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士兵的鎧甲真能起到防護作用嗎?這類護具是如何走向沒落的?

yuepinwu


凱甲價值可不低,放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一種重要裝備,如此貴重的東西,肯定不是完全做為擺設。

我們以中國傳統凱甲的發展對這道題目作回答。

從早期的動物皮革起源,到鐵製鎧甲,再到棉甲等延續發展千年,完全根據戰場需求來設計製作。當然,我國古代凱甲屬於戰略物質,私藏甲冑是謀私行為,所以真正能留存下來的實物甲冑很少。只能通過實物殘存、壁畫等進行分析瞭解。

商周到秦時期以皮甲為主,後期有少量出現鐵質甲冑。

商代青銅胄和皮甲

東周髹漆皮甲和皮胄

秦代單片甲(皮甲)

唐宋之後就是中國古代凱甲的春天,形式多樣,防護水平高。大家知道的陌刀、大刀都是這個時期出現的,相對應的甲冑發展進入高峰。

大唐鳳翅明光甲,明光凱是中國傳統凱甲中的一個標誌性產物,從防護等級到美觀程度都可以說是巔峰之後。

黑漆順水山字甲,宋代步人甲講究全身防護,瞭解宋代歷史的小伴夥都知道,宋代馬匹少,對抗入侵經常依靠步兵對陣騎兵,所以很注重防護。

明清之後由於火器的盛行,在裝備傳統凱甲的基礎上,慢慢出現棉布甲,這時就是以輕便為主。

明代金漆山文甲,明早期還是以傳統鐵製凱甲為主,防護力還是不錯的。

明代布面甲,這是慢慢出現的布面甲,輕防護,畢竟進入火器擴張時代,更應該注意靈活性。而且早期火器穿透力不足,還是有一定的防護作用。

清代長袖緞面甲,裝飾意義大於實戰,進入清朝火器的應用範圍已經很廣,完全依靠凱甲進行防護可能性不大。進入清末,中國傳統凱甲完成歷史使命。

總體來說,我國傳統凱甲延用千年,從皮革到鐵具再到布甲,順應時代發展需求進行改進。但在進入火器時代之後,傳統凱甲對火器的防護已無能為力,所以到近現代完全消失。


河東三叔


首先這個問題的答案是當然能,不僅能,作用也是很大,古代生產力低下也就導致運用在大部分士兵身上的武器裝備著實簡陋,盔甲也是古代士兵武器裝備中最為重要的裝備,防護力會得到大大地提高,穿上盔甲的士兵和不穿盔甲的士兵的戰鬥力可以說是天上地下,但是高昂的成本導致它不能普及,所以常常這些士兵只能赤裸著進攻,和拿著鐵杵的農民沒什麼兩樣,這樣的軍隊簡直不能稱之為軍隊,所以在古代軍隊中士兵們拼了命也要購置一副甲,畢竟小命只有一個。

至於為什麼盔甲會被淘汰,這不是廢話嗎?熱武器時代,一顆炮彈,一枚導彈,一發原子彈連一座城都可以抹平,這樣的話穿盔甲還有什麼用,除非能搞到鋼鐵俠穿著的戰衣,那還能有些搞頭。





縱橫大國天下


古代士兵的防護主要取決於對方的冷兵器實力,一般防護是保護著人不要被間接傷害或者是說可以將自身的傷害通過防護降到最低,隨著兵器的發展已經不再侷限於之前的材料,矛與盾自古以來就是相對的


幽靈滲透


作用肯定有,以前冷兵器,面對面對陣,有用。但是後期對陣距離越來越遠,維護麻煩,也不適合長途作戰。就自然淘汰了嘛


漸行漸遠86355195


有防護作用,在古代,冷兵器的殺傷力比不了熱兵器,盔甲的防護作用比較好,但現在對於熱兵器的殺傷力,盔甲不但不堪一擊,還很笨重,所以兵器在改進,相應的護具也在改進


睡淺夢初晨


古代的鎧甲確實有防護作用,但是隻能起到一定的防護作用!因為古代的防護鎧甲比較厚重,隨著社會工業的發展,古代的那些笨重已經被取代了!並不是沒落了!


揮灑自如007


高級軍官那樣厚實的可以防刀劃傷,但直接捅肯定不行


龍族鐳射老闆


沒用還負重那麼多幹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