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如何瘦肚子?

清風霽月


產後肥胖首先是因為產前產後營養攝入沒有及時調整過來導致,簡單說就是,產後依舊運動比懷孕前少,卻因為要哺乳的原因攝入更多營養。其實大可不必。產婦正常的攝入均衡的營養只要不偏食,乳汁的多與少和個人體質有關,大吃大補的思想導致很多產婦產後肥胖。

一般產婦只要在產後恢復正常健康的飲食,體重都會很快恢復到產前孕前的狀態。不用刻意的去減肥,只要保持和孕前一樣的生活狀態就行。

過度運動也會影響乳汁分泌。

產後的肥胖,如果已經過了6個月還是沒恢復到孕前狀態。那就不能叫產後肥胖,就是這幾個月吃太多導致的真正肥胖。這種肥胖狀態停留的時間越長就成真正的肥胖。

脂肪細胞會適應肥大的狀態。皮膚也將張開,即使再減回去體重,也會出現皮膚鬆弛,參考男性大將軍肚減肥後。

所以產後就應該積極的調節飲食,把自己當做正常人來吃喝,只要保證營養全面均衡。不過量喝肉湯魚湯等高脂肪食物。多下床活動。不要久坐,基本體重都會恢復原有狀態。

如果超過6個月以上還吃很多不運動。那就在斷奶後開始積極運動減肥。也是合理飲食,不吃垃圾高熱量食物,搭配無氧+有氧運動。

我是浩子不胖,10個月減肥92斤,分享減肥經驗已經一年半。


浩子不胖


藏傳天華為您解答產後如何瘦肚子?

產後肚子收不回去的真兇——腹直肌分離!腹直肌分離不僅影響女性形體,表現“肚皮鬆鬆垮垮”,還會容易發生腰痠背痛現象,嚴重者會引發腹壁疝(一種腹腔內容物從肚皮的薄弱處突出的現象)。此外,腹直肌支撐力不足,也會導致臟器長期壓迫膀胱及盆底肌,造成“漏尿”。因此產後恢復訓練是非常有必要。

什麼叫產後腹直肌分離?

腹直肌是由人體腹部左右各4塊肌肉組成,左右兩側的腹直肌通過腹白線的組織相連。腹白線相當於兩排腹直肌中間的空隙,正常情況下約1-2指的寬度。

妊娠期間,隨著胎兒成長,女性的肚皮也慢慢被撐大,到孕晚期時候增大的子宮將腹肌拉長,使兩條腹直肌從腹白線的位置分開,腹直肌之間的間隙會越來越寬,這種現象被稱為腹直肌分離。

多產女性由於腹壁反覆的拉伸容易導致腹壁鬆弛薄弱。多胎妊娠、胎兒過大、羊水過多等妊娠時造成子宮過大的各種情況都可導致腹壁過度擴張延伸。

調查研究表明,無論剖宮產還是順產,在產後第3 天檢測,有60%-70% 的女性會發生不同程度的腹直肌分離,在產後4 ~ 8 周逐漸恢復。人體肌肉在產後3個月裡逐漸自行恢復,年輕的媽媽,平時有鍛鍊或者肌肉力量好的媽媽大部分會在3個月內自行恢復到2指左右。若3個月以後,肌肉緊張度已經得到恢復,腹直肌分離還在2指以上的需要諮詢專家,自行恢復的可能性較小。順產腹直肌分離發生率為60.3%,剖宮產發生率為70.8%,2 次及以上剖宮產的產婦腹直肌分離發生率更高(90.8%)。

如何自查?

1⃣️平躺仰臥,屈膝,露出腹部;

2⃣️左手在頭後支撐,右手食指和中指,垂直探入腹部,身體放鬆。

3⃣️上身抬起,感覺到兩側腹肌向中間擠壓手指,如果感覺不到擠壓,那麼就把手指向兩邊。 挪動,直到找到緊張的肌肉。測量兩側肌肉的距離。

評判標準

正常:2指以內(含2指)

需改善:2~3指

需就醫:3指以上

如果兩側肌肉的距離大於3指就屬於比較嚴重的腹直肌分離,有可能會引起腹內疝,需要及時就醫;如果在2~3指之間,須注意⚠️不可以進行軀幹彎曲和扭轉的負重練習,因為這會使分離的情況更加嚴重。

仿生物電療法(腹直肌分離大於等於3指)

通過電刺激使腹部肌肉被動收縮,肌肉興奮產生收縮和舒張,對肌群強化訓練,同時也可以恢復脊柱生理彎曲和改善骨盆的傾斜度。

一般醫院會要求大家先做盆底肌在做腹直肌。因為腹直肌分離治療的時候會增加腹部壓力,如果盆底肌沒好,會增加盆底肌的嚴重性。一般盆底肌恢復到3級就可以做腹直肌的電療治療了。



順產不要綁收腹帶不要綁收腹帶不要綁收腹帶!(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刨宮產,嚴格按照醫生的指示,醫生說不要綁了,就別自己超時綁!

綁收腹帶不僅是有沒有作用的問題!而是對盆底肌和腰腹肌都有損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