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超级品牌日,有感而发的平板电脑究竟值不值得买?

今天在某东浏览数码产品时,打开客户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微软超级品牌日广告,有感而发想到这个老生常谈而又令人纠结的话题,平板电脑究竟值不值得买?

微软超级品牌日,有感而发的平板电脑究竟值不值得买?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当今的数码三大件: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排名中,随着手机的使用频率和使用范围越来越高,要不是笔记本拥有办公更加效率的先天优势,手机已经有了隐隐超过笔记本的趋势。而平板电脑一直在不温不火中徘徊者,新品出了又叫好不叫卖。其中的苹果平板算是独占鳌头,微软平板只能说堪堪一战,安卓平板几乎全军覆没。

微软超级品牌日,有感而发的平板电脑究竟值不值得买?

平板刚问世的时候,确实火爆了好几年,但现在的状态,并不是平板本身在退步,而是用户对其期望值过高,用过才发现,平板电脑在日常使用频率中占据的地位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大,已经到了2018年年末了,我们真的还需要一台平板电脑吗?

微软超级品牌日,有感而发的平板电脑究竟值不值得买?

先来看看平板电脑自身的定位,通过触摸屏功能,可以脱离键盘鼠标的束缚,并保持了大屏幕的优势,它是填补手机与计算机之间空白的产品。这几句话就是我们买它的最大理由,电脑太大,手机太小,平板刚刚好。

微软超级品牌日,有感而发的平板电脑究竟值不值得买?

在未来加小编孙智戴看来,现在平板最大的用途,就是给孩子当玩具,不管是一岁的宝宝还是七八岁的大孩子,他们并不需要打电话这个功能,即便需要儿童手表可以代替。他们需要的就是一个陪伴他们成长的玩具,而平板电脑这个玩具,看佩奇玩游戏,都可以胜任,也是妈妈们哄孩子的利器,毕竟妈妈们也不想一天24小时都在逗孩子,那样真的太累太累了,也不现实。有了孩子才知道,只有让孩子玩平板,他们才能安静下来,父母也可以干一点自己的事,这是不争的事实,不是你说一句小孩看平板不好就能解决的。

微软超级品牌日,有感而发的平板电脑究竟值不值得买?

相对于笔记本、手机,平板很便宜,安卓平板千八百块钱,ipad虽然贵,但是功能上完爆安卓平板,也是值得那个钱的,如果平板对于大人来说,也会用一用,那么不要犹豫,选ipad就对了,如果只是哄孩子或者追个剧,那么几百块钱的安卓平板也能满足你,不必多花冤枉钱。

微软超级品牌日,有感而发的平板电脑究竟值不值得买?

因为平板电脑没有手机那么多花哨的功能,电池容量也大,所以续航时间普遍很长,能满足长时间追剧、玩游戏需要,这也是用户看中的地方。

微软超级品牌日,有感而发的平板电脑究竟值不值得买?

平板具备更大的屏幕,这是平板电脑最大的优势,没有之一,大屏幕可以有更强的可视视角和更良好的互动体验。而且最新的平板电脑已经开始配置手写笔了,并且支持adobe软件,这让平板电脑在设计领域焕发了第二春,随时随地的作图、后期,把你闲散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微软超级品牌日,有感而发的平板电脑究竟值不值得买?

好了,优势说完了,如果你想买个平板电脑,又想说服自己花掉这笔钱,看完上面就可以关闭文章了。孙智戴来说说但是,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随着手机全面屏的发展,平板大屏幕优势在渐渐丧失中,尤其是各大手机厂商推出的max系列,屏幕均超过7英寸,非常接近ipad mini的7.9英寸,所以孙智戴认为,现如今,再做小的平板是没有意义的,苹果渐渐放弃mini的生产线,重点发展大屏幕的ipad pro,也印证了孙智戴的判断。这是缺憾是非常致命的,平板到现在都缓不过来,主要就是因为与手机功能重叠,却又可以被手机代替。

微软超级品牌日,有感而发的平板电脑究竟值不值得买?

其次,如果应用程序可以分三六九等,iPhone和安卓应用是一等,ipad应用是二等,安卓平板和win平板是三等残废,应用少不说,还bug超多,这就忍不了了。有些图省事的应用软件,直接把手机端的移植到平板端,也不多少优化一下,能把你坑到哭。

微软超级品牌日,有感而发的平板电脑究竟值不值得买?

其实这两个缺点,就是致命的,不解决这两个痛点,平板市场很难做到以前那种风生水起,顺便多句嘴:虽然医学界仍然没确定下来孩子在第一次使用平板电脑之前的年龄,但至少有多项研究指出了两岁以下儿童,使用平板电脑与言语发展延迟之间的联系。手机常常是大人自用的,而平板往往是给孩子玩的,这就是为什么孙智戴要把锅扣在平板头上的原因。

微软超级品牌日,有感而发的平板电脑究竟值不值得买?

总结:其实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我们真的不太需要一个平板电脑,目前手机具备的优势,已经大大超越了平板,与其额外花费两三千块钱买个平板,不如把这个差额投入到手机上,享受一下旗舰手机带来的乐趣。好多人常嚷嚷说安卓手机卡的要死,试问一下你真的用过4000+的安卓手机吗?iPhone是不卡,它卖多少钱呢?笔记本逼着自己越来越强大,但是平板越来越想取而代之,而手机虎视眈眈,又想着代替前者。如此来看,大家都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随着科技不断进步,要想不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必须让产品具备别人无法取代的痛点,ove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