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對你影響最大的是哪件事?

侯愛平1969


先說下我的成長環境,一個幸福家庭長大的孩子。媽媽脾氣好,不打不罵,嚴厲苛責我的時候幾乎都沒有。

爸爸脾氣不好,但只是限於喝酒之後。但是對我非常寵愛。偶爾說我兩句,我就得掉眼淚。他和奶奶,姑姑,媽媽都有吵架的時候。唯獨對我,真的是捧在手心的寶貝。

我大哥,從小管教我的人。大事小事,沒事就把我教訓的稀里嘩啦的人。我爸就是慣著我,我大哥就是管著我。某種意義上,感覺哥哥的角色反而像爸爸一樣。

雖然爸爸寵著我。但是他在我懂事的時候就告訴我女人不能太強勢。因為我奶奶,姑姑,表姐都是非常強勢的人。爸爸對我說,強勢的女人婚姻大多不幸福,他不希望我成為事業有成的女強人,只希望我過得幸福快樂。

我還記得電視劇《大明宮詞》中,太平公主把薛紹殺了那個場景。我爸對我說:女人不能太要強,有時候看見了也要當做沒看見,做事不能太較真。那時候我十幾歲吧。當時不明白什麼意思,後來長大了,才明白其中含義。

我爸一直給我滲透這個思想,婚姻要幸福,女人要有包容性,要用長遠的眼光去思考問題。別為眼前的事斤斤計較。現在我周邊人際關係都維護的不錯,我想是爸爸的話在我的心理紮了跟。

媽媽給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我12歲的時候,有一次出門,我的小白鞋粘上了狗屎。然後我媽不嫌埋汰,把鞋刷了。我是心特別“髒”的人,上公共廁所都得吐的人。當時媽媽刷鞋的場景一直印在我的腦海裡。那樣的自然,若無其事,後來自己當媽了,也理解當媽的心。

在我十幾歲的時候,看中了一雙鞋。挺貴的,那時候媽媽也沒發工資,她就把家裡存摺的錢都取了出來,給我湊錢買的鞋。那時候應該是我家最困難的時候,當媽的為了孩子,什麼都能捨得。

自己和媽媽經歷了家庭最困難的時候。所以後來日子好了,我對父母都是竭盡所能的去照顧和愛護。家裡吃的用的,父母穿的戴的都是我。其實很多東西,我自己都捨不得買,但是為了他們,都捨得。

就感覺父母老了,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愛他們。不枉他們在我很小的時候那樣愛我。很感謝他們生了我,養了我,讓我幸福的成長,又教給我幸福的能力。

關注鈴鐺營,我是一個幸福的人,也希望把幸福帶給你們!


鈴鐺營



淑敏146060914






史華春滷烤店


應該是爸爸吧。

在我印象中,由於小時候太調皮,沒少挨爸爸的揍。我對他老人家只有敬而遠之,我心裡對爸爸印象不好。

記得那是剛上初中,由於建了新校,老校的房子讓我們扒,可能學校為了節約資金。別人扒了,我和幾個同學抬舊門床。有的牆沒倒,當時年齡小,也沒經驗,不幸被一個牆砸到了底下,幾個同學和老師就把我送到了醫院,當時腳不能走路了。

在醫生治序時,我聽到了爸爸的怒罵聲,我當時怕爸爸批評我。一聽,結果是跟老師吵起來了。大致意思是:學校不能為了省錢讓孩子扒屋,他們交了學費是接受教育的。後來聽說被一個醫生勸下了,當時醫院在我村都認識。

在沒有車的地方,都是爸爸揹著我,我心裡非常感動,平時不苟言笑的爸爸這麼愛我,那天還下著小雨,有幾次爸爸差點滑倒。我不想讓爸爸背了,還罵了我幾句。跟隨的老師想替換一下,也不讓。吃飯時非得看著我吃飽,看完回來也是如此。從那我徹底改變了對爸爸的看法。原來他是這樣的愛我。


輕舟疾發


永遠感恩父母


能來到這個世界,能成長為人,能衣食無憂地長大,能接受很好的教育,能感受到家庭的溫暖,這一切都來自父母。每念及此,無限感恩。


從事上看,哪件事影響最大?很難回答。倒是小時候父母常常教我的三句話,可以與大家分享:


一是要靠自己。小時候,父母常講,要認真學習,要靠自己,不能每天想著玩。不能和別人比,別人家有的有錢,有的是大隊幹部,咱們傢什麼地沒有,你要靠自己!這句話,我一直都沒有忘,今天的一點進步,都是從這個靠自己中來。感謝父母的教誨!


二是年輕人氣力無根,用了可以再生。要認真做事,積極做事,見了什麼事就要會什麼事。不要把手插在褲兜裡,那個樣子不象做事的樣子,別人幹事的時候不要在旁邊一縮著,要和大家一起幹,不要怕累著了,累不著的。這是教我要勤奮工作。對我的幫助可大了,謝謝父母的教誨!


三是英雄好漢不怕出身低。這是我父親教我的一句話。不要瞧不起自己,要堅信自己行,在困難面前一定要有信心。他們也常鼓勵我,經常告訴我,覺得我做得不錯。其實,自己很多時候那有不錯啊,但這些鼓勵激發了自己的動力,增強了自信。感謝父母的教誨!


要說父母對我影響最大的事,就是他們一生的勤勞樸實,每天都忙著幹活。現在都老了,都不願意閒一下、歇一會,總要找些事做。偉大的事業都是幹出來的!其實每一家庭的幸福與美好又何嘗不是幹出來的?感謝父母的教誨!


父母恩情最大,一生都受影響。

時時要做好人,奮鬥即是爭光。


感恩心幸福門


我十歲前個爺爺奶奶過得,對父母沒有多少感情,那時候就見父母吵架,打架,十歲後和父母一起生活,還是見到父母吵架打架,母親喝農藥!在和父母一起生活了六年後,我就出來唸書了!母親也離家出走了!至今已有13年,母親從未回過家!本人90年男,談了4個女朋友都是被甩的命!因源生家庭不好,我現在有嚴重的情感和行為缺失!正在看心理醫生中!這輩子不知道以後會不會遇到對的人,但希望我能努力改變一切!


夜未央子不語


在父母的一生中除了辛勤勞作,堅苦樸素,任勞任願,風雨無阻地幹活,就是時常牽掛嘮叨著嘴邊的兒女。

父母一生的辛勞讓兒子看在眼裡疼在心中,仔細一想,他們的一生太不容易了,沒好沒歹的吃飯,風塵樸樸的忙活路,點點滴滴地收穫,哪一點都有父母的影子,從年輕時的腰板挺拔,一直到年近7旬時的彎腰駝背,哪一時,哪一點都清晰得記錄著他們老人家一生的堅辛。

父母給自己的影響太多了,也太大了,我無法一一訴述,提及父母感慨之及,也無需太多語言描述,只是從心底深深得愛著他們,他們不光是兒子的父母,更是兒子心目當中至高無尚得神。


用真誠緣伴一生



愛無憂16


我是1948年生。父母對我響最深的是勤勞儉樸,吃苦耐勞的精神。我於上世紀上高中時,生產隊分紅極低,根本沒錢供我到縣城高中寄宿學習。雖然那時每天伙食費早8分,午1角2分,晚5分,每天2角5分,每月7元5角,國家給助學金4元,但就這也念不起,每到月底,愁的就是下月飯費。父親把院裡的小房子拆賣,把祖傳核桃木大衣箱賣了,到處向親借,有時把口糧都賣了。父親那種堅韌不抜的精神至今難以忘懷。聊古話,青少年不愛聽。


王老師127621614


我70後,印象最深刻的是小時候每天晚上的那上一頓晚飯,70後的都知道那個年代的生活艱辛,我是姊妹家裡最小身體又弱,面黃肌瘦的那種,我在早,中午這兩餐都和家裡人吃糊糊,晚上就不一樣了,那年代鄉下晚飯有悶紅薯吃那算很不錯了,就是天天晚飯那頓紅薯上面放了個米飯的小瓷中就是我的最美味又充滿愛的晚餐,這就是我印象最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