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一世為何被稱為“血腥瑪麗”?

何桂賢


7小時前
我要分享

01

1553年10月1日,倫敦泰晤士河畔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舉行了一場盛大的加冕儀式。

女王身穿紅袍,接過權杖和戒指,她被塗上聖油,在眾大臣並不怎麼興奮的歡呼聲下,戴上王冠。

這是英國曆史上第一位正式加冕的女王,這一年,她37歲,人們稱她為——瑪麗一世。

一切都足夠新奇,在男人掌控了全部話語權的內閣會議上,瑪麗真誠地宣佈:“我將自己的人生和國家的命運都拜託給你們了。”

一番話言辭懇切,將她推上王位的一干元老大臣們,都輕蔑地笑了:看來,這位威爾士的公主和十三日女王一樣,都是懦弱無能的傢伙。

(在瑪麗一世之前,簡·格雷以宗室女身份當了13天英國女王,但未被加冕,被廢黜)

大臣們沒有想到,瑪麗登基後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逮捕新教徒,復辟羅馬天主教。

當時,歐洲的宗教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由亨利八世開始的新教改革將大英帝國迅速送上強盛之路,然而,作為亨利八世的長女,瑪麗一世卻完全推翻了父親的舉措。

她用高壓手段鎮壓新教徒的反抗,屠殺激進分子,驅趕大量叛臣。

俗話說,統治者可以得罪人民,但千萬不能得罪拿筆桿子的人,在古代中國,這群人被稱為士大夫,而在西方,這群人都在教徒中。

被迫流亡國外的新教徒對這位女王深惡痛絕,使盡一切想象力來將她汙名化、恐怖化,寫了無數散文詩歌和戲劇,大量關於女王的恐怖故事流傳開來。

有人說,瑪麗嗜好人血,經常用少女的鮮血當牛奶,並言之鑿鑿地描述親眼看見瑪麗一世飲血的場景。

有人說,瑪麗脾氣古怪,會用指甲和爪子抓人,用牙齒扯開人的臉皮,害死人或逼人自殺。

還有各種她剜人眼球、勒死奴僕的傳說。

至於她對新教徒的迫害,那更是慘無人道,整個倫敦血流成河,舉國上下人心惶惶…

人們把她稱為“血腥瑪麗”(Bloody Mary),這個詞直到今天,還是女巫、魔鬼的同義詞。

02

然而,瑪麗一世真的有那麼血腥恐怖嗎?

仔細統計一下,在瑪麗在位期間,被作為異端處死的新教徒一共有300人,比起歷史上很多君王,這個數目實在是小case一樁。

朱元璋誅殺開國功臣,至少3萬人被牽連至死;漢武帝晚年搞出巫蠱之禍,前後40萬人或被殺或被捕。

對比一下,英國女王這個真的太小打小鬧了。

然而,就是這300人的死亡,讓血腥瑪麗成為了歐洲最著名的殘暴君主,並在幾個世紀裡成為了歐洲人揮之不去的夢魘。

瑪麗之所以那麼痛恨新教徒,與她悲慘的童年有很大關係。

她擁有非常顯赫的出身:她的祖父亨利七世是都鐸王朝的開創者,父親亨利八世更是英國曆史上最強有力的君主;她的外祖父母斐迪南與伊莎貝拉夫婦是西班牙的締造者;她的丈夫是西班牙帝國的統治者;她的公公查理五世(也是她的表兄)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她本人則是英國第一位真正的女王。

但這榮耀萬丈的身份,有時候也是禁錮在她身上悲慘的毒藥。

瑪麗的母親——阿拉貢的凱瑟琳是亨利八世的第一任妻子,瑪麗是他們唯一長大成人的孩子。

童年的瑪麗體弱多病,患有眼疾,還常常頭痛,父親非常疼愛她,9歲時便授予威爾士親王稱號,儼然將她當作繼承人來培養。

但是,在亨利八世心中,還是想要生一個男孩來繼承王位。

在凱瑟琳王后多次流產後,亨利八世華麗麗地出軌了她身邊的侍女,併成功播下龍種。

從此,夫妻倆的關係破裂了。

為了跟凱瑟琳離婚娶新媳婦兒,亨利八世甚至不惜跟教皇翻臉,開始了轟轟烈烈的英國宗教改革。

這場戰鬥以國王的勝利告終,凱瑟琳王后被幽禁於莊園,連親生女兒亦不得見,不久後抑鬱而死。

年幼的瑪麗一夜之間從最受寵的公主變成了被褫奪封號的庶女,亨利八世還無情地宣佈這位嫡長公主是私生女。

《蘇格蘭女王瑪麗一世,為公公守喪》 克盧埃

在繼任皇后生下伊麗莎白公主後,瑪麗還被迫擔任她的女侍官,受盡侮辱。

她曾經與表哥——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查理五世訂下婚約,但自從父親跟天主教鬧翻後,這樁婚事也告吹了;再後來,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又與她締結政治聯姻,卻依然告吹。

這麼折騰了幾次,誰都知道瑪麗公主不受重視,再沒有人向她提親了。

03

政治陰謀論者往往把亨利八世為廢黜凱瑟琳而與天主教的決裂看成是他為了支持新教而做的一場戲,因為亨利並沒有真的多喜愛他續娶的這位王后,婚後不久,便又跟宮女搞在一起,還以王后通姦之名殺了她,娶了新人。

國王的雄才大略,卻讓女人來承擔後果,瑪麗將她一切的不幸都歸罪於父親支持的新教。

因為一個人,恨了一個教。

瑪麗的身體一直不好,御醫卻不肯好好醫治,父親還讓她去幹伺候異母妹妹伊麗莎白的活計,又把她遣到威爾士的封地,連母親的葬禮都不能出席。

當亨利的第三任王后終於生下男孩愛德華後,瑪麗終於獲召回宮,重新得到了公主的地位。

她經常幸災樂禍伊麗莎白的母親被斬首一事,還在背地裡諷刺她是女巫,姐妹倆的關係非常差。

《法王弗朗索瓦二世和蘇格蘭女王瑪麗一世》

1547年,亨利八世去世,唯一的兒子愛德華繼位,愛德華年僅9歲,啥事不懂,大權旁落樞密院,依然執行新教統治。

6年後,愛德華因肺病去世,臨終前為防止篤信天主教的姐姐瑪麗篡位,遺命表甥女簡·格雷繼位。

但簡·格雷在王位上只待了13天,連正式的加冕儀式都沒來得及辦,就被瑪麗溝通樞密院大臣,政變篡位了。

瑪麗登基後,生怕異母妹妹伊麗莎白也效仿奪權,用盡各種手段將其囚禁,並對國內新教徒大下殺手。

為了鞏固王權,她甚至同意與西班牙王子(後來的腓力二世)結婚,而這位腓力,正是之前與她有過婚約的表哥查理五世的親兒子。

1554年7月23日,兩人第一次見面,兩天後便舉行了婚禮。

27歲的新郎看上去意氣風發,38歲的新娘卻焦躁不安,不停催促婚禮快點進行,以免節外生枝。

腓力根據婚約內容得到了英格蘭國王的稱號,國內所有大事小事都必須兩人一齊簽字才能生效,頗有些二聖臨朝的意思。

為了讓腓力這個上門女婿看起來不那麼寒磣,查理五世還把那不勒斯和耶路撒冷的王位送給了他,因此,瑪麗也成為了耶路撒冷王后。

按照王位繼承法,如果瑪麗沒有子嗣,那麼英格蘭王位的第一順位繼承人便是她最討厭的妹妹伊麗莎白,所以,婚後的首要任務便是生娃。

為了生下男嗣,她還鬧出過兩次假懷孕的醜聞,引得歐洲王室啼笑皆非。

其中一次,她不但停經,還不停嘔吐,身體發胖,宮中御醫都認為女王已經懷孕數月,為此,被幽禁的伊麗莎白解除了監禁,被要求進宮見證整個生育的過程。

原本瑪麗是想在妹妹面前炫耀自己生下繼承人,讓她斷了繼位的念想,可惜,竹籃打水一場空。

瑪麗本來年紀就大,身體又瘦弱,根本沒能懷上孩子。

威尼斯大使米歇爾諷刺說:“這就像放了個屁”。

04

眼看生下天主教繼承人無望,她加大了在國內打擊新教的力度。

1554年的11月,她重新恢復了舊的制裁異端法律,在接下來的四年裡,有將近三百名清教徒葬身於天主教的火海里。

丈夫無法理解瑪麗對新教這種近乎病態的仇恨,本來就巨大的年齡差距橫亙在兩人中間,夫妻越來越離心。

而瑪麗將這一切理解為丈夫受到了新教的洗腦,於是更加痛恨。

她下令處死了當年那個敢於宣佈自己父母婚約無效、將她判定為私生女的克蘭麥大主教。

主教在信眾心中有至高無上的地位,瑪麗此舉倒行逆施,引起了國內外一片反對洪流。

1558年,瑪麗在心力交瘁下感染了流感,最終於11月去世,臨終前,在眾人威逼下,不得不答應了伊麗莎白為繼承人。

她病死時,據說整個倫敦響起了歡慶的鐘聲。

人們敲鑼打鼓慶祝血腥女王的離世,歡欣地迎來了新的女王——伊麗莎白一世。

伊麗莎白一世迅速在全國範圍內回覆的新教統治,沿著父親亨利八世的老路,使英國成為歐洲最強大的國家之一,開創了英國的“黃金時代”,人民直到今天仍在享受女王榮蔭。

伊麗莎白一世

而瑪麗一世,則頂著血腥的名號,在民眾的唾棄中成為了恐怖小說家最愛調侃的女巫。

和她的妹妹比起來,瑪麗實在不能算一個好君王,她的私人仇恨把英國搞得一團糟,讓人民戰戰兢兢地生活在水深火熱中。

而瑪麗自己,即使登上了王位,也依然戰戰兢兢,怕人奪權、怕人暗殺、怕被拋棄,不敢有一刻懈怠。

她有著被拋棄幽禁的童年、孑然一身的青年、被丈夫憎惡遠離的中年,以及被臣民憎惡詛咒的晚年。

就連她所熱愛的上帝,也沒有憐憫她,奪去她的母親、奪去她的子嗣、奪去她的愛情,也奪去了她的健康,讓她在絕望中掙扎死去。


漢周讀書


瑪麗於1516年2月18日出世在倫敦的普萊斯提亞宮,她是英王亨利八世的他的第一任妻子阿拉貢的凱瑟琳唯一倖存的的孩子。她母親凱瑟琳王后在瑪麗出生以前曾多次流產,一名女嬰早夭,三名男嬰夭折。

  瑪麗出生後三天進行施洗禮,在格林尼治教堂接受天主教的受洗。她的教父教母包括她的姑婆德文伯爵夫人,紅衣主教托馬斯·沃爾西,諾福克公爵夫人。1520年,索爾茲伯裡伯爵夫人被任命為瑪麗的家庭教師,約翰·赫西是瑪麗的管家,他妻子安妮(肯特伯爵的女兒)是瑪麗的侍從之一。

政治

  1553年,瑪麗一世推翻了簡·格雷的統治,成立了天主教政府。愛德華六世所立的宗教法也被瑪麗一世廢除。瑪麗一世嘗試說服國會廢除亨利八世所立的新教法律。為了取得英國國會成員的同意,瑪麗將亨利八世所沒收的隱修院土地發還,這是因為新任的土地擁有者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由於瑪麗一世堅持嫁予西班牙王子腓力二世,國內新教徒藉口再起暴動:簡·格雷的父親,堅稱其女兒才是合法的英格蘭女王。托馬斯·懷逸則以擁立伊麗莎白之名,率領軍隊從肯特郡一直到倫敦才被打敗。

  暴動被鎮壓後,簡·格雷的父親、丈夫及她本人均被控以高度叛國罪而處死。雖然伊麗莎白(伊麗莎白一世)堅持自己沒有參與起義,但她仍然被監禁於倫敦塔兩個月,隨後則被軟禁。

  經濟

  瑪麗一世時期,英格蘭面對最大的問題是安特衛普布料貿易的衰落。由於瑪麗已經和西班牙聯姻所以她不允許英國海盜打劫西班牙。為了擴大英格蘭的貿易及挽救經濟,瑪麗繼續依照諾森伯蘭公爵的建議,在歐洲各地尋覓新的營商港口。

  1553年,瑪麗一世命令英國遠征隊向東北方向航行,與莫斯科公國正式建立了貿易聯繫,併為英國商人謀取了極為有利的貿易優惠權。

  1554年,經瑪麗一世女王批准,英國商人正式建立了"莫斯科公司",專門經營俄羅斯,中亞,波斯一帶的貿易。

  1558年,瑪麗政府印刷了"稅率表",羅列了所有進口商品的關稅,這份稅率一直沿用到1604年。

外交

  亨利八世於1542年建立的愛爾蘭王國一直沒有被天主教會承認,1555年,瑪麗獲得教皇詔書,承認她和菲利普是愛爾蘭合法君主,因此教會接受了愛爾蘭與英格蘭的合併。在瑪麗統治時期,英國殖民到了愛爾蘭的中部地區,以減少愛爾蘭的反抗。

  軍事

  1556年1月,瑪麗的公公即查理五世遜位,腓力二世繼位為西班牙國王,瑪麗也就成了西班牙王后,不過兩人依然分居。腓力二世在布魯塞爾宣佈稱王,瑪麗卻還在英國。

  1556年2月腓力二世與法國簽訂了一份停戰協議。

  1557年3月至7月間,腓力二世回到英國勸說瑪麗支持西班牙對法國開戰。瑪麗傾向於開戰而她的幕僚則反對,因為這會中斷與法國的貿易。但特伯雷大主教的侄子托馬斯·斯塔福德在法國的幫助下入侵英國,這件事情促使瑪麗下決心向法國宣戰。這場戰爭讓英國與教皇的關係緊張起來,因為教皇保羅四世和法國亨利二世是盟友。

  1558年1月,法國佔領英國加萊。

  人物評價

  瑪麗一世是英國曆史上第一位女王,她享有真正的國王統治權利,而不是通過婚姻來做一個掛名的國王或者王后。瑪麗一世勇敢而倔強,她的性格是由她悲慘壓抑的早年造成的。

  瑪麗一世為了在英格蘭恢復教皇至上,放棄了教會的最高元首稱號,瑪麗也恢復了舊的異端法律來保障國家的宗教轉換;異端被視為宗教和民事違法行為,為叛國罪。結果,大約300的異端新教徒被燒死。瑪麗一世因此被後世稱為"血腥瑪麗"。


Tzsjbojake


縱觀整個人類歷史,當政治利益發生衝突時、任何解決辦法都離不開血腥的特性……


月白風清33307276


這個真不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