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有一個人乙肝病人,大家也都在一起吃飯,餐具也沒分,這樣會傳染嗎?

會飛的雪兔子


乙肝病毒的傳播途徑,主要是母嬰傳播和血液傳播,也就是母親直接傳給胎兒或者在分娩時候傳染胎兒,和輸血,手術,針刺,公用注射器牙刷等傳染給他人。

一起吃飯,雖然沒有分開餐具,但是並沒有存在消化液的交換,比如說你倆一雙筷子,乙肝患者用了你再用,而且特別湊巧的是,你倆同時都有口腔潰瘍,而且有剛好有病毒進入傷口,這樣的傳染概率,真的是超級超級低了!

而且,並不是所有的乙肝病人都會傳染,只有大三陽,或者乙肝病毒正在大量複製的時候有傳染力。如果病人並非處在傳染時期,那麼一起吃飯是安全的。

其實在目前的絕大部分人中,都會接種過乙肝疫苗,身體裡面已經產生了抗體。所以在日常的普通接觸中,一般是不會感染乙肝的,不需要過度緊張。也可以進行體檢,看看體內要是沒有了抗體,可以及時進行補種。


婦產科女司機


我是來自星星的萌醫生,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先下個結論好了:共餐時,傳播乙肝的概率極低,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一種疾病要發生傳染,必須要滿足兩個要素:傳染源和傳播途徑。下面,就讓我們瞭解一下乙肝的傳染過程吧。

1.先說乙肝的傳染源吧

乙肝的傳染源就是乙肝患者和乙肝病毒攜帶者。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乙肝患者和攜帶者都有傳染性,只有當乙肝病毒正在大量複製的時候,一般才提示傳染性比較強。

於是,我們可以通過檢測乙肝兩對半和HBV-DNA來判斷乙肝傳染性的強弱。一般情況下,當乙肝兩對半提示大三陽(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和乙肝核心抗體陽性抗HBc三者陽性)、或者HBV-DNA明顯升高時,才提示具有比較強的傳染性

所以,並不是診斷為乙肝,就一定有傳染性。

2.我們再來說說乙肝的傳播途徑

乙肝主要通過三種方式進行傳播:母嬰傳播、血液傳播和其他傳播方式

母嬰傳播:包括宮內感染、圍生期傳播、分娩後傳播

  • 宮內感染主要經過胎盤獲得,大約找到了HBsAg陽性母親的5%

  • 圍生期傳播是母嬰傳播的主要方式,嬰兒破損的皮膚和黏膜接觸母親血液、羊水或者陰道分泌物而傳染

  • 分娩後傳播則主要是由於母嬰之間的親密接觸而導致

在我國,母嬰傳播是乙肝傳播的重要途徑之一,人群中大約30%的乙肝患者(攜帶者)都是通過母嬰傳播而導致的。

血液傳播:血液中HBV的含量一般都很高,微涼的汙染血進入人體即可能造成感染,比如在注射、手術、輸血、針刺、共用剃刀或者牙刷時,都有可能導致乙肝的傳播。

這其中,輸血感染仍然是最重要的途徑之一,雖然無償獻血會對供血者進行嚴格的篩選,但是不能篩選HBsAg隱形的乙肝攜帶者。

其他傳播:在除外母嬰傳播和血壓傳播的傳播方式上,我們只需要記住一點,那就是,只有在你的消化道、呼吸道粘膜發生破損時,才有可能發生傳播。

換言之,如果你正好有口腔潰瘍,也正好和一個有口腔潰瘍的、並且有傳染性的乙肝患者(攜帶者)吃飯共用餐具,才可能發生傳播

這種概率,那也是相當低了!!!

歡迎關注我的悟空號:來自星星的萌醫生


阿卡醬醫生


這樣的問題到處都有人問,說明大家對乙肝的傳播途徑還是不瞭解。中國14億人口,始終有大量對乙肝不瞭解的人群存在。

乙肝的傳播途徑主要是母嬰、血液、性傳播,就是說媽媽懷孩子、生孩子的時候容易傳播給孩子,輸血或者微量血液傳播也會導致乙肝傳播,男女之間發生性生活如果一邊有乙肝另一邊沒有保護抗體那麼就有可能被傳染到乙肝。這是乙肝傳播的主要途徑。

消化道是不是傳播途徑呢?目前可以肯定的說,不會,不是。消化道不傳播乙肝病毒,也就是說,一個乙肝病人跟你一起吃飯,共用餐具,假設乙肝病人口裡面有乙肝病毒沾染到了筷子,筷子夾菜,菜裡面汙染了乙肝病毒,然後你夾菜,剛好夾到了乙肝病毒,從而吃進去你的肚子裡面去,會不會感染?一般不會。因為這麼點的乙肝病毒,進入的消化道後能起到什麼作用?消化道要有明顯的破口流血時,進入大量的乙肝病毒,那是有可能的,但這種可能性不大。

更重要的是,現在小孩子一出生都有注射乙肝疫苗了,幾乎小孩子都會有乙肝保護抗體,如果沒有,學校還會要求再注射疫苗,直到產生抗體為止,只要小孩有保護抗體,就不怕。大人更加不用擔心,大人即便沒有注射過疫苗,沒有保護抗體,也不怕,因為90%的大人在接收到乙肝病毒感染時都能成功地殺滅乙肝病毒,而不會被乙肝病毒感染,怕什麼呢?

所以,家庭裡面一個人有乙肝,大家要做的事就是檢查其他人有沒有抗體或者也有乙肝,如果大家都有保護抗體,那就沒有什麼好擔心的,該吃吃該喝喝。如果大人沒有乙肝抗體,剛剛不是說了麼,90%以上的大人都不會有事。


熊貓醫館


【乙肝在日常生活的接觸到底會不會傳染?】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69db0005cf9614d2e7a7\

醫學微視


判斷一個疾病會不會傳染給身邊的人,首先要了解這個病原體的傳播方式。

所謂乙肝就是有乙肝病毒感染,病毒主要侵害肝臟,但是有相當長的潛伏期,而且病毒在體內可能進入靜止狀態。

檢查是否感染乙肝病毒,主要是通過免疫學的方法檢測乙肝兩對半。肝病毒表面抗原、表面抗體、e抗原、e抗體和核心抗體。乙肝,感染乙肝的人主要表現為表面抗原陽性、e抗原或者是e抗體和核心抗體陽性。

這幾個指標裡面,表面抗體是保護性抗體,是表示體內存在對抗乙肝病毒的抗體,是一個好抗體。


(盛行一時的乙肝歧視!)

重點來了,敲黑板!

乙肝病毒的傳播方式主要有,血液傳播、性傳播和母嬰傳播,不包括消化道傳播途徑!所以即使有乙肝,也完全不需要和其他人進行餐具隔離!

為婦產科醫生,再嘮叨一下關於乙肝病毒的母嬰傳播阻滯。

規範產檢的孕婦在孕期都會進行乙肝兩對半檢測,如果存在乙肝病毒感染,醫生會登記在冊,而且在分娩後新生兒會可以及時免費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以阻斷母嬰傳播。

另外,沒有證據表明經陰道分娩會增加母乙肝病毒的母嬰傳播率,因此乙肝病毒感染並不是剖宮產的指徵,乙肝產婦完全可以嘗試經陰道分娩。


婦產科小超人


一般情況下,和乙肝病人/攜帶者一起吃飯是不會被傳染的,但作為家庭成員,屬於密切接觸者,有被傳染的風險,預防乙肝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種乙肝疫苗。



乙肝病毒只感染人類和猩猩,歸屬嗜肝DNA病毒科哺乳動物嗜肝DNA病毒屬。體液傳播是乙型肝炎的主要傳播方式,主要通過母嬰傳播、血液傳播、性接觸傳播、密切生活接觸傳播、醫源性感染。我國慢性乙型肝炎有家庭聚集性和種族傾向性兩個顯著特點。

乙型肝炎不是腸胃道傳染病,所以題主的家庭成員一起吃飯、共用食具一般不會傳染乙肝。但作為家庭成員的密切接觸者,如果乙肝表面抗體陰性,還是有被傳染的風險。如自己口腔粘膜有破損的、刮鬚刀、牙刷和盥洗用品公用的等情況均有傳播乙肝病毒的風險。特別是夫妻之間過性生活可以傳染乙肝。如果家庭成員有乙肝的,其他成員要想有效預防乙肝,特別是夫妻之間,應該先檢查乙肝五項,如果乙肝抗體是陰性的,可接種乙肝疫苗。當然,成年人即使被乙肝患者感染,只有約10%變成慢性乙肝患者,危害一般也不大。


醫患家


一個問題我最好來回答了,本人也是乙肝病毒攜帶者,初中的時候縣防疫站來檢查,發現我有這方面的問題,放假的時候,我爸爸帶我去防疫站檢查,檢查結果,肝功能正常,但乙肝病毒數量高。後來就一直針對降低病毒數量來治療。前前後後也吃了不少藥。直到後來我遇到一位醫生,他說我肝功能正常就不用吃藥,只需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就好了。比如不要經常熬夜,偶爾熬個夜還是可以的,但是要補覺。還有不能喝酒,畢竟酒精傷肝,辛辣也少吃。另外有空多鍛鍊鍛鍊身體。只要做好以上幾點,肝功能日後一直正常的話就不需要吃藥治療。因為乙肝病毒攜帶者只是病毒攜帶而已,對身體影響不大,至於說和家人用餐就更不必擔心了,通過唇液傳播幾乎是不可能的,有的乙肝病毒攜帶者生的小孩都沒問題,只要懷孕的時候注射乙肝疫苗。所以千萬不要自己嚇自己,乙肝病毒沒那麼可怕,只要自己心態好,該吃就吃,該睡就睡。一切順其自然。


厚積薄發89302634


其實這樣的家庭非常多,家裡有一個乙肝病人,最好全家都學習一點乙肝防治知識,這樣既能保護好自己,也能理解和照顧好病人。



要知道乙肝的傳播途徑是血液傳播,母嬰傳播和性傳播。還要知道如何預防被乙肝病毒傳染,最好的預防措施就是全家人都去化驗乙肝五項,沒有抗體的接種乙肝疫苗。有抗體了,就非常安全了。

大家都在一起吃飯,餐具沒分——這樣不屬於乙肝病毒傳播的途徑,所以不會傳染。乙肝病人也應該知道一些乙肝防治知識,這樣對自己治病養病有幫助,而且還可以避免把乙肝病毒傳染給家人。如果乙肝病人懂得乙肝防治知識,那麼他應該主動提出分餐,分餐也不是多難的事,即使家中沒有乙肝病人,分餐也是應該提倡的。

記得我剛剛上班時(二十多年前),那時總是囑咐乙肝病人回去自己單獨用筷子和碗,與家人分餐——現在醫生很少囑咐乙肝病人分餐,因為成年人免疫力健全不容易被傳染,孩子一出生就接種乙肝疫苗了,也不容易傳染,最重要的是乙肝的傳播途徑不包括消化道傳播,所以沒有必要叮囑。

感謝你的關注!


百姓體育


能理解樓主的緊張,畢竟還沒有醫療手段可以根治乙肝,只能是抑制和預防。

但是,不是所有乙肝病毒攜帶者都具有傳染性。

乙肝常規檢測手段是乙肝五項,可以判斷是否有感染乙肝病毒,常說的大三陽、小三陽也是根據這五項指標判斷的。

但並不是說所有的乙肝病毒攜帶者都具有傳染性,還有另一項定量的指標,乙肝DNA檢測,用來判斷乙肝病毒的活躍程度和可傳染性 ,只有這項指標超出標準時,才具備傳染性。

所以,如果您說的乙肝病人,只是檢查出是乙肝病毒攜帶者,而不具備傳染性的話,完全不用擔心,不會傳染的 ,當然還需要該患者定期到醫院複查,以防復發,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護肝臟,比如不要飲酒,少熬夜,多運動提高抵抗力。

如果的確是具備傳染性的,那麼最重要的是家人的預防,一定要注射乙肝疫苗,確保有抗體,而且,要定期複查乙肝5項,如果抗體變弱或消失,需要及時補種。只要其他家人都有抗體,是不會被傳染的。

如果是乙肝患者是母親 ,那麼懷孕前要先諮詢醫生,醫院有方法可以預防母體傳染給孩子。

回到樓主的問題,乙肝患者的唾液、血液、體液中可以檢測出乙肝病毒,但要傳染需要進入對方的循環系統,主要的傳染途徑是血液、母嬰、性。一家人一起吃飯傳染的可能性是極低極低的,因為乙肝病毒是存在患者的唾液裡,共同夾菜的時候可能會沾上患者的唾液而有病毒,只有對方正好口腔或消化道有傷口,病毒才可能會通過傷口進入身體血液循環系統,然後被傳染。否則是不會的。


康愉子


有一定的感染幾率,不過極小,為什麼這樣說呢?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乙肝的傳播途徑主要是母嬰傳播、性傳播、血液傳播、醫源性傳播幾種,從醫學的角度上來說,除了這幾種途徑之外,一般的握手、擁抱、同住都不會傳染乙肝病毒的。

乙肝病毒存在於乙肝患者的尿液、唾液、血液、乳汁中,而共餐即使是把乙肝病毒吃進肚子裡,也不會被消化道吸收而感染,因為消化道沒有可供傳染的受體。

但是在就餐的過程中,萬一雙方的口腔破損,乙肝病毒就容易通過破損皮膚,進入血液中,此時,被感染的概率就會提升,需要注意。

家裡有乙肝病人,家屬最好去做個乙肝五項檢查,一是看自己是否感染了乙肝,二是可以及時接種乙肝疫苗,降低感染率。

乙肝疫苗對預防感染 HBV 可達到 95%

,但需注意的是,乙肝疫苗的有效期只有3-5年,超過這個時間需加強注射,當抗體滴度降低到保護值(10mIU/m1)以下時,也就不再對乙肝病毒有免疫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