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成名”賀建奎:出身農門 被富豪導師改變人生

“一夜成名”贺建奎:出身农门 被富豪导师改变人生

11月28日,位於香港大學李兆基演講廳的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會場人來人往。早在清晨7:00左右,香港大學李兆基會議廳就聚集了來自全世界各地的媒體記者。在這次峰會上,賀建奎無疑成為全場的焦點。

中午一點左右,賀建奎突然出現在大堂中。賀建奎並未從大堂正門進出,而是從舞臺後的區域進出禮堂。在他進出禮堂時,各通道均有安保人員。值得注意的是,在賀建奎的發言開始前,組委會方面特別強調,在其發言期間希望會場人士不要打斷或打擾,否則將終止發言。

在峰會召開前一天,賀建奎宣佈,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雙胞胎姐妹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該事件隨後引發巨大爭議。

結合新化一中校友資料、南方科技大學介紹師資隊伍網站上的介紹與多方資料,賀建奎多年來的歷程得以展現。出生於貧困縣的賀建奎如今不僅是高學歷與多重獎項加身的學者,也是一個帶領團隊贏得政府與投資方認可的成功商人。他的改變始於自己在美國的億萬富翁導師,在得知導師身家的那一刻,一個天才學者的人生道路換了方向。而在這次引發軒然大波的基因編輯嬰兒事件中,賀建奎自稱“感到驕傲”,並稱“願意用下半輩子負責”。

家境貧寒的高才生

如今掀起軒然大波的賀建奎只是一個年僅34歲的“80後”。

1984年,賀建奎出生於湖南婁底新化縣,根據界面新聞報道,賀建奎童年時家境貧寒,爸媽以務農為業,初中畢業後考入新化一中就讀高中。資料介紹,新化一中創辦於1898年,是湖南省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

在《千人雜誌》今年3月發佈的對賀建奎的專訪中提到,高中階段,賀建奎非常痴迷物理學,曾經家裡還有一個小小的簡易實驗室,寒暑假時,自己會在家裡“搗鼓搗鼓”,做一些感興趣的小實驗。還有一篇名為《今朝國家棟梁——新化一中近期湧現的部分傑出校友》的文章中介紹,2002年,賀建奎畢業於新化一中284班,高考以優異成績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錄取。

22歲那年,賀建奎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畢業,獲得近代物理學學士學位,隨後前往美國深造,26歲時,賀建奎獲得美國萊斯大學生物物理學博士學位,同年,他還獲得了中國留學基金委頒發的“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和美國科學促進協會(AAAS-SWARM)第85次年會優秀論文獎。

27歲,賀建奎在美國斯坦福大學擔任博士後,並於28歲回國。就在回國當年,賀建奎入選深圳市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孔雀計劃”,同年,他指導南科大代表隊獲iGEM亞洲賽區金牌(SUSTC-iGEM-B)和銀牌(SUSTC-iGEM-A)。在29歲,回國僅一年的他入選“深圳市優秀教師”。

31歲,賀建奎研製出亞洲首個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三代單分子基因測序儀,其成果被Nature Biotechnology專題報道。

受身家億萬導師影響 想回國“做點大事”

賀建奎不僅是學者,更是商人。但曾是“學霸”的他走上商業道路也經歷過思想衝擊。

賀建奎在接受《千人雜誌》專訪時曾提到,念大學時,自己從來沒有想過創業,覺得學者就應該專心於學術研究,但是一位導師改變了他。

賀建奎稱,在斯坦福大學做學術研究時,他發現導師斯蒂芬·奎克教授不僅是世界基因測序領域的頂級科學家,還是十多家公司的掌門人,擁有三家上市公司的控股權,是一位身家億萬的超級富豪。這讓賀建奎大吃一驚,賀建奎創業的念頭在異國他鄉萌生了。

賀建奎在今年3月接受《中國新聞週刊》時也曾表示,在美國,華人科學家的發展會遇到看不見的玻璃天花板,只有回到自己的國家,才能“做點大事”。

天眼查資料顯示,如今賀建奎擔任法定代表人的企業有6家、作為股東的企業有7家、作為高管的企業有4家。賀建奎為深圳市南科生命科技有限公司的大股東,持股比例為45.5%。

2012年,28歲的賀建奎回國當年的7月4日,就成立了如今和他一起被大量曝光的公司——深圳市瀚海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這是一家專業從事生物信息分析服務的生物科技企業,賀建奎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第一大股東,直接持有瀚海基因27.41%的股份,又通過珠海瀚海創夢科技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間接持有瀚海基因5.83%的股份。

根據南方日報報道,瀚海基因在2017年的估值已經達到15億元。在瀚海基因的官網上,有一則今年4月發佈的關於瀚海基因獲2.18億元A輪融資的報道,報道稱“瀚海基因近期已經完成2.18億的A輪融資,由同晟資本領投,希夷資產等五家機構參與跟投。”

昨日下午,上市公司天壕環境接受媒體採訪時確認間接投資瀚海基因,但與公司主營無關,“公司2016年、2017年投資入股了福州紫荊海峽科技合夥企業,實繳約900萬元,由後者進一步投資瀚海基因,公司主營還是公共事業、環保業。”

賀建奎的瀚海基因不僅獲得了上市公司的間接投資,也獲得了政府方面的資助。深圳市2015年技術開發項目(第四批)公示名單顯示,當年深圳市瀚海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單分子測序技術及研發項目獲得深圳科創委150萬資助金額;在公開可查的“2019年深圳市工程中心項目的公示”中,瀚海基因的“深圳市新型測序技術及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獲得來自深圳科創委的450萬資助。

願用自己下半輩子為實驗負責

新京報記者在添加賀建奎微信時看到其個性簽名正體現了他的多重身份: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南方科技大學—瀚海基因—因合生物。

如預言般,賀建奎在接受採訪時曾稱,自己在運營瀚海基因的同時也是南科大生物系教授,“平衡這二者是一門藝術!如果二者不能得到妥善處理,自己就會陷入一攤‘泥潭’,難以抽身。”

新京報記者從南方科技大學獲悉,賀建奎於2012年來到南科大生物系,2018年初,賀建奎由於創業比較忙,沒有時間教學,提出停薪留職。

儘管如此,南科大如今仍然因為參股賀建奎旗下公司、被質疑資助賀建奎基因編輯項目而陷入漩渦。11月28日,賀建奎到達位於香港大學李兆基演講廳的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會場發表主題演講並回答記者提問時首先感謝了自己的母校,同時回應稱,自己的個人公司沒有以任何形式參與項目其中,三年前展開研究的時候大學有資金資助,後來涉及一些醫療相關事宜,自己支付了一部分錢,“南科大完全不知道這一實驗”。

實際上,對於外界的反應,賀建奎感到驚訝。他表示自己根本沒意識到大家會有這麼大的反應,因為他覺得美英已經有過類似的實驗了,他稱對這件事被洩露給媒體感到出人意料。

不過對於外界的大量譴責,賀建奎並不認同,甚至感到驕傲。在他看來,更多孩子需要的是“保護”而不是疫苗。他在去艾滋病村時發現有30%的孩子都感染了艾滋,“我認為我是驕傲的,我是在挽救生命”。

無論將面臨怎樣的處理結果,賀建奎的未來已經因此改變。賀建奎表示,自己並沒有想要控制孩子未來的生活,孩子的未來可能有不同的潛力可以發揮出來,他們將來可能知道自己的基因是被編輯的,“我願意用自己生命的下半輩子去負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