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最牛的下酒菜是什麼?

不想當將軍的廚子不是


所謂下酒小菜,最起碼應當是菜餚之一,無論煎炒溜炸還是涼沾涮烤。而我所經歷的一個真實的生活小事,讓我記憶了很長時間。

本人從1996年從事銷售工作,從最初的國內市場做起,直到2012年息隱江湖,幾乎踏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那時2000年左右的時候,那時開拓西南市場,主要經歷在四川貴州地區。那時的外出出差不像現在都能住單間,為了每天能省一點旅差費,經常和別人合住賓館的房間。很多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為了業務走到一起的難兄難弟,加上那時年輕,也沒多少顧慮和太多的選擇。

記得快傍晚的時候,服務檯給我房間安排了一個小夥,清瘦有點黑。以我的經驗判斷大概是個少數民族人,四川這邊藏族羌族彝族人很多,閒聊中得知他是彝人,普通話基本可以交流。他是大涼山出來的高中生,在一家保健品公司做銷售人員,到成都來考察市場。小夥說剛下火車還沒吃飯,寒暄過後他拿出一包榨菜,然後拎出一瓶白酒,說是他們彝族人當地的稗子酒,他們那裡人很少喝瓶裝酒,大部分都是十斤的塑料桶盛一桶,最多三天干光。

我心想你就吹吧,喝多少和我沒多大關係。後來他的舉動讓我大開眼界——人家用白酒來泡方便麵,先用開水把方便麵潤透後加半瓶白酒,再把所有的調料和醬料放一起。說是時間短能吃上面就可以加開水,還有很多時候基本不加水,直接就是一瓶白酒加進去泡幾個小時,最多里面放點榨菜或者牛肉乾,這才是正宗的當地吃法。

以前只聽說過彝族人好酒,那只是道聽途說,如今也是眼見為實。所以這是我見過最奇葩的下酒菜。後來在這個小賓館還見到過幾次這個彝族小夥,每次見了都很客氣,哥長哥短地叫著,後來還在一起喝過酒,一家路邊的“”蒼蠅店”(成都人給路邊的小餐館的稱呼),感覺他喝酒知喜歡泡酒和散酒,也不怎麼吃菜,喝完了回到住處喜歡唱歌,一些聽不懂但很抒情憂鬱的歌……

再後來我由於工作原因,在成都時間少了,再也沒見到他,畢竟是生活中的小插曲,相遇就是緣分,不知道讓我開眼界的那位彝族兄弟現在還好……

一段經歷,似乎和這個主題有點偏離,但至少知道這樣也能喝酒,也是一道下酒菜。

也許這就是一份鄉愁……



兵法天下


這個我能喝幾瓶江小白



是是非非_都已成灰


我一個哥哥親眼所見,他是警察,一年上新疆帶逃犯去,九十年代,那時公安局經費也緊張,兩個人坐火車去的,那時火車沒提速都慢很,從西安到烏魯木齊要三天二夜、對面做了一個五十來歲的中年人,上車帶了二樣東西,一大白水桶帶蓋的那種,五十斤的,滿滿一桶散白酒。化肥袋子裝了滿滿一袋子帶殼生花生。一路上到一瓶蓋一口喝完吃幾個花生,最後到烏魯木齊,酒喝完了,剩半袋子花生,其間把列車長,乘警都驚動了,怕出啥意外,人家說麼事,自己家祖傳釀酒的,自十六歲以後基本就沒喝過水,全是喝酒解渴的,從來沒醉過,這次去新疆也是準備和別人合作開酒廠啊。牛不,人是咸陽三原人。


江山大帝59490846


九二年,高中時代,學校附近有一家朝鮮狗肉館,第一次下飯店就是在這裡,東北的冬天特別冷,感冒了全身發冷,同學帶我去了這裡,要了一碗熱湯的冷麵(煮狗肉的湯)半頭大蒜辣椒油,吃完通身是汗,感冒好了,從此以後愛上了這裡,三天兩頭十點鐘晚自習下課後,成了這裡的常客。那個時候物價低,量大實在,因為沒有錢,為了喝酒經常兩個人一起兩天不吃飯,一頓只吃一個饅頭,然後積攢下來12塊錢,去吃朝鮮狗肉冷麵。要一個煮熟狗頭5塊錢(差不多三斤多重自己撕開一大盤子),兩碗熱的狗肉湯冷麵2碗×2元=4元,一斤散白酒2元,五塊水豆腐1元(要點免費的狗肉醬)。兩個人一共12塊錢酒足飯飽。二十多年過去了現在經常會想起那時候的酒和菜,也曾經故地重遊重溫舊夢,但是早已經,物是人非不是當年的味道了。




道源鴻蒙


14年冬天,餄餎麵館,一壯士推門而入,大呵一聲:一面,倆雞腿,一份豬耳朵,雞蛋丸子豆皮三件套!

說完從兜裡拿出兩瓶小刀,又拿出一袋花生米(那花生米香!可能家裡面自己炒的!)用店裡的醋,泡上,還到進去一些白酒,不多。我擦!不僅佩服他的食量,還羨慕那碟花生米,香!

13年冬天,著急回老家,找來找去,只有一輛硬座客車,沒辦法只能坐上了。路上有一大爺,就做我斜對面,上車後不到一小時,自己吃著火腿腸跟雞蛋,吹了一瓶大概700毫升的白酒! 我以為這樣就晚上了,結果睡了一覺醒來,那大爺又拿出一瓶幹吹!



我如生前一樣行走


湖南人的下酒菜!




能生科技趙禹涵


純天然手工逮取,可以整二兩小酒



智源大師S


你聽說過用牛糞當下酒菜嗎?

作為一個北方人,初次來到貴州。當地朋友請我吃特色火鍋。你知道給我帶來什麼樣的震撼嗎?沒錯,就是大名鼎鼎的牛癟火鍋。如果你不知道什麼是牛癟火鍋,那麼我可以通俗的告訴你是什麼?就是牛糞火鍋。

來來來,欣賞一下製作過程。

第一步,撥開牛的胃囊。取出牛糞

第二步,熬湯。

完成以上就可以開涮了。

聞起來很臭,吃起來微苦。本地人還用勺子舀了口湯喝。

這是我經歷的最牛的下酒菜,不,是最牛糞的下酒菜。


我是何東子


記得有一次在一家西北風味麵館,進來了一位身著工服(不是油田的工服)的大哥,點了一大碗牛肉抻面,然後問老闆要了一個小碗。一開始我還以為是這大哥口比較重,要多夾些鹹菜,結果看他也沒夾太多鹹菜就會到座位上。正奇怪他要幹啥的時候,就見他從隨身背的小包裡取出一個蘋果、兩個香蕉和一把小水果刀開始打蘋果皮,當時我心裡暗中佩服,覺得這大哥活的真精緻,哪怕吃碗麵,飯前也得先吃點水果。但當他把去皮的蘋果和香蕉一塊一塊的削到鹹菜碗裡,然後拌上醬油醋和辣椒油的時候,我的心情真的無法表達!這時,他點的牛肉麵也上來了,大哥頂著幾乎滿屋食客複雜的目光,淡定的從包裡拿出一瓶礦泉水瓶裝的白酒(一定是白酒,而且還是好酒,因為我距離他大概兩米都聞到酒香了),就著自制的這碗“涼菜”和麵裡的牛肉自顧自的喝了起來……

用醬油醋和大量的辣椒油涼拌蘋果香蕉+芥菜鹹菜,無意是我迄今為止見過最牛的下酒菜了!!!沒有之一……


林子大了傻鳥兒都有


說個真實經歷,我快40的人了,小時候80年代家裡邊特別窮,爺爺原來是新四軍,解放後被安置到了黑龍江綏化的一個農科院工作,後來因為經濟問題被抓入獄,好像是40多塊錢,爺爺被判了不到二十年,當然他是被冤枉的,後來平反了後話了,繼續說家裡的情況,我爸是老大,爺爺入獄期間全家被下放到哈爾濱的一個縣城的農村,之後75年爸爸結婚,陸續的生下了我們三個孩子,我還有兩個姐姐,家裡邊當時住著兩間快要塌了的土房子,滿牆都是裂縫和老鼠洞,我小的時候在炕上還被老鼠咬過,還好老鼠沒把我吃了,感謝不殺之恩,從小我對奶奶的印象就是經常坐火車出門去外地,只要有錢或者借到錢她就出門,長大一點之後我才明白,奶奶是替爺爺打官司,一直打了八年,記得小時候經常看到奶奶從櫃子裡掏出一個手絹,裡邊都是車票,那時候的車票是硬卡板的,皇天不負有心人,奶奶終於勝訴了,把爺爺從監獄裡解救了出來,我記不清第一次見到爺爺具體是幾歲,很模糊,形象中的爺爺高大的身材,英俊的長相,識文斷字,但是性格變得很不好,不接觸外人,嗜酒如命,喝多了就罵人,你問見過最牛的下酒菜我告訴你,一根鐵釘,一盤醬,這就是我爺爺的下酒菜,用釘子沾一下醬,放到嘴裡嗦了一下,然後釘子放在醬碟子裡,在拿起酒杯喝上一口白酒,這種情況持續了兩三年,直到我完全記事了,有一天聽大人說,爺爺有工資了,還給找回來很多錢,從那之後再也沒見過爺爺用鐵釘沾醬喝酒了,當然後來我家成了村裡的有錢人,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吃著城裡的供應糧食,有米有面還有油,也真是因為這,爺爺有錢買更好的下酒菜了,酒量上漲,不到三年爺爺喝死了,以上是我的親身經歷,純手工打的,望採納。最後祝你健康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