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哪些值得一去的餐館?

努力的小青蛙F


上海值得去早餐餐館推薦


從弄堂裡冒著煙火氣的大餅、油條、豆漿、粢飯組成的經典「四大金剛」,小館子大酒樓裡新鮮出爐的生煎、小籠、菜饅頭,再到街頭巷尾俯拾即是的麻醬麵、辣肉面.......上海的早餐品類有多豐富?連著吃上一個月大概也不會重樣。還睡什麼懶覺賴什麼床,為了能吃上一口滋味嗲到沒話說的傳統上海早飯,頂著“雞窩頭”排長隊也甘願啊。

來上海,去哪裡吃早餐?


推薦一:小桃園

豆漿油條:從熱油鍋裡撈出來酥脆的油條

上海人的早餐,豆漿油條的位置,遠遠不是Bagel/Sandwich/Toast所能取代的。每一代人的食譜變了又變,但對豆漿油條的喜愛似乎是刻在靈魂深處的。比起大熱的網紅早點“桃園眷村”,確實更偏愛這家在名字上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小桃園”,用食物的品質說話。

一碗熱豆花


小桃園在上海已經遍地開花,全城大概有二十家店鋪吧。20元就可以撐到懷疑人生,清晨喝一碗熱熱的甜豆漿,半夜蹦完迪還可以再來一碗熱豆花,月底日子艱難的時候有小桃園的陪伴,就會覺得,上海也好暖~身邊的朋友都知道我愛小桃園愛得深沉, “西西,今天吃小桃園嗎?” “西西,小桃園有什麼推薦嗎?” “西西,你怎麼又吃小桃園!”


反正,就是喜歡嘛。 喜歡剛從熱油鍋裡撈出來酥脆的油條, 喜歡冒著白煙的喝下去暖洋洋的豆漿, 喜歡有些燙手軟糯糯一個管飽的飯糰, 喜歡嫩滑潔白有蝦皮紫菜榨菜的豆花, 喜歡其貌不揚其實塞滿芝麻餡的黑洋酥, 也喜歡麻球和餈飯糕。

地址:復興中路、宜山路......上海超多分店,隨便一家就吃到飽。

除了粢飯糰粢飯糕,喜愛糯米的上海寧也愛吃年糕團當早飯。和粢飯糰一樣甜鹹自選或混搭,可以捲上油條、芝麻、鹹菜或肉鬆等。


推薦店鋪:餈飯糰(上海土著款)

上海土著們,每天的早飯花樣其實也蠻多的。從眾所周知的大餅、油條、餈飯糕、豆漿四大金剛,到生煎饅頭、蔥油餅,在小眾一點的就是這個年糕團了。

四川北路上的虹口糕團廠,是全上海最早也是最老的一家販賣年糕團的店鋪,雖然現在市面上也多了許多虹口年糕團的分銷店鋪,但說起最正宗應該還是數這家!


前兩日託朋友帶了一份“全家福年糕團”來解嘴癮,到手還是熱乎乎的,軟糯糯的手感和小時候拿到的一樣,迫不及待想吃啊!

年糕團的原理與餈飯糰一樣,將各式餡料裹進年糕裡頭,我的“全家福”裡面包了:油條、肉鬆、鹹菜、鹹蛋黃、黑洋沙!看似奇怪鹹甜的搭配,對嗜甜的上海人來說根本就是司空見慣,餡料兒包的多,吃的層次也就多,肉鬆芝麻糖的酥甜、鹹蛋黃的鹹香以年糕解膩,小小一個年糕團吃出了一早上的幸福感,以至於一整天都元氣滿滿的!

地址:分店很多,但最正宗還數四川北路2345號(虹口糕團廠門市部)

一屜小籠也不過癮?不如來一個「肉饅頭」滿足胃口。裹著白湯的上海鮮肉大包一兩一個,豬肉餡量實在,面皮薄厚適度,一口咬下去,滿嘴留香。

推薦店鋪:富麥包子(富麥大包,第一口就是驚豔)

對於很多上海“儂”來說,富麥大包、富春小籠的名號想必不陌生了。吃慣了湯汁四溢的小籠,得空起了個早,明確奔向愚園路,好奇能把大包子做得這麼響噹噹的店鋪究竟長什麼樣。

9點到店,根據包子出爐的時間,門口也是一輪一輪地排隊,排進隊伍中等待的空隙打量這家沒有座位的小店,店裡的人手不多但因分工明確,效率很高。第一次見到粢毛團,這種圓滾滾外頭裹滿了糯米的造型也太討喜了,但是輪到我的時候已經沒有菜包也沒有粢毛團了,留個遺憾給下次拔草。


肉包3元/個,拿到手的時候是溫熱的,但還是好吃得讓人驚豔。新鮮的豬肉散發著滿滿的肉香,撕開白乎乎的包子皮,鮮肉邊上還溢滿了肉汁兒!瞬間變成星星眼,因為餡料味道調製得也是幾乎完美,難以想象剛出爐狀態下會有多好吃。豆沙包也是3元,好吃的騰不出手來給它拍照,只想低下頭一口一口品,描述一下就是“紅豆餡有點戀愛般的絲滑還甜而不膩”。至於甜豆漿,每一分都是恰到好處,清晰地豆香味,就是記憶中小時候經常去喝的豆漿鋪的味道。

豆漿+包子,又是元氣滿滿的一天!

地址:富春小籠隔壁的愚園路 656 號

吃過了肉饅頭,自然也要學老上海那樣一口葷一口素地嘗一嘗「菜饅頭」。焯過水的青菜切成碎餡,拌上素油和軟豆乾,蒸過後素香撲鼻,顏色青翠。

推薦店鋪:大富貴酒樓 (大富貴最受歡迎得是一點也不富貴得菜饅頭)


天津的"狗不理",廣粵的叉燒包流沙包,上海呢?上海也有,卻是劍走偏鋒得菜饅頭。初來上海,大家都會推薦得景點一定有城隍廟,而必吃得除了南翔小籠就是松月樓的菜饅頭,常常排隊還買不到,很多遊客會產生疑惑,一個菜包為何如此緊俏?是的,上海人對菜饅頭是有執念的,但你以為松月樓外排隊已經震撼到你,那你大錯特錯,在著名酒樓大富貴總店每天早上買菜饅頭的大有人在,10個一買?50個一買的都有!!!

因為需求量大,外賣窗口每天都會提前準備好的冷制菜饅頭,供大數量的消費者選購回家方便冰箱儲存,一般情況下上午排隊從未停止,從窗口一直隔壁幾個店門口,沒有諮詢,排到了你什麼品種幾個,給錢找錢,乾淨利索。細究這個饅頭為什麼這麼受歡迎,除了個大餡足,最大的特點就是幹香,青菜餡中的水分被儘可能的排除最大程度地體現青菜的香氣,為了彌補口感,加入適當的軟豆乾和油調和,無論是現吃還是復蒸都能體現自己獨有得風味。

除了菜饅頭,最佳搭配便是堂吃4元一碗得赤豆羹,不同於常見的紅豆湯,赤豆羹是熱乎乎黏稠稠地,吃之前還得攪幾下拌開。赤豆羹甜味適中,滿滿一碗紅,大顆的紅豆零星的糯米小圓子配合細豆沙,恰如其分地好吃。兩個菜饅頭一碗赤豆羹,10元不到,不知羨煞多少人。(堂吃也是滿滿當當,第一次去地小夥伴請不要被嚇到,因為大家都是來吃東西不會佔座,耐心等一下下,馬上就會有位置。)


地址:上海市中華街1409號(近夢花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