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執一端:誰來統一天下人心?

各執一端:誰來統一天下人心?


王建平:《人怎麼才能統一?》

一個人是無法生存的,兩個人互相依存,但彼此不同,三個人以上就會區分親疏敵友,就會興邦立派、結黨營私。世界上有數億人,一個人一個天地,一個人一個世界,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也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世界。這正是世界的妙處,差異造就了精彩紛呈的世界,造就了生生不息的世界。人們可能還沒認識到:差異是能源,是動力,是大千世界存在的根據,是無窮無盡事物連綿不絕出現的源泉,是推動地球以及宇宙運行的動力。人類史和人類文明史就是人的差異寫成的,從古至今,人已經自覺不自覺地使用差異造就了世界的一切。

但是,人與人的差異不但造就了紛紜複雜的世界,也造成了人與人之間錯綜複雜的矛盾。人與人認識不同、個性不同、觀念不同、心思不同、目的不同……數不盡的不同把人分裂成沙粒一般的個體,每個個體都維持著自我獨立的生存。個人間的摩擦與合作構成了人類社會的基本形態,構成了人間的愛恨情仇、悲歡離合。人與人相親相愛,是人間最美的天堂;人與人相恨相仇,是人間最深的地獄。

人從告別原始的獸性生存開始,就意識到必需要統一,統一才會給群體以及個體帶來生存利益。統一認識與行為是人最早的理性,是智能時代的開始,是人類文明的首要前提。其後數千年,人為了統一,用盡智慧,無論是團體、組織、部族、國家等機構設立都是為統一人的日常行為,無論是觀念、思想、流派、主義等精神活動都是為了統一人的意識形態。統一人的思想與行為是人們最困難最費力也最重要的日常要務,而且,人類的思想史證明:任何一種人為的思想理論,任何一種人為的精神建構都不可能完成真正統一人的任務,統一整個人類的生存、行為、目的更無從談起,與之相反的是:個人孤立無助、群體分崩離析,組織之間明爭暗鬥、國家之間硝煙四起……

唯物觀念曾將生存的終端——物質作為萬物統一的基礎,認為"世界統一於物質"。當然,物質是人生存的必要基礎,是生命的共同需要,但並非人的認識、思想、行為的統一基礎,實在的物質並不是人生存的目的。人企圖從物質中去尋求人的共同點是徒勞的,物質只是生命意願的實在延伸,物質只是生命意志的運動形態,物質只是生命意識的具體闡釋,物質只構建過程,物質決非人的終極。若干年來,人踐行唯物主義而導致物質化觀念氾濫,拜物盛行,物重人輕等現狀已經說明了問題,唯物主義的物質觀是一條死衚衕。

從生命的終端回到生命的始點,生命的出發點本來就是相同的。生命誕生的初旨和目的就是感知事物,為"我"作傳遞信息的運動,並保持我與事物的"有序、活躍、穩定"的互動關係。這就是生命之"同",生命從這個"同"出發,創造了世界,同時也創造自己。

人在生命的終端——物質上集結是方向性的錯誤,人類的共同點在人,在人的生命,在生命的感知,在感知的我。無論人在生存活動中經受何種變故,在物質生活中呈現何種狀態,感知的我是永恆不變的。每個人的我(非自我)都絕對相同,我的秉賦、主旨、存在方式、與事物的關係、存在的目的均完全相同,不會因為性別、膚色、信仰、地域、智力、文化及一切具體狀態而改變。人始端的生存立場、生存方式、生存目的一致並且不可改變,而終端的生活個性、生活形態、生活情趣相異又多變,這就是人根本的相同和不同之處。

在不同上去實現統一是徒勞的,在物質表達的終端上顯現人的各種差異,這正是人創造豐富現實的來源,如果強行統一,將泯滅個性、泯滅創造性、泯滅多樣性和泯滅差異之美。而生命的始端則不能被物質意識分裂,不能被人為分別,更不能被完全忽略。認識到人在生命的起點、方式、目的上的相同何其重要,這決定了人生命的向度、意義和終極目的。

生命的起點,共同的我——這才是人可能的、唯一的、最終的統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