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後應不應該跟公婆一塊住?你怎麼看?

還要註冊哈


如果公婆不願意和小兩口同住,覺得自己好不容易養大了孩子,可以頤養天年,過自己的二人世界,那兒媳婦應該尊重他們的意願。


如果公婆強烈要求與小兩口同住,想照顧孫子,與兒子兒媳生活在一起,互相之間有個照應,那兒媳婦也應該考慮這些現實問題,與他們同住。

之所以現在很多婆媳分開住,一是小兩口想過二人世界,二是一山容不得二虎,婆娘矛盾鬧得家裡戰火連天,三是各自生活習慣不同,四是育兒觀不同,不得不分開住。


我覺得大家能和睦共處就一起生活,反之,分開過對彼此都好!


心語夜之星


婚後應不應該跟公婆住在一起這個問題,我建議是分開住較理想,同時與父母相隔最好是一公里距離以內最合適。

分開住的好處

一、自在 自己的小家庭跟父母分開,各自生活自在;老人不必為年輕人起居忙早忙晚,年輕人不必擔心打擾老人起居作息。各自吃食習慣自由,老人喜清淡,年輕人愛花樣。

二、清靜 老人的生活方式與年輕人的觀念多有差異,老人容易“多管閒事"看不慣很多年輕人的習慣,管不住嘴;年輕人也看不慣老人的生活習慣,相互難融合,就易引起家庭問題,吵架,鬧彆扭等,導致家庭不和睦,婆媳關係、夫妻關係都會緊張起來。分開住,大家互不干涉對方習慣、生活方式,各自家居環境相對清靜!

三、責任 老人己經完成了自己的養育責任,不應該再去承擔孫子輩的養育責任了。年輕夫妻生育子女,養育孩子的責任是自己的義務,要擔起子女養育責任,不應該選擇隔代養育,這不但自己的責任推卸了,同時對小孩的健康成長是不利的,引起很多小孩不良心理問題。給老人養育小孩,也增加了老人的負擔,對老人身心健康也是不利的。

但是,選擇分開住,我們依然要照顧好老人,家離老人住的地方不要太遠,便於大家平常經常走動。老人要享受天倫之樂,喜歡帶小孩,我們應該滿足老人的心願;老人害怕孤獨,喜歡熱鬧,我們應該經常家庭聚餐,讓老人身心愉快;老人需要關懷,我們應該經常去探望陪伴老人,電話問候,瞭解身體健康情況。

結婚後,能分開住,對公婆的生活,對自己的婚姻生活都是利大於弊。相互保持距離,又維護好親密度,相處起來輕鬆愉快。但是,當公婆出現生活無法自理這種情況時,不應該分開住,如果真的要分開住,需要安排好人或請保姆照顧好老人,同時,自己應盡照顧贍養的義務。

我們中國傳統家庭觀念,老人是家中寶,和老人一起住才算享天倫之樂,和老人一起生活,才是和睦幸福的家庭。所以,能包容老人,陪伴老人,贍養老人,一起共同生活,這樣的婚姻家庭更值得我們學習和羨慕的。



桂譽老師


大家好,我是“幸福魚兒”,婚齡快七年了,育有兩個孩子。嫁的男人,也是兄弟兩個,目前老家那邊的情況是,兩兄弟和父母同住一棟樓。過年過節了,就回去看看,平時大家都是各自住在外面,互不干擾。

上面的介紹,大家就可以看出我家的目前現狀了,兄弟倆,和父母同住一棟屋。這種情況,如果是長期住在一塊,沒有矛盾才怪呢。畢竟牙齒和舌頭還打架呢,更何況這三個家庭啊!

婆媳相處,就是一個大大的學問了,並且還是一道千古難題了,更別說什麼妯娌之間的相互了。大家都是朝著自己的利益去考慮的,並且每天抬頭不見低頭見的。

不要跟我說什麼有的人家,就是這麼相處的,關係還特別好。如果是和我們這種,只是過年過節的時候才聚聚,那肯定是關係好啊,距離產生美,並且就這麼短暫的相聚時間,還鬧什麼矛盾,去計較什麼小恩小利之類的呢。

但如果是長期,天天住在一塊。看著婆婆偏向一個,看輕一個的,就夠你心裡難受的了。更別說什麼公婆幫一個媳婦看孩子,而不幫另外一個,給一個媳婦買東西,而不給另外一個買之類的小問題之類的了。

有的人說,人要大度一點啊!但是,天天這麼看著,再大的度量,估計都得完蛋吧!並且公婆又不是聖人,再想一碗水端平,肯定有時候,還是有欠考慮的地方而冷落了另外一個的了。這事啊,根本就是無法一碗水端平。

下面,我來說說,為何婚後不能跟公婆一塊住的原因吧!

婚後,如果選擇跟公婆一塊住,那媳婦,肯定會或多或少的收到不公平的待遇。因為那可是老公的爸爸媽媽啊,做的不對不好的地方,不能反駁,不能說的,只能是自己心裡憋著。這種情況久而久之,媳婦心裡肯定會出現問題的。很多時候,對公婆的不滿,肯定會轉到對老公的身上,次數多了,不吵架打架才怪。

跟著公婆住的男人,一般都會特別依戀父母。說的好聽一點,那是孝敬,說的不好聽一點,那是還是斷奶的孩子。在家裡,肯定家務活之類的,公婆不會讓自己的寶貝兒子去做的,婆婆好的,還好點,幫著兒媳婦一塊幹了。婆婆難伺候的,媳婦就累慘了,白天上班,晚上回家做老媽子,伺候老公的一家老小。

小兩口鬧不開心了,公婆毫無疑問的會向著自己的兒子。這是我這些年婚姻生活最大的感觸。每次我和我老公鬧矛盾,吵架了,公婆每次都是說我脾氣不好,我怎得,怎得,從來就沒說過他家兒子如何如何不好的。很多時候,明明就是他兒子錯了,人家反倒還來埋怨我。我們這,還是沒跟著公婆住呢。如果跟著公婆住,每次一吵架,公婆指著媳婦罵著,有幾個兒媳脾氣好到隨便他們去罵的?

所以啊,既然結婚了,哪怕是出去租房住,也不要和老人一塊住。可以選擇離老人近一點的地方,比如一個小區住之類的,但就是別一塊住一套房,一個屋之類的。


幸福魚兒


現在不管父母們有沒有錢,只要是孩子們結婚的時候,父母們都會為孩子張羅一套房產。為的是啥?為了讓兩個相親相愛的人有一個自己的私人的空間,擁有一個自己的小家庭。所以說這也是現在父母們的開明之處。婆婆媳婦兒是非多。婆婆和兒媳婦兒住在一起難免就會有一些矛盾。在兩個人相處的過程中,婆婆看不慣兒媳婦兒時尚新潮和生活做事的方式。兒媳婦呢?看不慣婆婆那種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兩個人存在著代溝。並且兩個人一個愛自己的兒子,一個愛自己的丈夫。當對方把自己的愛剝奪的時候,難免就會有一些吃醋的感覺。因此我們說兩個家庭還是不要住在一起。有一句話說得好,叫親戚遠來香。如果說父母們就住在一個城市的話,每週末的時候就回一趟家和公公婆婆們相聚一次。並且婆婆公公有病的時候還要去照顧。這樣聊表孝心的時候也不會有那麼多的麻煩。更省去了天天見面,天天生氣的那種心情。其實選擇不在一起住才是最好的。這樣的話,公公婆婆和兒子兒媳才是最親最融合的。



伊春美食美客


婚後應不應該跟公婆一塊兒住?你怎麼看?


老哥劉井隆


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

當前,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完善,個人家庭的經濟差距也很大,養老問題已經成為全社會的焦點。

一、如果婆婆身體健康,婚後應該選擇分開住

首先,分開住能夠避免很多的家庭矛盾。畢竟婆媳是兩代人,兩代人的生活觀及生活習慣有很大的不同。而且媳婦原生家庭的生活習慣及家庭觀也會與婆婆有差異,共同生活在一起容易產生矛盾。

第二、分開住也有利於新婚家庭雙方的自立和成長。現在的年輕人有很多都不會做飯,更別說持家,分開住讓他們獨立生活,可以讓他們慢慢學習、練習打理家務,安排生活。

第三、分開住便於兩個年輕人深入磨合。逐漸習慣對方的生活方式和習慣。並形成兩個人共同的生活習慣和生活觀。



二、如果婆婆身體不好需要照顧,又沒有其他的選項,那隻能和婆婆一起住。

這種情況對媳婦的要求要高一些。媳婦必須且只能儘快地完成身份的轉變,由過去的小女生轉變成為家庭的主婦,擔當起家庭的責任和重擔。

我們都知道,人都會有老的一天,也知道要孝敬老人。但真正做起來也確實不容易。畢竟年輕人有自己的工作和家庭,再要照顧婆婆會增加很大的負擔。

所以,做為丈夫,做為兒子,應該儘量更多的承擔一些家務勞動。而且要特別指出的是,當岳父母需要照顧的時候,一定要盡心、盡力,像媳婦照顧自己媽媽一樣,把岳父母照顧好。


鴻運珠寶招


最好不要哈,為啥你們不買房啊……跟你說說我婆婆哈,我坐月子,婆婆來伺候月子,當然本來顧的有月嫂婆婆啥也不用幹,就坐著,她開心了就開始伺候月嫂,語言不通跟我無交流。娃剛滿月婆婆就說感冒了開始臥床不起。我結婚前家裡一直顧保姆,所以家務這種事情我肯定不會管,就老公做飯。期間老公一直要求我做飯,以前可是啥都聽我的,我肯定不會做,並且只要婆婆在,我肯定永遠不會做飯做家務,解決方式很簡單,顧個保姆做飯啊,叫我做毛飯。但婆婆死活不讓顧保姆。天天尋死。我就納悶了,不就是感冒了嗎?感冒怎麼會有尋死的症狀呢。後來因為老公要一直伺候婆婆,娃一直我管實在太辛苦,乳腺炎直接燒到41度,人整個瘦得一塌糊塗,吃通奶的藥擠出來的奶就跟清水一樣。我實在忍不住了,我說你趕緊送你媽回家,不然我就送回去。送回去之後一檢查,精神分裂,她在的時候一直打算調教我讓我伺候她和她兒子還有她孫子,結果我不和她的意,受了刺激,精神分裂了,還是狂躁型的,嚇死我了……我的決定太英明瞭...不然感覺要被弄死...


若衝


雖然我沒有結婚,但非常的不建議,我爸媽也說了要是我結婚了也千萬別回來和他們一起住。年輕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出去玩玩,熬熬夜,沒有及時收拾衛生等等等等,類似這種的生活方式在老人看來一般都不能容忍。或者年輕人吵架了,爸媽也挺尷尬的,拉架吧很容易拉偏架了,不拉吧老人乾著急。再舉個小例子,在家裡穿衣服也得注意,家裡有老公公在總不能穿的很暴露吧!要是自己住就完全沒有這種顧慮。不僅老人會影響年輕人生活,年輕人也會打亂老人的生活節奏。自己過自己的,都舒心自在。


陽光的暁瘋


我婆婆規矩特別多。吃個飯都能一大堆規矩,我很煩。不住一起,偶爾去吃頓飯,我都受不了。準備存錢再買一套房子,離她遠遠的,過年過節回去一次就行。


一隻會遊的鳥


有條件的情況下,還是自己小倆口住比較好!人與人之間都會發生矛盾的!公婆與媳婦之間天生就是有距離的……難免不發生矛盾!既然知道會有事情!還不如一開始就不相互打擾!遠的香!近的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