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個孩子可以比另一個大一歲,難道分娩當年就可以懷孕嗎?

CarKei


前段時間有個同事請假去做宮頸糜爛手術,我問她:怎麼這麼嚴重,需要動手術去。

她說自己流了三個孩子。一個是沒生孩子前因為事業不太穩定所以沒要,流掉了,第二個了孩子才三個多月,因為餵母乳都沒來月經,怕影響到孩子就沒要了。而第三個是因為吃了避孕藥,怕對孩子有影響就沒要。

我同事和她先生就是妥妥的生育能力非常強的人,屬於易受孕體質特別是後兩個孩子,一個是還是餵母乳,沒來月經就先排卵了,而第二個孩子更厲害,用避孕藥都搞不上那熱情如火的精子和卵子的結合。

所以對於活力十足的精子和風華正茂的卵子來說,還是餵奶期間就相會也是非常正常的。

比如我自己的母親也是大兒子78年元旦,二兒子79年7月,我二哥也是比大哥小一歲。

產後如果不餵母乳,一般會在二個月左右來月經,一般來月經前後一個月卵子也會跟著排出來。

而產後如果是母乳不足,混合餵養,一般大概會在四個月左右來月經,也是月經前後有會卵子排出。

如果媽媽是純母乳餵養的話,一般會在六個月左右來月經,月經前後會有卵子排出。

這是一般的情況,大多的媽媽的排卵會提前或會推遲,比如我同事是母乳餵養卻在產後三個多月就有卵子排出來了,而且還剛好遇上精子來拜訪,那就有可能懷孕。

而有些媽媽純母乳餵養喂到一歲多月經還沒來。一歲前不用避孕都可以自由翱翔,精子進出多次卻因沒有卵子排出而全軍覆沒。

一個孩子比另一個孩子大一歲也很正常,一般見於生育能力比較好又沒有進行避孕的媽媽。

而甚至有一個孩子比另一個孩子大不到一歲的,比如說年初生一個,年底生一個兩個孩子同一年的,見於那麼生育能力極好的夫妻,精子活力好,卵子排出早。

所以一歲孩子比另一個孩子大一歲也很正常,如果不想那麼快生娃,那就一定要注意避孕哦。


菁媽育兒


為什麼一個孩子可以比另一個大一歲?其實這種情況在農村並不少見,我們家附近的兩個鄰居,都是在她女兒剛滿三個月的時候又懷孕了,兩家孩子都是隻相差11個月,這個還不會走那個已經出生了,而且都是一個年前一個年後。老人說:“這叫百歲孩兒,”就是產後三個月又懷上的孩子。


還有一個鄰居,兄弟兩個,老大媳婦趁弟弟還沒結婚沒孩子,剖腹產半年後又懷孕了!懷孕八個多月時肚皮薄的都能看見孩子的頭髮絲,因為她本身有糖尿病,所以孩子生下來又瘦又小,而且只能吃奶粉。心急生孩子又受這麼大罪就為了讓婆婆給看孩子。其他人都說真是“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

況且在大家心裡普遍認為生過孩子不來月經就不會懷孕,來月經了才會排卵,才會懷孕,所以不用採取避孕措施。其實並不是的,女人在生產後33-42天后就會排卵,所以是先排卵後來月經的。




一個孩子只比另一個大一歲,三年抱倆,任務完成了,等孩子上了幼兒園,剩下的就是隻管掙錢就行了,這也是為什麼兩個孩子年紀相差不大的原因之一。先不說身體生產後需要時間恢復,單指孩子那麼小就懷孕,大點兒的只能吃奶粉,一個還不會走另一個就出生了,面對兩個都需要照顧的孩子,有人幫忙最好,如果沒有,大人肯定會手忙腳亂,有照顧不到的地方,這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傷害。


哎喲小話嘮


要知道產後排卵的恢復是排在月經復潮之前的,所以如果月經復潮之前有性生活,並且沒有避孕的話,精卵結合後就開始孕育一個新的生命了。由此可見,即便產婦在哺乳期,生育功能確實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但分娩當年是可以懷孕甚至生產的。那麼產後有哪些注意事項呢?下面我來簡單說一下。

經陰道分娩的產婦剛剛分娩後,宮頸口尚未完全關閉,加之分娩時體力的大量消耗,在這種情況下性交,很容易引起感染。剖宮產產婦生產後,由於子宮內創面尚未完全恢復所以也要禁止性生活。而產婦身體恢復到自己之前的狀態,需要的時間大概是42天。因此,產後42天應去醫院查體。由於每個人情況都不盡相同,所以產後性生活的具體恢復時間,應在進行檢查後,聽取醫生的建議再做決定。

另外,產婦在哺乳期懷孕的時候,身體尚未恢復到產前狀態,相對虛弱,不利於胎兒生長髮育的同時,也會增加產婦發生各種危險因素的風險。尤其第一胎是剖宮產的產婦,如果剖宮產後,兩次的懷孕時間間隔短,胎寶寶撐大了子宮,導致子宮壁變薄,子宮原先的手術切口結締組織的彈力還沒有恢復,很容易在懷孕的時候造成瘢痕破裂,引起腹腔大出血,嚴重的還會威脅到生命。

雖然現在國家開放二孩政策,但是從產婦身體考慮,建議兩胎的間隔時間為順產一年,剖宮產兩年,不建議寶媽們在分娩當年就懷孕生產。

本期答主:賈慧靜 醫學碩士


杏花島


為什麼一個孩子可以比另一個大一歲,難道分娩當年就可以懷孕嗎?

可以的,土豆媽身邊就有活生生的案例

一個是我的大姑媽,生了三個孩子,兩兩相差1歲,也就是說大表姐3歲的時候,表哥2歲,小表姐1歲。

另一個是我的大學同學,現在有兩個兒子,也是相差一歲,帶出去的時候非常拉風,感覺雙胞胎一樣!

在寶媽生產後,會有一段時間不會來月事。這一段時間呢是因人而異的,有的可能只有一個月,有的可能是一年;若你的體質剛巧是短期內就恢復月事的那種,那麼就很有可能會有隻相差一歲的孩子了,甚至可能是同歲的孩子,一個生在年初,一個生在年末!

我是土豆媽,高級育嬰師,育有土豆姑娘一枚,歡迎一起交流育兒道路上的點點滴滴。謝謝您的關注。


土豆姑娘的日記


這是肯定可以的,我老公和他妹妹就差了一年,確切地說,不到一年,兩個人的生日差了八天。也就是在我老公出生3個月的時候,婆婆又懷孕了。

很多寶媽覺得哺乳期不會懷孕,這種認識是不正確的,只能說懷孕的概率比較低而已,我有一個朋友生完寶寶後,一直很胖,也沒有來月經,在她的大寶五個月的時候,她就懷孕了,因為沒什麼反應,自己都不知道,直到懷孕4個月感覺到胎動才知道。

不過以上情況只針對順產的寶媽,如果是剖宮產,是萬萬不可這麼快就懷孕的,對寶媽來說會有生命危險的。

我個人認為,即便是順產,也不能間隔這麼短就懷孕,給自己的身體一個調理的時期,對自己對寶寶都好不是嗎?此外,一定要記住哺乳期也要避孕哦。


沛澤媽讀心理


說一下我姨家的三姐弟吧。老大86年的,老二87年的,老三88年的。一年生一個,但是生日上有出入。

老大86年2月份的,老二87年5月的,老三88年11月份的,可以說老大出生5個多月就懷的老二,老二6個多月懷的老三。

專家建議,為了產婦的身體,剖腹產3-4年以後要二胎,順產1年以後要二胎。但是,順產,42天以後身體惡露排乾淨,2個月就可以同房。

產後是先排卵後月經的,所以說,雖然月經沒來,但是排卵是正常的,懷孕的幾率小但是還是可以懷孕的。不要急要二胎的一定要注意避孕,當然,一旦懷孕想要孩子的話,必須需要注意身體去醫院進行檢查,所以說,二胎一胎相差一歲完全沒有問題。


叮麻育兒


女性在生完孩子後,根據個體不同,月經復潮的時間有早有晚,月經復潮晚的媽媽,可能整個哺乳期都不會來月經。月經復潮早的,也許在剛剛滿月就來月經了。而我就屬於後者,我在生下女兒後剛滿月就來月經了。何況,一些女性在月經復潮前就恢復排卵了,所以分娩當年當然可以懷孕啦。

兄弟姐妹同歲,在沒有計劃生育的時代很正常。很早的時候,我在我們村子裡就見過好幾對呢。我有個徒弟,他是溫州人,他和他妹妹就是同歲。一個年頭生,一個年尾出生,他們兄妹之間的感情特別好。

這也說明不想太快生二胎的媽媽,哺乳期也要注意避孕哦。

文海撈夢話育兒:已出版作品《走過花開的石林》;一孩之媽,專注育兒話題。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歡迎轉發,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探討,謝謝大家!


文海撈夢話育兒


有比你這個更厲害的,兩年生仨。

我有一個同學,他們家的這三個孩子出生在兩個年份裡,有兩個出生在一年中,一個年頭一個年尾。

這事說起來還有點意思呢,當年老大出生的時候,他爸爸懷疑這不是自己的孩子,孩子七個月生的,(當時還不流行親子鑑定)她媽媽一口咬定孩子就是他的,而且還賭氣說,不信就再生一個,結果當年就生出了老二,也是七個月,他爸爸的疑慮也漸漸減少了。誰知道第二年竟然無意之中又懷上了老三,可想而知,老三也是七個月出生的。他爸爸這才算是徹底放心了。


禹王三世


這個是很正常的,看看很多六零後的兄弟姐妹。那個年代人們不懂避孕,很多兄弟姐妹年齡差的都不大。

有許多人覺得生完孩子哺乳期沒有來月經就不會懷孕,這個想法是錯誤的。【哺乳期沒來月經也是會排卵的】。

比如我的一個姐姐,她是在7月份生的二胎,哺乳期沒有避孕,當年11月份就懷孕了。後來她把孩子打掉了,如果生下來,那麼這個孩子第二年的8月就出生了,和二胎的孩子就只差一歲。

有很多寶媽,她們都是在哺乳期沒有避孕,結果大寶還不到一歲就懷孕的。所以千萬不要覺得哺乳期不會懷孕,哺乳期泌乳會讓性慾下降,但是不會影響排卵。【避孕是任何時候都要重視的】。


Avivi遨翔雲端


當然可以啊,不說別人,我家大寶比二寶就大1歲,我是在大寶6個月的時候懷上二寶的,為什麼哺乳期也會懷孕呢?

今天我們來說道說道這個話題。

很多人以為哺乳期間只要未來月經就不會懷孕,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哺乳期間,媽媽因為餵母乳的原因,體內泌乳素高,可以推遲月經回潮,但是並不能肯定沒有排卵,也就意味著即便沒有恢復月經,還是有懷孕的機率,只是機率相對會小。

畢竟大部分每個月一次的排卵是建立規律的月經基礎上,而且是每次月經來之前的第14天。哺乳期因為月經不規律,無法估算排卵期,也就不存在安全期一說法,寶媽就很可能再次懷二胎了。

再說說我的情況。

我生大寶後,剛出月子不久,就恢復了月經,所以很快,在大寶半歲發現懷了二寶。

這就是另一種情況:往往月經恢復越早,間接說明產婦生殖系統恢復越好,身體往往越健康,這種產婦哺乳期間再次妊娠機率越大。

這個就和題主的疑問對上了。我是黃媽,一名兩個孩子的媽,同時也是一名醫生,現在頭條寫寫育兒心得,育兒經,另外普及一點臨床兒科常識,我認為育兒路上就是父母的一場修行,我們共同成長,歡迎關注感悟baby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