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機臺風比陣風還好嗎?

信馬由韁


其實把颱風和陣風比較,到底誰強誰弱的意義並不大。為什麼這麼說呢?

背景

主要是兩款戰機的作用不同,“颱風”是空優戰鬥機,而“陣風”是多用途戰鬥機。這主要取決於冷戰是各國面臨的情況決定的。冷戰時期,法國當時位於歐洲的後方,所以並不擔心蘇聯的威脅,只跟在大哥美國踹門以後,對地攻擊一下就可以了,所以法國的“陣風”更強調對地的作戰性能,而德國呢?則恰恰相反,他時刻遭受著蘇聯的威脅,所以德國需要一款可以空中搏鬥的戰機,更強調空中優秀,這也就決定呢,法國和德,意,西,英,聯合研製的戰機,有不可調和的矛盾,這是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則是發動機問題,法國想要用M88發動機,而歐洲德國則想用EJ200所以最重不歡而散。

說完了背景下面說一下兩款戰機的性能和各項參數

颱風

發動機:兩臺歐洲噴氣發動機公司的E.J200加0力渦扇發動機,每臺發動機淨推力13490磅 (60.00千牛),開加力時推力20250磅(90.00千牛)



重量:空重21495磅 (975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46297磅(21000千克)

最大速度(36090英尺米高度不攜帶武器) ; 1321英里/小時(1147節)

最大爬升率:保密


實用升限:保密

翼展:3英尺11英寸 (10.95米) ;

機身長度52英尺4英寸(15.96米) ;

高度:17英 尺英寸(5.28米) ;

機翼面積538.21平方英尺(50.00平方米) ;

機翼展弦比2.205,鴨翼面積25.83平方英尺(2 40平方米) ”

機炮:“毛瑟”BK27機炮;

可掛載導彈:短程空對空導彈:中程空對空導彈;空對面導 課:反雷達導彈,制導和非制導炸彈:機炮安裝於機身右側;其餘武器掛載在9個機翼下掛架和4個機身下導彈發射架。所有的武器教荷超1000磅(大約6500幹克) 。

陣風

類型:單座多用途戰鬥機

發動機:兩臺SNECMA公司生產的M882渦扇發動機

性能:高空最大飛行速度2130千米/小時;升限保密:執行空對空任務的作戰半徑 1854千米

重量:空重980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19500千克

尺寸:冀展10.90米;


機身長15.30米;高5.34米

武器: 1們]30毫米DEFA 791B機炮;可攜帶6000千克彈藥

所以說這兩款戰機到底誰更厲害的意義不大,就像問同級別的老師和醫生誰更厲害一樣,但是這兩款四代半戰機說成歐洲最強戰機卻不為過。


軍武小咖


綜合來看臺風比陣風更強,颱風是由英國、德國、西班牙、意大利聯合研發的空中優勢戰鬥機,本來法國也是聯合成員國,可是法國由於法國想該戰鬥機可以上艦對於多功能性要求更高,因此最終退出了颱風戰鬥機項目,自起爐灶研發了陣風戰鬥機!
颱風戰鬥機更加側重


超音速截擊,而法國的陣風更像是一個多面手,對空對海對地都能幹,側重點不同,都是非常優秀的三代半戰鬥機。


颱風戰鬥機相對於陣風擁有更大的機體和更大的機頭,並且陣風戰鬥機由於設計問題,機頭空間小的可憐,大小隻有我國研發的梟龍戰鬥機大小,這嚴重限制了陣風戰鬥機的升級潛力!相比陣風,颱風更大的機體更大的機頭讓其擁有更大的升級空間!並且在動力上陣風也是差颱風一截,陣風采用的是源自F404的M88發動機,雖然是一款優秀的中推,但相對臺風上的Ej200差距明顯,EJ200是英國羅羅公司退出的一款四代水準的中推,推重比超過10,整體技術水平可以和美國F119媲美,並且改進型EJ270推力達到了14噸級,要知道我國的WS10b大推力航空發動機也只有13.2噸!

綜合來看臺風無疑比陣風更優秀!


理性分析事實說話


嚴格來講並不是颱風比陣風好,而是颱風更注重空戰性能,空戰性能要比陣風好

陣風戰鬥機,法國達索公司研製,長15.27米;翼展10.8米;機高5.34米;空重9.85噸(單座C型);最大起飛重量24.5噸;最大武器掛載能力11噸;最大速度1.8馬赫;使用兩臺7.5噸推力的M88發動機。

颱風戰鬥機,歐洲英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共同研製。機長15.96米;翼展10.95米;機高5.28米;空重11噸;最大起飛重量23.5噸;最大武器掛載能力8噸;最高速度2馬赫;使用兩臺最大推力9噸的EJ200發動機


在1979年,剛開始提出“歐洲合作戰鬥機”項目的時候,法國是跟英國、德國一起參與的,但是在設計計劃的時候,各國要求不一樣,特別是法國,因為當時法國陣風戰鬥機的設計已經開始,法國空軍和法國海軍航空兵要求指標規定為9噸,可以掛載3.5噸彈藥對地攻擊650公里的目標,也就是說法國的目標是一款突出多用途性能的戰鬥機。

但是西德由於身處冷戰最前線,其要求突出制空截擊性能,其提出的是TKF-90方案,突出空優性能。英國先後提出了單發的P.106和雙發的P.110概念,但是其與法國人最主要的分歧在於發動機上,堅持要求羅·羅的發動機,而不是法國人在設計的M88發動機,最終三方不歡而散。德國的TKF-90方案(由梅塞施密特-博爾克-布羅姆設計)

之後,英國人找上了意大利人,由於意大利人也對截擊要求比較高,所以雙發基於P.110和TKF-90推出了ACA計劃,其氣動外形和性能指標已經跟德國的TKF-90方案非常接近,最終德國也加入這一計劃。

ACA全尺寸模型

最後在1983年,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和西班牙五國共同參與進行了“歐洲戰鬥機計劃”(法國人又來了),但是法國一開始就是打算獨立研製的,想以陣風為標準,立場很強硬,最後與其他各方都談崩了,1985年法國退出,歐洲戰鬥機計劃正式開始。


雖然颱風和陣風在氣動設計上比較相近,但是最初設計理念上的不同,陣風更注重多用途性能,而颱風戰鬥機更注重高速截擊性能。而且陣風戰鬥機空重要求限制的比較死,最終空重為9.85噸,比颱風輕1.15噸。

在飛機結構設計上,雙方最大的差異在於進氣道處理上,陣風采用的是半埋式皮托管進氣道,皮托管進結構簡單,重量輕,但是其對於進氣道內氣壓和氣流控制能力差,而且皮托管唇口在超音速飛行時,激波阻力較大,不利於超音速飛行。陣風戰鬥機採用半埋式設計,進氣道半埋入機身,利用機首產生的激波椎效應來減輕進氣口阻力,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皮托管進氣道的負面效果。但是這種設計又付出另外一個沉重的代價,那就是機首雷達罩尺寸被嚴重限制,陣風的RBE2雷達直徑僅為58cm,比梟龍和鷹獅這些輕型戰鬥機雷達直徑還短几公分,非常吃虧!

而相比較之下,颱風戰鬥機採用的是可調式擋板進氣口,進氣口上面設置附面層吸納孔,下方有擋板可以氣流控制,其對進氣道內氣流控制和阻力控制要遠勝於陣風。而且颱風在進氣道設置了進氣道放氣孔,這種放氣孔可以計算機自動控制開關,以此控制進氣道內氣流的壓比和速度,使戰機超音速飛行更穩定,這種設計在追求高速戰鬥機上經常看見(F-15、F-22)。
另一個最大不同,則是颱風戰鬥機追求高速性能,採用鴨翼前置設計,鴨翼在飛行員座位之前,這種設計增加鴨翼的操縱力矩,更有利於超音速配平。為了彌補鴨翼遠距離設置導致的渦升力不足,其在主機翼前面設置了個小型邊條,作為渦流發生器,來彌補渦升力。
陣風鴨翼近距離設置,渦流效果利用很好,渦升力很強,但是配平力矩就顯得不足,超音速飛行配平壓力增加,鴨翼不得不進行較大角度偏轉時,又會急劇增加飛行阻力,顯然陣風設計的時候沒考慮過多的考慮超音速性能。而另一重要屬性比較就是,發動機,M88與EJ200之間的差距,差不多可以用代差來形容,這方面法國的斯瑪奈克與身為世界航發三巨頭的羅爾斯羅伊斯顯然不是一個級別。作為根據F404技術改進而來的M88,除了採用複合材料機匣設計減輕重量外,其他指標上差不多沒有什麼亮點可言。
而EJ200則完全是第四代航空發動機的水平,甚至可以用神器來形容,不僅推力和推重比更大,設計和製造工藝更是可以用牛逼來形容,採用一體式葉盤等整體鑄造方式,發動機零部件僅1800個,比F404要少600多個。而其自動健康管理系統,完全拋棄了以往航空發動機的間隔固定時間進行檢修等需求,系統能夠自動監測各部件工作狀態,給出疑似故障或失效部件,並且評估剩餘壽命。而雙發的代差更是體現在升級潛力上,現在由於陣風戰鬥機的增重,法國人想破頭的給M88增推,M88-9爭取達到9噸的推力。而EJ200的增推系列EJ230和EJ270早在2009年就開始測試,2014年EJ270測試最大推力達到14噸,只不過一直沒有裝機需求而閒置著。


五嶽掩赤城


颱風電子設備和整體科技更先進,但氣動佈局不如陣風,總體性能偏向高速截擊。陣風要同時兼顧艦載型,所以更重視機動性和掛載能力。陣風發動機不如颱風,但體型和重量更小,兩者最大推重比差不多。當初這倆旗鼓相當,20年後現在看,還是颱風更符合發展趨勢。


憤怒的山藥


差代機拼機能,同代機拼智能。如果是三代機對二代機,憑藉先敵發現、先敵打擊、先敵摧毀,就可非接觸殺傷。而同為三代機,大體上參數相當,就看臨場發揮和運氣了。


XX頻道


一個注重空戰優勢一個講究多用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