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農村缺什麼?

nice華仔


您好,您的問題是——現在農村缺什麼?

現在的農村,有點冷清吧。

隨著城市的建設,越來越多的原本生活在農村的人,離開家鄉,他們有各種各樣的目的,大多都是為了家人。

人少,就會產生很多問題。

醫療和教育,大家應該知道很多這樣的例子。一所農村小學只有幾個孩子,老師也是同樣稀缺,還有醫生,有時在地廣人稀的一些村子,病人年紀大了腿腳不便,醫生往往要走幾十裡地才會到達病人家裡。

還有一些硬件設施吧,水電,網絡,交通,還有冬季的供暖之類的,不過這些也確實是在一點一點變好的!

不是說只有城市在越來越好,新農村的建設也在進行中,咱們,是在一起變好。

雖然說小編不喜歡人多熱鬧的地方,但是也不喜歡人少冷清的地方。很多東西的‘程度’,真的很難把握。

沒有什麼是完美的,在發展過程中,一定會有一些東西是欠缺的,咱們能發現並解決就好!


駿景——裡脊


駿景農業


現在農村缺什麼,細細一想,現在農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村裡修了柏油路,交通更加方便,村裡人蓋了新房子,不再是土房子。

雖然農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是有些地方發展還是不足,我說兩個最明顯的方面:

第一,農村的汙水排水管道系統還不完善。從小生活在農村的我,感觸頗深,小時候村裡並不是每家每戶都有進水管和水龍頭,那是到我初中的時候,每家每戶才有了自己家的水龍頭,吃水方便多了,可是每戶的髒水還是排不出去,直到現在,還是靠人力將家裡的汙水用水桶提出去倒掉,由於沒有汙水排水管,全自動洗衣機也沒有辦法使用,冬天洗衣服尤其不方便。



第二,農村的教育水平還有待提高。農村的小學,初中一般很難吸引到高水平的教師,當然不是絕對的,但事實情況確實是教師水平有限,學校的整體教育水平還有待提高。這關乎農村下一代人的未來,是急需解決的關鍵問題。



希望有關政府部門能更多關注到農村人的切實需求。

以上僅是個人觀點。

答題人:香草博士(北京交通大學)


探村博士聯盟


俺是個農村人,若說現在農村缺什麼,那些狗屁專家、權威人士請讓開,俺最有發言權了。

(本文中之農村,不包括沿海發達地區的農村,也不包括西部偏遠地區的農村)



今日之農村,早不是那些專家學者認識裡的落後與貧窮(當然,不排除西部偏遠地區還有)。我所在的地方離縣城100多公里,幾乎每家每戶都是“小別墅”之類的建築,儘管不能以此來判斷就是富裕,但至少可以側面印證不是單純的貧窮了。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人,我認為,當今之農村,最缺少的,是一種“精神面貌”。從遍地開花的“牌館”,紅白喜事的奢華攀比,好逸惡勞的生活作風,都非常明白地告訴我們:農村,已經瀕臨一種“前景枯竭”的邊緣。



以前貧窮時,左鄰右舍、親戚朋友來往之間很頻繁,很樸素,真正可以做到“一家有難,八方支援”。而現在,任何事情,首先考慮的事經濟利益的最大化。以前常見的鄰居間的“幫襯”幾乎絕跡,全部以“有償服務”取而代之。雖說現在社會提倡經濟收益,但真不知這麼發展是否符合我們的實情?



以上種種,我認為現在的農村,缺少了健康的精神偶像,缺錢少了互幫互助的和諧氣氛,缺少了勤儉節約的良好傳統,缺少了寬容質樸的民族美德。


文家四少燕無衣


現在農村更多的年青勞動力都湧入了城市,這也讓原本人口較少的鄉村更加凋零,荒蕪。以前經常能夠看到很多的學生一塊放學,一塊玩耍,田間村頭有很多的人在挑著糞,除著草,而現在你已經很難再看到了,有時甚至十里八鄉都看不到一個人,安靜的可怕。偶爾傳來幾聲雞鳴狗叫,似乎都讓人心裡發毛。

村裡很多的門都是關閉的,很多都已經年久失修了,好像已經很多年都不曾有人住過,到處都是破舊的屋脊房梁,滿園雜草,破敗不堪。偶爾也只能看見幾個老人坐在門前曬太陽或者幾個兩三歲的小孩在一塊嘻戲打鬧,這似乎就是這個村唯一還有人生活的證明了。

鄉間再想回到過去那樣熱鬧的場景怕是非常困難了,除非鄉間也像城市那樣有很多的工作機會,工作待遇,娛樂場所。所以現在農村最缺的就是人-年青人,因為有人才有活力,有人才有生機!



大大咧咧聊聊家常


問題:現在農村缺什麼?

回答:缺統籌

回答之前,看了前面朋友的回答,主要觀點是:缺基礎設施建設,缺人才,缺勞動力,缺政策扶持,缺好領導,缺帶頭人。

前面朋友們回答的幾個觀點,缺什麼?,我想,你們應該是沒有真正在農村實地調查過,憑的是您的主觀看法,我來分析下你們回答的這些觀點。我想我有話語權,因為我是農民的兒子,身在農村,10月份下定決心回農村後,進行了一個月走訪和調查,開始對農村有了更多的瞭解。

一、缺基礎設施建設(當一個地方的經濟價值沒有達到一定的效益的時候,是不會花大價錢投資建設更多的基礎設施建設的,給你村裡修個高鐵站,有意義嗎?投資那麼多,就為了載幾個北上南下的打工客)?

二、缺人才,缺勞動力,缺好領導,缺帶頭人(在外工作的青壯年,基本沒有幾個願意回到村裡建設美麗鄉村的。沒有這些人,就不要談了。留守老人和小孩是沒辦法創造一片新天地的)。

三、缺政策扶持(沒人做事,沒有產業發展,政策怎麼扶持,國家不可能你種一顆白菜,補十塊錢吧,真正的政策扶持,還是要你做出事情後,給予你幫扶,幫助你越做越大,越做越好)


以下是我個人的觀點,不當之處,請批評指正:

農村的耕地,空地,林地基本處於沒人打理的狀態,尤其是一些比較偏遠的村落,既然是農民本身不願意打理,那麼也不能讓他一直空在哪裡,這就需要統籌了,統籌發展,農業公司或者農業合作社統一承包農村的山林田地,由這些企業負責運營這些山林、田地,從而獲得收益,農民的山林和田地以入股的方式進行加入,每年取得一定比例的分紅,不參與虧損,且保障分紅。這就保障了農民的利益。

那麼國家就要對企業進行一定的政策扶持,比如資金扶持,貸款,補貼,獎勵。農機,種苗等等的優惠政策。第二是對其資金的使用進行精細化的監管,確保沒分錢確實用到實處。第三是,幫助其構建銷售渠道等等。

綜上所述,我想農村現在最缺的就是這個。統籌發展,不過我回來一個月了,就看到了很對的問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缺什麼就補什麼,不一定行的通,農村不像軍隊,一聲令下,就解決問題,農村是農村,太多的問題,你想農村變好,農民不一定希望變好,因為他可能吃了250塊錢的虧,或者比別人少賺了250塊錢,很多好事就幹不下去了。


更多觀點請關注:鄉村拾味 ( 圖片源於網絡,如不當,請聯繫作者進行刪除)



鄉村拾味


農村到底缺什麼?農村最缺有幹勁的年輕人、最缺能長期投資農村的錢、最缺真正能落地的政策,此三者乃新農村建設的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一、農村最缺有幹勁的年輕人。國之現狀就是年輕人全部去城裡打工,村裡只留下六十以上的老人、十六歲以下的兒童,要想法沒想法,要力氣沒力氣,全是張口等著吃飯花錢的人口,或者是等待扶貧的對象。即便村子偶爾裡有些四五十歲的人,多半是體弱也幹不了什麼,無論是下地幹活,還是蓋房子、修水渠、賣糧食、開拖拉機,哪一樣能離開年輕人?一切向錢看,導致大量年輕人在城裡失業待業、玩手機,也不願意呆在村子裡被老頭孩子笑話是白痴,更可憐的是留在農村娶不到媳婦只好打光棍,因為姑娘都進城了

。有必要再搞一次全國性的知識青年下農村,農村沒有人就是個荒村,談什麼發展?

二、農村最缺能長期投資農村的錢。銀行大數據顯示最近幾年,每逢年終有多少萬億從城市流往農村的錢,實際不能用到農業上,都流到房市裡去了。城市是越建越大,農村的自然村正在加速消失,農村的資金都流進鄉鎮和城市的樓市,村進鎮、鎮進縣、縣進省。鄰居都陸陸續續搬走了,你不走就是孤家寡人,很多人家最後耐不住寂寞賣掉一切能賣的,借到一切能借的錢搬家移民。

三、最缺真正能落地的政策:儘管現在農村不用繳農業稅了,還有各種農業補貼,也無法阻擋農民棄地而逃的現象。城鄉二元的土地政策,是當前推進新農村建設最大的阻礙。城裡人有錢,國家規定你不能買農村的房子有資金有實力的老闆,在農村承辦農民土地有扯不完的皮,最後虧的沒褲子乘天黑逃跑

。既然城鄉統一了居民戶口的性質,不再分什麼“商品糧”戶口和“農業”戶口,那就應該放開農村的土地,統一國有,再像商品房一樣發售70年的使用權,如果這個能實現,農業現代化、農村現代化指日可待。

以上僅為個人淺薄觀點,還請各位專家砸磚指正!


富丁說


要問農村缺什麼?現在農村不缺錢,不缺住房吃穿也不缺。他們缺的是靈魂,精神。


當今農村社會是發展了,村民富裕了,該揚眉吐氣了。可好多人都不知道怎麼花,他們也覺得有錢就任性。
兒女婚事也就是重頭戲了,農村攀比成風,給兒女定親要彩禮什麼萬里挑一,更有甚者成幾萬,十幾萬,互相攀比。

村上紅白喜事請歌舞來助興按說是好事,可有的農戶非讓搞淫移不坎,更有甚的是六七十歲的人還站到前面觀看,還有小學生等,真是荒謠不坎難以入目。
農村大擺宴席撦恥辱浪費。農村凡是紅白喜事都要擺上幾十桌,上百桌,村上街房去吃飯一個婦女帶兩叄個小孩,兩家就站桌,這樣主家得多少桌按排。

我所觀察就這吐吧


XGC上善若水


筆者來自農村,由於工作原因,經常穿梭於縣城和農村之間,對農村的情況比較瞭解,對你的提問很感興趣,願意與你分享一下個人看法。

現在農村缺什麼?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小的時候讀書,學到的一篇文章,叫做《我在還缺啥》,現在問題不是我家了,改成村裡了,那麼農村缺啥呢,分析幾點如下:

一,缺發展上進的思想

年輕的村民,讀過書,到過外面的世界看過,思想上還可以,但是老一輩的人,就不行,思想守舊,缺乏進取的思維。比如修路,有話說的好,要致富先修路,路通了,好溝通。但是,修路佔用田地,有些村民就不幹了。筆者所在的村就有一個例子,一婦人,見要佔用她的田地,瘋了似的阻攔,還跑到鉤機地下躺著,無奈啊,因為這個整條路擱淺了。還有,一些深居大山的貧困戶,給搬遷安置房,搬離大山,去縣城生活,就是不去,害怕生活不下去。



二,缺乏平衡的心態

現在農村生活水平提高了,有能力買車了。這個買了,那個也跟著買,第三個繼續跟上……其實,這是攀比心理作怪,看見別人買車,心理不平衡,自己也要買。在我們那裡,如果沒有穩定的工作,買得起車,你不一定養得起。畢竟,加油是需要錢的。



三,缺乏法律意識

現在農村很多事情,處理起來比較困難。特別是老一輩得農人,法律意識淡泊,只認死理,不講道理,不通法律。集體土地屬於集體經濟組織所有,任何個人和組織都不得私自佔用。有些農村人,見村裡有一塊閒置的土地,就私自在上面建房或者挖坑建魚塘。勸說不聽,還憤憤不平,自己花那麼大力氣搞得建設,你們當初為什麼不說!你看看,自己缺乏法律意識,又沒有向集體組織申請,私自建設,現在反過來責怪人家不提醒,上哪兒說理去。



好了,以上是筆者個人看法,如果有不同看法或者對本人觀點有疑問,歡迎評論。


有點意思的事兒


缺人!

科技人才!

農業技術人才!

大金主領頭羊!

農村現在可以說是越來越蕭條,荒涼!農村常住人口也越來越少!因為在農村沒有好的發展,不能科學農業,沒有專業技術指導,沒有一個有實力能起帶頭作用的人!所以農民一年從年頭忙到年尾也賺不了幾個錢!導致大多數農民都選擇了外出打工!

所以在除了節假日之外,現在去到農村基本都是一些留守老人與兒童!到處都可以看到荒山野嶺,荒田荒地,以及空空的房子和緊閉的大門!

雖然現在國家意在振興農業,發展新農村建設,提倡科學農業,技術生產!總而言之就是一個字:人!

有技術、有實幹、能帶頭、能科學管理建設生產的人才!


80後鄉村人


我在鄉鎮政府工作了30多年。作為一個農村基層工作者,我親身經歷了農村的蛻變,也深深感受到每個階段農村最缺的,最急切需要的是什麼。

我參加工作之初,正是農村開始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時候,那時農村最缺的就是政府能提供各種服務。包括農資、技術等各方面的服務。因為實行了一家一戶獨立經營的模式,有很多問題是個體家庭解決不了的;所以老百姓對政府提供的服務資源非常歡迎。

農村發展到現在,各個方面都在“進階”。市場經濟的時代,網絡化的年代,農民已經不滿足政府僅僅提供服務了。在當下,農用物資供應充足,生產技術、信息來源渠道廣泛,基本能滿足農民生產生活的需要。而眼下,農民最迫切需要的有一下幾點:

一是希望政府提供公共領域的服務。這是一家一戶解決不了的問題,包括農村居住環境建設比如農村公路、街道,綠化美化,農村網絡建設,環境建設,公共文化娛樂設施建設等等。

二是加強農資市場的監管力度,讓老百姓買到真正的農資產品,杜絕假冒偽劣農資坑農害農的現象。減少農民生產中的損失。

三是改善農村居住環境和消費環境。在北方,農民冬季取暖還是一家一戶靠老式的土暖氣燒煤取暖,又髒又累還不安全,又汙染空氣。因此希望政府部門能幫助解決集體供暖的問題。

再一個就是消費。現在在城裡消費渠道非常豐富,又是超市又是網絡購物,而在農村就不行了,超市沒有,網上購物還要到十幾幾十公里的鎮上去拿,有時還要交錢才給包裹。因此農民希望能像城裡人一樣購物消費方便。

綜上所述,如果解決了農民急切盼望的問題,新農村建設會日新月異,農民伯伯生活的更開心,更和諧,更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