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楊玉環到底有多胖?

錒謠


四大美女無胖子



楊玉環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有羞花之容。古代各時期的審美標準雖然不一,但又能差多少?西施、貂蟬、王昭君是窈窕淑女,楊玉環能月半到哪裡去,只是不骨感而已,四大美女裡怎麼可能會有大胖子。胖瘦只是相對而言,楊貴妃與瘦子相比,肯定胖一小丟丟。

豐腴為美



大唐以豐腴為美,因為經濟富庶,大家衣食不愁,所以不喜歡那種骨瘦如柴般吃不飽飯的窮酸樣子,有失我大唐國風。大唐子民不愁吃喝,而體態豐腴則是一種雍容華貴的富態,是彰顯我大唐盛世的標配。

老少戀



唐玄宗與楊貴妃是老夫少妻的忘年戀,楊貴妃是花季年華,唐玄宗已是垂暮之年,如果楊貴妃太胖或是太重,唐玄宗也抱不起來啊!談何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受寵不是因為胖



楊貴妃能得到大唐皇帝的寵愛,令年紀一大把、喜愛音樂的大唐天子小鹿亂撞,不是因為她胖,而是因為她美,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她五官標緻、體態豐腴、能歌善舞,多才多藝,又性格溫柔、善解人意。

舞蹈女王不可能胖



楊貴妃善舞,如果她是個大胖子,恐怕沒跳兩步就已經氣喘吁吁,等跳完一曲恐怕就該暈過去了,也不會經常跳舞和喜歡跳舞。可她是名副其實的舞蹈家,跳舞是日常,無舞不生活。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豐腴不等於肥胖



豐腴也可以叫豐滿,但和臃腫、肥胖是不同的概念,豐腴是人的一種健康體態,胖瘦適中,身材勻稱。

“瘦”字是病字框,說明瘦是一種病,不是身體健康的表現,瘦並不正常,胖也不正常。而楊貴妃的豐腴呢,則是剛剛好的健康,一種正常的表現,一點兒多餘的贅肉都沒有,是與高挑的身材略有差別的另一種美。

就算楊貴妃的體重比一般女子重些,那她的個子一定很高。總之,楊貴妃的身高體重比是恰到好處的,這樣,人才是美的,肉都長到了該長的地方,大概就是林芳兵這個樣子的。

膚如凝脂不是胖



《詩經》曾誇過一個高挑的美女,說她手如柔荑,膚如凝脂。白居易《長恨歌》說到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小一覺得,這個“凝脂”並不是說楊貴妃的胖,而是楊貴妃的皮膚如凝脂那般白潤細膩嫩滑,觸摸起來就像凝固的油脂,軟軟的柔柔的很舒服,令人歡喜,讓人陶醉得不想放手。

傳世畫作裡的仕女不胖



《步輦圖》描繪的是吐蕃使者朝見唐太宗時的情景。一眼望去,太宗身邊的宮女胖嗎?

皇宮裡都是美女,宮女也醜不到哪裡去,挑選的時候,長相不合格會被刷下去的。要不然,主子們見了多鬧心,又怎麼會有宮女一路打怪升級為嬪妃的現象。所以,宮女多是年少的美女。

大畫家作畫,只會美化,讓人物更美,讓畫作更佳。假如宮女很胖,閻立本為什麼給畫瘦了?說明肥胖不是身為唐朝人的他眼裡的美,身材適中才是。


一抒己見


唐朝以胖為美,當然,這個胖是指身體豐滿,圓潤,而不是傻胖,胖到五官都擠到一起,那就不是美,而是油膩了。

胖和美未必是死冤家,比如現在常常有人說蔣欣胖,但人家還不是美得不要不要的。


楊貴妃的胖是有名的。有一次,玄宗在看書,楊妃問他看的什麼。玄宗說,讀的是漢成帝的故事,剛看到趙飛燕被風吹走那一段,還打趣楊妃說:若是愛妃你,憑怎麼吹都沒事

還有一次,玄宗去找梅妃快活,楊妃醋意大發,直接找上門來,嚇得玄宗直要躲,梅妃發恨到:您是堂堂皇帝,難道還怕那個肥婢

當然,以上這些都是野史,說的也都是有鼻子有眼的,按照這些說法,楊妃大概

身高164,體重69公斤。

中國古人沒有科學意識,也不太喜歡精確的數字,楊妃的真實身高體重根本不會有人知道(現代社會打聽這些都屬於失禮,何況古代呢?)

總的來說,楊妃應該是比較豐滿,但不至於肥胖,要知道玄宗看上她的時候已經快60了,還能抱起她共舞。如果楊妃是個大胖子,快60的人還能抱得動嗎?兩人感情還出奇地好,“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他們都精通音律,能歌善舞,有共同的興趣愛好。

楊妃到底長啥樣呢?一句話,膚白貌美

一是白,溫泉水滑洗凝脂,膚如凝脂;

二是美,據說牡丹花見了她都自愧不如地蔫了。當然,黑她的人,說她是狐臭燻得花敗了。就像老有人說楊冪腳臭一樣,不靠譜。

根據歷史記載,後人給她畫了個像,也就是下圖:

身材圓潤,丹鳳眼,櫻桃嘴,小巧的鼻子,但眉毛有點短粗啊

這要放在當代,她這個長相頂多算中等,但是在唐朝,特別是在玄宗眼裡,這身材、這相貌,娘啊,這就是仙女啊!


飲水君


一路被黑,卻越來越紅

俗話說:

人怕出名豬怕壯!

其實,俗話說的不對,不光豬怕壯,人也怕壯,特別是美女,甭管長得多美,只要發福變壯,都會影響很多,比如下面這位:

範大美女在《王朝的女人》裡飾演了楊玉環,不知道是導演組看中了她的美,還是看中了她的胖?當然,兩人相似點也很多,比如:一路被黑,卻越來越紅

在各類唐朝的仕女畫、壁畫和陶俑中,我們都能看到唐朝以肥為美的審美情趣。“梨花一枝春帶雨”美人楊玉環據說也是肥妹。她胖到什麼程度呢?夏天天熱,她需要幾個宮女輪流充當人肉電風扇,依然汗如雨下!

她的胖,連他的老公玄宗都要打趣一番。玄宗閒來看歷史,翻到寫“楚腰纖細掌中輕”那一段,對楊玉環說:環環,你看這個趙飛燕,風一吹就倒;要是你,任你風浪打,我穩坐釣魚臺!這毒舌也是沒誰了?當然,以上這些傳說是不是真的,那就兩說了。

客觀地說,楊貴妃雖然胖,但應該並不肥。杜甫在《麗人行》中寫她:肌理細膩骨肉勻”。陳鴻在《長恨歌傳》中說,她“纖穠中度”,白居易在《江南遇天寶叟》說,“貴妃婉轉伺君側,體弱不勝珠翠繁”。完全是看不出肥胖的跡象來!

我們從正常人的角度來想,如果楊妃肥嘟嘟的,會讓年過半百的唐玄宗不顧倫常道德,把她從兒子手裡搶過來?而且,“君王從此不上朝”,還招惹的安祿山心裡癢癢的,甚至上演了限制級的影片。

據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王雙懷的研究,他說,史書上有記載,楊貴妃“微有肌”,應該是胖瘦適中,豐而不滿。他估計,楊貴妃的體重大概在60公斤左右,身高1.65米,符合人體的黃金比例。當然,這是專家的眼光,(即使是這組數字,和模特比起來,也是很胖的了,不知道專家咋想的)。

楊貴妃喜歡跳舞,還跳難度很大的胡旋舞,還喜歡騎馬,愛運動的女人,應該是健美而不是肥美吧?再說了,玄宗也不是傻瓜,雖然年紀大了,但也沒患老年痴呆,不至於美醜不分吧。

不過,公平的是,雖然楊貴妃一直被黑“胖”,但關於她的話題卻越來越熱。人紅是非多,姐雖然走了,但是江湖上將永遠留著姐的傳說。


涓涓細流向海


(我是君箋雅,歡迎關注:君箋雅侃紅樓)

查了一下資料,正史沒有記載,古人也不屑於記載這些細節。關於楊玉環多胖,也大多是野史記載,現代有閒人推斷楊玉環身高165左右,體重65公斤左右。這樣看來楊玉環豐滿大於肥胖。更多的是前凸後翹的豐腴女人。


前一段陳凱歌的電影《妖貓傳》用了臺灣混血影星張榕蓉主演楊貴妃,當時被人詬病的是混血面孔,我個人認為楊玉環應該更豐滿一點,俗語說叫:肉蛋!

關於楊貴妃多胖沒記載,但楊貴妃白是真的。《長恨歌》說她: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這都表示楊玉環之所以受寵愛,除了花容月貌之外,皮膚白皙,也是受寵的主因。

《長恨歌》作為對楊貴妃影響最大的作品,其實也有透露一下楊貴妃的胖,不過是側寫。當然絕不是那句: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這是啥情況,是人都懂得。我們說的一定不是這個。而是後邊寫楊貴妃跳舞的那一句描寫。

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歷史傳說楊貴妃除了長的好看,還是歌唱家和舞蹈家。白居易用緩歌形容楊貴妃的歌唱,用慢舞形容楊貴妃的舞蹈。一個慢字也能表明楊貴妃拒絕快舞急累的情況。

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更表明楊玉環是圓臉。芙蓉固然形容人的容貌美麗,但往往也有象形意義,畢竟大多的花都是圓形輪廓。

綜上,我認為楊貴妃有肉是一定的。但絕不至於肥胖。她得唐明皇的寵愛第一長的好看,第二身材豐滿,第三有共同愛好(歌舞),最後年輕。這四點缺一不可。具體有沒有兒媳婦的刺激感情,我就不好說了,你們認為呢?

我是君箋雅,偶爾也侃侃紅樓以外的文學和歷史。歡迎大家關注:君箋雅侃紅樓!


君箋雅侃紅樓


眾所周知唐朝以胖為美,楊玉環是大家公認的胖美人,這裡的胖是指身體豐滿勻稱,並不是埋汰的胖,是整體美。後世評價其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楊玉環的胖古今出名,那麼她到底有多胖呢。當時有詩句“溫泉水滑洗凝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形容她的胖、她的美。

可惜此美女有狐臭,所以她不得不常常沐浴,更衣,掩蓋這惱人的味道,所以“沐浴”,有無奈變成了習慣,又變成了喜歡。為了更進一步掩蓋此狐臭味,她差下人採集大量新鮮花瓣,灑在洗澡水裡,用花瓣汁塗於腋下,衣物每天用名貴香料燻一下,這樣一個真正的一個活色活香,芳香四溢,暗香盈袖的美人誕生了。



楊玉環天生麗質,從小又有著優越的教育環境,她性格溫順,精通音律,楊貴妃特別精通舞技,一曲《霓裳羽衣舞》驚豔眾人,體態輕盈跳舞的樣子,吸引了重多大臣和皇帝的目光。


你想想,一個長期跳舞的人,又經常洗澡的人怎麼會是一個大胖子呢?只不過不過後來很多人都認為楊貴妃是紅顏禍水,誤國誤民,才在後世的畫作中看見都是肥胖不已的楊貴妃。

通過搜查資料野史記載:她身高164釐米,體重68公斤,還有記載她身高1.55米,體重120斤。從這些數據上看,她都不足以被稱為大胖子,只是微胖而已,恰恰是胖到好處。

大家怎麼看呢?


靜靜觀天下


不得不說,這個問題太有意思了,一個現代人,去了解一個千年以前的美女,幾斤幾兩!大家都知道,大唐盛世,男男女女都以肥為美。但是,我覺得,這個肥肯定是有界限的。不管怎麼說,總不能像日本相撲運動員那樣肥吧?中國古代有一個成語,叫做環肥燕瘦。環就是楊玉環,楊貴妃的姓名。燕指的是趙飛燕,一個年代更加久遠的浪漫美女!都已經進入成語了,只能說明這兩個人都是名人了!楊玉環楊貴妃有多肥?具體數字,我想,誰都不知道。不過,我可以告訴你,楊貴妃的肥,絕對不是肥肥,為什麼?因為太肥或者太瘦了,都沒有美感!所以,我還是覺得,楊貴妃就是豐滿或者風韻這個味道,也只有這樣,唐玄宗才如此痴迷楊貴妃!











hi123


楊玉環是我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是壽王李瑁的妻子,同時也是李瑁他爹唐玄宗李隆基的貴妃。

楊玉環能被唐玄宗父子倆都看中,而且把後宮數千嬪妃都比了下去,美貌是百分百的,所謂“姿色冠代”,或者“姿質天挺”,這都是很明確的信號。

雖然史書中沒有說明楊玉環的身高體重,也沒有她的照片等資料,但從流傳下來的唐朝仕女圖,那時候的貴婦都是比較豐滿的,楊玉環當然也不能例外。

接下來,悅史君將從三個歷史細節,來說說楊玉環的大概身材。

第一,姿質豐豔

據正史《舊唐書》記載,楊玉環的第一印象是“姿質豐豔”,而這裡的“豐”,毫無疑問就是說的身材了。

說到“豐”,大家能想到的“豐滿”、“豐富”等詞彙,都是形容比較大的、多的,這也就說明,楊玉環的身材確實是比較豐滿的,這也是唐玄宗和宮內人員的第一印象。

那麼,楊玉環到底怎麼個豐滿法呢?悅史君接下來給大家分析。

第二,溫泉水滑洗凝脂

唐朝詩人白居易在《長恨歌》中,對唐玄宗在華清池給楊玉環賜浴一事,用了一句“溫泉水滑洗凝脂”。

其中,“凝脂”指的正是楊玉環的身材細節,說明她的皮膚非常好,就像是凝結在一起的油脂。

這樣的描述,說明楊玉環的身材不會太胖,悅史君再用一個例子,佐證這一觀點。

第三,善歌舞

還是正史《舊唐書》記載,楊玉環的一大絕活就是“善歌舞”,這也是她贏得唐玄宗父子的一大武器。

雖然有靈活的胖子一說,但擅長跳舞,說明楊玉環是有舞蹈基礎的,跳舞其實也是對身材的一種鍛鍊,過胖顯然是不現實的。

……

綜上,悅史君認為,楊玉環肯定是比尋常女人豐滿的,但她的豐滿是有一個正常度的,再加上無與倫比的美貌,自然就奠定了她的歷史地位。


作者:悅史君(資深媒體人,文史專家,作家,多平臺簽約作者,觀止讀書會發起人,書評人,文學專欄主編 公眾號:歷史這樣說)

寫有趣的歷史,講真實的傳奇……

我是悅史君,2018我們一起努力!


歷史這樣說


經常聽到有人對身邊那些奇胖無比,連彎腰都困難的女生說“你要是活在唐朝,就是大美女了”、“你穿越到唐朝絕對是最漂亮的”之類的話,每次聽到的時候,我都想扔一大把歷史書過去,麻煩你們說歷史的時候,先了解一下好嗎?

那種奇胖無比的怪異身材,不管是放到哪個朝代都不會有人喜歡,你也太侮辱唐朝人的眼光了吧!

楊貴妃在歷史上並不胖,唐朝也不是以胖為美,我在以前的回答中就寫過,唐朝是以豐腴為美,豐腴是什麼意思?就是並不是瘦的跟竹竿似的,看起來肉肉的那種,但這絕對不是胖。

李白是見過楊貴妃的,他在《清平樂》中寫道: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漢朝的美女多了去了,但李白為什麼偏偏把楊貴妃比作成瘦不拉幾的趙飛燕?如果唐朝是以胖為美,那麼很瘦的趙飛燕,絕對不符合唐朝的審美觀點,而且還會被認為很醜。

但是趙飛燕在唐朝仍然被看作是美女,這也能看出,唐朝並非是以胖為美。

再來個推斷,假設唐朝真的是以胖為美,那麼說人家胖,必然是誇讚人的詞語嘍,就像現代我們一般以瘦為美,見了人最好的誇讚方法就是,你最近變瘦了啊!

可是我們見過那麼多唐朝詩詞,從來沒見過夸人家長得胖的,難道是所有的詩人都不會夸人?其實並不是唐朝詩人不會夸人,而是唐朝壓根就不是以胖為美。

所以那些長得非常胖,走幾步路都大喘氣的女生,還是不要認為自己穿越到唐朝也很美了,畢竟無論從古到今,中國人的眼光在大致上還是相同的。

而且中國人最講究拿捏有度,無論是太胖或太瘦,都不喜歡,還是取中間值,不胖不瘦,或者是偏瘦、偏胖,這才是中國人喜歡的身材。


魏青衣


“口袋越來越鼓,身材越來越瘦”這無疑是現代女生最想得到的兩樣東西。但如果你穿越到唐朝,你就放心大膽的吃吧,因為“胖”在當時可是主流。自古有“環肥燕瘦”只說,瘦指的是嬌小玲瓏能在掌上演舞的趙飛燕,肥則是指身姿豐腴的楊玉環。

自古都說楊玉環是個胖美人,但她究竟有多胖呢?這個問題在正史之中找不到答案,但在野史之中卻有記載,相傳她身高約164釐米,體重則有68公斤。但現在美女的身材要求的話,這無疑是“胖了些”。也難怪有些減肥減不下去的美女感嘆,假如可以穿越的話,我願意穿越到唐朝,因為不用減肥!

楊玉環人如其名,珠圓玉潤,肌膚如雪,至於多美,我不知道,但一定是個很有姿色的美人。在沒有進宮前,她是壽王李瑁之妻,而且已經結婚五年。壽王李瑁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第十八子,楊玉環自然就是李隆基的兒媳婦,楊玉環的婆婆就是李隆基的愛妃武惠妃。楊玉環與李瑁夫妻恩愛有加,但誰也沒有想到,就在武惠妃死後,楊玉環的命運也隨之改變了。自己的公公竟然在不久後成了自己的丈夫,而自己的原配丈夫如今成了自己的後輩。老天爺啊,李唐一族都幹了些什麼?

既然老爹看中了自己的女人,當兒子的只能雙手奉送,楊玉環也是個開放之人,離開李瑁之後,就與自己曾經公公在驪山溫泉之中鴛鴦戲水,這才在後來白居易的《長恨歌》中有了“溫泉水滑洗凝脂”的名句。其中的“凝脂”二字,就是寫楊玉環豐腴的體態,當然不是說水池子裡泡著白白胖胖一堆肥肉的那種,那樣就太不美感了。

因為“肥”,楊玉環還被人以此罵過,唐玄宗有一次去會舊愛梅妃,被楊玉環知道後前去抓姦,太監連忙偷偷跑去告訴了李隆基,嚇得李隆基趕緊讓梅妃躲起來,梅妃不由氣的花容失色,大罵道“殿下乃堂堂一國之君,因何怕那個肥婢?”。自此後,宮內失寵的嬪妃就以“肥婢”來暗中罵楊玉環。

成語中有“閉月羞花”一說,其中的羞花就於楊貴妃的胖有關係,不過也是介於野史記載。傳說楊貴妃特別喜歡飲酒和吃高熱量的美食。宮中的御廚和大臣紛紛製作各種美味供她品嚐,而且有胡人進獻的好酒,必先給她飲用。一次,楊玉環邊賞月邊喝胡人進獻的美酒,沒想到喝得大醉淋漓,濃濃的酒味加上特殊的狐臭之味,竟然將牡丹花燻的垂下花蕊,這便是“羞花”的典故。“貴妃醉酒”也出自此折。

肥胖之人最難耐的便是炎炎夏日,楊貴妃也不例外,她到了夏季,隻身穿一件薄紗整日處於涼室之中,口含玉魚兒,宮娥綵女要不停為她扇風祛暑,但依舊出汗不止,身上因出汗散發的怪味,卻成了李隆基的最愛。每到涼室之中,便能聞到這種特殊的味道,(有人說誰是狐臭),並且眼中是一個只穿薄衫的豐腴美人,李隆基怎能不愛。待荔枝要熟之時,還要不遠千里,為貴妃進獻荔枝,因為這是她最愛的消暑水果。

撥開皮的荔枝白白胖胖,而身穿薄紗的楊玉環也白白胖胖。為什麼楊玉環對荔枝有傾城之戀,此時不難理解了吧。


大獅


楊玉環到底有多胖?那就要看她的真實身高體重是多少了。

大唐盛世,一個性開放的時代,一個以肥為美的時代。

史料記載:李唐皇室血脈至少有一半是鮮卑血統,因此啊多多少少繼承了一部分北方少數名族的風氣。例如愛肥臀大馬,崇尚壯碩之美。

杜甫也曾寫過: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意思就是說當時老百姓們吃得好、穿的好,體格健康豐滿。

然而提起四大美人之楊玉環的,她究竟有多胖?如果特別的胖,還能不能位居四大美人呢?

根據野史記載,楊玉環的身高是1米6多一點,體重有138斤;但又有說楊貴妃身高1.55米,體重120斤的。

反正就是眾說紛紜,但都無從考證。我們唯有從一些史料中看出一些蛛絲馬跡,據《舊唐書•安祿山傳》記載:祿山晚年益肥胖,腹垂過膝,重三百三十斤。由此可見,安祿山是的的確確的胖,那麼楊玉環呢?

從周昉的《簪花仕女圖》中看,女子大約是身份較為高貴、年齡稍大一些的緣故。身材略顯豐滿,但站立姿態仍然是婷婷嫋嫋的。而關於楊貴妃,《楊太真外傳》上所說的“微有肌也”,《長恨歌傳》中也說楊玉環纖穠中櫝,如漢武帝李夫人。

(《簪花仕女圖》)

由此我們就可以推測,楊玉環其實並不是我們現代人觀念認為的大胖子。她可能也就60公斤左右,身高1.65米。如果真是這樣,按照咱們現代流行的一個公式((身高-100)×0.9)來算,楊玉環在我們現代人主流的眼光中,也算是健康身材。


所以如果說楊玉環胖,那也只能算是微胖。


分享到:


相關文章: