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疼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W618730


您好!請關注“運動骨科高志醫生”!膝關節是人體較大而複雜的屈曲關節。結構穩定而又靈活。導致膝關節疼痛的原因有很多,下面為您具體介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1、運動不當

很多時候,運動都需要用到膝關節,所以在運動不當的時候極有可能會造成膝蓋關節疼痛。比如平常不怎麼運動,突然一下子運動或者是運動姿勢不正確,還有熱身運動沒有做好或者是運動過後沒有及時放鬆筋骨,這些都有可能造成膝蓋疼痛。

2、不良的姿勢

比如長時間不良的步行姿勢、站姿或坐姿都會給膝部關節帶來過度負擔,負擔越大,膝蓋關節承擔的壓力也就越大,也就會引發疼痛。還有些女生平常喜歡穿高跟鞋行走,這樣也會對膝關節造成極大的負擔和壓力,從而導致疼痛。

3、風溼性關節炎或骨關節炎

風溼性關節炎或骨關節炎一般是因為上了年紀、體質下降、骨質疏鬆,或是受氣候變化的影響而導致的。膝關節腫脹、疼痛;有時活動關節會有摩擦音;膝部可能出現內翻畸形,並伴有內側疼痛,尤其是上下樓梯疼的較為嚴重。

4、半月板損傷

當膝關節屈曲固定,遭受過度內旋伸膝或外旋伸膝力量時,就很容易引起半月板的撕裂。半月板損傷會有明顯的膝部撕裂感,隨即會出現關節疼痛,腫脹、屈伸受限,走路時關節有彈響或者交鎖打絆等。

5、脂肪墊勞損

脂肪墊充填於膝關節前部的間隙,有加強關節穩定和減少摩擦的作用。脂肪墊勞損的發病原因可能是由於外傷或者是長期摩擦引起脂肪墊充血、肥厚併發生炎症,與髕韌帶發生粘連,從而使膝關節活動受限。這種損傷多發生於經常步行、登山或者蹲起運動較頻繁的30歲以上人群。患者會覺得膝關節疼痛,完全伸直時疼痛加重,但關節活動並不受到限制,勞累後症狀明顯。

6、滑膜炎

外傷或過度勞損等,都可能損傷刺激滑膜,滑膜受刺激後會產生大量積液,使關節腔內壓力增高,如不及時消除,就會引起關節軟骨破壞,滑膜肥厚、粘連,影響正常活動。並會膝關節疼痛、腫脹、壓痛,膝關節腫脹,大多伴有疼痛,一部分沒有明顯的疼痛,積液量大時,膝關節活動明顯受限,不能完全甚至和極度屈曲。同時,活動時伴有疼痛、酸脹、不適。

7、骨質增生

膝關節骨質增生是一種慢性關節疾病,以關節軟骨和鄰近骨的退行性質病變為主要特徵,最終引起關節疼痛和僵硬,是影響健康狀況的重要原因之一。膝關節退行性變,關節軟骨磨損變薄後繼發骨質增生,這種病一般表現為關節疼痛,特別是上下樓時疼得更厲害,不能下蹲等,屬於無菌性炎症。

8、膝關節韌帶損傷

膝關節微屈時的穩定性相對較差,如果此時突然受到外力導致外翻或內翻,則有可能引起內側或外側副韌帶損傷。臨床上內側副韌帶損傷佔絕大多數。以這種損傷為例,患者會有明確的外傷史,膝關節內側疼痛、壓痛,小腿被動外展時疼痛加劇,膝內側有腫脹,幾天後會出現瘀斑。膝關節活動會受到限制。

膝蓋疼痛如何緩解

1、適當的休息:休息不一定要躺下來,只要膝關節能放鬆不承重,避免蹲、 跪、跑、跳及上下樓梯,必要時可使用柺杖或護膝。

2、冷敷

:如果是因為運動損傷引起的膝蓋疼痛,在24小時內應該用冰袋進行冷敷,這樣能夠有效的緩解膝蓋的疼痛。

3、減輕體重:膝關節承載著人體的大部分體重,如果過於肥胖那麼對於膝關節的壓迫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因為肥胖而引起的膝蓋疼痛,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減輕自身的體重。

4、戴護膝:天冷或陰雨天氣時,戴上護膝就能夠緩解膝蓋的疼痛感,一方面能夠起到保暖的效果,另一方面能夠給膝蓋一定的支撐,不過護膝不宜長期穿戴,不然會導致腿部血液循環不好,引發其他問題。

5、適量運動:適量運動可強化支持膝關節的肌肉,但應儘量避免對膝蓋有嚴重傷害的運動,如在跑步機及在健身器材上做腿部擴展運動。走路、騎自行車等對關節損傷小,又能起到鍛鍊效果的運動,更適合於患者。

6、物理治療:服用非類固醇的消炎止痛藥,或肌肉鬆弛劑能降低關節發炎的程度。

運動骨科高志醫生提示:引起膝蓋疼痛的原因有很多種,以上僅供參考,建議及時就診,查明原因,針對治療。希望以上解答能幫助到您!請關注我“運動骨科高志醫生”,謝謝!


運動骨科高志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