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彈吉他如何練習?

搖滾機器



速彈一般來說,指的是160以上的16分音符。
無非就是三點:1、練什麼;2、怎麼練;3、耐心。


首先說一下基本的練法。

我們可以分三個目標速度:80/120/160,都是指的16分音符。

下面說的這些練習,全部可以設計成這三個目標速度。


1、左手

剛剛開始一定要慢練,先把手型穩定。

左手有兩個要求

一是找準最佳按弦點——靠近右手邊品絲的地方。

二是手指不能抬高。

這兩點這能是用最慢的速度來練習,最慢的速度就是指你能做到以上兩點要求且不彈錯的速度。


2、右手

右手撥片就特別重要了,速彈的話,一定不要捏的太死,讓它比較放鬆。

在速度慢慢提快的時候,撥片吃弦逐漸變少一點。

還有就是撥片與弦的角度儘量控制住,不要大於15度,這樣出來的顆粒感會比較強。


再來說說練習什麼。

給大家推薦一套牛逼的教程。

就是來自Guthrie Govan的Creative Guitar 1、2


睪 丸哥可以說是近年來最生猛的吉他手,牛逼到爆。

據我一個老師說該哥彈得再快的東西,用軟件放慢了之後看還是精準的。


我也看了保羅的那套非常經典的教材——Intense rock,我也練了一點點。

我記得有一次我跟陳老師坐在車後面,我就請教他。

我說:陳老師,我不知道怎麼練琴,到底該練習什麼東西?

陳老師馬上說道:你那裡不知道怎麼練琴,你是沒練。

我當場尷尬大了。

陳老師接著說:你就把保羅的那兩小本搞下來就行了。

所有的練習速度音色都要還原的一致。


好了,不插廣告了。

接著說。

其實他們的教材都是三點:節奏、音階、和絃與琶音。裡面會穿插一些擊勾弦或者點弦的技巧。


來看看睪哥的教材。

先是爬格子熱身,還是要強調一句,爬格子不是基本功,是熱身練習非常不錯的選擇,只是摘幾條。


再來節奏,也是摘錄幾條:


再來音階:


睪哥很厚道,在音階的部分,把2度到7度的模進全部展現出來了:


再到和絃,其實也還是CAGED和絃系統:


再來琶音,一般我們琶音都會用掃撥來彈,當然也有些變態的吉他手用交替的。



睪哥來了一些技巧:

先是連奏,也就是擊勾弦。


當然睪哥還講到了調式,這裡不列舉了。

也可以說是音階的部分。


再來點弦,睪哥還搞到了八指點弦,其實你喜歡就練,不喜歡也可以不練:


就這些了,你真的看懂了,先要恭喜你了。

同時,你也不會嫌我囉嗦了。

基本功的東西就只是這幾個東西。

這幾個練好了,建立在這之上再去研究其他的東西會更好。

如果你能看到這裡,說明你已經有足夠的耐心。

第三點耐心就要看你自己了。


祝好運。


葉吉他



想要達到飛一般的速彈效果,讓聽眾的頭髮都豎起來,為之傾倒和瘋狂,其實途徑有不止一種方式。這裡就簡單的介紹一下。


首先,最直觀的速彈方式就是速撥彈奏。就是右手持撥片兒,結合左手快速爬格走音階。當雙手的配合達到非常協調的程度時,就會彈得非常乾淨和飄灑,同時因為右手是撥片彈奏,音色也會很有顆粒感和彈性。


通常達到這種效果的時候,左右手其實是放鬆的狀態,但是前提是需要左右手有足夠的基本功和力量。經過長時間慢速練習以後,解決了左右手肌肉機能問題,下面需要面對的就是協調問題,如何讓雙手能夠同步,很多人總有一隻手跟不上另一隻手,這樣就會導致彈出來的音不對,音色也很糊,很髒。




解決這個問題就是需要常年的練習,必須跟著節拍器,從慢速逐漸到中速再到高速,這麼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大腦會根據不同的彈奏狀態,進行肌肉型的記憶,久而久之,在彈奏的時候就變成了一種條件反射,而且是一種非常放鬆的狀態。練習的時候不要強求,如果累了的話,一定要注意休息,否則會造成肌肉的疲勞甚至損傷。


第二種方式就是大名鼎鼎的點弦演奏法。這個技巧是由吉他大神範海倫開創併發揚光大,後來更是有nuno bettencourt、Vito bratta等吉他天才在此基礎上深入演化,如今點弦技巧早已成為一種必學的演奏技術。點弦最大的好處就是能保證高速彈奏的同時,音色仍然飽滿、順滑,而不像撥片兒顆粒感太強,而顯得有些硬。如果用點的方式結合擊勾弦,這樣的音色比較平順,演奏古典音階時會創造出一種非常流暢的效果,類似於古典鋼琴的快速琶音。




在練習點弦時候也是需要注意左右手協調。在右手點弦並勾弦完之後,左手再進行擊勾弦的動作,一定不要搶,否則會出現彈奏音不準確的情況。另外在點弦的過程中,還特別需要注意護弦的技巧,因為雙手基本上都在指板上了,稍微一碰出琴絃就會產生雜音,在電吉他演奏裡,尤其是重金屬音色下會放大的非常明顯,所以一定要注意。在點弦過程中,左右手同時要對其他所有不用的弦進行護弦消音動作,這個也是需要長時間的練習才能夠掌握。

以上這是兩個最常見也最容易出效果的速彈技巧,相信經過科學的、不懈的練習,一定能夠掌握它們,成為吉他達人。


Jim郗


這個問題我非常榮幸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練習過程,如有偏差或不合理的地方歡迎各路大神進行指正!
“運動員”三個字是許多人對速彈型樂手的戲稱,因為速彈挑戰的是手指;手腕;手臂的機能和耐力。所有速彈型的吉他手上輩子都是折翼的天使,因為墜落到凡間感受不到翅膀的存在所以才奮力做著手部運動來尋找振翅的感覺!sorry各位,我實在忍不住了,讓我吐一會兒。。。不過確實速彈的練習過程是很痛苦的,因為練習速彈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自虐然後不斷突破瓶頸的過程。換句話說吧,就沒事兒非得給自個兒找點不痛快,然後再感受突然痛快了一下然後繼續難受的感覺。從練習50拍速四分音符的半音階到250拍速十六分音符的掃撥點弦大速撥,你可能經歷了所有的人間冷暖,看破了世態炎涼,最終迴歸到你自己內心的那片無塵之地,人琴合一。左手的機能大家都明白我會在後邊簡單說一下,重點要說的是至關重要的右手的練習方法。
右手撥絃:撥絃動作我分出了指撥、腕撥、臂撥這麼三種,這三種當中又有細分,先來說一下指撥練習。
1、指撥:顧名思義就是手指撥絃法,各位注意並不是說的用手指觸弦,而是指用兩根捏撥片的手指來完成撥絃動作。指撥分位推撥和壓撥,推撥就是利用食指為主力指完成一個向下推撥片的動作,從而完成撥絃。詳情請見日本吉他大師“大村孝佳”。壓撥就是利用大拇指為主力手指完成一個向下壓撥片的動作,從而完成撥絃。詳情請見英國籍瑞典吉他大師“Yngwie”。兩種撥絃方法都很科學,也能夠讓你在保持很小幅度的基礎上彈的飛快。但是在練習這種撥絃方法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你的撥絃力度,力度是你顆粒感最初的質檢員!如果力度不夠那麼不管你用多麼天價的設備顆粒感都無力迴天!所以在最初練習的時候你就要拼命嘗試在最小的運動幅度中持續使用最大的力度去撥絃,這樣就可以解決顆粒感的後顧之憂了!
2、腕撥:手腕撥絃,靠手腕來回晃動來完成撥片的撥絃動作。這個撥絃方法讓你有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那就是右手支點!腕撥需要你的右手有一個很穩定的支點來供手腕在精準控制速度的前提下為你提供高速狀態的撥絃動作。這個支點可以是手掌與手腕內側連接的位置靠著琴體,也可以是小指或無名指支在琴體上。不管支點怎麼樣,請務必記住你需要它,而且你更需要手腕對速度精準的控制能力,並且在練習之初就要遵循先發力後控制再提速的規律。力度不能小,控制力會讓你的演奏聽起來精準無比,得到力度與控制力的速度先生會讓你的演奏激情倍增!
3、臂撥:另一個名稱叫做“振臂”。字面意思理解就是震動手臂,沒錯,咱們只理解字面意思就可以,因為你要做的就是震動手臂。可是別忘了,振臂的特點就是力度大,速度快,控制力弱!所以想要向JP學習的朋友們切記把練習重點放在控制力上邊,因為整條胳膊都在震動所以一個不留神就會出現彈不穩的情況,這個精準的控制能力就需要根據每個人不同的條件來自己進行摸索了。還有振臂在過弦的時候會比較吃力,不過通過大量的過弦練習讓手臂的控制力提升到精準的程度就可以很好的解決過弦問題了。
所以速彈練習可以總結為:(節拍器+耐心)*大量練習=練習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