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俄羅斯和印度的軍費差不多,印度土豪到處買武器,而俄羅斯卻很窮?

無謂光榮


根據最新的各國軍費公佈情況,俄羅斯為484億美元,而印度為506億美元,雖然印度的軍費開始超過俄羅斯了,但總體而言俄羅斯的軍費與印度是差不多的,但為何印度卻能夠四處買武器,而俄羅斯看上去卻顯得捉襟見肘呢。

這是因為俄羅斯與印度的起點不同,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大部分遺產,軍事實力非常強大,對先進武器裝備的需求沒有印度那麼迫切。而印度一直尋求大國地位,需要不斷擴充自己的軍事實力,所以到處買武器來提升自己的實力。

其次,俄羅斯的軍工製造業非常齊全,所有的武器裝備幾乎都能夠自給自足,所以也就沒有必要到他國購買武器裝備了。而印度不同,軍工水平十分有限,大量武器裝備依靠外購,如果不依靠外購的武器裝備,印度軍隊甚至連作戰能力都要喪失。

(印軍其實連步槍口徑都沒有完全統一起來)

第三,其實印度四處買買買也給了人一種假象,那就是印度特別有錢。其實印度的經濟實力一般,而且印度國內的基礎設施也十分落後,但印度花在軍事裝備上的錢卻是大把大把的投入,長久以來國內經濟嚴重缺乏政府投入,發展遲緩難以支撐其龐大軍事開。而俄羅斯由於受到西方制裁,經濟也開始倒退了,所以不得不削減軍費開支。

(印軍高價引進陣風戰機)

但是,就算俄羅斯開始大幅削減軍費,軍事實力仍然是印度短期內不能比拼的。因為印度從國外引進武器裝備的成本是他國的好幾倍,但印度依然甘願充當這個冤大頭。而俄羅斯就務實得多了,花錢都花在了刀刃上,所以俄羅斯軍力目前依然保持著不錯的實力。


利刃巨透社


根據國外媒體整理的數據,2018年世界軍費開支最高的10個國家情況如下:

1、美國 6220億美元,增長1%

2、中國 1918億元美元,增長6.2%

3、英國 538億美元,增長0.5%

4、印度 506億元美元,增長8%

5、沙特 487億元美元,增長-3.7%

6、俄羅斯 484億元美元,增長-6%

7、法國 443億元美元,增長0.2%

8、日本 417億元美元,增長-1.2%

9、德國 358億元美元,增長-0.5%

10、韓國 335億元美元,增長3.7%

由此可見,印度與俄羅斯的軍費開支確實比較接近,分別是506億美元和484億美元。相似的軍費支出水平,但是印度近年來給人的感覺確實是土豪一般,不停的拋出軍購案。相比之下,俄羅斯確實顯得暗淡許多,究其原因主要由以下幾條:

1、印度的軍購大單幾乎全都是對外採購,並且以招標的方式為主,這樣就大大增加了曝光在媒體之下的機會。而且印度近年來的軍購大單幾乎囊括了世界主要軍事工業大國,屢屢佔據軍事媒體的頭條。而俄羅斯的武器採購幾乎全是國內採購,沒什麼話題性,只有蘇57、T14等幾個大項目讓人眼前一亮,有足夠的曝光度。

由於本身軍事工水平較低,印度幾乎所有的主戰裝備都靠外購,這樣在國際輿論中的曝光率就大大提高,印度陣風戰機採購項目就是典型代表。當年印度拋出的126架中型先進多用途戰機項目作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戰機採購項目,吸引了幾乎全世界所有主流戰機制造商的關注。各戰機廠商以及其所在國政府為了拿下這筆大單,不斷的為自己造勢,甚至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都出面推銷。這樣的營銷攻勢當然大大提高了媒體曝光度。而同時期俄羅斯在蘇35、蘇34、蘇30SM這三個型號上的採購量約為300架並沒有引起國際輿論很大的注意,畢竟確實沒什麼話題性。

除了陣風,印度近年來確實屢有軍貿大單,比如與美國的C17運輸機、P8反潛機、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CH47運輸直升機等,還有雷聲大雨點小的印度國產F16計劃,都有很高的曝光度。尤其是因為印度與我國的關係,在我國媒體上,印度的軍購計劃總是會引起很高的注意力。

2、俄羅斯雖然軍費與印度差不多,但是用於裝備採購的資金恐怕還真不如印度。軍費支出總體上來說分為三部分:軍人待遇支出、訓練與存量裝備維護支出以及新武器裝備採購支出。對於俄羅斯來說,目前維持著龐大的軍事規模,這些存量軍事資源的維護消耗掉了鉅額的資金。尤其是俄羅斯規模巨大的核武庫,接近7000枚核彈頭,肯定消耗了鉅額資金,使得其分配到購買新裝備的軍費減少。而且,俄羅斯在國力萎縮、財政收支困難的情況下,為了維持其對抗美國的能力,將有限的軍費優先用於核能力的維持和發展,用於戰機、坦克等主戰裝備的費用進一步壓縮。

在蘇聯解體後最潦倒的日子裡,俄羅斯都沒有放鬆對核能力的維持和發展,尤其是戰略導彈核潛艇和新一代戰略導彈。俄羅斯正是依賴其駭人的核能力撐過了蘇聯解體後與美國整體實力對比最狼狽的日子。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是俄羅斯軍工項目中的重中之重,普京曾說:賣掉克林姆林宮也要搞北風之神。但是核項目都是耗資數百億美元的吞金獸,必然會吞噬常規軍事力量的發展資源。


從此蕭郎是路人甲


題目也說了“俄羅斯和印度軍費差不多”,所以實際上俄羅斯也不算真的沒錢,它只是給了我們一種很窮的感覺

那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

首先,先上2018年世界各國軍費排名:


看到沒,印度軍費506億美元,俄羅斯軍費484億美元,只相差22億。但

印度狠就狠在增長速度之快,已躍居世界第一。而俄羅斯這幾年則因石油價格崩盤、盧布極速貶值、西方制裁等各原因,致使國內經濟不斷陷入危機,軍費支出自然也就大大縮減,排名不僅從以往的第三直接跌倒第六,甚至還比去年縮水了6%……大國黃昏,怎能不讓人唏噓

然後,與印度大量進口武器裝備相比,俄羅斯確實買得少,讓人感覺很“拮据”

但實際上買得少不能全歸咎於軍費少

要知道,俄羅斯擁有蘇聯豐厚的遺產啊!蘇聯解體後,包括航空母艦、遠程轟炸機、遠程導彈運載工具以及核武器等,基本都被俄羅斯繼承了,其目前的主力裝備幾乎都是蘇聯時期的產品,新式戰機也都由是原型號改進而來。雖然說光吃老本不是長久之計,但俄羅斯最重要的還是大量投入資金搞創新研發。



反觀印度,沒有自己完善的軍事工業,軍工基礎又差,所以才需要到處買買買,依賴國外武器進口。


武器跟蹤狂人


分享專業知識,奉獻原創精品,我是兵說,我來回答!

在2017年世界各國軍費排行榜上,印度的軍費開支高於俄羅斯,位居第三。但俄羅斯的軍事實力遠超印度,排名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俄羅斯近年來經濟發展低迷,“窮”的問題也困擾著軍隊的發展。印度稱不上土豪,真正的土豪是中東那幾個國家。比如沙特阿拉伯,在購買武器裝備的時候,出手相當闊氣。

對於美國和俄羅斯這兩個軍售大國來說,印度是一個比較好騙和欺負的主。俄羅斯曾經說要白送印度一艘航母,只要給點改造費用就用。最後,俄羅斯從印度手中榨出了23.5億美元。前幾年,印度為了國防建設需要,到處採購武器,只要賣就買,也不管價格到底是否具有性價比。美國和俄羅斯賣給印度的武器不僅貴,而且還是“閹割版”。不過現在的印度懂得套路之後,比以前精明瞭許多,現在印度也重視起了本國的軍工體系建設,只是這需要時間。


俄羅斯比起印度強太多,儘管經濟低迷,但是軍工體系依然存在。俄羅斯對於武器的進口需求量小,坦克、直升機、航母、核潛艇、驅逐艦戰鬥機等裝備都可以自行生產。印度則是依賴國外進口的武器裝備。俄羅斯自行生產的武器價格肯定更便宜。俄羅斯軍費開支不足的根本原因還是國內經濟發展緩慢。


兵說


您的說法可能不成立~應該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所以這個問題可以拆成兩塊來看:一是印度真的土豪嗎?二是俄羅斯真的很窮嗎?

印度的土豪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現代傳媒的發達與信息量的巨大增加,加之三哥的天生喜感,所以給人一種“土豪”的感覺。其實細細觀察一下就可以發現,印度在軍備建設上一樣緊巴巴的,鋪開的攤子多如牛毛,真正落地生根的沒有多少——以空軍而言,近20年來最成功的項目只有一個,那就是蘇-30MKI戰鬥機項目,到目前為止裝備了200來架。其餘的軍備採購或者自主研發項目不是像C-130、P-8I、C-17項目一樣咬緊牙關就買了幾架,就是像中型戰鬥機採購項目一樣磨磨蹭蹭來回招標不知道他到底是要買戰鬥機還是求回扣,抑或就是像LCA一樣永遠在路上,從來見不到大批量裝備;而陸軍實際上也就有一個T-90S主戰坦克項目值得說道說道,要知道三哥陸軍的步兵戰車還是極其富有歷史感的薄皮大餡的BMP-2啊!至於海軍,也就1艘“維克拉馬蒂亞”號和4艘P-15A項目可以說說,2艘877級潛艇損毀了也沒有後續補充,“殲敵者”號更是已經趴窩。總的來看,不吹不黑,三哥的軍隊採購與軍備建設其實就是第三世界國家中等偏上的水平,並沒有顯得多“土豪”。

至於俄羅斯,也只不過是我們對這個神秘的北方巨人報道甚少而已。實際上俄羅斯重整軍備的速度極快,在邵一谷大將掌握俄羅斯軍隊後,俄軍的軍事改革與新裝備的換裝速度均比謝爾久科夫時代大大加

速——從傳統的俄國陸軍“小綠人”蛻變為富有西方範兒的俄軍特種部隊就可見一斑;俄羅斯空天軍最近10年更是已經裝備了100餘架蘇-34戰鬥轟炸機、120餘架蘇-30SM/M2戰鬥機、60餘架蘇-35S戰鬥機;俄羅斯海軍的水面艦隊儘管已經放棄治療了,卻一咬牙連續開工了6艘955型“北風之神”級戰略導彈核潛艇。總的來看,俄羅斯儘管確實緊巴巴的,但是在軍隊裝備建設上卻也是突出重點、任務優先,在項目管理與體系建設上比印度高到不知道哪裡去了。


軍武次位面


印度2017年軍費是535億美元,俄羅斯491億美元,兩國軍費相差不大,印度稍微多一點。我們經常看到印度從某某國購買了大量的先進武器,而俄羅斯卻很少購買國外的武器,是因為印度是土豪才買買買,俄羅斯窮才不買不買不買嗎?

其實,這樣理解是非常不正確的,銘蘇先生簡單給大家分析一下:

第一、印度買買買,是因為自己造不出來。

2017年印度GDP是2.4萬億美元,排名世界第7。但印度是一個有著13億人口的大國,國內經濟還很落後,人均GDP只有1800美元左右,是屬於相當貧窮落後的國家,其基礎設施水平甚至停留在中國20年以前。所以,印度遠稱不上土豪,大手筆花錢是打腫臉充胖子。

印度由於自己的工業基礎薄弱,研發製造能力低,很多先進的武器研發不出來,甚至連仿製都做不出來,那怎麼辦?自己還要稱霸印度洋呢,沒有辦法只有購買其他國家的,比如美國、俄羅斯、以色列、法國等國。

第二、俄羅斯沒有買買買,是因為俄羅斯可以自己造。

2017年俄羅斯GDP是1.5萬億美元,排名世界第12。俄羅斯經濟受自身結構影響,再加上近幾年油價大幅下跌,西方對俄進行制裁,俄羅斯經濟出現嚴重衰退,GDP從2013年的2.2萬億美元下降到2016年1.2萬億美元,遭遇了經濟困境。但是俄羅斯2017年經濟稍有迴轉,人均GDP達到10000美元,所以俄羅斯並不比印度窮。

俄羅斯繼承了蘇聯時期的大量的軍工企業,武器研發製造能力較強,絕大部分武器都可以自行製造,很多國家都還要買俄羅斯的武器,當然印度也是重要的買家。俄羅斯為了自身的國家安全和各項利益,需要保持較大規模的軍費開支,但軍費規模已經在逐年減少了。

綜上,印度和俄羅斯軍費差不多,但印度並不是土豪,俄羅斯也並不窮。他們由於自身的問題而呈現給大家的是不同的感受而已。


銘蘇先生


首先,有一點需要澄清的就是,就網上公開的相關資料顯示。就在2017年這一整年的時間內,俄羅斯的國防支出與印度的國防支出,相差的並不是特別的多。只是,俄羅斯那一年整體的國防支出,已經擠不進全世界前幾名了。


其次,至於為何印度這個國家,到處去世界各地購買國外的武器裝備,這其中還是有一定原因的。一個就是,印度其自身這個國家,是不具備完整的先進武器裝備設計研發製造能力以及相關的工業的。面對這一現實情況,也使得印度也只能耗費巨資購買國外先進的武器裝備裝備印度軍隊,來提升其自身國家的軍事能力。


相較於有錢沒法造的情況,俄羅斯這個國家就完全不一樣了,其自身有著非常獨立且完整的武器軍工研發體系以及相關的能力,但是苦於囊中羞澀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讓其大批量的研發設計製造生產相關的,高性能武器裝備來裝備俄軍部隊。


當然了,就算是這樣。以俄羅斯目前的軍事實力,還是依舊輕鬆碾壓印度這個國家的軍事力量的。畢竟,印度軍隊裝備的很多武器裝備,都是俄羅斯設計研發製造生產的。


航空君


這就是單身狗和家庭男的區別。

在2017年全球的軍費開支前十位中,美國以6100億美刀高居榜首。中國以2260億美刀位居次席。第三位是694億美刀的沙特阿拉伯。俄羅斯位居第五,軍費是663億美刀,而印度則已639億位居第六。後面緊跟著的是法,英,日,德四個老牌的軍事強國。

從中可以看出,美軍的強大是有原因的,而中國軍事能高速發展也不是沒道理的。只是,我們今天討論的對象是排名第四的俄羅斯和排名第五的印度。其他國家就暫且不討論了。

從數據上看,印俄的差距僅有24億美刀,如果印度再買艘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航母的話,軍費開支就能妥妥的超過俄羅斯了。只是,俄羅斯沒有那麼多航母存活來給印度下套了。

雖然俄印軍費開支差不多,但印度是全球有名的金主,這些年來一直揮舞著美刀到處買買買,甚至一些戰略性的物資,有關國家都樂意賣給印度,比如俄羅斯造航母用的特種鋼,美國還在研製中的電磁彈射器等等。至於那些中國曾經想辦法想破了頭都買不到的先進戰鬥機,大型運輸機,軍用航空發動機等等歐美貨對印度來說跟去菜市場買菜一樣,可以隨便挑。給人的感覺就是印度不差錢,再好,再貴的東西,只要有人賣,印度就會買。

相比之下,俄羅斯的日子過的就不那麼舒坦了。比如近兩年俄羅斯介入敘利亞內戰,但用的都是老式的武器和過時的彈藥。僅有的幾件明星裝備更多的只是充當“機場保衛者”的角色。而其國內的情況更是有點“慘不忍睹”,幾十年前的老爺機,老爺艦依然在服役,而且平時保養也不善,不是這裡掉漆,就是那邊生鏽。總體給人的感覺就是倆字“將就”。估計普京大帝的“強大的俄羅斯”也只能是夢想了。

為什麼同樣的軍費,卻有著完全不一樣的境遇呢?

對俄羅斯來說,前蘇聯留給他們的遺產實在是太多太多了。僅巨大的核武庫的日常最低限度的保養一項,就佔了不小的比例,另外,還要維護龐大的戰略機群。這都是錢打水漂的工作。再加上還要分配一部分開支用於新武器的研發,測試,以及維持軍工企業的正常運轉。。。這是典型的家庭男的特徵----自己辛辛苦苦掙的工資到手以後,買了菜米油鹽,交了水電煤氣寬帶費以後,再想帶著老婆孩子去遊玩的時候,發現這個月的工資又沒了!

而印度則不然,反正都是買買買,凡是能用錢解決的,從來不想第二套解決方案。雖然印度的基礎工業很差,但這種“造不如買”的心態,也加劇了這種惡性循環。這就是典型的單身狗的特徵了。工資到手以後,花街柳巷,紙醉金迷的隨便逍遙。過著自己吃飽全家不餓的日子。儘管家裡亂七八糟的幾乎無法下腳了,但這不妨礙他在外面耍帥擺闊。

因此,印度和俄羅斯雖然軍費差距不大,但看起來兩家的日子卻截然不同。


陌上雲白


俄羅斯和印度軍費差不多,印度土豪到處買武器,而俄羅斯卻捉襟見肘,其原因如下:


1. 俄羅斯國土面積廣袤,是印度的若干倍,因此相對來說需要更多的武器進行部署,費用花銷自然就更多;

2. 俄羅斯是個軍事工業發達的國家,除了生產武器裝備外,還需要進行前沿武器設備的研發。研發就意味著巨大的投資。而印度主要以採購為主,相對來說比俄羅斯的投入要少很多。

3. 俄羅斯除了常規武器的研發和生產外,為了同美國競爭還需要在戰略武器和外太空武器方面進行鉅額投資。而印度目前主要的投資集中在常規武器方面。

4. 俄羅斯是全球性大國,需要在全球範圍內維護俄羅斯的利益。而印度僅僅是個地區性大國,這方面的花費要遠遠低於俄羅斯。

從以上幾點可以看出,在同樣條件下,印度顯得非常“土豪”,而俄羅斯則“捉襟見肘”。


美國Ark文化集團


俄羅斯和印度的軍費差不多,我們經常可以聽到印度全世界買武器的新聞,這讓我們感覺在軍費開支這一項上印度是個非常土豪的國家。然而同樣的情況下,俄羅斯軍費卻總是捉襟見肘。事實就是俄羅斯由於軍費支出有限,其軍事實力相對於美國正在快速下降。那麼為什麼這兩個國家的軍費差不多,印度可以全世界買武器而俄羅斯卻顯得很窮呢?


(印度從俄羅斯購買的航母―維克拉瑪蒂亞號)

其實這個問題很好理解。就好比你讓一個百萬富翁每年花十萬,這樣的條件下他的生活可能過的非常拮据,而如果你讓一個收入普通的人每年花十萬,他的生活卻可以過得非常滋潤。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因為雙方最初的起點和條件不一樣。印度和俄羅斯的情況就跟上面的普通人和富豪一樣。但是對於問題的具體原因,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1.俄羅斯繼承了蘇聯大部分的軍事遺產。蘇聯在解體之前一直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可以和美國相抗衡的國家,其陸軍擁有幾萬輛的坦克,空軍擁有數量龐大的各型飛機,海軍還擁有多艘在建航母和潛艇。僅維持蘇聯的軍事實力就需要非常龐大的軍費開支,解體之後的俄羅斯經濟一度走在崩潰的邊緣。由於經濟的萎縮,俄羅斯軍費水平相比於前蘇聯出現大幅下降。目前來看,雖然俄羅斯軍費開支出現過短暫的上升,但是最近又面臨下降的窘境。然而俄羅斯擁有世界第二強大的軍事實力,其武器裝備依然保持非常龐大的規模,武器裝備的更新和維護都需要白花花的銀子(比如俄羅斯為了維護更新自己的核武器庫每年就需要消耗大量軍費)。俄羅斯要保持世界第二強的軍事實力本應該擁有世界排名第二的軍費開支,而他做不到這一點,因此軍費總是捉襟見肘。



(蘇聯研製的圖-95戰略轟炸機)

印度則完全沒有上面俄羅斯的包袱,目前印度的政治和經濟影響力有限,只能算是一個地區性的軍事大國。而且印度底子本身比較薄,武器多是些老舊的便宜貨,所以印度軍隊拿到的錢大多可以拿去全世界買買買,這就讓印度顯得很土豪。

2.俄羅斯擁有龐大而完善的軍工體系而印度沒有。冷戰時期的蘇聯一直在和美國搞軍備競賽,其擁有非常強大的武器研發和生產能力,蘇聯在某些軍事領域甚至超過美國。俄羅斯則繼承了蘇聯的大部分軍工產業,俄羅斯的武器基本都是自己的軍工企業研發生產出來的。然而,武器的創新研發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要維持自己軍工企業的正常生產就需要找到足夠的武器訂單。如果光靠俄羅斯每年600億美元的軍費,俄部分軍工企業將面臨無米下鍋,無事可做的境地。


(俄羅斯蘇霍伊飛機設計局設計的蘇-35)

印度則沒有自己完善的軍事工業,印度軍隊的武器大多數依靠從國外採購,這讓印度形成對國外武器的依賴。所以長久以來印度就很少有自己研發的像樣武器裝備,印度更喜歡拿著大把的鈔票滿世界買買買而不是自己埋頭搞研發。反正印度覺著自己的國際政治環境不錯,跟大多數西方國家都合的來,也不至於被實施武器禁運,所以就大膽地買了。

3.俄羅斯是世界大國,而印度目前還是地區性大國。俄羅斯是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在世界擁有重要的政治和軍事影響力。另外俄羅斯一直在和美國明爭暗鬥,這需要其保持自己的全球軍事存在和影響力。印度作為南亞地區的老大,只需要保持自己對於印度洋的影響力和軍事存在即可。印度更喜歡把中國看做自己的戰略競爭對手,從這個角度來看,印度比俄羅斯的壓力也要小不少。兩國不同的對手和戰略目標導致其相應地對於軍事實力的需求不同,這也導致兩國在軍費開支相近的情況下印度可以土豪買武器而俄羅斯軍費顯得捉襟見肘。

總之,相同的條件出現不同的結果,主要還是源於印度和俄羅斯本身具有不同的起點,不同的條件,不同的目標和不同的戰略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