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多月的寶寶,躺著哭鬧你會立馬抱起來還是等她不哭了再去抱起來?

葉子


面對兩個月的寶寶哭鬧,而不立刻抱起查看的家長,恐怕不是孩子的血親吧。


我在孕期,開始關注育兒類的視頻、書籍、講座,其中有個說法讓我印象深刻:孩子不哭才抱,哭就不抱,因為如果你馬上去抱,孩子就會產生很大的依賴感,以後有什麼需要沒得到滿足,就會哭。


當時覺得好有道理,恰好對門鄰居女兒坐月子,和他家老人討論這方法。老人說,屁話!嬰兒不會說話不會做動作,不舒服只能用哭來提醒大人,否則還能怎樣?

當媽後,“不哭才抱”理論在腦海中自動消失,娃一哭,立刻抱起查看,不哭時也會抱在懷裡,靜靜的凝望,或者沒完沒了的和她說話,根本不管孩子能否聽懂。


我對孩子的敏感,大多都是從孩子的哭聲中訓練出來了。

每過清晨,孩子開始哭鬧,我就知道,她嫌家裡熱了,抱到室外樹林裡,立刻不哭了。

孩子哭著拱我胸口,我就知道,小傢伙餓了要吃奶了。

吃飽了還哭,可能是尿溼了,要麼是該翻身了。

孩子被爸爸抱了一會就哭了,那是他想要媽媽了……


在孩子18個月前,只要娃哭,無需判斷,我就立刻抱,嬰兒能有什麼過份的需求?嬰兒的所有需求都是合理的。現在,我娃5歲了,受到委屈或者被我兇,都會抹著眼淚說“媽媽抱抱我……”只要雙手能動彈,只要孩子需要抱,我就抱。

嬰兒的本能,就是找自己的媽媽,找安全感,是對母愛、對擁抱、對撫摸的需要,當需要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就哭,所以,嬰兒哭,至少她的媽媽應該立刻把他抱起來安慰,讓孩子產生被愛的安全感,以及對媽媽的信賴。

【學習型寶媽 熱衷分享學習育兒知識,歡迎關注我,和我交流】

夜妖說


2個多月的寶寶,只在有需求時才哭鬧,這時候家長要抱起寶寶,並找找寶寶哭鬧的原因。一般情況下,家長可從以下方面找找原因

餓了:當嬰兒餓了,哭聲很洪亮,哭時頭來回轉動,嘴不停地尋找,一碰到東西就有吸吮的動作。只要一餵奶,馬上就停止哭,而且吃飽後會安靜入睡,或滿足地四處張望。

便便了:寶寶便便後,會使皮膚不舒服,可能引起哭鬧。這時家長給換過尿褲就好了。

太熱了:嬰兒哭得滿臉通紅,滿頭是汗,一摸身上也溼乎乎的。應解開包被或減少衣服,嬰兒就會慢慢停止啼哭。

太冷了:哭聲會減弱,手腳冰涼,身體緊縮,甚至面色蒼白,可能體溫會低於36.5℃。這時把嬰兒抱在懷中或加蓋被子,情況就會好轉。

睡覺時哭鬧:可能是因為對睡姿感到厭煩,想換換姿勢可又無能為力而哭。這時可以抱起寶寶,等睡實後再放床上。

夜間哭鬧:有些寶寶晚上哭鬧,通常人們稱為“夜哭郎”。這種寶寶可能是因腸絞痛而哭鬧。家長可將寶寶趴放在手臂上,拍拍寶寶,或是將寶寶抱在胸前。

生病:嬰兒哭個不停或陣發性哭鬧、煩躁不安,哭聲尖而直、面色不好,或哭聲微弱、精神萎靡,這就可能生病了,要儘快就醫。

嬰兒哭鬧時,豎著抱是最有效的安慰方法,即將嬰兒頭和頸部託好,腹部貼著大人的胸部,頭靠在大人的肩膀上豎著抱,輕輕拍嬰兒的後背。


一般寶寶大些了,比如五六個月大後,可以在他哭鬧時,延遲些時間抱他。但家長不可以冷漠對待,要對寶寶說著話,比如說“寶寶不哭,你等一下,媽媽馬上來。”


兒科醫生鮑秀蘭

北京協和醫院兒科主任醫師,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兒科教授,中國優生優育協會理事和兒童發育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樂於普及育兒知識、嬰幼兒餵養、早產兒干預等知識。


兒科醫生鮑秀蘭


我在工作中就碰到過一戶人家,兒媳婦是位90後的寶媽,第一次做媽媽也是生疏,又不懂,而婆婆又比較強勢,傳統意識又比較強,所以在育兒的過程中會產生分歧,很多的時候都是她的婆婆說了算。寶寶哭了,寶媽要馬上抱起來,婆婆就說你別一哭就抱,這樣養成習慣,以後可有你受的了。偶爾一兩次,寶寶也的確哭著哭著睡著了。寶媽問我,到底是婆婆說的對,還是我應該出於本能就去抱寶寶?

月齡小的孩子,哭是他們唯一表達需求的途徑,比如餓了、尿了、拉了、困了、肚子不舒服了,作為家長應該馬上去呼應他的這種需求,不僅可以解決寶寶生理的不適,同時也能滿足寶寶心理的需求,讓寶寶知道我不舒服了,媽媽會知道的,尤其是六個月前的寶寶,這也是寶寶安全感產生的最早階段。2個月的寶寶一哭就抱起來,能更有利於寶寶身心的健康成長。

為什麼某些經驗分享,不一哭就抱的孩子會很乖、很好帶?

每個孩子都有個體差異性,有的孩子性格溫和,有的比較激烈。而孩子好不好帶是建立在及時滿足寶寶需求基礎上,逐漸給寶寶養成好的生活習慣,這需要一個過程。很多時候,媽媽們應該根據自己的本能去決定養育孩子的方式,而不是聽別人養孩子的經驗,因為有的經驗對你的寶寶來說可能是個傷害。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聯繫刪除)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解決您的問題,祝寶寶健康成長!


小羽媽咪愛baby


寶寶哭是否馬上抱起,給大家分享三個案例。

第一個是我同事的育兒觀念,她認為寶寶是可以被調教的,當寶寶哭馬上抱起寶寶會認定以後只要哭就可以獲得抱抱,那麼以後想抱就會哭。所以她的做法是先排除寶寶不是餓,不是拉了,不是不舒服的前提下,她會告訴寶寶不要哭,不哭才會抱,然後開始默數10秒鐘,時間到了才抱起來一會再放下如果抱抱真的不哭了那就會抱起來玩耍,後期再把10秒慢慢變長。



他們家寶寶狀況,非常獨立,一歲半開始自己爬上床獨立睡覺,不用大人陪伴,兩歲開始獨立房間睡覺,從來不需要大人操心。

第二個是我的二寶。二寶剛出生的時候非常心急,衝奶遲一秒鐘都會大哭大鬧,但是二寶在半個月的時候肺炎住進了保溫箱(後面發現沒那麼嚴重,可以不住,因為不會發燒,精神也很好),醫生說肺炎的寶寶要限奶,不能喝太多,每餐只給寶寶80ml,這個量寶寶只夠撐2小時不到,而醫院是固定3小時餵養一次的,所以剛去的時候護士就說我家二寶鬧的最兇,可以哭叫一個多小時(當時心痛的,不給看,我就躲在門口藉著開門瞬間看看娃,剛好我家娃病最輕住門口保溫箱)。😂😂

二寶狀況,出院回家兩天沒有出過聲,餓了,尿了,拉了都不哭,嚇得我差點又送醫院,以為寶寶啞了,後來把她掐哭才放心寶寶沒傻。現在寶寶一直也是很少哭,完全不會因為餓了哭,因為住院的期間她獲得的信息是,哭了也不會有。



寶爸結論,哭一哭也好,把急性子借了。而我不這麼認為,心理造成的傷害我們是看不到的,來看看姐姐的案例。

第三個就是大寶姐姐的案例。大寶上幼兒園哭了一學期,每天早上哭,當時老師說是不管哭的多厲害放下轉頭走人,我特別不認可,可是沒辦法老師要求。

大寶狀況,特別沒安全感,每天粘著我,特別怕我的離開,很多人問我是不是太少陪她了,no,之前只有大寶的時候,我每天陪她各種玩,除了幼兒園的幾個小時其他時候都在一起,但是大寶到現在還是離不開我,知道我第二天要去幹嘛怕不帶她去,半夜可以不睡覺守著我😂

個人結論,寶寶哭是因為有需求,我們首先要排除是不是餓了,拉了,是不是哪裡不舒服,如果不是就考慮下,寶寶是不是想媽媽了,是不是想要安慰了,這個時候一定不要吝嗇你的抱抱,但如果是寶寶無理取鬧,懶,想要抱,那麼我個人認為在寶寶的時候要跟寶寶交流,引導他,並慢慢改變這個習慣,不可強求。

以上純屬個人帶娃過程的個人見解,歡迎各位寶媽關注我,共同探討。

二胎媽媽育兒


二胎媽媽育兒


我很理解你,一年多前,我就經歷了你描述的處境。我家寶寶哭得那叫一個昏天黑地,整棟樓都能聽見她的大嗓門。後來,哭了大概一個月,就變成乖寶寶了。

一般來說,兩個多月的小寶寶都會喜歡哭,這是因為寶寶的身體發育還未完善,難受的時候,寶寶也不會開口說話,只能用哭聲來表達。

這時候,我們需要立馬把寶寶抱起來,讓寶寶知道我們就在她身邊,而且會一直陪著她。慢慢地,寶寶就會自己停止哭鬧。如果你一直任由寶寶躺在床上哭,寶寶只會越來越沒安全感,越來越害怕,哭得越來越可憐。這樣做,對寶寶的身體發育是沒有任何好處的。

所以,當小寶寶哭鬧時,媽媽們一定要及時把寶寶抱起來,耐心地安撫,等寶寶長大一些就會好起來的。


愛笑寶媽歐丹丹


您好,這個問題有崔玉濤育學園來為您回答,點擊上方關注,查看更多相關問題哦!~


對於小寶寶而言,哭是他們表達痛、不舒服、飢餓、困、悲傷等的唯一方式。

明明是拉粑粑糊在屁股上不舒服,哭訴求助被當成無理取鬧!

明明是看不見媽媽很害怕,想念溫暖的懷抱,哭哭啼啼被置之不理!

孩子心裡該有多委屈絕望?

在孩子出生後的最初幾個月,如果家長能對孩子的哭鬧及時反應,多抱多安撫,孩子的哭鬧反而會少一些,因為孩子會從家長的行為中知道,“當我感覺不舒服,爸爸媽媽會很快來救我的!我沒有什麼要擔心的。”

這種積極響應,對孩子早期形成安全感,以及對家長的信任感非常重要。

這裡推薦五秒止哭法,其實只有簡單的4步 :

1.將小寶寶抱起來,雙臂摺疊交叉於胸前。

2.單手輕輕按住手臂並託舉下巴。

3.另一隻手托住紙尿褲。最舒服的姿勢是中指和無名指托住寶寶襠部,食指、小拇指卡住屁屁兩側,將寶寶屁屁置於掌心。

4.向45度角方向來回輕搖屁屁底部。

如果寶寶仍舊沒有停止哭鬧,那可能你的寶寶身體不舒服生病了,或者寶寶可能餓了,那就需要採取相應的措施了。

這個抱法對於兩、三個月大的新生兒很有效,之後的寶寶會變重,很難再用這種方式抱住。

這個問題就說到這,歡迎點擊下方,崔玉濤育學園“查看官方網站”,瞭解更多育兒乾貨知識哦!~


崔玉濤育學園


經常有人說別慣著寶寶,寶寶哭了不能抱,等他不哭了再去抱?別逗了,別讓你的無知害了寶寶!!!

有句順口溜這樣說的“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昂首..”後面還有我就不說了...(不知道的可以去度娘下)以上順口溜是老一輩傳下來的,且不說正不正確,但在現實生活中確實寶寶兩個月時特別愛哭鬧。


兩個月的寶寶哭了你絕不能不管他,否則極易哭啞了嗓子造成喉嚨發炎腫痛的情況。寶寶剛剛兩個月生活作息都還沒固定的規律呢,放心吧,你想慣只怕都慣不了...

首先咱們要先找到是什麼原因使寶寶哭鬧不已的。

寶寶哭鬧的原因:

1.腸絞痛:3個月以前的寶寶最愛腸絞痛,可能每天會固定某個時間段,哭差不多的時間,尖叫似的大哭,怎麼哄都不行,那就可能是腸絞痛,建議可以腸絞痛時飛機抱,可以減輕疼痛,平時吃奶後拍嗝,每晚洗完澡後做做排氣操,腸絞痛嚴重建議帶寶寶去醫院開藥吃,不要讓寶寶硬撐...


2.不舒服:有的寶寶很敏感,比如尿了,拉了,溼溼的貼在屁屁上不舒服他們就會哭鬧,無論你怎麼哄可能都不管用,但只要一換紙尿褲可能他就笑了哦。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可能身體某部分不小心被線頭或者頭髮纏住了等等……

3.太熱或太冷:寶寶對溫度是很敏感的,特別是嬰兒時期的小寶寶們很怕熱的,稍微熱一點或者感覺到冷就會表現不耐煩,又不會說話只能通過哭鬧來表達。要記住適當穿脫衣,寶寶適合呆的房間溫度為18度哦!

4.沒有安全感,需要人關注:寶寶剛來到這世界不久,唯一熟悉的只有媽媽,會經常沒有安全感,可能寶寶就是想要你抱抱他所以哭鬧來引起你的注意。

5.困了:寶寶還小、不會自主睡眠,再有外界干擾因素太多,比如光線,聲音等等,總害得寶寶明明困得要死卻睡不了,一般寶寶都會有鬧困現象的。


6.餓了:寶寶越小哭鬧的原因越有可能是肚子餓。特別是母乳餵養的寶寶更不耐餓,如果寶寶哭了可以試著給她餵奶,如果吃飽了自然就不哭鬧了,如果吃飽了還哭鬧那就是說明還有別的需求,不會說話,只能哭鬧來表達啦,媽媽們要多點耐心哦。

7.生病了:大人生病還不舒服呢,寶寶生病了頭昏腦脹的,有沒有辦法表達,只能哭鬧不止,所以媽媽們在平時生活中更要仔細觀察。

帶娃我們是認真的!

➕關注“Vera育娃”瞭解更多育兒,健康常識……


Vera育娃


我因為被第一個寶寶折磨的不得了,所以現在帶二寶時特別注意,不想搞得跟大寶一樣難帶,那樣孩子哭我也累,二寶現在三個月了,比起他姐姐那會兒,我簡直不知道省多少力,唯一的事睡眠不足,以前帶大寶時,一哭就抱,後來得抱著睡,放下就醒,二寶剛出生時就表現的比他姐姐好睡,剛生下來時,不怎麼吃,光睡了,現在有點小小的情緒了,偶爾會鬧,但是我也不會像帶他姐姐那樣了,一哭就抱了,二寶哭鬧的話,我會先看著,或者逗逗他,有時候他一會兒就好了,自然也不用抱著了,如果哄不好,逗不好就抱會兒,等他安靜了放到床上再又逗他,反正不長抱也不慣他,目前為止還蠻乖


瓊908


從醫學的角度來說,兩個多月的寶寶哭鬧基本是生理需求,不是鬧脾氣,也還沒有到培養他獨立性格的時候,所以躺著哭鬧要立馬抱起來,而不是等她不哭了再去抱起來。


很多媽媽擔心孩子一哭鬧就抱起來會養成孩子愛抱的壞習慣,不利於孩子獨立性格的培養,所以想讓孩子不哭了再去抱起來,這種做法至少要到寶寶年齡三個月之後甚至半歲以後再選擇。

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哭鬧都是有原因的,不是餓了,就是尿了,拉粑粑了,其次就是腸脹氣引起的腸痙攣,腸絞痛,甚至有可能感冒生病不舒服了,孩子不會說話,只能以哭來表達。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孩子缺乏安全感了,這個時候還是要儘量滿足孩子的心理和生理需求,畢竟人家還只有兩個多月呢。

美女兒保科醫師育兒經,和你一起科學育兒,快樂育兒。



這個問題沒有明確的規定!兩個月的寶寶各個器官還都在發育中……,不過,寶寶的感應很靈敏,有可能是餓了,有可能是尿布溼了,有可能是躺的時間久不耐煩了,也有可能是發燒引起的不適而導致寶寶的啼哭!這些原因都會引起寶寶的啼哭,監護人要及時發現及時處理,如果寶寶啼哭久了,就會吐奶,萬一流入耳朵裡就麻煩了,要讓寶寶立身睡覺,可以避免此事,因為兩個月還不會翻身的。

再說現在的寶寶也沒幾個放在那睡的,都是抱在手上睡覺的多,別說讓它啼哭不管啦!誰又忍心呢?不過,啼哭就抱也有弊端,就是把寶寶的獨立性從小慣壞啦!現在的寶寶都很聰明,三個月就能認知,就會翻身,監護人一定要看護好!具體問題具體對待!(不對請指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