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諸葛亮臨死前喊的是“龐德公救我”而不是喊司馬徽、黃承彥或者龐統來救他?

傳說--白鬍子


我怎麼看的不是這個版本呢?

話說諸葛孔明在病榻上彌留之際,眼前忽現那先走一步的王司徒正在向其招手,微笑著對孔明說道:“亮亮,快來地下陪我!”

孔明看到了已經掛了王司徒在招手,還叫他去陪他。諸葛亮突然覺得心悸,還不想這麼快就掛了,於是就大喊一句:“仲達快來救我!”


司馬仲達彷彿聽到了諸葛亮的呼救,就遙對五丈原諸葛孔明所在的方向說句:“哼!快去找你的朗朗吧!”

病榻上奄奄一息的孔明貌似聽到了司馬仲達的“牢騷”,於是抬頭大叫一聲:“天何薄吾!”,嘆息一聲就倒下永遠的閉上了雙眼。

原來是鬼畜

某個破站的鬼畜區,孔明和王司徒的劇情都被玩爛了,和司馬懿的劇情也有很多。就是和其他人,比如孔明和龐德的鬼畜是沒有這方面的劇情的。這個題主倒是提供了一個鬼畜的新方向,可以考慮製作出關於孔明呼救龐德、孟德、公瑾等等諸多的視頻出來。



這下就知道孔明死前為什麼沒有呼救龐德乃至曹孟德、周公瑾等等諸多人,因為鬼畜區的up主還沒有製作啊。

PS:以上故事純屬虛構。


淡看天上月


不知題主估計是看了先秦版的《三國演義》。最起碼我只知道羅老先生的《三國演義》中,諸葛孔明在臨死之際,確實沒有高喊:“龐德公救我”!“匡扶正義”!“必除曹賊”之類的口號。

不管說還是沒有說,大家心中始終會存在一個疑問:“諸葛孔明為什麼臨死前,一定要找龐德救命啊?”是不是因為龐德讓關羽所擒,不降招至斬首。一股怨氣無從發散,先讓關羽大意走了麥城,又讓劉備在夷陵大敗,最後來索孔明的命。所以孔明才高聲呼救:“龐德公救我”!


這個想法確實有些不靠譜。最主要是中間的狗血猜測均是恆實以小人之度君子之腹。真實的歷史是這樣子的:

龐德與龐德公是兩個人。一個是著名的武將,一個則是襄陽的名士。龐德公要論起來與龐統有親戚關係,按輩分龐統應該是龐德公的侄子。而龐德公有個兒子叫龐山民,據說他娶了諸葛亮的二姐。

像我們所熟知的諸葛亮雅號叫臥龍,龐統雅號叫鳳雛,司馬徽雅號叫水鏡先生,據說全都是龐德公給取的。


故事翻l轉回來,再來看看傳說中諸葛亮的最後時光吧:話說諸葛亮在臨死之際,恰逢伐魏戰事正在吃緊關頭,諸葛亮心繫漢室,自然是不想早早歸天。於是便施展秘法,點燃七星續命燈。只要這七星續命燈不熄滅,那麼諸葛亮就能續命,繼續劉備未完大業。只可惜魏延無意打翻了主燈,這使得諸葛亮的續命計劃失敗。在諸葛亮魂滅煙飛之際,大呼“龐德公救我”!

傳說中龐德公有鬼神之變化,神通廣大。劉表聽說龐德公的神通後,便想請龐德公出山輔佐他奪取天下。無奈這龐德公不願出山去參與世事,就嚴詞拒絕,劉表一見請不動,便想著“罰酒”逼迫龐德公出山。叫人把龐德公居住的草廬放了一把火。大火沖天,鄰里眾人百般撲救,都沒有成功。只有惋惜龐德公這樣一個神人,竟然在大火中葬身。

待得火滅時,眾人打掃灰灰燼時,卻見龐德公躺在自己的床榻之上,周身無不同絲火燎的痕跡,但也一動也不動的躺在那裡。劉表派來的官吏也親身察看,龐德公沒有半絲呼吸。便回報劉表龐德公葬身火中。劉表聽後也只得做罷。

誰想到了第二天黎明,躺在床榻上的龐德公猛地坐了起來,從嘴中吐出七粒米後,仰天大笑三聲之後揚身便離去。從此眾人皆不知其蹤跡。於是後世就有了“江海冥滅,山林長往”的說法。

而諸葛亮因與龐德公相識,故也在龐德公這裡學習過一些法術,這其中就包括續命之術。可惜人終不能勝天,天命難違星隕五丈原。而諸葛亮高聲疾呼“龐德公救我”是最後的一絲無奈掙扎而已。


故事講完了,這個故事也只是民間流傳的一個美好幻想罷了。通過近鬼神之能的諸葛亮嘴中,來彰顯龐德公的神通廣大罷了。像這種續命、通天等玄幻的法術,也只是一種迷信說法,只能做一種美好的臆願罷了。



恆實說


龐德公,字山民,漢末襄陽(今湖北襄樊)人,大約生活在漢靈帝建寧至三國蜀漢昭烈帝章武年間。漢建安中(約公元207年),龐德公攜妻子隱居於鹿門山。 在野史記載中,諸葛亮的“奇門遁甲”之術並非僅來源於岳父黃承彥以及妻子黃月英,更多的還是受這位龐德公所傳,傳聞中,龐德公最厲害的秘術便是這“七星續命”之術了,相傳當年荊州劉表請龐德公出山不成便放火燒了他的草廬,當時大家都以為龐德公被燒死了,然而火滅後,只見龐德公躺在石床上一動不動,既沒有燒傷,也沒有呼吸。等諸葛亮,司馬徽等人上前察看時,龐德公居然坐了起來,吐出口中含的七粒大米,若無其事的樣子,大笑而去。

司馬徽,字德操,東漢末年襄陽名士(又有人稱其為潁川陽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人)。約生於公元147年,卒於208年。他素以知人、育人、薦才、克己而著稱於世。被世人稱為“人鑑”,俗稱“水鏡先生”。

黃承彥乃沔南名士,高爽開列。《三國演義》中黃承彥出現的次數屈指可數,第一次是在劉備二顧茅廬的時候,第二次出現便是在諸葛亮大擺八卦陣的時候進入陣中將陸遜帶出。也估計也是因為他的第二次出現才招來殺身之禍。書中描寫黃承彥是為了不讓諸葛亮造太多殺戮而破了八卦陣帶出陸遜,其實真正的原因並不是如此。黃承彥之所以要釋放陸遜其主要目的是為了不讓魏國看蜀、吳兩個相爭坐收漁翁之利。而黃承彥釋放陸遜後,如了他的願,也讓蜀國有了喘息的機會。但是他的這一行為卻招來了殺身之禍,因為陸遜對於蜀國來說有深仇大恨,而黃承彥釋放了陸遜就等同於通敵賣國,因此黃承彥也是被帶上了這一罪名而被處決。諸葛亮後來甚至岳父的用意後為了權衡利弊也只能默默的看著自己岳父被處死。這也就可以解釋為什麼黃承彥死後其碑墓如此的寒磣。

龐統,字士元,公元214年(建安十九年)死於落鳳坡。死去時年僅三十六歲。劉備極為痛惜,一說到龐統就流淚。為表彰他的功勳,任命他的父親為議郎,後升任諫議大夫。劉備追賜龐統為關內侯,定其諡號為靖侯。龐統死後,葬於落鳳坡,墓地只有簡單的維護,據說這是劉備為其親選的墓地,可府北看南,是一塊風水寶地,現有墓碑一塊。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諡忠武侯,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於建興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寶雞岐山境內)逝世。劉禪追諡其為忠武侯,故後世常以武侯、諸葛武侯尊稱諸葛亮。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從上述中可知,司馬徽、黃承彥、龐統均死於諸葛亮之前,而龐德公隱居山中後未曾聞其先卒於諸葛亮之前且在這幾位能人異士之中龐德公最厲害的法術是“七星續命”之術。所以這便應該是為何諸葛亮在臨死前大呼“龐德公救我”而不是喊司馬徽、黃承彥、龐統來救他的緣由。


天南易居風水


這個故事真沒聽說過,估計是不是諸葛亮臨死前的糊塗了。


鼯鼠之飛


這是因為龐德公算是諸葛亮的親戚,按照當時輩分要稱呼龐德公為老伯。

諸葛亮會的奇門遁甲全是龐德公傳授,而龐德公最厲害的莫過於為人續命的奇門異術。諸葛亮的七星燈就是從龐德公那裡學習而來,誰知道司馬懿的探子打亂了陣法,所以他高喊龐德公,希望龐德公可以救他。

可惜的是魏延姜維並不知道龐德公是啥,只能眼睜睜看著諸葛亮魂歸斌天。


簫聲雀躍舞


丞相在大多數人心中一直完美的智慧化身,這種博人眼球的敘述說真的有夠無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