蘇州早以邁進萬億俱樂部,而合肥2017年的GDP不過才7200多億元,要進萬億俱樂部以合肥目前的發展速度可能還要3年左右時間。合肥經濟發展迅速,但是杭州和蘇州由於區位優勢,發展起步較早,所以合肥要追上杭州,蘇州還需要一段時間。

未來合肥的城市規模或許和杭州,蘇州一個層次,但是合肥的發展可能要超過杭州和蘇州。就是因為合肥是國家三大綜合性科教城市,合肥的科研能力,科研成果轉化成經濟增長的動力時,超過杭州,蘇州不是沒有可能。

給合肥一點時間,就像美國日本領先中國很多年一樣,中國二三十年的發展就後來居上超越日本,超越美國也是不遠。


小樓的情感世界


08年我和老婆開車去合肥看她奶奶(老婆叔叔在江淮汽車)下午剛到合肥就下大雪。

第二天早在當地電視新聞裡看到省委丶市委領導到街頭掃雪鏟雪。記者現場採訪。那些個領導個個頭髮油光可鑑,身穿深色毛料大衣,腳蹬鋥亮皮鞋。接受採訪說起來一套一套,什麼為民服務啦,什麼不能讓大雪影響城市交通秩序,居民生活啦balabala……

過了年到年初五準備開車回無錫,卻發現路面都上凍了,到處都結了厚厚一層冰,人走都要打滑摔跟頭,根本不能開車了,只好把汽車暫時放在合肥,坐火車回無錫。

於是請了車技好的親戚開車送我們到火車站,一路上就發現沒有哪條路是沒結冰,沒積雪的。路上行人寥寥,走在冰雪路上踉踉蹌蹌,大白天的合肥宛如死城一般!

到了無錫已經半夜,出了火車站打了輛出租車回家,發現原來無錫也下了很大的雪,但是路上缺沒有一點積雪和結冰,只有融化的雪水,感覺就像剛下過雨一樣。

我們回到東北塘丈母孃家住一晚,到遠郊鄉鎮也一路暢通,絲毫沒受到受大雪影響!早上回到市區發現很多清除積雪的剷車就停在路邊待命!積雪不是被運走就是堆放在綠化帶裡。交通秩序井然,街上照樣人來人往,一派節日景象。

一場雪就看出一個安徽省會城市遠不如一個江蘇蘇南小城!合肥實在太差,太垃圾!

這件事情給我印象太深刻了!


開窗睜眼


早先已經收到邀請,但一直沒有回答,因為,這個問題雖然心裡清楚答案,但是卻不好回答。


按照國家定位規劃,合肥是和南京、杭州一個檔次,而不是和蘇州一個檔次!

首先,合肥雖然也是地級市,但首先是省會,而蘇州只不過是個普通的地級市,是上海的工業生產承接後院!

其次,合肥是國家四大科教城市之一,三大綜合性科學中心城市之一,是國家重點打造的世界級科技創新中心!而蘇州有什麼?


再次,合肥是面向世界的,蘇州只不過是目前GDP比較高的一個普通的旅遊城市和工業城市,永遠只是面向國內的目前發展比較好的城市而已!


最後,剔除國家層面的定位因素,事實上江蘇包括南京在內根本就沒有哪個城市可以和合肥相提並論!江蘇目前能夠自慰的就是GDP,但是從城市承擔的功能來看,僅僅是一個國家綜合科學中心城市,合肥就可以俯視江蘇任何城市


鄭瑞文2015


樓主此言差矣,合肥只是在市區人口規模方面和蘇州杭州同級而已,這並不代表三個城市屬於一個檔次。

蘇杭二州如今是新一線城市當中最炙手可熱的城市,也是內地最富庶的城市,這兩個城市經濟規模都是國內前十,尤其蘇州人均GDP更是秒殺北上廣。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更是僅次於北京上海,力壓深圳廣州分別排名全國第3第4位。而合肥本身並非經濟強市,GDP還不到蘇州的零頭,人均收入安徽省第2,全國第50,且不說綜合實力如何,就這個經濟實力怎麼可能在經濟見長的長三角跟蘇杭一個檔次呢?

公共預算收入,一項體現城市財力的最直觀數據。蘇杭依然名次相鄰,合肥還是和一眾二線城市數據相近。

收入水平是最能體現城市經濟地位的,蘇杭表現非常亮眼。

合肥雖然是長三角副中心,但合肥所在的區域是前些年長三角城市群擴容出來的部分,而合肥也正是擔任這個區域部分城市的中心,這個區域的整體實力和原有長三角本身有著明顯的差距,其中心城市的實力跟長三角真正的核心城市自然也是有著明顯差距。


子夜的風


從國家定位來看合肥、蘇州、杭州都是I型大城市。

預計合肥2030年人口1000萬

我們來看整個長江三角洲城市

合肥一直在構建合肥都市圈同城化發展,而現在合肥現今也被規劃為重點發展地區,按照新型城鎮化發展,這給合肥未來城市發展更大的空間。


遠期展望到2030年,將長三角城市群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級城市群,所以合肥的機會還是很多很充足的。


合肥視覺


我們來看看中央怎麼定義的合肥!

(多多關注小編喲,有更多好玩問題和諮詢)

合肥是長江經濟帶中心城市之一,也是區域性交通樞紐城市。在合肥都市圈是龍頭,戰略有條件、有資源承擔國家戰略、國家使命。與徐州都市圈、武漢城市圈、中原城市群等競爭合作,實現中部崛起。



牛逼了合肥。

雖然我們講GDP以及人均GDP,合肥是真心趕不上蘇州和杭州。

但是看一個城市的地位和綜合實力,經濟只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指標,但最終結果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來決定的。

樞紐地位促進合肥都市圈發展

隨著以合肥為中心鐵路、航空等交通大格局的建立,鐵路沿線城鎮迅速崛起,高速公路推進沿線區域城市化,航空讓城市經濟走得更遠,合肥及周邊城市經濟、競爭力都將得到質的提升。

合肥投資前景更佳

根據之《中國城市房地產市場投資前景排行榜》,合肥位居第12名,超過鄭州、長沙等周邊省會城市。

一省之省會,政治地位高

合肥,合天下而肥百姓故土。一省之省會,雖很多人頗有微詞,認為安慶實屬當之無愧的省會。

然而合肥二字雖比較短暫,但究其城市歷史,卻可以上溯到公元前221年。


你們覺得呢?是否合肥有資格與蘇州、杭州相提並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