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的文化水平按現在來看是什麼水平?

sgill-理


我也是知青一員,1975年3月鄉下農村。看到這個問題是問學歷的,真的有點尷尬。

像我這一代人基本是文革中的學生,已經下鄉了,文革還沒有結束,未來是什麼樣,一點想象都沒有。

我們那個時代,你就是想讀書,也是無書可讀的。書店裡根本買不到你想讀的書。有書,基本“走後門”了。

那時高中快畢業了,看看什麼也沒有學,將來怎麼為社會服務?心理很擔心,一不小心,學習繪畫了。可是一本繪畫的書都沒有。買了一套書法字帖,那就高興的不得了了。

高中我們班的同學,一次上語文,老師問了一個字的拼音怎麼讀,沒有一個知道的!

當然,我們在當時也是能夠適應社會需要的。下鄉做不了多少事,但是主要的事情,還是知青做。

1977年,我們趕上了文革後的第一次高考,但是,我自己都不敢考,因為感覺差的太遠,尤其是我自己,屬於偏科的。但是,也混入集體參加了高考。

1978年我們進入工廠。那也是最好的工人,學習技術又快。

我個人主要是不想考大學,但是,喜歡學,於是我進入真正的自學。

幾十年過去了,我的自學,我還是非常滿意,因為我也寫出了具有先進學術水平的文學研究和繪畫研究著作。

作為一個文學愛好者,我能夠在學術領域取得非常滿意的,在國內領先的水平,我也是很自豪的,作為知青,我也覺得對得起我們這一代人。

如果僅僅是說,我們自己這一代的文化水平,真的也就是初中吧。因為我們的學習確實不完整。

假如我們有完整的學習歷程,儘管只有九年在校生活,也會很紮實的,問題是,我們的文化課學習,基本是斷斷續續的。所以,連漢語拼音都不會,一點不奇怪的。

我鄉下後,因為畫畫做了村裡的小學教師。當時,村裡的教師也沒有一個是會漢語拼音的,他們聽說我還能湊合,就請我教漢語拼音。可能,這算是我最大的貢獻了。

但是,我們是17歲的初中生,要比現在的初中生能力好一些。

知青還有“老三屆”,他們是完整的初中生和高中生,這一批知青屬於40和50人。改革開放以後,他們才迎來了大有作為的好時代。

知青們的下一代,普遍比較優秀。這應該與知青的經歷有關。


千千千里馬


"知青",是66,67,68屆初中、高中在校學生,在一個特定歷史環境中的代名詞。之前的上了大學或參加工作,之後的年齡太小沒有這個資格。


我今天只說的都是知青大眾。這是因為我和這些人,打的交道最多,可以說是同時代人。不同的是我是回鄉知青,他們是下鄉知青。

如果只從文化教育這個角度講,這是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的巔峰。從49年開始,教育先是絕對的"一邊倒",從學制、教材、教法,絕對的全盤"蘇化"。口號就是"一邊倒"。以後經歷57年反右,58年躍進,開始反思,才有了60年代初期從經濟到文化教育的"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政策。從教育講,這一時期的初中、高中,從生源到師資都是最好的。而且從61年起,學校的教育教學秩序是49年以後最正規的一段時期。所以老三屆的語、數、理、化基礎十分紮實。這一批學生也是解放後,第一批學習英語的學生。以後不少人從事教育工作,無論你安排那門課程都可勝任。特別是文革後期,由於十年斷層,教師乏人,這些人都成為當時中學教師隊伍中的骨幹。


特殊的年代,特殊經歷,是老三屆身上最可珍貴的財富。這在解放以後的知識分子中,形成了一個特殊的群體。這些人在參加工作以後一般都表現出:知下情,能吃苦,敢為勞動人民說話;最難能可貴的,就是始終能夠站在工農大眾的立場上考慮問題。沒有知青這一段經歷的人是很難有這種情結的。


李彬文


路過,忍不住扯幾句。知青的文化水平按現在看是咋樣水平?準確講所謂知青,一個是上山下鄉時候的文化程度,另一個是在廣闊天地裡重新上學,和自學。

我只想說說,知青上山下鄉時文化程度。說北京吧,大部分上山下鄉,去兵團,插隊發生在三屆,(中學)66屆,67屆(當年初二,或準初三)69屆(小學畢業後老初一)70屆是一部分人。總之基本是小學畢業,準初二水平。因為各種學校安排學習進度不同,差異很大。66屆,67屆準初二插隊是

主要方向,69屆基本全部去了北大荒,就是初一狀態。68屆都會在城裡進了工廠。

社會本身就是一所讀不完的大學,主宰命運更多是傑出的性格和能力,知識才能更好更多的用處。


山人品茶


不過,在上山下鄉期間,許多同學還是孜孜不倦的自學,特別是在文學方面比較容易進步。還有就是歷史、政治等等方面也比較容易自學提高。數理化和外語就看各人的愛好了!

每個人和每個人都不一樣的,有的有目標和追求的後來趕上開始高考,所有的辛苦也有了用武之地。反觀我們一起上山下鄉時的同學,後來不少人都上了大學,那時候國家也給了不少機會。有的是上的工農兵大學,有的是上了電視大學,有的是通過高考上的大學。總之,一個人不管在什麼時候,遇到了多大的困難,只要你努力了,總會有很多機會的。不是有一句話嗎?“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希望我的回答對那些不瞭解那個年代的人有點用。


芸五


1968年毛主席提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貪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我們要把大學,高中,初中畢業的子女送到農村去,各地農村的同志,要歡迎他們去”。毛主席的講話開啟了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高潮,至1978年停止上山下鄉,大約共有一千七百多萬知識青年上山下鄉。

下鄉知識青年的知識結構可分為幾個段:

1.1968年上山下鄉的大學,高中,初中畢業學生,被稱為老三屆,他們在下鄉時也掌握了與畢業證相對應的文化程度。

2.1968年到1970年畢業的上山下鄉知青,均不具備與畢業證相對應的文化程度。

3.1970年到1978年畢業的下鄉知青,只是拿到對應的畢業證書,實際文化程度相差甚遠。





軍歌響亮


我是67屆初中畢業!文革來臨只上到初二沒上完!那時學得基礎紮實。我從小學四年級即立志將來要考清華北大,從沒有想過要考其他高校。至六六年六月份,我的學習成績已達巔峰狀態,幾乎是門門全優!而且從來就沒有上過什麼補習班,放了學就打乒乓球練田徑看小說。世界名著幾乎看了個遍!也沒有死啃書導致近視熬壞身體這回事!至今我視力仍在1。2以上!如果不是文革停課,我考清華北大應該沒有問題!誠為可惜!1978年,我在撂掉書本12年後參加高考,錄取普通高校,也算有幸吧!總之,少時打下的文化基礎受用終身!所以我對現在倡導快樂教育,小學生不佈置家庭作業較反感!不吃苦,不反覆練習,不可能有紮實基礎!例如我六年級為小升初衝刺,一天竟然要寫兩三篇作文!雖然苦,但幼時的努力受益終生。總之,從小一定要打好學習基礎!


非孟勿擾


文革時期的“知青”,文化程度是參差不齊的,一般的認定就是初中以上至高中畢業。

六六年文革發起,高考停止,這個階段的六六,六七,六八的高中畢業生就統稱“老三屆”,其中六六屆的是文化水平最高,他們在中學階段受到了完整的,正規的,全系統的授知教育,其它兩屆就停課參加運動了,文化程度相差一大截。

上山下鄉運動從六八年底開始,大批的應屆和往屆的畢業生都被激情奮發而奔赴至全國各地邊疆的農墾農場,農村生產隊的知青點及散落在農戶家中的單個知青,這其中有半數以上的初中畢業或未畢業的也在其中,總數近兩千萬,年齡最小的十四,五歲至二十出頭,這就是當時被稱之“知青”的來源和去向。

在這近兩千萬的知青群裡的精英,後來都成了國家建設和發展,改革開放的生力軍,歷史和政治的承前啟後參與和主導者。


江陰姚萬里


我是初六六級的下鄉知青,69年4月下鄉,在農村十年,結了婚,79:年出來工作,說文化知識一般,當時因家庭政治條件不好,父親是右派,根本沒想工作,升學,便自學中醫,學了幾年,但誰也不會用我這右派子女,但工作時,貧下中農給我監定說我學醫給貧下中農治病,到商業部門賣藥當抓藥匠,後主要就是專研中藥材。對農村養殖,種莊稼也行,這就是我一個普通知青的水平,不好意思。


草藥黃曉敏


提這個問題的人,大體上是對“知青”,感陌生的。知青,大體可分為兩類。

一類是文革前畢業的。這類人當中,大部分是初、高中畢業,或擁有初、高中學歷的非農業人口。注意,知青,都是擁有“非農業人口”的上等人(農業戶口的叫“回鄉青年”)。這類人的初、高中教育大體是規範的,文化水平比較高。

一類是文革後的初、高中畢業生的非農業人口。當時是不用考試,都能畢業的。這部分好像是到七六屆為止。七七年畢業的,好像就不上山下鄉了。其實,這部分人是最苦的,生長於困難時期,求學在文革時期。企業改革、下崗職工他們也有份。


rnmh


知青這一特殊年代的群體,現在來看,己逐漸退出社會主流了,己後的人們,得從詞典上的詞條解釋才能瞭解知青這一概念。現在多討論一下,讓後代時不時的想起先前還有這樣一群人,是有意義的。

問知青的文化水平,我的理解,應由兩部份組成:1、66、67、68屆己畢業的初高中生,2、78屆己前的畢業生。

應該說,老三屆的水平比以後的各屆還是學到一些東西,總的來說,知青群體的文化水平相當現在初中左右。正處文革後期,文化貧乏,找到一本以前教課書都不容易,自習談何容易!所以到77年高考的時候,空有報國之志,而無腹中之物!錄取率百分之一,現在來看,都是不可想像!

所以說現在的學生,應該說是趕上了好時代,有書可讀,有學可上,這都是我們這輩知青人夢想的天堂!孩子們,努力吧,別辜負了這大好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