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哪些技術受制於中國?

一把毛手


要提到中國領先技術,首先就是航天技術和軍事科技!

航母自動反導技術

雖然我國航母製造業發展較晚,但是發展迅速,中國航母使用的高新技術已經超越美國現役航母,航母自動修復技術又稱航母自動反導技術,我國航母有些先進的自動防禦技術,中國航母的甲板和艦體採用高新合成感應材料GRHT,與海水接觸會自動生成航母50km範圍內的強共振波,導彈和飛行物不能進入這個單位內,美國曾希望中國能夠將該材料技術提供給美國或者共同開發,考慮到國防建設以及美國的嘴臉,我國沒有答應!

巨型飛碟

中國已經研製出來超大載重的UTL飛碟,環繞整個地球只需要一小時零七分鐘,載重量為1730噸,還有中國新型發動機的研製成功,使得中國戰鬥機提升了37.9倍的戰鬥力,殲十戰機機體表面的KUS,使任何雷達都無法偵查到!KUS目前只有我國研製成功,更有專家稱,這項技術領先世界139年!

火箭振動臺

目前美國只能造出20噸的火箭振動臺,而我國能夠造出70噸的火箭振動臺,處於世界領先!2013年,美國向我國進口一臺50噸的火箭振動臺,不過,我國給予了很多限制,禁止軍用,使用時必須有我國人員進行操作等!

稀土

我國稀土儲存量佔據著全球50%以上,其他國家想要稀土大多都需要向我國進口!

移動支付

微信支付、支付寶的崛起,使得現在消費非常方便,不需要帶大量現金,也不需要帶一堆卡,只需一部手機,網購、實體店消費,通通解決,而美國還在刷卡、現金支付!



我國近些年發展迅速,無論是在航天科技還是在互聯網方面,很多都處於世界領先水平,經濟和科技都有著非常大的提升!


暴走的學霸


美國科技大約要領先中國20-30年,所以我們能看到美國處處以此制約中國的發展,但是中國的科技在某些行業仍然是制約美國的發展,讓美國根本跟不上中國的步伐。


1、高鐵,中國速度

中國高鐵在吸收德國、法國和日本三家的優勢之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優勢和震驚世界的速度,列車速度從200km/h升級至350km/h,達到了世界震驚的中國速度,無論是美國還是其他國家都達不到。

2、中國稀土,出口利器

中國的稀土佔據了世界50%以上,稀土產出會帶來巨大的環境汙染,中國稀土以前有巨大的汙染開發去供應美國,如果沒有稀土,美國科技行業就會受到影響。

3、雜交水稻,解決幾十億人的糧食問題

雜交水稻解決了中國吃不飽的問題,而其他國家也在享受中國的雜交水稻的技術,現在袁隆平已經讓水稻畝產1000公斤,非常厲害。

4、移動支付,快速便捷的移動化

中國的移動支付是世界最發達的,其他國家包括美國,這個技術普及的都不是很好,美國35%的人根本都不用移動支付。

所以,我們在很多行業還是非常厲害的,壓制美國。但這些行業還是比較小,不足以支持巨大經濟制裁。

你還知道哪些領域中國比美國強嗎?


毛琳Michael


什麼是受制於?一方面得你有的同時別人沒有,另一方面得別人真需要、離不開這個東西(你有他沒有的東西),這才叫受制於。如此算來,「美國受制於中國的技術」幾乎可以說是沒有。

1、有人說是古代四大發明(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及印刷術)和中國新四大發明(高鐵、掃碼支付、共享單車和網購)

古四大發明就不說了,一來遠古了,二來東西是我們發明的,但人家玩的好像比我們還六,我們沒有能實質性控制。新四大發明中高鐵中國造得多,可控制系統在德國西門子手上。手機造得多,可芯片在美國高通手裡。共享單車也就是一種享用型產品,並不是必備產品。所以說起碼自己要能從頭做到尾,還要人家都不會,才能叫厲害吧。

2、中國的互聯網公司產品,其實大多數是模仿西方來的,我們現在看似如火如荼的科技成果其實多是科技的應用而已,這個俞敏洪在一次演講中就強調了。

包括當年的馬雲在美國接觸互聯網,回來創業做中國黃頁,為了對付 ebay 推出淘寶,李國慶從美國回來抄亞馬遜網推出噹噹網,百度模仿谷歌,QQ 抄 ICQ。以及現在的滴滴抄 Uber。

3、有人說白酒茅臺、乒乓球

這確實是我們有,別人沒有,但這不是必須品,沒了這個人就照樣亮。

4、當然很多人會想到華為,是的華為算是我們的一個驕傲,其三大產業:

(1)運營商網絡(約50%);(2)企業解決方案(約10%);(3)消費者終端(約40%)。

目前分別取得了世界第一、第二和第三的驕人成績。

而三大業務中不只是手機業務對高通、聯發科的依賴很大,通信基站一些設備對歐美日等進口的芯片更是離不開。縱然華為自己也有海思的麒麟芯片,但這只是一部分,有些東西依然要進口。麒麟只是任正非的一個備案。

早在 2012 年華為 CEO 任正非在內部講話說了,我們做自己的操作系統和芯片是戰略考慮。一來不是要拒絕購買人家的好的產品,我們該用的還得進口買來用,我們暫時只在低端產品中使用自己的,一定要匹配才對;二來我們不是要靠這個掙錢,我們只是為了萬一哪天人家斷了我們的糧,不給我們用了,我們得有自己的操作系統和高端芯片頂上去,不至於掛掉。

說了這麼多,有人就會說了,你崇洋名外,我們如今這麼強大,哪有你說的那麼弱。當然,我也是中國人,我也希望中國厲害。只是我們這裡討論的是「受制於」,我們不如別人,我們就應該虛心接受,我們有我們自己的優勢,只是相對於他們,並不是制約性而已。

我們優秀自己的優秀,同時學習他人的優秀,那麼未來我們必定更優秀啊。學會定位自己,然後虛心努力,「師夷長技以自強!」和「師夷長技以制夷!」這是上上策,希望未來我們的國家越來越給力,有真正牛逼的東西讓我們驕傲,讓西方人羨慕。

如上這是我的一點觀點與思考,如果大家感覺對你有點價值,歡迎點贊、轉發並「添加關注」,如果你有更多的觀點,可在下方留言評論哦


stormzhang


美國現在真正受制於中國的技術是:

一、目前美國只能造20噸火箭震動臺,50噸震動臺美國需要向中國申請,並且必須要中國工作人員陪同,才能使用。中國在這一領域技術能造70噸火箭震動臺,處於世界領先。

二、深紫激光非線性光學晶體第二代材料KBBF,可用於高能激光(如高能激光武器),美國需要看中國臉色,因為這種晶體是戰略物質。美國在此類晶體材料研究方面,剛剛打破中國壟斷,研究出第一代晶體材料BBO,在高功率下kBBF的晶體性能是BBO的兩倍。

三、水下量子通訊技術屬於戰略技術,是全球唯一。目前此技術不對外 。

四、由馬偉明教授領攜研發的,中壓直流綜合電力推進'技術,領先美國一代。美國擁有的是中壓交流技術,現在才立項研發中壓直流技術。


時空星瀚


我舉一個例子:火箭振動臺。這項技術我國是全世界獨步的,絕對是一款大國利器。

中國現在能造出全世界最大的70噸級的火箭振動臺,美國在此項技術上與中國相比差距較大。

2013年,美國通過友好協商從中國進口了一臺50噸級的火箭振動臺,是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向我們購買的。當然,我們給予了一定的限制,比如:

  • 禁止軍用;
  • 實驗時必須由出口方人員操作,數據必須由出口方輸入;
  • 輸入設備必須購買指定產品;

這種限制,本來一般都是美國施加給他國的,現在倒過來只能接受這樣的條件,足見火箭振動臺之重要。俄羅斯現在用的也是我國出口的20噸級的火箭振動臺。

火箭振動臺是什麼?其實就是一種火箭“振顫”毛病的測試設備。火箭發射時,如果“振顫”厲害,也即與外在飛行環境共振得厲害的話,首先很容易導致解體,其次也很容易導致偏離方向。因此一款火箭作為合格產品出廠前,一定得進行其“振顫”情況的測試。也就是說,火箭振動臺上的測試其實對於火箭,其實有點類似“風洞試驗”之於汽車或飛機。所以,沒有經過火箭振動臺上千錘百煉出來的火箭,顯然是較容易失敗的。

美國自制的火箭振動臺最高水平據說目前也只在9噸,美國迄今還限制9噸以上火箭振動臺對我國的出口,這雖然是老黃曆,但美國一直沒有解除這個限制,有點可笑。我們則沒有這麼小氣,有好東西還是願意分享的。

火箭振動臺的噸數顯然對重型火箭發展的意義重大,名噪一時的馬斯克SpaceX的重型獵鷹的順利上天恐怕也是對此要感謝一下的。由於在火箭振動臺技術領先,我國的火箭質量就有保障;而且這也是發展重型火箭一大重要基礎利器。因此,未來我們完全有信心在重型火箭上肯定能取得領先地位。

火箭振動臺提供的振動試驗是可以軍民兩用的。

我國的70噸級單體火箭振動臺工作頻率範圍能達到2至2000赫茲,能實現2000赫茲高頻隨機振動,模擬飛行過程中的氣動噪聲。問世後,就為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的儀器艙做了振動試驗。未來中國的“神舟飛船”、“嫦娥著陸探測器”、“深空探測器”以及“洲際導彈的分導多彈頭髮射裝置”都需要依靠這臺大型設備來進行測試。

另外,我國在未來大型鐵路機車、大飛機、大型船舶、重型特種車、大型風力發電設備等先進裝備領域乃至核電設備、大型油氣罐、高層建築的抗震設計所需的超大型振動試驗設備就能先人一步,這對未來的“中國設計”意味著什麼不言而喻


建章看世界


1.火箭振動臺,2.稀土製品,3.鎢礦及製品,4.低端藥品(例如維生素C,中國已壟斷),5.磁鐵(高端版),6.工程機械,7.各種港口設備,8.手機成品,9.電腦成品,10.黑電成品,白電成品,11.監控設備,12.照明設備,13.電力設備,14.太陽能設備,15.刻蝕機(即將壟斷),16.半導體封測設備。。。。。。。

美國有4大優勢產業,暫時無法撼動,其他的美國的工業基本完蛋了。半導體,軟件,航空,軍工。。。。

汽車業,為啥那群資本家賠那麼多錢還支持特斯拉,因為美國汽油車基本快完蛋了,高端做不過歐日,低端搞不過中韓,,如果特斯拉破產,美國汽車業徹底完蛋(還需要一段時日,不過大趨勢變不了)。

通信業,除了專利和半導體,美國已經沒有成品廠商,也出不來解決方案和集成方案了,更做不了工程實施了,美國看似很牛叉,但是隻做零部件,眼光會變窄,慢慢的,就做不了整體了。

造船,只剩軍工和個人遊艇了。

各種電子電器成品(手機電腦家電),基本上100%中日韓生產了。

屏幕,100%中日韓生產。

電池,100%中日韓生產。

現在大部分美國需要的產業,完全受制於中國的不多,因為有歐日韓作為補充。。


EndyPark


以前你對我愛答不理,現在我讓你高攀不起。

雖然說中國和美國整體的科技水平相差可能有20年左右,但在一些關鍵領域中國的科技已經是走在了世界前列,全世界都受制於我們。

一、火箭振動臺。

目前我國已經能生產70噸級的火箭振動臺了,而美國只能生產9噸級的。

搞笑的是美國還有一個9噸級以上火箭振動臺限制出口中國的禁令……你限制吧,我都自己生產了,還比你的牛。

2013年,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從中國進口了一臺50噸級的火箭振動臺,一邊髮禁令一邊進口我們的東西,美國人真奇怪……

火箭振動臺作用和飛機的風洞一樣,如果沒有這個東西,火箭飛上天就等著解體吧。

二、氫彈技術。

現在世界上氫彈的構型就兩種,一種是美國俄羅斯的“T-U構型”,另一種就是我國自主研發的“于敏構型”。

于敏構型比T-U構型更能發揮氫彈的威力,我國引爆的第一顆氫彈,被稱為“最完美的首發氫彈”不是沒有道理的。

三、量子通訊技術

2016年我國自主研製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2017年6月還首次成功實現千公里級的星地雙向量子通信,後來中國還進行了首次量子加密視頻通話,可以說進步非常迅速,讓美國很是心焦。

四、移動支付

有的人說美國人早就有移動支付了……

好吧,且看我用數據來打臉:

中國的移動支付橫掃中國,其他國家包括美國,這種技術普及的都不是很好,美國35%的人根本都不用移動支付。

以後移動支付的話語權在中國好不好!

五、高鐵技術

中國的高鐵學自德國西門子,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現在中國高鐵里程世界第一,機車速度從200km/h拓展至350km/h,這一點上美國是落後的。

這個我們國家領導人親自推銷的,現在對美國處於封鎖狀態,因此,只要中國不出口高鐵技術給美國,美國永遠無法坐上世界最先進的中國高鐵。

可以說現在的中國正逐漸轉變為真正的技術引領者。


網管實驗室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在很多方面已經非常接近於美國,而且有一些技術是領先於美國的,但是可能不多,稍微列舉一下吧,可能不全,相信其他朋友的回答會補充上來的。

第一,高鐵技術。雖然最初源自於德國、法國和日本三家,但是經過自身的消化和吸收之後,以及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形成一家風範,擁有世界上最長的高速鐵路運營里程,機車速度從200km/h拓展至350km/h。這一點上美國是落後的,可能有人會說美國人不依賴高鐵出行,而是航空。但是畢竟事實是美國高鐵不發達。

第二,電磁技術。這一點算是分歧比較小的吧,馬偉明院士團隊堪稱居功至偉,三十年磨一劍,實現彎道超車。

第三,雜交水稻技術,雖然是農業技術,但是不管怎麼樣,正是依靠這一技術,中國徹底解決吃不飽的問題,糧食安全可是國家發展的根基。

第四,互聯網金融,這個概念比較籠統,就拿手機支付吧,目前算是全球最為便捷的國家,其他國家包括美國,這個技術普及的都不是很好。

第五、基建技術,沒有中國人造不了的橋、打不通的隧道、建不成的路。

第六、規模化製造能力,這一點世人公認,任何一個產品,如果中國人決定去幹,必然是大規模生產,很快就能讓全世界人都能看到這個產品。

第七,專用設備,比如振華港機的港口裝卸設備,三一重工的特種機械等,很多都是美國人幹不了的東西。

第八,中醫藥,這種技術美國人玩不了,算是中國家傳的。

大致就想到這麼多了,看看其他朋友有什麼補充的。


OK,關於問題就回答到這裡吧。😊

獲取更多軍事、航空知識,請關注“老鷹航空”。


老鷹航空


美國有哪些技術受制於中國?雖然說美國是世界性的大國,在科技技術上,在全球範圍內都是遙遙領先的,但是美國也有一些技術受制於中國內?我個人認為還是有的,下面給大家舉幾個例子!

中國高鐵

最為中國的一個名片,中國高鐵已經開始走出國內,走向世界了,而且這個高鐵的技術,還是很領先於全球的,在里程方面,也是遙遙領先世界水平的。


中國稀土

作為高精端工業的味精,其重要程度是不言而喻的,而且在儲蓄量上,中國的儲量佔據了世界的一半以上,而且再前幾年的時候,中國都是冒著汙染自己的環境的分險給日本還有美國去供應稀土,但是隨著咱們國力的發展,我們也開始向在限時稀土的出口,而且還有制訂了相應的規章制度。


所以說,我們國家在這些方面還是比美國先進的,大家對於這件事情還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可以在下方留言,咱們一起探討!


千帆辰


中國雖然在科技上沒有美國技術發達,但在快速發展的中的中國,在這幾年將追平美國,甚至超越美國。但其他技術領域上美國並沒有中國發展的快,甚至只能乖乖的聽中國“任意擺佈”。

航母技術

在快速發展的現代,落後只能捱打。我國在航母製造發展速度遠遠不如美國,但是我國航母上使用的高新科技,已經超越了美國現役航母。我國航母有先進的自動防禦技術,航母的自動修復技術也稱航母自動反導技術。美國“眼紅”中國這項技術,曾經希望中國能把的航母甲板材料技術提供給美國或者兩國共同開發,但是我國考慮到國防建設,並沒有答應。

高鐵技術

高鐵技術發源於德國、法國和日本三家,但在我國引進之後,經過自身的消化和吸收之後,以及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形成一家風範,擁有世界上最長的高速鐵路運營里程,機車速度從200km/h拓展至350km/h。在高鐵技術上美國是遠遠落後於中國,只要中國不出口高鐵技術給美國,美國永遠無法坐上世界最先進的中國高鐵。

農業技術

說道農業技術,就不得不說我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袁隆平在雜交水稻技術已經遙遙領先全世界,其發明的已經讓中國水稻可畝產1000公斤。甚至在今年袁隆平帶領的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團隊近日對在迪拜熱帶沙漠實驗種植的水稻進行測產,最高畝產超過500公斤。已經實現在沙漠上種植水稻,然而美國只能“望洋興嘆”了。

我國正在崛起,,在各項技術上將會超越美國。美國的科技強國的夢將會被我國打破。美國科技領域已經限制不了中國,我國在民用、商用領域裡美國已經將受到中國限制。中國已經從被動轉換成主動了,將逐漸轉變為真正的技術引領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