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有哪些好吃的麵食?

小豬覓食記


揚州屬於我國的典型的魚米之鄉,當地的人們其實受當年南宋遷都的影響,包括今天的杭州和許多南方地區都有愛吃麵食的習慣,像揚州這個城市同樣也不例外,揚州的三丁包可是當地人早餐特別愛吃的一道美食,吃過三丁包以後就會再喝些早茶。



揚州的三丁包就是用筍子丁兒、雞肉和豬肉混合在一起做成的包子,吃起來也是非常的鮮美可口,味道和北方的包子還是有差別的,還有當地的翡翠燒賣也是一道好吃的麵食,但是在北方很少吃,而在揚州地區燒賣基本上和包子一樣的火。


除了上面提到的那兩個美食,揚州的蟹黃湯包也是當地的一絕,不僅包子好吃而且湯汁鮮美入味,再有就是鮮肉蒸餃、揚州春捲、揚州陽春麵、裙帶面、魚羹滷子面、和馬蹄糕、琥珀糕、富貴酥等等都是比較好吃的麵食,有機會可以來揚州嚐嚐。


商丘身邊事兒


揚州處於京杭大運河的樞紐地段,自古貿易往來頻繁,物產豐富,加之鹽商和文人食客的推動,揚州的飲食自然歷史悠久,極具特色。

光談麵食,揚州也有數不清的美味麵食。下面說說幾樣代表性的揚州麵食。

三丁包。揚州人愛喝早茶,喝早茶常去富春、冶春、共和春等早茶店,去喝早茶,三丁包是必點的一道麵食。俗話說,到揚州必到富春,到富春必吃三丁包。三丁即豬肉、雞肉及春筍切成的丁,裹成包子,肉餡鮮美,既有豬肉雞肉的軟糯,也有筍丁的香脆。

翡翠燒賣。這是富春茶社麵點中的佼佼者,用最普通的小青菜作為餡料,燒賣皮薄薄的一層,出籠之後,燒賣依舊碧綠,酷似翡翠。

蟹黃湯包。江浙人深諳湯包的吃法:“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後喝湯、一掃光”。加了蟹黃的湯包論鮮度絕對屬於眾多美食的第一檔次,光把湯包的皮戳破吮吸湯汁,便已迷醉。

鮮肉蒸餃。揚州人稱這種肉蒸餃為“大蒸餃”,它不但個頭大,而且皮薄餡多湯濃,十分解饞。

揚州春捲極富盛名。春捲的製作方法精細,每一道程序步驟都很講究,皮薄如紙,煎炸後不走形,不酥裂。其中,韭黃肉絲、雞絲蝦茸、素什錦春捲最為常見,也非常美味。

陽春麵。陽春麵又稱“光面”或“清湯麵”,是指一種不加上任何“澆頭”而只有湯的麵條,流傳於江浙滬一帶。麵條韌糯爽滑,蔥花油香四溢,湯底味鮮爽口,備受食客歡迎。

此外,揚州著名的麵點還有裙帶面、魚羹滷子面,和馬蹄糕、琥珀糕、富貴酥等等。


您對這個問題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如果您覺得回答得還不錯,歡迎點贊和轉發~

一隻愛吃的小肥蝦,帶你領略美食背後的趣味與文化。^_^

蝦吃


曉廚哥來回答——

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

魚米之鄉情,點心揚萬里。

陽春麵

八珍面

揚州煨面

揚州幹拌麵

揚州點心欣賞

1、

2、

3、

4、


曉廚哥


揚州自古以來就處在南北大運河的樞紐位置,古時全國各地商客雲集於此,因此揚州雖屬江淮,但北方飲食文化對該地影響很大。揚州地區很早就有食用麵食的傳統,其中就包括了麵條。

隋唐時期,揚州地區就出現了食用麵條的記載。當時的一位揚州太守在他的詩中說道:“淮南地甚暖,甘菊生籬根。長芽觸土膏,小葉弄晴墩。采采忽盈把,洗去朝露痕。體面新且細,搜牢如玉墩。隨刀落銀縷,煮投寒泉盆。”詩中內容所說的就是用菊汁和麵,擀成條切成細面煮食的過程。

如今揚州地區的麵條種類多種多樣,比較著名有陽春麵,餃面、幹拌麵等。陽春麵是揚州地區最為普及的一種麵條,深受當地民眾喜愛。因為這種麵條中只加豬油、醬油、蒜等簡單調料,所以也被當地人稱為“光面”。餃面是揚州最具特色的麵條,但這裡的“餃”不是指餃子,而是餛飩,將餛飩和麵條一塊主食,是揚州地區食用麵條的特色。幹拌麵是從陽春麵的做法中演變出來的,簡單來說,揚州的幹拌麵就是沒有湯的陽春麵。

揚州的麵條味道獨具一格,就揚州的湯麵來說,它好吃的關鍵就在於那一碗湯。傳統的揚州麵條用湯有上好的豬骨湯、魚湯、雞湯等,民國時期著名作家朱自清就是揚州人,他在文章中提起揚州麵條時就說道:“揚州又以麵館著名。好在湯味醇厚,是所謂白湯,由種種出湯的東西如雞鴨魚肉等熬成,好在它的厚,和啖熊掌一般。”

總之,揚州麵條的樣式多,味道也是極好的。要想感受其滋味,說得再多不如自己前去親自一嘗。

Cola


亞洲食學論壇


去年到揚州幾天,每天的早點分別去的這幾個春,都是騙我們旅遊人的,有的什麼三丁,五丁包子不熟,就是蟹味的腥,揚州炒飯,還沒有我炒的好吃呢,跟我們的全聚德,東來順一樣蒙人,都是過去國營的,不思進取,廚子也留不住,又貴又難吃,再過幾年品牌也隨著網絡的發達,名聲逐步的衰落,可惜


wang1111bin



用心廚事1


東園小館質量一塌糊塗!


Srman123


我下的,最好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