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枕頭怎麼選?

十八線mama


美國兒科學會表示為避免“嬰兒猝死綜合徵SIDS”和窒息的發生,1歲以內的寶寶不建議使用枕頭。另外新生兒的整個脊柱是一條向後彎的C型,類似寶寶在媽媽子宮裡的姿勢。如果用枕頭,把頸部墊高了,反而不符合寶寶頸椎彎曲程度,會讓寶寶不舒服。


1歲以後可以開始使用枕頭,如何選擇?

1.枕頭大小要合適:

枕頭的大小要適合寶寶的年齡和身體,只有合適的才是最好的,寶寶枕頭的高度應適度,大概在3~4cm左右,長度應略大於嬰兒的肩寬,寬度與頭長相等,並根據寶寶不斷的成長和發育的情況做適當的調整。

2.枕頭材質要好:

寶寶處於不斷的生長髮育過程中,新陳代謝比較旺盛,頭部的汗水較多,睡覺時容易浸溼枕頭,加上嬰兒經常流口水,所以枕芯要輕便、透氣、吸溼性好、軟硬適度。枕芯的填充物最好使用天然無毒和沒有異味的枕芯,如蕎麥皮、茶葉、菊花等,枕套最好用柔軟的白色或淺色的棉布製作。

3.枕芯枕套要衛生:

為了保證寶寶的健康,枕芯應經常晾曬,以免汗水過多浸溼枕芯產生黴菌使枕芯發黴變味,枕套一週洗一次,枕芯每年更換一次。


兒科醫生鮑秀蘭


枕頭是每個人的必備睡眠工具之一,寶寶們當然也不例外。不過小編髮現,大家在給寶寶選擇、使用枕頭方面存在著一些不得要領的地方:

比如說,很多小寶寶剛出生後,家裡的長輩可能就會給他枕枕頭;

再比如說,市面上的枕頭琳琅滿目,大家不太知道如何才能選擇適合寶寶的枕頭;

再再比如說,清洗枕頭時,親們可能只清理了枕巾或枕套,而忽略了枕芯;

再再再比如,寶寶出現偏頭歪頭,家長沒有藉助矯正枕頭,而只讓孩子側著睡覺

……

面對這些誤區,小編覺得,枕頭這麼重要的睡眠工具可不能馬虎。今天,小編整理出來一些乾貨跟大家夥兒一起分享一下~

不過枕頭分成兩種,一種是傳統意義上的普通型枕頭,另一種是用於矯正偏頭、歪頭的功能型枕頭。而這兩種枕頭的使用時間和使用方式是完全不同的。所以今天的內容呢,就分成了普通型枕頭和功能型枕頭2個部分,那麼我們下面就來一起看看這兩種不同類型枕頭的基本知識吧~

1.普通型枕頭

在小寶寶出生之前,家長朋友們就會細心為孩子準備他所需要的每樣用品,其中就包括了普通型枕頭~

使用時間:

寶寶在形成頸前曲,也就是在他差不多會坐以後,就可以使用枕頭啦。

雖說如此,但很多親們可能也會發現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很多寶寶睡覺不老實,即使會坐以後就給他用枕頭,他可能也是剛一睡著沒多久,腦袋就和枕頭分離了……

所以,這時我們還要引入寶寶可以使用枕頭的第二個條件:看他對枕頭是否有需求度。

具體來說就是當你發現他開始枕著身邊的東西的時候,比如說毛絨玩具、被子、甚至是家長的大腿或胳膊的時候,就說明他有了對枕頭的需求,這時候就應該去讓寶寶用枕頭了。

怎麼選擇:

主要遵循兩個原則即可——透氣、透水。

枕頭透氣涼快,枕著才會舒服。此外,透氣性好的枕頭在清洗後也很容易變幹,不會出現發黴的情況。

另外當寶寶發生吐奶或嘔吐的時候,如果枕頭的透水性比較好的話,嘔吐物很快也會滲下去,這可以有效地降低窒息的風險。

怎麼清洗:

第一, 在清洗枕巾、枕套的同時,還要清洗枕芯。

市面上的很多枕芯,包括記憶棉、乳膠這類材質,都是需要定期清洗的。因為寶寶的汗液或奶液滲透到枕芯裡以後,會出現發黴的情況,而這些黴菌蟎蟲等不好的物質能夠透過枕頭的縫隙,影響到寶寶的健康。

第二、在清洗枕芯後,要等到它完全乾燥,才能給寶寶使用。這是因為有時候枕頭外面摸著幹了,但裡面可能還是潮的。把這種中心還沒有乾透的枕頭拿給孩子用,時間久了就會形成黴菌,影響他的健康。

2.功能型枕頭

偏頭、歪頭不僅會影響寶寶頭型的美觀,還會影響孩子顱骨的發育以及五官的功能。很多發現寶寶出現偏頭的家長可能會想通過糾正寶寶睡著後頭部的朝向,來矯正他的偏頭歪頭。但這樣做往往會把孩子弄醒,也不利於家長的作息,那麼這時候就可以藉助矯正寶寶偏頭歪頭的功能型枕頭。

使用時間:

最佳使用時間是當孩子的月齡不滿6個月的時候,因為這時候寶寶的骨頭還比較軟,最適合用這種體位療法來進行糾正。

但是呀,如果寶寶的頭型偏得比較嚴重,小主播還是建議家長朋友們先去醫院尋求醫生的幫助。

怎麼選擇:

和選擇普通型枕頭類似,功能型枕頭也要柔軟透氣有彈性,既能滿足舒適度,同時又不易被擠壓變形。

怎麼使用:

如果仔細觀察枕頭的形狀,親們就會發現,它中間部位會有個成人手掌那麼大的凹陷,而這個凹陷,就是起矯正作用的關鍵。

如果我們隨意讓孩子躺在上面,當然起不到任何作用,而是應該根據孩子的偏頭、歪頭情況,幫助他調整好姿勢躺好。

簡單來說,如果想糾正孩子頭部比較鼓的位置,那麼就可以在孩子睡覺時,將頭部突出的部位嵌進枕頭的凹陷區域裡。不僅能起到固定頭部朝向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使頭部較鼓的位置能夠被抵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這個位置繼續生長。

而如果想矯正孩子頭部較扁平的一側,也可以讓這一側架在枕頭的凹陷位置上,這樣,頭部較癟的位置其實沒有接觸到任何平面,不受外力,無形中自然給腦流出了生長空間,保證頭型正常狀態發展。

怎樣清洗:

這一點和清洗普通型枕頭相似,也是注意時長清洗枕芯,等到完全乾燥後再給寶寶使用。

總的來說,枕頭分為普通型和功能型兩種。 如果寶寶的頭型正常,是不需要使用枕頭的,只要等到他的頸前曲形成,並對枕枕頭產生需求的時候,就可以使用普通型枕頭了。 但是,如果寶寶已經出現了偏頭傾向或問題,那麼6個月前,最好嘗試用功能型枕頭進行矯正。

好啦,關於枕頭的基本知識小編就介紹完了~大家可以結合今天的內容,自查一下給寶寶使用枕頭的情況哦~


崔玉濤育學園


枕芯的選擇

可選擇的枕芯

選純天然材質,比如蕎麥殼、小米、黃米、蠶砂

蠶砂枕芯,清涼降火,四季都可枕用,不過夏季寶寶枕著最好。蠶砂枕對於小寶寶來說,最好選擇顆粒細小些的,粗粒的擱腦袋。

蕎麥殼、小米、黃米枕芯,自古就用,沒問題,很健康環保。

不可選擇的枕芯:

羽絨枕芯,雖然柔軟,但是有些寶寶對羽毛之類又過敏反應,不宜選。現在醫學認為,頭部的溫度宜低一些,有助於儘快進入夢鄉。羽絨枕則是越睡越熱,不利於睡眠。

化纖棉(彭膠棉)枕芯,既不天然,睡著還愛出汗,就不要選了。

有些枕芯裡還愛加些中草藥,茶葉,薰衣草之類,小寶寶沒有必要用,用不好還會適得其反。

枕芯用蕎麥殼、小米、黃米、蠶砂這類就很好。

枕套的選擇

枕套最好是有兩層,一層裝枕芯,一層做最外層枕套。不清洗、晾曬枕芯時,直接洗最外面的枕套即可。

枕套面料要是棉質、棉麻、真絲這類天然材質,透氣,柔軟舒適,吸汗,不要用化纖布料。

枕頭高度的選擇

新出生3個月以內的新生兒不需要使用枕頭。因為,他的脊柱基本是直的,枕上枕頭會使脊柱彎曲,反而不舒服。

3個月到6個月的嬰兒,枕頭高度不宜超過2cm,以1cm左右為宜。6個月以上的寶寶枕頭高度3-4cm左右。以後隨著年齡增長,可適當增高。

關於定型枕

寶寶頭蓋骨軟,枕不好容易頭型不好看,媽媽們喜歡給寶寶選購定型枕,但目前市面生產的定型枕的填充物多為化纖材質,天然材質的幾乎沒有。

寶寶小時候,我都是自己用小米做定型枕。若是媽媽不會做,可以買個定型枕,回家後把內芯換成天然植物的。

寶寶愛出汗,還愛流口水,因此,枕頭要經常清洗,不便於清洗的枕芯,可以在太陽下晾曬,能殺死細菌和蟎蟲。若是枕芯有發黴變質,換新的。

(圖片來自東方IC)


萌媽愛學習


原則一:軟硬適中,受壓後迅速恢復原狀

太軟的枕頭不能很好地支撐頸椎,而且由於與寶寶頭皮的接觸面過大,不利於血液循環,透氣性差,甚至影響呼吸。6個月前的寶寶使用太軟的枕頭還可能會造成窒息的風險。

當然,太硬也不好。質地過硬的枕頭,容易讓頸部肌肉疲勞,同時使用太硬的枕頭也會壓迫頭顱。要選擇軟硬適中,受壓後迅速恢復原狀,長期使用不易變形的。

原則二:隨著年齡的增長枕頭的高度也要跟著調整

因為寶寶隨著月齡增加,頭身比例在變化,因為枕頭的高度也要根據寶寶的發育情況來進行調整。

當然如果有媽媽覺得家裡娃肉多,背比較厚;又或者冬天穿厚睡袋,寶寶平躺,總想要給墊點啥才舒服,那也行,大概8個月開始,可以選擇3cm高的枕頭。1~3週歲的嬰幼兒枕頭的高度最好為4~6cm。這樣可以更好地支撐頸椎,讓頸部肌肉自然鬆弛,提高睡眠質量。

原則三:要選擇專業的枕芯,並且要勤更換

很多老人會用小米或者蕎麥做枕芯,雖然很健康,但因為容易滋生細菌,並不適合長期使用,尤其是有過敏的寶寶。柚子媽媽更偏向選擇乳膠枕,乳膠枕彈性好、支撐力強,好的乳膠也有抗菌的功能。但乳膠枕區分真假不容易,真的乳膠枕價格也比較高。歸納一句話:不管選怎樣的枕芯,媽媽們要記得勤換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